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吧 关注:2,678贴子:86,697
1、和蛮概述
《和蛮》(百度百科):“和蛮”,古族名是现代纳西族、哈尼族的先民。“和蛮”就是指居住在山坡上的民族。到唐朝初年,才出现这一称谓,它是由叟、昆明族中分化出来的。“和蛮”与“乌蛮”、“白蛮”信仰同一种宗教,首领皆称“鬼主”。656年,“和蛮”大首领王罗祁,伺西洱河“白蛮”大首领杨栋附显一道,向唐“率部落归附,入朝贡方物”。
《绿春县民族志·哈尼族》第20页:魏、晋时期,哈尼族先民称为“乌蛮”。唐朝初期,六诏山区出现了“和蛮”部落即今哈尼族先民。据传“和蛮”的一部分明朝从江西一带迁入云南,此后,“和蛮”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有相当数量的移民迁入滇南,有一部分一直往前继续迁移,到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落籍,形成了现在世界性民族。……唐朝初年,“和蛮”民族分布在东西两大片区域,东部一片的“和蛮”以孟谷悮为首领,与“乌蛮”、“白蛮”等民族杂居在接近当时安南都护府的地方,即今文山、红河州一带;西部一片的“和蛮”以王罗祁为大首领,居住区域与西洱河(洱海)相近,即今楚雄州南部至思茅地区一带,其东边与孟谷悮统辖的地区相连接,今绿春县正好是东西片相连处。


IP属地:云南1楼2019-07-26 17:29回复
    2、和蛮名称的来源
    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南诏攻打安南(越南),安南经略使王宽不敌,朝廷派湖南观察使蔡袭接任安南经略使,将兵屯守。蔡袭命幕僚樊绰搜集和了解南诏资料,写成《蛮书》,共十卷。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南诏军攻陷交阯(河内),蔡袭战死,樊绰逃生。
    《蛮书》卷八:“谷谓之浪,山谓之和,山顶谓之葱路。”中原文化对所有的西南夷都称为蛮,这里的“和”就是“和蛮”,是生活在半山腰的人。这就是樊绰对哈尼先祖历史记载的贡献。
    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哈尼族还生活在昆明一带,主要有滇池南岸昆阳“最玛”的“益切普玛”,有塔婆部落腊咪支系、罗毕支系,有仰资部落糯美支系、白宏支系;滇池北岸昆明市官渡区大头人的“谷哈密查”,有莫作部落糯美支系、罗毕支系。部分宗族和家支分布在滇东南,即东部和蛮,有莫作部落糯倮支系、区依部落各和支系等;部分宗族和家支分布在滇西及滇南,即西部和蛮,有塔婆部落雅尼支系、豪尼支系、罗毕支系、爱倮支系、果角支系等。


    IP属地:云南2楼2019-07-26 17:51
    收起回复
      3、和蛮口传谱牒
      3.1、开天辟地的宇宙谱牒
      (1)宇宙谱牒举例
      【莫作谱牒】20个谱节开头:密乌翁司阿妈——妈西——西地——头娄——堵咪——罗讲——讲翁——翁玛——玛翁——翁觉——觉捏——捏咀——咀乌——乌突——突玛——玛约——约捏——捏本——本诗——诗米乌。
      【区依谱牒】15个谱节开头:明敌敌腊-腊崩——明宗宗腊-腊女——咪捌-捌鲁——尼巴-巴欧——明空昆(迷奎奎)——明觉甲(迷甲甲)——咪突陆——咪嘛——明翁——翁呼——呼腿——腿马(突玛)——马雄(马肖)——雄尼(肖尼)——诗米乌。
      【雅尼谱牒】13个谱节开头:翁低米低——德勒——毒咪(堵咪)——罗加(罗讲)——吴岗——岗泥——泥热——热妈(突玛)——妈药(玛约)——药滇——滇奔——奔送(本诗)——送米窝(诗米乌)。
      【罗毕谱牒】8个谱节开头:翁玛——玛翁——翁黒——黑突——突玛——玛们——们松——松米威(诗米乌)。
      (2)宇宙谱牒解读
      在诗米乌之前为宇宙谱牒,有7~30个谱牒等各种传说。口传家谱时,不念诵诗米乌之前的族谱,无论是多少节谱牒,都用“阿培松米(阿培孙米,阿培诗米)”来概括。即:阿培诗米——诗米乌——……。其间,突玛是所有谱牒的交叉点,所以称为“阿培突玛”,最后所有的谱牒都统一为诗米乌。
      诗米乌是一个强大的神话部落首领,之前的谱牒是哈尼先祖对宇宙演变的认识观。
      3.2、想象丰富的神话谱牒
      (1)神话谱牒
      诗米乌——乌突里——突里忠——忠明烟——明烟恰——恰提石。
      (2神话谱牒解读
      梅烟恰是人和动物的始祖,有五个传支。①恰提石是人类的先祖。在恰提石这一堆里,有一个高能的小囡,她就是“烟嘎”(故事、历史)的传唱者“得摩诗匹”。②恰优哈是行走动物的先祖。老虎、老熊、大狼、马鹿等。③恰优本是爬游动物的先祖。龙、蛇、鱼、龟等。④恰优贝是飞行动物的先祖。老鹰、喜鹊等。⑤恰杯东与蟒蛇相恋,最后投身火海殉情,化作彩虹(杯东洛楚)。
      恰提石是人类和魔鬼的共同母亲,此后就人鬼分家了。之前是神话谱牒,是哈尼先祖对人种、物种的产生和进化过程的认识观。
      3.3、扑朔迷离的部落谱牒
      (1)部落谱牒分类
      【塔婆部落谱牒】恰提石——提石里——里波奔——波奔乌——乌合然——合然搓——搓摩宇——摩宇咀——咀塔婆——塔婆漫、塔婆忠、塔婆吹、塔婆沙。
      【莫作部落谱牒】恰提石——提石里——里波奔——波奔乌——乌合然——合然搓——搓摩宇——摩宇咀——咀孔吾、咀学吾——吾里匹。
      【仰资部落谱牒】恰提石——提石里——里波奔——波奔乌——乌木扎——木扎杂——杂塔婆——塔婆纠、塔婆布——纠西奴,布西奴、布提多。
      【区依部落谱牒】恰提石——提石里——里波奔——波奔乌——乌莫然——莫然杂——杂来崩——来崩普、崩来普。
      (2)部落谱牒解读
      这是人类产生到形成哈尼先祖,是社会发展漫长过程的认识观。提石里是人种的开始,乌合然是乌蛮时代,咀塔婆是和蛮的形成。


