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记录吧 关注:45,514贴子:1,283,428

〖晒戏〗春明梦余录:有情皆苦,无欲则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9-06 10:49回复

    首先要感谢春明的每一个小朋友,以及正在军训的老董(叫老董一点都不合适,人家还是小妹妹)。你们的出现为春明贡献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角色。说实话春明是一个慢热的群,人物之间的关系可能没有那么复杂,作为一个高仿明制的群,后宫中的女人和前朝并没有很大的联系,一个女性很大程度都是依附着皇帝、依附着子嗣而存在。它的剧情可能没有那么跌宕起伏,可能不是你死我活,但其实走到现在,矛盾已经渐渐浮现或者扎根于角色心中,需要的是时间推移和事件催动,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也不是一场两场戏就能够一蹴而就的。我们追求真实、追求代入感,追求从皮的角度出发,一路走到现在。从永光三年的春天,到永光三年的夏天,新人在前行,旧人也在改变。


    IP属地:广东2楼2019-09-06 10:53
    回复
      本次晒戏一共有十场戏,一场独白,另外还有人物图掉落。目录如下:
      【一】: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二】:可怜弱絮,随风来去,似我飘零。
      【三】: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漂泊。
      【四】: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五】: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
      【六】: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七】: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八】:算来同心,几时长久,此夜更酒瑶琴休。
      【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身近如形影,咫尺却天涯。
      【十一】:本是飘萍炉中灰,此身恩荣寄向谁。


      IP属地:广东3楼2019-09-06 10:53
      回复
        本次晒戏的主角是庄嫔董慈,董氏乃南直隶扬州府人,性格温吞。在鸿嘉二十七年的选秀中,与周敏一同入侍,入府次年即诞下一女,养于王妃郑氏膝下。永光元年入宫为康嫔,永光二年,皇后薨逝,长女还于膝下,除夕晋庄嫔。永光二年除夕,新后陈氏入主中宫,三年二月,皇帝便做主将董庄嫔养了不到半年的女儿含山公主养于陈氏膝下。三年五月,德嫔周氏有孕,举荐董氏协理六宫,三年六月,庄嫔再度有孕。


        IP属地:广东4楼2019-09-06 10:53
        回复
          说到董慈,作为最初侍奉在皇帝身边的三个女人之一,她既非正妻,也不如与她一同入侍的周敏活泼,除了生下长女,可以说在皇帝那边存在感还是相对比较低的,更不用说长女还给了当时的郑王妃抚养。到了元年,宫中又添了知情识趣的徐昭仪、娇小玲珑的李婕妤,周敏生病,郑后欣赏徐氏,董氏依然是默默的存在着,身为九嫔之一,却好像微如芥子。
          直到二年的时候,郑后暴毙,含山公主暂还于董慈膝下,孩子的回归到底给了董慈不少慰藉。但皇帝猝不及防的就纳了新后,皇帝为女儿考虑,再度将含山放在新后陈氏膝下养着。这个时候的董慈身为一个母亲,不可能不伤心,加之徐昭仪有孕,皇帝竟然对徐昭仪说出了:让董庄嫔挪过来照顾你(明制嫔>昭仪)这样的话,尽管董庄嫔并不知道这句话,但她还是在本能的避开照顾徐氏这件事。董慈的这段时期即使有周敏病愈后的陪伴安慰,却不能不说是人生的灰暗时刻。命运好像注定要让她承受生别的痛苦。
