研究生吧 关注:464,621贴子:7,210,953

【大萧条】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29年由美国开始的迅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堪称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次灾难,大萧条带来的绝望和恐惧使西方世界几近崩塌。从那时候开始,关于商业周期的理论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最重要部分。围绕着如何解释商业周期问题,各经济学派也观点不一。本贴将为大家简单介绍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11-18 16:12回复
    1、何谓「商业周期」?
    其实商业周期这个名词,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就等价于经济危机。而在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危机的核心,是由商业行为波动开始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商业周期即意味着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在很多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商业周期实际上比经济危机用的更加频繁一些。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11-18 16:17
    回复
      2、鉴于很多人说,奥地利学派不喜欢用数学和图形去解释经济理论,我将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句子帮大家重构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体系,再配合一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学常识,帮助大家理解。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11-18 16:24
      回复
        3、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本贴中将会出现的一些经济学概念: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这是指在拥有某些资源组合情况下,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和技术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组合的点的轨迹。
        二、可贷资金市场
        指可用于借出生息和借入资金的市场,一般来说私人借贷规模微乎其微,泛指由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担任借款方角色的这样一种借贷市场。
        三、哈耶克三角
        此处暂不作解释,后面会单独提到。
        四、可持续增长
        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增长的概念主要根据增长的来源进行区分,可持续意即由意愿储蓄支持的投资所带来的增长。
        五、不可持续增长
        与上面的概念相对应,意即由信用扩张引起的增长,即货币超发引起的非意愿储蓄所带来的“非正常”的投资。
        六、利率
        经济学中的利率是一种抽象概念,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货币要么被持有在手中,要么通过金融机构借贷出去取得利息。奥地利学派认为在长期中,投资是受利率影响的。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11-18 16:37
        回复
          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正是由以上几个概念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主要的贡献来自于米塞斯和哈耶克。哈耶克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在我们回答经济为什么出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没有问题的。”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11-18 16:46
          回复
            3、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财富是引导人们消费和储蓄的关键因素,即在给定的产出水平下,消费和投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并非如凯恩斯所说储蓄是导致大萧条的原因,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也批评了凯恩斯的这个谬误。在这里,可用下图表示消费和投资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11-18 22:30
            回复
              如何去理解这个观点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假如某人每天收入100元,那么这100元对这个人来说就是其一天的劳动成果,如何处理掉这100元的所有方法的集合,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个人可以选择用其中的20元用来买吃的,另外80元储蓄起来(当然用来消费和储蓄的额度由个人偏好所决定,并非是固定的)。在这里,有个隐藏的假定,就是这100元会被这个人完全处理掉,即这个人是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中。如果我们把这100元所有可能的消费储蓄组合集合起来,就会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和储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这个人把20元用来买消费品,其余80元用来储蓄的时候,实际上被储蓄起来的这80元即这个人的投资额。当然,如果这80元中还有另作他用的,比如要再拿20元出来去给父母买礼物,那么这时候,这个投资就变成了60元。那些另作他用的钱即“更换资本”,被完全用于储蓄的钱即“净投资”。如果这个人未来的每天都能收入100元,并且都会把其中一部分用作储蓄,那么一段时间后,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出现了,这时生产可能性边界就会扩张到B点所在的那个曲线上,而不是原先的A点。这是因为,之前被用作储蓄的钱,通过每次的积累,越来越多,这就是财富增长的原因。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11-18 22:47
              回复
                如果只关注财富增长的原因,那么是片面的,另一个因素——财富增长的快慢,也是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财富增长的快慢呢?仍以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如果这个人选择每天只用10元来买吃的,其余的被储蓄起来,会发生什么呢?此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一所示,对比之前的,我们发现,在F点这个人消费了更少储蓄了更多。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呢?那么生产可能性边界就会向外扩张,如下图二所示。对比之前的组合,就会有如下的比较,图三所示。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11-18 22:56
                回复
                  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图文解释,我们可以知道,在产出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如果从一开始减少消费而增加储蓄或者投资的话,那么未来的财富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如上图三的两图对比,在C点的组合效果明显是优于B点的。这个经济学规律,后来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得到进一步论证:人均资本的提高将有助于个人财富的积累。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11-18 23:00
                  回复
                    这里插楼再提一下关系储蓄和投资的关系。根据二部门经济的支出法和收入法,能够简单得出一个社会中的储蓄和投资是恒等的。当然,这里仅仅指的是理论上的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实际中的储蓄和投资未必相等。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11-18 23:03
                    回复
                      4、可贷资金市场
                      可贷资金市场理论主要由经济学家丹尼斯·罗伯森提出,当时这套理论主要被用来批评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凯恩斯本人未能清楚解释他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因此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用了下图简单说明了可贷资金市场如何形成的。今天学过经济学原理的人甚至是对供求曲线稍有理解的门外汉,都会清楚了解这个概念。图中横轴是储蓄(投资),纵轴是利率,在二者作用下,可贷资金市场的供需关系一目了然。S代表这个市场中的供给曲线,也就是储蓄;D则表示需求曲线,即投资。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11-19 16:32
                      回复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结合这个可贷资金市场在一起会有什么效果呢?那二者串联起来应该如下图所示: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图象中的A点就应该对应的是可贷资金市场中的均衡点A'。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11-19 16:35
                        回复
                          这里我们还需要知道在给定的产出水平下以及可贷资金市场均衡时,二者如何变化的。假如现在消费减少而储蓄增加,那么二者的均衡状态如何变化呢?如下图所示,当消费减少而储蓄增加的时候,人们的储蓄-消费组合由A点运动到F点;而在F点所对应的可贷资金市场的均衡点则是F'。相比较可贷资金市场前后的变化,我们发现:利率比之前下降了,而投资较之前增加了。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11-19 16:41
                          回复
                            而凯恩斯对上面的分析非常反对,为什么呢?在凯恩斯看来,人们如果增加储蓄而减少消费,会使企业有多余的库存,从而迫使企业减少产量,在更低的产量下,企业将会减少雇佣工人,导致失业和工资下行压力。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经济危机爆发,人们面临着大萧条的痛苦。因此凯恩斯反对人们储蓄,鼓励消费,这也成为大名鼎鼎的“节俭悖论”。事实上,凯恩斯在这一点上没有多少漏洞。如果每一项投资在短期内收益都是明确的,那么消费减少,就会导致投资下降。但根据上面的分析,为什么在可贷资金市场上会产生一个投资增加的新均衡?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11-19 16:51
                            回复
                              答案很简单,因为凯恩斯没有意识到利率下降所带来的长期投资的增加。按凯恩斯的逻辑,在短期确实会因为消费减少而导致投资下降,但凯恩斯没有意识到长期投资的增加。在长期中,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人们会把资金用于更多的资本品生产,或者投资到像房地产、新产品研发这样的收益回报周期更长的项目中去。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11-19 16: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