      IP属地:云南3楼2019-07-26 18:08
      收起回复
        4、尘埃落定的和蛮民族
        4.1、和蛮部落分类
        塔婆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她所统一的“乌蛮”分化为哈尼人先祖“和蛮”,没有统一的“乌蛮”演变成其他民族。在彝族里有一部分延续父子连名的习俗,这是和蛮后裔演变的。
        和蛮民族分为一个王族、四大部落。部落内部支系繁杂,联盟关系极为不稳固。
        一个王族:咀塔婆。“咀”是首领,“塔”是上方,“婆”是融合,“咀塔婆”就是部落联盟首领。
        四大部落:①塔婆部落,②莫作部落,③仰资部落,④区依部落。
        (1)塔婆部落
        塔婆部落又叫咀塔婆,是部落联盟的核心,是嫡亲塔婆。收集有:塔婆漫、塔婆沙、塔婆忠、塔婆吹、塔婆波、塔婆莱、塔婆佳、塔婆邮、塔婆乌、塔婆呼、塔婆批、塔婆奴。
        这一支是最早进入哀牢山区的哈尼先祖,分化的支系最多,分布的范围最广。塔婆漫:雅尼支系、豪尼支系从。塔婆忠:莫作支系、糯美支系。塔婆吹:各和支系、腊咪支系。塔婆沙:糯比支系、爱倮支系、果作支系、齐垤支系。
        除雅尼支系、豪尼支系、糯美支系、齐垤支系外,塔婆后裔分别转化为莫作人、区依人和仰资人三大类。
        (2)莫作部落
        莫作部落又叫塔婆吾,是胞族塔婆,分为2个宗支。即:①咀孔吾,②咀学吾。莫作分支收集有:莫作娘(莫作鸟)、莫作期(莫作钦,莫作清,莫作车)、莫作中(莫作着)、莫作干、莫作窝、莫作空、莫作鲁、莫作依、莫作佳、莫作勾。传说为十支莫作。
        这一支人口最多,地理分散,从六诏山区的马关县到哀牢山区的绿春县都有分布。南明清初教化三部长官司灭亡、清朝初期钮兀御夷长官司灭亡后,人口骤减。
        咀孔吾-莫作娘:糯倮支系莫作人。教化三部长官司的后裔叫忠斗糯倮。钮兀御夷长官司的后裔叫莫作糯倮。
        咀学吾-莫作娘:糯美支系莫作人。分布在红河两岸,即建水县坡头乡、普雄乡,元阳县东南部,金平县。
        咀学吾-莫作期:罗毕支系莫作人。分布在金平县、元阳县。
        (3)仰资部落
        仰资部落又叫杂塔婆,是外来塔婆,分为2个宗支。即:塔婆纠(塔婆吉)、塔婆布。仰资部落分为八子:者谋、者车、者夺、者吕、者搓、者居、者奕、者欧(养子)。
        这一支集中在元江县、红河县西部,分散在绿春县、元阳县,在金平县几乎没有。
        塔婆纠-纠西奴:糯美支系、奕车支系、腊咪支系、白宏支系。
        塔婆布-布西奴:分散在其他哈尼支系中,多为腊咪支系,习惯上叫仰资人。
        塔婆布-布提多:糯美支系、白宏支系。
        (4)区依部落
        没有融入塔婆部落联盟,姑且称为非塔婆,只有1个宗支。即:杂来崩。仰资部落分为七子:许崩、许最、许乙(许咪)、许太(许塔)、许春、许为、许侬。
        这一支从大渡河流域迁出时,大队人马遗失,人口最少。滞留四川凉山、转入乌蒙山区,演化为乌蛮彝族。在元朝时期,还有一部分滞留在云南昭通、贵州境内。明朝初期进入红河县宝华乡,多为各和支系,习惯上叫区依人。


        IP属地:云南4楼2019-07-26 18:49
        收起回复
          4.2、和蛮联盟解体
          和蛮部落联盟首领塔婆去世后,各部落头人争夺继位权,塔婆的意愿是睿智的胞族咀学吾部落继任联盟首领。但是嫡亲塔婆吹、塔婆忠、塔婆漫、塔婆沙等篡改遗嘱,把持了部落联盟的最高权。
          哈尼族迁徙古歌“尼坡撮坡”讲述人鬼分家:“等我回到莫米郎的那天,如果我胸朝下,如果我脸朝下,就让鬼来为我送行,和人类没有瓜葛。如果我胸朝上,如果我脸朝上,就让人来为我送葬,和魔鬼没有关系。”“关闭九十九重门只开一扇,聪明的人堵住了门口。看到阿妈脸朝下,看到阿妈胸朝下,人类伤心又难过,阿妈不要人类了,阿妈要让魔鬼来送葬。”“人群跪到阿妈面前说:阿妈啊!求您翻翻身,……阿妈听了心里酸,就把身子翻一翻,就让人类来埋葬。”“人鬼要分家啦,手足闹矛盾啰。外人之间的矛盾容易化解,兄弟内部的仇恨越结越深。”
          《哈尼人·人鬼母亲“台婆”》第117~118页:她(塔婆)对着孩子们说:“要是有一天,妈我死了,面朝上,就更爱人类,如果面朝下,就更爱鬼类。”“台婆母亲死了,她的面朝下,人趁鬼不在,立刻把母亲的身子翻过来了,让其面朝上,然后到外面大声喊:‘妈妈死了,她的面朝上,她更爱人类’。”
          《雅尼雅嘎赞嘎》讲述,“汤帕”死后,为争夺母亲的所有权,人和鬼产生了纷争,通过斗智、斗勇,人终于战胜了鬼,并与鬼分了家,人类生活在阳光下,而鬼生活在黑暗中。
          《哈尼族神话传说》第31~32页:“摩于直又生出两个高能的姑娘,一个是赫赫有名的直塔婆,一个是无所不能的直学吾。”说明直学吾的机警和睿智。
          民间故事《塔婆然众和莫宇然停》,讲述塔婆然众想方设法地要除掉莫宇然停。莫宇然停一次又一次机智地避开暗算,始终化险为夷。这反映部落内部复杂的利益斗争。
          莫作部落谱牒咀孔吾(糯倮支系)与咀学吾(糯美支系),“直”是首领、权利的意思;“孔”是争夺、得到的意思;“学”是交出、放弃的意思;“吾”是份额、分配的意思。“咀孔吾”解释为争夺权利,“咀学吾”解释为放弃权利。这反映宗族内部也发生了剧烈的夺权斗争。


          IP属地:云南5楼2019-07-26 19:01
          收起回复
            4.3、和蛮的迁徙及地理分布
            在战国中期,哈尼先祖从成都平原“诺玛阿美”、大度河流域“许余拉煞”出发,分三路南迁。只有两路人马来到大理“斯益”,这两路人马重新分成两支,迁往昆明“益切”、“谷哈”。三年后,掉队的那路人马来到“斯益”,在追赶“益切”的途中迷路,流落在礼社江上游“搓度米擦”。