          仿佛是绝处自有转机,恰逢三年选秀,堂妹小董氏的入宫,终于能够让董慈稍感宽慰。董慈前面的路一直都很艰辛,但是她有她自己的缓解方式,那就是把对含山的思念寄托在对小董氏身上。戏中的董慈,把姐姐的温柔和照顾,体贴和体谅都给了小董氏。
          但董慈到此就是峰回路转么?其实不然。直到周敏有孕,因为当时宫中徐昭仪有孕、德嫔又有孕,周德嫔自然而然的举荐了董庄嫔,当让董氏协理六宫的消息从永宁宫传出来时,董慈还是但还是很敏感,她的第一反应可能并不是很高兴,而是觉得这份协理之权是周敏让给她的。到周怀孕的时候可能仍然是她人生当中挺艰难的时刻,甚至可能不亚于含山再次被接走的时候。
          董慈对周敏的有孕有那种不应该有的心酸,而且可以说是最酸的。董慈和周敏当然是挚友,但那时周敏是单有宠没有孩子,现在是两样都有了,而反观董慈,不仅没有宠,孩子也不是自己能养的,本来就很惨淡,在朋友进化了的情况下,天平有了明显的倾斜时,她怎么可能心里毫无波澜。
          而永光三年的六月,董慈的再度有孕,对她来说更是一个转折点,她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开心,并不像是周敏那种觉得自己没有辜负皇帝的开心,更纯粹是为自己而开心,是梅开二度的那种开怀。但是马上,她就会开始担忧,会害怕孩子再被夺走,她开始有所防备,开始未雨绸缪。所以对于董慈,她还有太多太长的路要负重前行。


          IP属地:广东5楼2019-09-06 10:53
          回复
            本次晒戏就是围绕着董慈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而展开的,我认为董慈其实是一个蛮惨的人,作为一个母亲,她承受了两次母女分离;作为一个女人,她得到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感情,只是平平无奇的例行公事。通过这几场戏,不能说看到一个人的全部,至少也能管中窥豹的看出一些董慈的不易与纠结。


            IP属地:广东6楼2019-09-06 10:55
            回复
              【一】: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时间:鸿嘉二十八年五月初九
              地点:献王府
              前情摘要:王府时期的董慈和周敏还都是十五六的少女,那时候她们一同入侍,一开始的董慈却表现给周敏一种性格比较闷的感觉,两个人也不好敞开心扉说话,所以头一年两个人交流不多,都在客气的范围内。这场戏也是就是就是董慈生下长女后便抱给了郑王妃抚养,周敏受郑王妃提携协助管理王府的时候,周敏那时候选择去看望孩子被抱走的董慈,以一个平等的关怀的态度去看望,那是周敏第一次向董慈坦白心迹,也是董慈第一次真正的认识周敏的真诚。两个人从那之后,关系也越来越好,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关系,即使当时她们明明是有一层共侍一夫的身份的。
              选侍-周敏
              [阿秀前头为自个儿打帘,过帘那处头稍一低,待抬头时唇线抿出个和煦的笑,并不因得了郑王妃的看重而显出分毫傲态。很自然的同人礼过,更快两步按了按人同要作礼的动作,眉头已不可察的平成一线]想你是生下大姐儿不过五日,总觉得比先前瘦了许多。[轻握了握她的手]要开怀呀。
              选侍-董慈
              【目光落在她握着自己的那只手上,面上并没有太多动容模样,期间上下羽睫偶有一碰,也只是觉着眼儿发酸,却再流不出一滴泪来,缓缓将眼移定在她面上,出口的声极喑哑】有什么开怀不开怀的呢,姐儿能养在王妃身边,是妾该谢恩呀【午后热烈日光自窗格透入,直直刺入眼中,也洒在面前丽人如宝珠般白润的颊上,不动声色将手抽回,侧过头去】春山,怎么还不看茶呢。
