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吧 关注:10,315,795贴子:53,755,604
  • 2回复贴,共1

电影《最后的武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类应该维持传统的精神:
汤姆·克鲁斯的电影《最后的武士》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赋予一个民族的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才可以让一个坚韧不拔,顽强的存活下来。军人纳森·欧格仁上尉得了战争创伤,他参与了对印第安部落的屠杀,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或者妇孺都死在他们的枪下,几场战役下来,他厌恶自己的同胞,怀疑上帝的存在。在一次巧合下,他被推荐到了日本,去训练他们的新军,以对抗天皇老师森次胜元的武士家族,这个家族几百年来为皇室出生入死,忠心耿耿,保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危,现在,却因为西化而与权臣大村产生了分歧,甚至倒戈以对抗西化派。在新潮思想派的眼里,武士已经属于落后和鄙陋的东西,虽然这也是世界的趋势,刀和弓箭再顽强也抵挡不了枪炮的威力,落后的结局就是被侵略。可胜元做出的牺牲是维系民族的传统,武士道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民族的传承,就没有民族的现在。纳森在这些武士的世界发现了精髓,武士们能够摒弃一切,没有杂念,专心的做一件自己喜欢,该做的事。在这里,他也找到真正的神,感应佛教的存在,也找到了内心的平静,终于能够可以安心的睡觉。最后胜元等人也用自己的的武士传统,在现代化的枪炮中证明了武士精神,视死如归,敢于牺牲,不怕阻挠,倍感愧疚的天皇最终选择了维系民族的传统,拒绝在屈辱的协议上签字,真正做到了西学为用,日学为体,不忘本的精英。
其实我们的祖先也有“士”文化,先秦便存在许多武士,他们一样视死如归,敢于牺牲,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在庄子论剑之后,那些剑客觉得被抛弃是种耻辱,他们都集体选择了自杀,以证明自己剑道的价值。后来追随田横的八百壮士,他们流亡在小岛,当得知主人死后,最后也一块集体自杀。燕太子丹到处寻找刺客要杀秦王赢政,田光却因为太子怕自己走漏消息,觉得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于是自杀以证明自己不是告密的小人。在荆轲死后,他的朋友高渐离也找机会杀嬴政却没有成功,其他的如豫让,曹刿,晏子的朋友北郭骚等,都是视死如归的武士,这些传统可见于古籍。中国早期的士人是不分文武的,孔子的六艺里就包括骑马射箭,驾驭战车,甚至还包括如何观察天文地理的一些玄学,现在的大学除非是专业教育,否则让他们看天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古人却可以从一些现象中占出未来要发生的事。先秦的士人是很慷慨激烈的,即使到秦始皇的大一统后,依然有先秦的武士传统,比如张良,倾家荡产也要买凶刺杀秦始皇,而项羽家族,他们活着的目的就是反秦复仇。以法家代表的韩非说过“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紧”,但是,不可能人人学武了都在互相杀害,武也是有武德的,发生互相斗杀不过是个别案列,难道法家就没有心术不正的人。
西汉就很嫉妒民间有武士的传统,汉武帝杀了郭解也是因为嫉妒和恐惧,不过看三国那些谋士都能带剑南征北战,可见西汉打击武风并没有什么效果,否则就没有东汉在党锢之祸表现出的儒士骨气,一样的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当时尊贤的风气遍布天下,一个学者郑玄,不仅袁绍等诸侯要礼待他,连造反的黄巾也要礼待他。我们的民族也有精神,就是孔子形容的仁义礼智信,这不是孔子发明的,他只是在阐释着传统。宋朝前的国人,除了有意志上的武风,还有行为上的武风,敢说敢做,宋朝之后,汉人已经没有行为上的武士艺术,只能建立在思想上,心里了,没有行为的配合,是体现不了能力的。到了清朝,连思想上的,心里的都被抹杀干净了,于是意志就彻底瓦解了,就这样浑浑噩噩被折磨了三百年,只剩下仁义礼智信的糟粕,不再有先秦的传统。不过本朝在文攻武卫的运动下,加上改革后的经济猛进,忽略了道德建设,我觉得连糟粕都消失了,当下的人缺德太多,不守规矩的人太多。
电影给了我们启示,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是否真的要抛弃自己的传统,抛弃维系民族的精神,假如一个没有文明的民族,还是完整的民族吗。电影中说到武士的专心,我们可以用“精进”来解读。选择一种传统,就应该锲而不舍的去维持,无论遇到什么挫折,被人如何嘲笑,诋毁,都不要放弃,否决民族文明的是最可悲和无耻的人。就像现在有一些人喜欢国学一样,在铜臭味疯狂的环境里,必然会受到很多人的嫌弃,因为现在是一个“没文化”的现象,我与其和一个穿着普通的读书人交流,也不愿和一个脖子戴着大金链,浑身名牌,一边吐口水,抠鼻屎的人说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0-18 01:14回复
    我当时看到也是荡气回肠,但是我前段时间在人类简史里面看到一个观点,先进文明取代落后文明是必然。我觉得有兴趣你可以去看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0-18 11:54
    回复
      太长懒得看,我只知道这部电影过分美化武士文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0-28 03: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