            两汉时期,从洱海之滨到滇池周围,哈尼先祖沿途分布。根据各自部落生活的地方,取名为丹哩、轰昂、谷哈、益切、石月等名称。
            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王朝放弃对云贵高原的统治,西南夷王国之间、部落之间发生了剧烈的争夺战争。
            生活在洱海之滨至滇池周围的哈尼先祖部落之间、宗族之间也发生了纷争,并开始陆续迁徙,直到北宋初期基本离开大理洱海之滨及昆明滇池周围。
            (1)西部和蛮的形成
            在隋唐初期,塔婆部落内部出现宗族纷争,有一部分宗族回迁到滇西洱海之滨。生活在礼社江源头的自由地巍山县、南涧县、弥渡县等。哈尼人用大渡河流域时期“许余拉煞”的名称叫大理为“斯益”,汉文化写作“斯楪”;洱海叫“斯益巴玛”,汉文化写作“西洱河”。历史上称这里的哈尼人为“西部和蛮”。
            西部和蛮转入礼社江上游“搓度米擦”,是哈尼人中转站的意思。沿礼社江迁徙,进入元江盆地、墨江县境内、景谷县一带。哈尼人用大渡河流域时期“许余拉煞”的名称叫元江坝为“拉沙”,汉文化写作“罗盘甸”;元江水叫“拉沙巴玛”,汉文化写作“蛮江”。
            进入墨江县境内的雅尼支系,建立了加滇加玛。加滇的标志是阿墨江“易么洛巴”,下游李仙江后叫“鱼玛沟巴”。
            北宋时期,因远部米吕豪尼政权和拉沙糯美政权之间,为了争夺哈尼王“最玛”位置而发生战争。雅尼支系采取了中立态度,所以叫“阿卡人”,并有一部分家支出走勐泐国。
            元朝初期,加滇政权灭亡。阿卡人沿着“鱼玛洛巴”南迁进入老挝境内。再转西双版纳州境内,继续分散到缅甸境内、泰国境内。他们的后裔流传“塔婆然央阿妈”的故事。
            (2)中间和蛮的形成
            在唐朝初期,莫作部落、区依部落、仰资部落的一部分,还有塔婆部落塔婆沙为主,经过大理迁移到石屏县境内。他们在这里平均分配成员,形成新的三大人群,哈尼人称为莫作阿培、区依阿培、仰资阿培三大先祖。在分配过程中,传说仰资阿培私心重,藏匿了一部分人员。
            故事传说,莫作阿培坐在蛟龙背上、区依阿培骑在老虎背上、仰资阿培乘坐竹排渡过红河大水进入哀牢山区。三大先祖在红河县宝华乡一带划分地界,莫作认领淌水的地方、区依认领蜂类飞行的地方、仰资认领虎豹出没的地方。由于无法划清地界,最后达成协议平均划分领地。
            仰资阿培认领鸟西德(思陀)、区依阿培认领贡碧(落恐)、莫作阿培认领仰北(溪处)。这是早期的中间和蛮,哈尼人称为“莫作区依仰资”,汉文化写成“官桂思陀”。他们的后裔流传“莫作、区依、仰资”的故事。
            莫作、区依、仰资,三大先祖迁徙的古歌,只有“诺玛岸们、许余拉煞”的内容。传说哈尼的发源地在“诺玛岸们”,先祖在那里生活了八百年左右。失去家园的哈尼人停留在“许余拉煞”,先祖经过两百年的努力毫无建树。哈尼曾经漂洋过海,把这个大海纪念为“许余”洛崩。先祖曾经跨江渡河,把这条河流纪念为“拉煞”巴玛。先祖的后代生活在龙马洛巴流域,哈尼的子孙为了纪念先祖的故乡,把这片乐土取名为“诺玛岸们”。
            中间和蛮由于早期进入哀牢山区,都属于爱倮支系。后来解析为不同的亚支系,如爱倮支系、各和支系、腊咪支系、糯美支系、罗毕支系、糯倮支系、果角支系等。这些支系之间界限不清,互相交错、互相渗透。
            (3)东部和蛮的形成
            在唐朝初期,莫作部落内部也出现宗族纷争,直孔吾莫作娘宗支糯倮支系忠德糯倮迁徙到滇东南六诏山一带。途经石林县,哈尼人称为“鲁那”,黑石头的意思,汉文化写为“路南”;来到开远市,哈尼人称为“阿莫”,盛产马匹的意思,汉文化写为“阿迷”。定居在文山州文山县皎花镇“教化”、马关县八寨镇“雅车”,这就是最早的东部和蛮。汉文化记为强现部、教合部、教化三部。他们的后裔基本不清楚自己先祖的历史。
            莫作部落直孔吾莫作娘宗支糯倮支系莫作糯倮,迁徙到哀牢山区绿春县牛孔镇一带。哈尼人叫“么拉”、“腊通”,汉文化写作五隆。
            莫作部落直学吾莫作娘宗支糯美支系,从昆明回迁到大理市巍山县,经过弥渡县、玉溪、通海、石屏,定居在建水县坡头乡,人口增加后扩散到金平县境内,继续进入越南境内的叫果角支系。这是滇东南高原的东部和蛮。他们的后裔流传“里窝先祖”的故事。
            在五代十国时期,留在益切“登池崩玛”南北两岸的哈尼大寨发生矛盾,断绝往来。南岸晋宁一带最玛的益切普玛、北岸昆明城区一带大头人的谷哈蒲玛,被异族蒲尼各个击破,途径玉溪、通海,各自立下寨基石“昂玛”,两支又在石屏汇合,与石屏头人的战争中失败后分了家,最后各奔前程。这是北宋初期的时候。
            在石屏,塔婆吹宗支最玛将王位传给仰资部落,把遗孤托付给新最玛,带着悔恨和遗憾回归祖地谢罪。新最玛仰者带着族人去了元江拉沙,开辟了罗盘甸,成为西部和蛮的一部分。元朝初期,因远部拉沙政权灭亡,大部分哈尼人就地解散;拉沙最玛先后投奔因远坝甲莫虽石、墨江坝加滇加玛,最后一个加滇政权灭亡后,有的家支南迁、有的家支返回因远坝。他们的后裔流传“阿波仰者”的故事。
            石屏战争时,纳索大头人鄯善阿欧向建水方向转移,被蒲尼少夫人“仰最卫优-生扁然明”出卖,战死在勒甸山上。鄯善阿欧英雄末路、悲歌绝唱:“石莫-乎啊-达俄-催拉呀,雪比-卡腊-卡桐-待拉呀!”解读:桃子树下杂草丛生、桃子树上寄生满枝,意思是由于自己的罪过导致哈尼的惨败;木浆林子长满了通脱木,意思是由于引狼入室,使哈尼的领地葬送给蒲尼。后来讲述故事的人唱得更加直白:“哈尼-卡腊-蒲尼-交啦呀,雪比-卡腊-卡桐-贷啦呀。”解读:哈尼的领地被蒲尼占领,木浆树林被通脱木替代。鄯善阿欧痛心疾首、仰天长叹:“哈尼-巴塔厚,阿呢-然哈;牛普-下勾-土,阿呢-阿毛-甲索。”意思:哈尼然宽宽的肩膀,只能做蒲尼人的苦力;老水牛厚厚的皮子,只能做蒲尼人的马索。哈尼族不娶汉族女人的说法,就是来自于这个典故。大头人的后裔进入红河南岸,成为中间和蛮的一部分。期米排-独欧分支后裔,迁移到金平县境内,称为罗毕支系,继续进入越南境内的叫果角支系;期米排-独策分支后裔,留在元阳县境内,称为爱倮支系;期仰马宗支,移居到红河县境内,称为罗美支系。他们的后裔流传“哈尼魔鲁鄯善阿欧”的故事。