              选侍-周敏
              [落得一空的手不时便随坐向榻沿的动作而搁放在膝头了。此时是侧着身,明晃的光下头,董氏的神情面色便全落在眼里。心下对人此时作何想,便能估摸上几分。沉默了片刻,直到春山奉上茶来,握着盈手的暖,才张口说一句]董姐儿,我晓得你生养的艰难。正因如此,我才会这么与你说。[顿了顿]其实…你也是知道的罢?姐儿在郑王妃膝下受的照料,会比咱们这样的选侍好上太多。
              选侍-董慈
              噢?【喉间一动,隐约有一声很轻的应答,目光顺着春山动作重新挪回她手旁,再一寸寸向上,末了极少见的直直对上她目光】你这样处处为大姐儿思虑,我不难想你往后会怎样疼自个怀的骨肉了【面上泛了这几日来的头一个笑,可问话却似探究一般】为娘的哪个不愿自个孩儿好呀,周姐儿?今日你来宽慰我,是怕我因姐儿被抱走而伤怀么【轻轻摆首】不是的。
              选侍-周敏
              [董氏说话的间当,不再有一字断下她来,从与她对上目光不出三息便挪开了,那些不忍的情愫里,多了两分无奈]董姐儿,实则你我一同入府,我却对你知之甚少啊。[此时才徐徐饮下第一口茶]私心里,我有拿董姐儿作女兄的期盼,才有这一遭、这些话……是不是,是不是多此一举了?[目光再度回转时,已满是真诚]我想知道,董姐儿是如何想的。
              选侍-董慈
              【两人言语往来间,董氏目光中有短短一瞬的流光浮动,很快又如压抑着什么一般躲闪开来,原本搭在身侧的手也悄悄收紧】原来,周姐儿是这样想的么【如躲避窗外刺目日光一般,那张好不容易抬起的苍白面容往帘后一偏,便又遮住了大半,半晌,有声音缓缓传出来】这样的心意,我很感激,可周姐儿想知道的,却是实在也说不出来的,无论我如何用言语描摹,大约也难得十分之一。只有姐儿往后自己生养一遭,便不用旁人说道,轻易就体会了【声音渐渐低下去,压抑至末尾,甚至有几分沙哑。待这一席话言毕,颤颤伸出一只润白的手去覆在她膝上】不是多此一举,姐儿今日能来看我,我很开心。
              选侍-周敏
              [眼帘稍有低垂,喉见滚过的几字末了也泯去未出。看向膝上董氏有两分失了血色的手,探指轻轻覆上]我晓得了。董姐儿的话,我全记在心里了。[相覆间自将掌心间的暖递去,因当下府中约已知晓王妃择周选侍佐理事务,才好开口唤过服侍董氏的婢子来跟前,将自食膳补品至于再细枝末节的些许事儿交代下来。阿秀在旁不时提起些自个儿遗漏的,零总也终是说尽。这时才偏过头开口]倘若能教姐儿心上稍好些,我也算不虚此行了。[微微露笑]实则我也开心,能听姐儿说这些话。再多的,我不好搅扰,姐儿身子尚虚着,不妨再歇下睡上一阵儿。且近日王妃也交代了些事下来,我只怕不能多陪你了。[托过膝上安放的素手,替人掖入锦衾下,才起身整过衣摆。一句请人安养的嘱愿后,方携阿秀出室离去。]


              IP属地:广东7楼2019-09-06 10:56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9-06 10:58
                回复
                  【二】:可怜弱絮,随风来去,似我飘零
                  时间:永光三年正月初八
                  地点:重华宫猗兰馆
                  前情摘要:这一场戏发生在皇帝迎立新后的第八天。当时的董慈刚刚领回自己的女儿不到四个月,近四岁的含山公主放在郑皇后膝下养了这么久,当时的董慈正在渐渐的适应着母亲这个身份,正在努力的去做好一个母亲,但同时她又忍不住的害怕,害怕女儿再次离开她。而说到周敏和董慈的关系,入了宫没多久,周敏患病,两人的关系没有因此冷却。到后来郑后暴毙,周敏病愈,公主回到董慈身边,那时候周敏想到要去看董慈,她能想到挚友此刻的迷茫无措,她一直都是那个倾听抚慰的角色。但其实周敏不能感同身受,她在安慰董慈的时候,没有忘了自己连这样的烦恼都不能拥有,她没有孩子,不能完全的体会董慈的心情。
                  德嫔-周敏
                  [早一日曾与董氏约定好晚膳后,用膳时便少不了思量,阿秀端看着自个儿心事重重,也不多问,只是照旧伺候着服饰妆容。虽此际旧病已除,由她着手的妆面儿却也简朴,尤是与同陈氏面谈那回的精细有所分别,这上头自也有她的用心。她晓得自个儿同董氏的亲厚,在旁不住说道:您今儿不大有精神呀,董娘娘见了不得多想?多半为着这句提醒,越过重华的门槛儿后,面上已换了一副温平的笑,而到由人接引着入屋,当先是春山逗着稚子顽闹,再则室中生着炭火,周身暖煦,这一番情景就更显得温馨和睦。望见含山时,眼里微微一亮,却也不愿惊扰的缓缓步到董氏身侧,略略留意了她的神情。待站定了,才稀松平常的开口]还是董姐儿这暖和,热闹。
                  庄嫔-董慈
                  【距先后薨逝已数月有余,这百来天中,除却几近一月的哭灵丧仪,十来日的新后大典,董氏真正能同含山共处一室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过两月,加之期间董氏的刻意回避,母女二人的相对无言,直至年节时分,大约得益于那一份血缘牵扯,两人关系才有所缓和,含山不再哭闹着要寻先后,董氏也常常将她揽在怀中,或同她念书,或喂她用些点心果脯。但更多时候,还是由春山领着她顽笑,自个倚在一旁出神】
                  【因昨日与周氏一番约定,门口的侍儿并没有进来通传,直至她立在自个身侧,出声说话时,才如梦初醒,小小的“嗳唷”一声,先让春水掺周氏在一旁坐下,又命人备茶,末了附身将含山抱起来,爱怜的抚一抚额发,逗她】快向周娘娘问安,和周娘娘说说今日与春山玩了些什么呀,赢了没有?
                  【近四岁的小儿口齿已很伶俐,依礼问安后,回“今日和春山玩簸钱呀,春山坏!欺负我!我我我又要输啦”】
                  德嫔-周敏
                  [由人引向一把花梨木交椅安坐,目光已又落去含山身上,稚子肌肤幼嫩,虽是顶上光溜如佛子,眼睫却长,瞳仁儿黝黑发亮,让人心生爱怜。于是瞧着她仍不算熟稔的行礼,幼糯着声儿道一声安,面孔更有掩不住的疼惜。母女一问一答间,已禁不住弯眉笑,试探着轻轻一抚她的小脑袋]苑姐儿不怕,赶明儿请你阿娘帮你,赢了换蜜饯儿果果吃。[这番话本流露自然,转念却料想到长女还来不过几月,只好拿旁的话掩带]或者苑姐儿爱不爱新衣裳,周娘娘做新衣裳给苑姐儿好不好?[稚子琢磨着时,低声与董氏说]我看含山不认生,与你相处的还好么?


                  IP属地:广东9楼2019-09-06 10:58
                  回复
                    庄嫔-董慈
                    【说话时,董氏的目光始终沉静且温和的在两人间流转,自然,这其中也有一份年岁的功劳。在短暂寒暄过后,春山便乖觉上前抱过小人儿,借着下去添衣的借口走开,徒留周董二人。和着炭盆中细微的燃烧声,董氏与她一笑】含山很乖,很听话,可我见到她时,却总想起我家中幼弟,是不是很奇怪?他们明明是不同的两个人,在我眼中却很难找出分别【抬眸看她】这两年中,我无数次梦见她从未离开过我,我替她梳头,替她穿衣,将她紧紧揽在怀中,等她长大了,她偷偷告诉我她中意怎样的郎君,我便同她一起笑,用手点着她的额头。【一顿】可当那夜乳娘抱着她来到我门前时,我才惊觉,我真的能做这样的母亲么?我能如梦中那样无微不至的关怀她么?假若她往后为了什么事伤怀,我真的可以替她分担,为她排解么?【末了有颇具讽刺一笑】含山很想她,偶尔半夜惊醒,会喊娘娘,但我知道,那不是我。
                    德嫔-周敏