            (4)尼宗哪宗的传说
            和蛮民族进入红河南岸后,做了庄严的“尼宗哪宗”仪式。仪式的核心词语:“哈尼-麻如-那欧竜,阿纽-麻勒-千嘎保。”意思是:从此哈尼然不再逃亡了,要停留下来繁衍生息;蒲尼人不来的地方有十处百处,就是不给蒲尼人来破坏哈尼然生活的乐土。“那欧竜”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是哈尼先祖在迁徙过程中,停下来暂时休息之地笼统的用词,比如元江的“南洼街”、绿春的“阿倮那安”等。尼宗哪宗的毒誓:“XX山梁下一种、XX路上下一种、XX水源下一种,红河中流定界线。”意思是:蒲尼人翻越XX山、走过XX路、饮用XX水就中魔法身亡,进入红河水的蒲尼人全部淹死!极力地排斥蒲尼和远离中原王朝。一直流传两句哈尼谚语:“没有被蒲尼发现的就是平安的村寨,没有被水牛发现的就是最好的菜园。”
            传说尼宗哪宗的牺牲品是一头白牛,将牛头、牛脚、牛骨头等,深深地埋入在诅咒的各个地点。
            尼宗哪宗最关键的一处是“红河中流定界线”,哈尼语叫“拉煞巴玛-欧伙-尼帕-种”。红河母亲与这符咒语保护着哈尼人在红河南岸世世代代延续种族。


            IP属地:云南6楼2019-07-26 19:49
            收起回复
              4.4、因远部
              广义的因远部是指整个西部和蛮,范围包括元江县、墨江县、景谷县、红河县、绿春县、元阳县、金平县,甚至包括澜沧县、江城县,以至西双版纳州的哈尼先祖。狭义的因远部是指墨江县、元江县、红河县西部的和蛮。
              咀塔婆嫡亲部落塔婆沙、塔婆漫、塔婆忠、塔婆吹等一部分哈尼先祖没有从洱海之滨迁移到滇池周围,或者早期从昆明迁回到大理,从巍山县、南涧县、弥渡县顺着礼社江进入元江县境内,南诏国以古老的酋长之名称为“因远”。早期因远部的政治中心在墨江县阿墨江流域一带,哈尼人称之为“加滇廊”。
              北宋初期,仰资部落在石屏继任了哈尼王位“最玛”,最后迁移到元江坝定居,哈尼人叫做拉沙。糯美人把元江坝叫做“洛巴倮德”,就是河坝的意思,汉文化写为罗盘甸。北宋中后期,因远部的政治中心转移到强盛的罗盘甸,形成哈尼小王国,统领了全部的西部和蛮。罗盘国鼎盛时期,统管72个最帕,仅拉沙地方就有36个哈尼大寨子。
              北宋末期,仰者第五代孙、拉沙第七任最玛那者去世,王室内部发生残杀。最玛者比被杀死,二公子者洒篡夺王位。三公子者处出走,年幼的公主者秀流浪乞讨。罗盘国解体、哈尼人四处逃难,罗盘甸拉沙政权迅速走向衰落。
              明朝时期因远罗必甸长官司糯比人执政,将罗盘甸改称为罗必甸,就是糯比支系家乡的意思。
              (1)加滇廊
              加滇廊也叫加滇加玛,位置在墨江县阿墨江流域一带,主要是塔婆漫宗支,少量塔婆沙宗支。是因远部最早的政治中心,也是因远部最后的政治中心。加滇最玛居住的村寨叫“口托”,后来的“崔宏”。这支传下了哈尼族迁徙史诗《雅尼雅嘎赞嘎》。
              (2)罗盘甸
              罗盘甸是指元江坝子,习惯叫拉沙,构成了因远部的主要力量。拉沙是仰资部落的发源地,仰资糯美人传下了哈尼族迁徙史诗“尼坡撮坡”。
              仰者八子分居的地名依次是:长子者某(者么)分居于“思玉朗灰”。次子者车(者扯、者成)分居于“车索阿布巷孟”。三子者夺(者朵、者罗)分居于“孟仰思欧乙彩”。四子者吕(者绿、者奴)分居于“吕波伙者然乙”。五子者搓(者错、者农)分居于“野其搓玛阿黑”。六子者居(者切、者细、者许)分居于“基脚拉杀米德”。七子者奕,分居于“奕车阿普阿奎”。八子者欧(者噢、者威),分居于“欧甲甲车腊米”。
              (3)米吕
              米吕是元江县咪哩乡一带。北宋时期,哈尼人内部出现了争夺最玛王位的战争。战败后被驱散的豪尼人从元江县咪哩乡迁移到墨江县、景谷县等。
              (4)甲莫
              元江县因远坝,全称“甲莫虽石”。是仰者第六子者居最初分封的领地。
              (5)龙天
              红河县浪堤乡,即“砻腾”,是哈尼语“龙天”讹化而来。是糯比支系的发源地。
              谱牒:杂塔婆-塔婆沙-沙鲁白-白拉龙-拉龙合-合拾初-拾初格-格他立-他立最-最玛-玛欧-欧交、欧们……。从谱牒分析,这里曾经自立为哈尼王位“最玛”。传到欧交这一代,人口增多而四处分流。
              龙天的建寨者是一个妇女,后代尊称始祖为“阿呀诺尼”。北宋后期,由于拉沙王室内乱,大量人口流失。龙天人口暴增,传说是六千户大寨,称为“哈尼库通蒲玛”。
              (4)蒙者
              红河县大羊街乡。罗盘甸始祖仰者把最玛王位传给第七子者奕,者奕传给奕车。奕车弟兄引起内乱,王位被伯父者居抢夺。奕车最玛出逃后来到阿普阿奎定居下来,形成了哈尼族奕车支系。
              (5)迁鸟
              红河县车古乡。是仰者第四子者吕的领地。车古是迁鸟的变音。
              (6)甲车
              红河县架车乡。是仰者第八子者欧的领地。