                    [不待苑姐儿再多说两句,春山已将她牵去内室,留两人近处挨坐着,守着一方不大的炭盆取暖。笑慢慢淡下来,董氏说着,这厢便安静的听,一段长长的近乎倾吐的话说下来,也不插说上两句,直待董氏道尽最末,两息后叹了口气,然后默默探手去牵她,仍同旧年府上探望她那遭一样。]不在时日日夜夜的念想着、惦记着,等真到了身旁,反而又手足无措、患得患失起来,是这样吗?[个中失而复得的五味陈杂,此刻隐约能体味几分,尤是品人梦中所见,眉头不自觉轻轻皱起,有了些微涩然]不难想呀,含山幼时便离了姐儿身边,姐儿没能有多少为人母的感受,后来敏淑皇后猝然仙去,又需姐儿再担起这样的身份,一定……很为难罢?[不由得将人握紧了两分]但含山还小,不到记事儿的时候,虽然一时难以改变,但姐儿是宽厚的人,倘若此后长养在姐儿身侧,总会相认的。[目光看去]董姐儿不妨往好处想。
                    庄嫔-董慈
                    【喉间似有万语千言乱撞,一时却又拎不出一句来明白的回她,仿佛之前所有的情绪都承在一张薄薄的白宣上,被小心的分布衡量,周氏的话却如凭空伸出的一只手,轻而易举戳破了那层易碎的纸,露出了下头那不为人知的情绪】
                    【像是怕失去什么一般,董氏原本沉静的目光开始变得慌乱,反手紧紧握住了她】我原本以为自己是一位剖珠人,含山则是我倾尽心血剖出的一粒宝珠,在我将它奉上后,就已再无瓜葛,即便往后我都无法再获得这样一颗珍珠,都不该对她生出任何妄想。可我当第一次抱姐儿,那样近的看着她,她呼吸时胸口一起一伏,面颊轻轻贴在我怀中,软软的手指勾着我的衣襟,冲我笑,叫我董娘娘时,我就知道我想错了。或许我是那位剖珠人,但她永远不可被类比为宝珠,她该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深吸一气】可我不敢同她人说一句为难,只因我是含山的生母,可我又该如何待她?如菩萨一般供奉么?所有的患得患失,手足无措,都是因为…因为……【直至末尾,已是银牙紧咬,无法吐露一句了】


                    IP属地:广东10楼2019-09-06 10:58
                    回复
                      德嫔-周敏
                      [此时只由人紧握着,显能感到董氏的惶然,心头也随之吊悬着难以着落。炭火偶尔爆起一星火,惊了惊神绪。再开口时声轻如薄叹,调中有同样的无奈]倘若含山不是长女……[一句道出,竟也默然,两厢又是相偎着不发一言,其间也曾试想,虽二者同已贵为皇嫔,与那时又可曾有几许分别。于是淡淡续上半句]可到底没有倘若…[两人相谈愈多,室中便多一分无名的压抑情愫。虽是围炭而坐,却中心觉寒。饶是如此,仍试以松快的语气劝慰她]好啦……什么剖珠宝珠的,我晓得董姐儿你惯爱多想,可不论你怎么想,她仍要与你相伴,她仍是你的骨血。不需你以菩萨般的供奉…含山才三岁,哪儿会明白那么多,她需要的,或许是同样一方温柔的怀抱罢。[有几分笃定的]我听说血脉相连,自有灵犀。除了董姐儿,再没人能拿十二分真心待她了。
                      庄嫔-董慈
                      【手上的力道渐渐松开,在几息沉默后,董氏偏首望向一侧:那是一碟还未撤下的狮仙糖,在室中如春暖意下,已开始有融化的迹象,原本栩栩如生的狮面也开始模糊不清,只徒留一个大致模样】我也想过,倘若她不是长女,可那样,含山大约也不过是陛下众多子嗣中平平无奇的一位。人贪且痴,我既盼她伶俐聪慧,又盼她早忘旧事,而所能给予的,却也只有一方温柔怀抱了
                      【偌大的屋宇中,两人沉默相对,一时只听得檐外窸窸窣窣,含山大约是困了,里屋也不再传来她玩闹的嬉笑声,来往的宫人静悄悄的,董氏伸手将窗支开一线,轻轻道】元姬,你看,下雪了
                      德嫔-周敏
                      [顺着支开的窗望去,正是檐牙覆雪,玉琼轻着白草。此际回想人话里贪与痴,一时怔然:人有六欲,董氏有对含山的私心,自个儿的私心又在何处。这也终于是结成心中片时难解的惑。待回过神儿,才想起应董氏的话,声里微微含着笑]董姐儿堆过雪人儿么?[一并解释]我看这雪一时停不了,想再多赖上一会儿,等雪再厚些,姐儿陪我顽一回罢?
                      庄嫔-董慈
                      【微微颔首算是应允,收手将窗格放下】我第一次见雪,还是在王府中,那会我总不敢显得太喜欢,怕丫头们笑话我见识短,现在想起来,才知人生须尽欢【埋首一笑,转而吩咐侍儿去取手炉披风来,携人向外,直至尽兴方归】


                      IP属地:广东11楼2019-09-06 10:5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9-06 11:00
                        回复
                          【三】: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漂泊
                          时间:永光三年二月二十七
                          地点:坤宁宫
                          前情摘要:在二月二十五徐昭仪查出有孕后,有可能是酝酿已久此事的皇帝便告诉陈皇后,让她去抚养长女含山公主,看过我们七夕晒戏的那一场就可以知道,皇后让等乾清宫下了令,才慢慢儿让庄嫔把自己的女儿带来。这个时候,皇帝又是一声招呼不打的把女儿送走,事前不说,事后更没有解释,董慈只能一个人默默咽下母女分别的痛苦。
                          皇后-陈邦媛
                          [以一句“陛下赐恩,不敢不急”将这些话带过,记下要带德嫔的意思,伺候人用膳、更衣、歇下。翌日送人上朝,才把发髻梳起,很得宜地配一顶小金冠,和鎏金红蓝掩鬓,与金宝儿说着昨夜陛下口中的话。]他句句不离徐昭仪的胎,又或是说惠妃得体,想来陛下很中意。只是我怕冷落的旧人的心,过会你走一趟德嫔处,把另一件紫貂皮氅送去,别的什么都不必说,叫她记着陛下与我十分挂念她就好。
                          [那件紫貂皮氅寻来并不费劲,因是金宝儿特有的编排法,费上盏茶的功夫就呈了出来,看过一眼颔首示意送去。而于昨日陛下赐下抚养含山的恩典,已对高珠然说。]等乾清宫下了令,不必去带人,容着庄嫔将公主送来就好,我还有话同她说的。
                          庄嫔-董慈
                          【乾清令下,有一瞬的失语,却意外没什么泪珠坠下,案上是绣了一半的童子戏图,回身时眼风带过,也只有轻飘飘一句“扔了吧”,领含山转回起居阁中,为她换上一件新裙,又上上下下捋来抹去,替她拭去衣痕,半跪着将小人儿揽入怀中,语调温柔“含山喜不喜欢董娘娘”小儿不明就里,一味撒娇痴缠,不逼她回话,如昨日般一路抱着她,直至坤宁宫口】
                          【因有殿下旨意,宫人当下便打帘将人引进,待礼毕起身,有颤颤一句】殿下,妾将含山带来了。
                          皇后-陈邦媛
                          [金宝儿亲手沏茶,把一品乌龙茶沏得高香甘醇,用的是最不惹眼的白釉,选德华新产。这盏不比景德白瓷轻薄音圆,却精细坚密,滋润似脂,手拿着十分舒心。]
                          [端坐堂上,按品严装,却还少了两分威严。手里并无摆弄什么东西,微笑着看人领含山进来,赐座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先听一句颤音,如聊家常。]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
                          庄嫔-董慈
                          【垂眉时并有勉力一笑】妾总怕太迟。
                          【自踏入坤宁宫始便一直躬身牵着含山,此时赐座,竟不知该如何是好,半揽在怀中,只待人使侍儿来接便送出去】
                          皇后-陈邦媛
                          [这话听在耳里,实足是挂了好些心疼,连眉心也揪着了些许,仍旧端持着嫡母正妻之辈,话到嘴边皆成了一句。]那么先用盏茶吧。
                          [金宝儿亲身下堂,为她斟茶。人心若悲,最宜饮这乌龙,只因它兼具香、甜两层,历苦方知醇香,最能抚慰心伤。瞧这半揽在怀,真心疼人。]庄嫔可知道,陛下为何要将含山送到我身边来。