              IP属地:云南7楼2019-07-26 20:00
              收起回复
                4.5、思陀部
                思陀部——莫作、区依、仰资部落联盟。哀牢山区人口莫作最多、仰资其次、区依最少。因为仰资接受莫作人口最多、区依次之,名誉排名为莫作阿培、区依阿培、仰资阿培。阿培是先祖的意思,这是后代人到明朝以后讲述的故事。
                (1)鸟西德
                红河县乐育乡“思陀”。起初是仰者第五子者搓(者农)的领地。分封时的用词是“野其搓玛阿黑”。明朝以后乐育乡、架车乡都成了者欧后裔的领地。
                (2)贡碧
                红河县宝华乡“落恐”。东部和蛮区依部落的领地。明朝解析为落恐甸、左能寨。
                (3)仰北
                红河县石头寨乡“溪处”。东部和蛮莫作部落的领地。明朝解析为溪处甸、瓦渣甸。
                (4)背那
                红河县洛恩乡,属于溪处甸的范围。西部和蛮与东部和蛮汇合融合的焦点。由塔婆沙-白兰普后裔区依人开辟。这支叫罗毕支系“崇国南奔然”。
                4.6、波丽国
                绿春县大兴镇,泛指绿春县境内。
                (1)窝拖
                大兴镇大寨村。由塔婆沙-白哈杯宗支后裔爱倮支系“血浓然”开辟。罗盘国时期为“波里索帕”领地,汉文化记作“波丽国”。
                (2)腊宗
                大兴镇马宗村的前身,宗族多样、复杂。迷克前身嗒东爱倮支系血浓然农姜宗支。腊宗各和支系腊宗然、宗演然、演则然。阿迪爱倮支系阿迪然、阿牛然。清朝解析为马宗召霸和迷克索帕。
                (3)比等
                牛孔镇“比的”。最早为塔婆沙莫作鲁宗支开辟。两宋时期为塔婆布后裔“托等阿培伙如”领地。明朝有腊咪支系者奕宗支“比等乡批”、者欧宗支“阿波哈腊”生活。清朝解析为哈卡里长和玉洲里长。
                (4)腊通
                牛孔镇“钮兀”。由直学吾、直孔吾后裔“糯倮然”开辟。最早叫么拉,是糯倮的变音,哈尼人叫“腊通”。明朝为钮兀御夷长官司正长官领地,清朝被元江儒林里土守备抢夺。
                (5)洒马
                大水沟乡“五隆”。由塔婆沙-白拉龙宗支后裔罗毕支系“期弟然”开辟。明朝设置钮兀御夷长官司副长官,清朝为洒马土舍领地。
                4.7、多普欧斯
                多普欧斯习惯上写“东阔一斯”,具体是元阳县黄草岭乡,泛指元阳县西部。明朝为纳楼茶甸长官司属地,清朝为猛弄土掌寨领地。
                主要有腊咪支系阿毛然、爱倮支系阿牛然、爱倮支系兵松然、爱倮支系猛品然、豪尼支系阿松然。是东部和蛮与西部和蛮的汇合、融合的交叉点。
                4.8、莫来布玛
                莫来布玛,具体是元阳县马街乡,泛指元阳县东部。明朝为纳楼茶甸长官司领地,纳楼是莫来的变音。清朝解析为许多土掌寨。
                主要有各和支系春依然、爱倮支系窝鸟然、糯美支系莫作然等。人群来自于红河北岸东部和蛮。
                4.9、大甸之地
                大甸之地包括树垤、俄普腾等。树垤是指金平县猛拉乡,汉文化变音为大甸。俄普腾是指金平县城,汉文化变音为王布田。明朝时期,哈尼人的领地被傣族和壮族抢夺。清朝大甸之地解析为勐拉、猛丁、者米、茨通坝。
                (1)建水县迁入金平县
                谱牒:咀孔吾-吾里匹-匹玛得-玛得达-达多苏-苏莫作-莫作娘-娘期-期少-少李-李窝-窝恩、窝去、窝腰、窝贾、窝为……。称为莫作糯美支系李窝宗支。
                (2)元阳县迁入金平县
                谱牒:咀孔吾-吾里匹-匹玛得-玛得达-达伍苏-伍苏独-独欧-欧表、欧比、欧井……。称为莫作罗毕支系独欧宗支。
                (3)绿春县迁入金平县
                谱牒:咀塔婆-塔婆沙-沙鲁白-白哈杯-哈杯欧-欧莫作-莫作鲁-鲁比波-比波欧-欧里通-通里优-里优标-标斗恒-恒车……。称为塔婆果角支系阿牛宗支。


                IP属地:云南8楼2019-07-26 20:05
                回复
                  4.10、六诏山和蛮兴衰史
                  古老的莫作部落直孔吾宗支莫作娘后裔开辟了六诏山区,就是东部和蛮。在唐朝初期,东部和蛮首领是孟谷悮,孟姓是三国蜀汉时期孟获族氏的沿用。
                  在隋唐时期,在昆明“益切”,滇池北岸的哈尼人莫作部落发生宗族争端。罗毕支系直学吾莫作期宗支继续留在“谷哈”,做了蒲尼的姑爷。糯美支系直学吾莫作娘宗支回迁到大理洱海周围,经过巍山县、弥渡县、玉溪、通海、石屏,最后定居在建水县一带。糯倮支系直孔吾莫作娘宗支向东南出走,经过鲁那(石林)、阿木(开远)等,最后定居在六诏山区文山州一带,这一支在史书上叫强现部。
                  大理国强现三部:强现部(文山)、维摩部(丘北)、王弄部(河口)。
                  元朝称教合三部:强现部、王弄山部、安南部(越南)。
                  明朝教化三部:雅车(阿雅,马关县八寨镇),教化山(皎花,文山县攀枝花镇),枯木(元阳县逢春岭乡)。华语将“强现”讹为教化、教合。在历史上,强现部与因远部并称为东、西和蛮二雄。其领地以礼社江-红河水流为界。