                          庄嫔-董慈
                          【依言端盏,因无甚饮茶心思,略一沾唇便放下了,朝她欠一欠身,并未直接回话】妾族中有一位表叔,子嗣不丰,只得了一位女儿,虽无法继承家业,却依然如珠似玉般的疼爱,只因十几年中这是他唯一的孩子,予他无限的欢笑。含山尚年幼,却也是陛下三年中唯一的骨血,民间虽不可与天家相较,但妾私以为天底下舐犊之情是一般无二的。陛下将含山送于殿下身边,一来是爱重含山,看她如珠似宝,二来殿下芝兰品格,为天下妇人之表率,且与陛下夫妻同体,更能体会陛下爱重含山的心思。【言语间,董氏只垂眼低眉,可在人看不见的地方,隐藏在宽大袖口下的瘦指,却在一寸一寸的收紧,掐入掌心,直至没了知觉】妾倘若有不能体会之处,还请殿下指教。
                          皇后-陈邦媛
                          [依稀听她道来,期间只把手腕轻握,不曾进口其它。近看含山,远思家妹,也有如这般年纪,求而不得的时候。]这些话,反倒让我想起了一事。赵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不舍爱女远嫁,因此持其踵为之泣。她出嫁以后,赵太后每逢祭祀谈及爱女时,却常常说:'必勿使反。',而后赵太后舍子为质,这些方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一殿肃静,偶尔也能见含山安静地听,远山眉眼皆是温和。]陛下的心思不可揣测,可你说的也并没有错。陛下谈起你时,只说你爱含山,乖顺听话,今日你来了,陛下说的没错。含山是一国公主,金枝玉叶,自出生时就养在先皇后膝下,与你聚少离多,这份心情,我尚且不能感受,又能如何说呢。
                          [留意到她将手藏在宽袖之下,别开一眼去看含山。]陛下心疼你,才会心疼含山,含山在我这里,便是半个嫡女,能安然用皇后尊办,外人看在我的面上,自然不会轻慢了她。对于含山来说,你还是她的生身之母,却又多了位母亲疼爱,含山能养在我膝下,亦是我的幸事。
                          庄嫔-董慈
                          【咬牙称一声是,眼下时近三月,董氏仍觉周身冰冷难耐,明明室内温暖如春,却有一股寒气自脚底起,冻得人发僵,略一动弹便要跌倒在地。心口如同堵着一块絮,渐渐只有进气没有出气的份儿,眼前一阵一阵的金光乱晃,撑着最后一丝灵台清明,与人谢恩后便有了辞别之意】
                          皇后-陈邦媛
                          [叫金宝儿亲自送人出去,临了见坤宁到重华还有一段距离,担忧人路上失态,命备了轿辇。]
                          [与含山堂上堂下分立,若说堂上之人端庄华贵,眉目间隐着份揪心难消,直把堂下小儿盯着,半分严厉也无,那么堂下豆大点的小人,只是茫然地站着,仿佛在想为何母亲不带自己一起回去。这份僵持,全在高珠然一句话之间打破,这才慢悠悠地别开眼神。]既然收拾好了,先领公主去西厢安置。她惯用的人不必换掉,但身边也不能缺了坤宁的人,我瞧觉行儿这丫头不错,派去西厢吧。
                          [高珠然一听是觉行儿,便有些担忧:“觉行儿这孩子才十六岁,您原先指派她做一等宫女,便已经很开恩,如今还要让她去照顾公主吗?”]
                          [认为她担忧过甚,这空旷的堂里,声音格外响亮。]庄嫔与孩子分离本就是痛,她能留着照顾自己女儿的,自然都是她放心的,也是我放心的。我瞧含山不够活泼,觉行儿最会折纸雕花,性情也好。年纪小些,往后庄嫔来看女儿她跟在身边,庄嫔也不会觉得不自在。
                          [高珠然这才点头,奉命行事去了。]


                          IP属地:广东13楼2019-09-06 11:0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9-06 11:0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09-06 1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