                  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在宋朝、大理国与交趾(越南)之间马关县一带,当地人龙海基向导北宋将领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有功。龙氏在宋王朝的扶持下世领六诏山大小教化部,并逐渐强盛起来。
                  推测龙姓是汉族后裔入赘融合于和蛮之中。《开化府志》:“其长官皆龙海基之裔。海基,吴人;仁宗宋皇祐初,流寓于此。”
                  元朝初期,龙氏为阿僰万户府(阿宁万户府)总管,辖区西至礼社江(元江),东至黔、桂边境。元朝后期强现部解析为八寨长官司(文山)、王弄山长官司(河口)和安南长官司(越南)。王弄山再分化为大小二部。八寨再解析为雅车(阿雅)、教化(皎花)和枯木(逢春岭)。
                  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龙海基第17世孙龙者宁(和泥名:荞乍)受封为八寨长官司长官,后改封为教化三部长官司副长官。传至龙海基第24世孙龙敬,宗枝繁茂,遍布滇东南各民族之中。滇东南土著民族几乎是汉姓龙,包括和泥蛮与乌蛮。南明清初雅车最后一任长官司为龙海基第26世孙龙上登,俗称“阿雅土司”八寨王。
                  明末清初滇东南爆发一系列的土司叛乱,称为“沙普之乱”或“沙定洲之乱”。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阿迷州土司(开远)普名声遗孀万氏勾结王弄山土司(河口)沙定洲,并引诱枯木(元阳县逢春岭)龙元祚做内应,分兵三路攻击阿雅土司。龙上登在败走交趾途中,不幸染瘴身亡,年仅38岁。六诏山传袭26代593年的哈尼土司结束。
                  清兵入关后,张献忠余部大西军由推翻明王朝改变为拥戴南明王朝,其残部继续抗击清兵。
                  石屏土官彝族龙在田建议大西军残部孙可望、李定国等进入云南建立抗清复明根据地,并平定了沙定洲之乱。龙在田于清朝顺治十六年(公元1665年)病死,其子龙韬带领龙飞扬、龙赞扬等,联合六诏山龙升霄、枯木龙元祚、八寨李成林、维摩沈应麟、王弄山王塑,以及哀牢山区五司(思陀、瓦渣、溪处、落恐、左能)等。推举宁州(华宁)土官禄昌贤(彝族)为首领,于清朝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举行席卷整个滇东南的反清大起义。龙元祚、龙韬逃亡,其他战死及英勇就义。起义失败后,和蛮逃亡到安南(越南)、红河南岸、或融合到其它民族之中隐姓埋名,六诏山和蛮几乎绝迹。《大清一统志·卷四八八·开化府·教化三部废长官司》:“部夷曰马喇、曰沙人、曰儸、曰侬人、曰野蒲、曰喇记,多和泥余种。”这一段文史记录,说明六诏山及滇东南高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数是哈尼人的后裔演变而来。
                  【教化三部族谱】诗米乌——乌突里——突里忠——忠明烟——明烟恰——恰提石——提石里——里波本——波本乌——乌莫然——莫然搓——搓莫宇——莫宇咀——咀孔吾——吾里匹——匹玛登——玛登达——达多苏——苏莫作——莫作娘——娘兰嘎——嘎机——机日——日机——伟黑——伟娘——娘处——处海——海基(龙海基)——龙基德、龙基亚、龙基考;1海基——2基亚——3老穆——4穆等——5等根——6南绍——7绍补——8补亚——9弘健——10健能——11股宗——12宗门——13门鼓——14者党——15党吴——16纳者——17者宁(荞乍)——18且——19保——20蛟——21彻-——22古——23风翔——24敬……张泽……25胜安(龙胜安)、德胜(张德胜)、胜全(龙胜全)。龙基亚这一代,开始分流人口。龙敬这一代已经败落。
                  由于交趾犯边,龙氏势力衰弱,张泽掌管教化三部司政务。张泽无后嗣,收养龙敬的次子德胜改为张德胜,继承教化山长官司副长官。龙敬的长子龙胜安承袭阿雅长官司副长官。龙敬的三子龙胜全承袭枯木长官司副长官。
                  阿雅长官司副长官:25龙胜安——26龙上登——27龙祚长、龙桐。沙普之乱战死。
                  教化长官司副长官:25张德胜——26龙升(张长寿,张明)——27龙升霄。抗清复明起义战死。
                  枯木长官司副长官:25龙胜全——26龙元庆——27龙元祚。抗清复明起义逃亡。
                  六诏山教化三部和蛮既是龙又是张,云里雾里。这与东部和蛮族源有关。
                  龙氏属于莫作部落,是咀孔吾后裔。传说莫作阿培妻子是欧龙然明迷里,一共10个莫作支。龙王女儿的后裔就使用了汉姓龙。红河、元阳和绿春之间的龙氏家族。
                  张氏属于区依部落,由乌蛮莫然杂-杂来崩分化而来,使用汉姓张。红河、元阳和绿春之间的张氏家族。


                  IP属地:云南9楼2019-07-26 20:26
                  回复
                    4.11、滇东南高原和蛮迁徙史
                    《云南通志·卷二四·种人》:窝泥或曰斡泥……景东、曲靖皆有之。
                    在唐朝南诏时期滇东南高原石屏、建水、开远以和蛮为主(哈尼),蒙自、屏边以毛蛮maob为主(苗族),泸西、弥勒、师宗以东爨乌蛮为主(彝族)。
                    北宋时期,建水坝子是一个宽阔的高原湖泊惠历海,出口连接红河大水,是通海、交趾等的水上交通枢纽。哈尼先祖称惠历海为“勒甸巴玛”,是“洛独”的变音,就是大水塘的意思。后面的大山叫勒甸山(马鞍山),傣族先民和彝族先民生活在勒甸山上。滇东南高原哈尼先祖宗支比较复杂,没有聚居的生活区,是夹杂在乌蛮部落之中,比较密集的是石屏县境内。大队人马迁徙后少部分留在红河北岸石屏县境内和建水县境内。
                    南宋末期,一场空前的大地震使惠历海消失,露出了惠历大地,即现在的建水坝子。勒甸山上的傣族先民和彝族先民向惠历平坝移居。
                    元朝初期,设阿僰万户府(阿宁万户府),阿僰是指傣族先祖,阿宁是指哈尼先祖。六诏山和泥蛮龙氏为阿僰万户府总管,隶属于临安路,统管建水千户、蒙自千户等。滇东南高原的哈尼先祖向两个方向移动,向东聚居在六诏山区文山州的文山县、马关县,向西聚居在哀牢山区的元阳县、金平县、红河县、绿春县。
                    现将各支情况分述如下。
                    (1)咀学吾部落莫作期宗支
                    谱牒:乌合然-合然搓-搓摩宇-摩宇咀-咀学吾-吾涂匹-匹玛登-玛登达-达多苏-苏莫作-莫作期-期米排、期娘马-排乌苏-乌苏独-独欧、独策。期娘马后裔迁移到红河县瓦渣,独策后裔迁居元阳县东部,独欧后裔迁居金平县境内。
                    原来谷哈的哈尼人口比较多,由于宗族纷争出走后人数减少,孤军奋战,辗转石屏,经过建水,大约北宋初期进入哀牢山区。传下了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讲述了哈尼族开天辟地至莫作期后裔进入红河南岸。明朝以后使用汉姓卢、张、何、罗、李。
                    (2)咀学吾部落莫作娘宗支
                    谱牒:咀学吾-吾里匹-匹玛登-玛登达-达多苏-苏莫作-莫作娘-娘期-娘期-期少-少李-李窝。
                    至今还有一部分留在建水县普雄乡和坡头乡,大部分转入金平县境内,使用汉姓普、曹、高、李、杨。
                    (3)区依部落后裔
                    唐朝初期至南明清初,陆续转入到红河南岸哀牢山区红河县东部,多为各和支系。
                    (4)仰资部落后裔
                    唐朝初期至北宋时期,转入红河南岸哀牢山区元江县、红河县西部。
                    4.12、北宋外来和蛮
                    北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侬智高战败后,逃入大理国,被国王段氏所诛杀。其残部转入和蛮势力范围元江,成为因远部的属民,生活在甘庄坝“搓度米擦”。
                    侬族的一部分来到绿春一带落籍,后来与哈尼人融合,自称为“哈欧”。哈欧人有卢、陆、何、张、朱、黄、德、陶、罗、博、王、庞等十二个汉姓共36个男人。这是哈尼族支系,而不是和蛮后裔哈尼人。
                    留在元江的侬族直到蒙古大军入侵,一部分跟随因远部抵抗元朝,这部分转移墨江改为和泥蛮,明朝以后使用汉姓刀,是哈尼族卡多支系。另一部分归附元朝留在元江,演变为棠魔蛮(傣族),明朝以后使用汉姓那。


                    IP属地:云南10楼2019-07-26 20:49
                    回复
                      4.13、西双版纳雅尼然
                      西双版纳哈尼族自称雅尼然,雅尼是哈尼先祖的名字。主要是塔婆漫,一部分塔婆沙,少量塔婆吹、塔婆忠,其他宗支很少。
                      (1)北宋初期宗族分裂出走
                      北宋大理国中期,因远部的政治、经济中心从加滇廊转移到罗盘甸。米吕的最帕“阿唐尔规”来争夺拉沙的最玛王位,撒那最玛杀绝最帕家族,并打算屠杀所有的米吕人。在赔玛的劝说下,屠杀改为驱散米吕寨子。
                      最帕带领手下的人投奔了自杞国东方黑爨。自杞国的彝族先祖与罗盘国的哈尼先祖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争霸战争,结果两族血流成河、尸骨遍野。最终自杞国交出阿唐尔规及其部下后退兵,最玛杀死了所有交回来人员。
                      参与这次争夺最玛内乱的哈尼人是塔婆沙-沙息里宗支、塔婆沙-沙农东宗支、塔婆漫-漫叶约宗支。这些残余的哈尼人演变为豪尼支系。
                      塔婆漫-漫韩贪宗支不愿意参与同族相残的内乱,就出走勐泐国,演变为雅尼支系。因为他们采取中立的态度,所以称为“阿卡人”。
                      塔婆沙-沙鲁白宗支也不愿意参与同族相残的内乱,就解析为不同的亚支。白拉如为糯比支系;白哈杯转入为莫作部落;白兰普转入为区依部落。白拉龙“围蓝”支也跟随阿卡人出走。
                      (2)元朝初期因远部灭亡逃难
                      元朝至元二十一年拉沙政权灭亡,和比最玛先后投奔扎莫虽石、加滇加玛;至元二十五年加滇政权灭亡,哈尼人突围逃难。
                      加滇最玛巴加(邦纠)带领哪些支系突围迁徙,已经无法清楚。根据阿卡人的组成推测,有塔婆漫-漫韩坦雅尼支系各宗支、塔婆沙-白拉龙罗毕支系围蓝宗支、塔婆忠-莫作窝罗毕支系莫作宗支,还有仰资部落糯美支系者某宗支等。沿着“鱼玛洛巴”李仙江流域进入老挝境内“勐乌”。
                      拉沙最玛和比带领突围的宗支,停留在李仙江北岸“莫巴莫加”,有塔婆切-切西努糯美支系最玛家族,塔婆吹-吹翁拉各和支系“最合-合西”赔玛家族、“其米-米勒”家族,塔婆漫-漫韩坦宗支雅尼支系“者威-威杰”家族,汉人“约波-波哈”家族等。和比最玛去世后,最合-合西带领最玛家族和赔玛家族,往元江祖地方向回迁;其他家支沿着李仙江南迁进入老挝境内。汉人约波把谱牒嫁接在塔婆吹宗支,演变为“阿克人”。
                      4.14、嘎都和泥
                      嘎都和泥就是掉队的哈尼人,从元江到西双版纳沿途分布。先期的嘎都和泥是北宋时期出走到勐泐国途中的哈尼人。后期的嘎都和泥是元朝初期罗盘国灭亡后逃亡的哈尼人。
                      塔婆忠宗支出走勐泐国,再移居到老挝孟乌一带。
                      碧约支系是在追赶西迁的塔婆漫宗支时掉队的哈尼人,所以与返回元江的糯美人不通婚。
                      期弟支系是在追赶西迁的塔婆沙围蓝支时掉队的哈尼人,所以叫“嘎都和泥”。
                      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远部和蛮逃亡时遗落在澜沧江流域、李仙江流域和小黑江流域的家支,演变为卡多(掉队小孩)、哈多(通讯队)、阿松(藏匿在林子里逃生)、西摩洛(一母同胞,零散个体汇聚)、各角(逃到山梁上避难)、布都(藏在水边,听到卟嘟卟嘟的水声)等,这些家支遗失了家谱,多数没有完整的家族谱牒。
                      白宏先祖挖草根生存逃生,于明朝时期返回到元江县因远镇,然后移居到红河县垤玛乡,从仰资糯美支系解析为白宏支系,这一支为塔婆布仰者后裔,汉姓李。白宏支系另一支先祖“咪拥”来自于昆明,塔婆布非仰者后裔,汉姓朱,考虑为迁徙时遗留晋宁区昆阳“益切”的哈尼人。
                      4.15、明朝外来和泥蛮
                      明朝洪武年间,江西、南京沿海一带的人群,跟随明朝军队进入云南,沐国公沐英在边疆设15个“沐氏勋庄”,实行兵屯和民屯。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江苏南京汉族龙咀投沭英军中来到云南,授职纳更山土巡检司(元阳县嘎娘乡)。龙咀去世后,其子龙政入赘到当地头人白里拉欧家接嗣,取和泥名“龙才车”,后代子孙改为哈尼族。据说卡多支系一部分也是南京汉族父系与豪尼人母系的后代。


                      IP属地:云南11楼2019-07-26 20:58
                      回复
                        4.16、缅甸境内阿卡人
                        雅尼然从勐泐国继续移居到缅甸境内。
                        《古代血缘的标志——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收集缅甸7户家谱,其中塔婆漫6户、塔婆沙-白拉龙1户。
                        4.17、泰国境内阿卡人
                        雅尼然从缅甸继续移居到泰国境内。
                        《古代血缘的标志——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收集泰国30户家谱,其中塔婆漫26户、塔婆吹2户、塔婆沙-白拉龙1户、谱牒缺失的塔婆呼1户。
                        4.18、老挝境内阿卡人
                        勐泐国的阿卡人移居到老挝境内。
                        《古代血缘的标志——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收集老挝5户家谱,其中塔婆忠2户、塔婆漫2户、塔婆乌1户。
                        4.19、越南境内哈尼人
                        最早进入越南老街省的哈尼人是文山州马关县的东部和蛮,不过这些后代已经转化成其他民族。现在的哈尼人,莫作罗毕支系、莫作糯美支系是从金平县境内迁入;塔婆果角支系是从绿春县境内迁入。雅尼支系“晗彤然”从老挝转入后,基本移居到金平县及元阳县境内,晗彤然是指“塔婆漫-漫含贪”后裔,是塔婆罗毕支系。
                        《古代血缘的标志——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收集越南10户家谱,其中直学吾-莫作娘-李窝5户、直学吾-莫作期-独欧2户、直孔吾-莫作娘-娘车1户、直孔吾-莫作娘-娘学格1户、塔婆沙-莫作鲁-来车1户。
                        越南莱州省中越边境哈欧人朱氏家族没有家谱,清朝初期“倮夷之乱”至民国时期,陆续从绿春县大兴镇马宗村委会一带迁移而去。


                        IP属地:云南12楼2019-07-26 21:15
                        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7-27 06:52
                          收起回复
                            了解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8-08 21:34
                            回复

                              百度百科真是是个人就能改的地方!


                              IP属地:云南15楼2019-09-06 17: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