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吧 关注:9,085贴子:50,273
  • 4回复贴,共1

金蝉养殖考察活动总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本是计划好好总结写一下。上次在毛老师帖子里跟帖,写了一些,这次偷懒复制过来。稍微补充一点。
本次参加考察的蝉友来自全国各地共50余人,粗略估算15辆车左右,多是养殖规模比较大的,多的几百亩,少的几十亩。这里面,养殖金蝉或是关注金蝉养殖时间长的比较多,今年新入行的少。并且,金蝉养殖方面遇到问题的比较多,养殖顺风顺水的比较少。因为全国来说,养殖上手就成功极少。开始的挫折,并不是坏事,可以让我们更加小心,同时,为以后大田养殖,提供一定经验,避免后期出现问题的几率。也就是说,参加学习的,并不是不懂金蝉养殖,只是为了更好。
从考察情况来看,已经出土的几个养殖户,效益是非常好的。并且,他们多是利用地理环境优势,靠发展野生金蝉。之前说种树梧桐树,引的凤凰来。现在是,种上柳树,引的知了来。其中一个圈里网红园子,400余亩竹柳,已经收了多年,高峰产量100多斤每亩。目前,园子主人已经扩充了1200亩用于金蝉养殖,累计养殖面积1600多亩。他是不卖树苗不卖卵枝,不卖技术。非熟人,都很难找到他联系方式。这个是最有实际意义和参考意义的,真正从金蝉养殖中获益了。网上一些吹嘘多大养殖面积,包回收,包孵化技术啥的,还是少相信为好。天上不会掉馅饼。真正有收益的,不会见人就说我养殖这个多挣钱。真正提供技术的,也不可能免费告诉你核心技术。所以,为技术支付合适的付出,才能获得合理回报。要么就是花钱买点别的养殖户经验和技术,要么自己多花费点时间和精力,换取技术的进步。
另一个网红园子,是不到3亩,8米宽200多米长,中间种一趟柳树。已经收了4年。听园子主人孙师傅介绍,第一次(2016年)出金蝉卖了4万左右。当时价格4毛左右一个,推算就是出金蝉10万只。因为完全靠野生知了产卵,靠近村庄大树的地方有金蝉出土,远的基本没有。实际出土面积就是2亩左右。推算亩产量400多斤。这个产量,符合柳树养殖金蝉承载力。但是,我还是存在一定疑问。但是,一个养殖户,他本身不宣传,不卖卵枝等,也没有说谎的必要。让后续的一些金蝉试验基地,去验证这个产量吧。
真正出土的,多是早期竹柳推广遗留问题,无心插柳柳成荫,成就了一批金蝉受益者。人工建园子,以养殖金蝉为目的,现在出土的还很少。但是,从已经出土的零星养殖基地统计数据来看,2年出土,首次出土80-100斤,已经都是不争事实。并且,明年会 有一些养殖园金蝉出土,首次出土产量有望突破150斤。目前,我非常熟悉的就有3个这种基地。
早几年,入行金蝉养殖,确实风险很大。不说太早,就是2017年,我入行的时候,也是历经千辛万苦,危机重重,随处都是陷阱。考察,学习,花钱买技术,都随时有可能钱花了,自己受气,网络上能搜到的,几乎都是不懂技术浑水摸鱼欺骗养殖户的。我从学习,考察,自己开始养殖实践,累积投入接近20万,花费了2年时间,并且分享了学习心得和过程,建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蝉友可以自由交流的地方。我在贴吧里面发布的帖子,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手别骗的几率。比我入行更早的一些前辈,他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比我更多。当我们站在这些前辈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成功几率大增,同时,呼吁大家,心存感激,不要诋毁。
现在,养殖户出于各自目的,在推进着金蝉养殖的正规化,减少了虚假信息坑害蝉友的情况。老手们用金钱和时间换来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我们,他们应该为此获取应有的回报。同时,能有幸跟一个老手,他们带着,就投入最小成功率最高的一种方式。今年,不止3-5个养殖大户,都有切身体会。也可以用损失惨重来形容。我们在同情他们遭遇的同时,更想来给大家提个醒,引以为戒。
现在,是入行绝佳时期。养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养殖过程中遇到难题,有一些开放的养殖合作社,可以提供有偿技术扶持。 。早1-2年,花钱是买不到技术的,因为技术是封锁的,大家辛苦换取的经验和技术,都不会外传,就是行业内交流,也都是保守交流。现在,这个现状已经有所改变,花钱培训,或是跟对一个人或是一个团队,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了。毛老师曾经提供了几期的技术培训,可以说,为金蝉养殖界,挽回了至少几千万支卵枝的损失。为很多大户,提供了技术支持。
金蝉养殖,是特种养殖,技术趋于成熟,市场行情异常火爆,今年再次出现金蝉收购商持币抢货局面。全国范围内,均出现了供不应求局面。未来几年,会持续这个状态。但是,新手在看好这个项目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规避风险。技术成熟,是针对老手以及他们带的人。贸然入行,还是一样风险很大。所以,要选择这一行,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举债进入。再就是,一定要学会算账。我在贴吧里,不止一次提及,一定要学会算账。比如,花高点的价格买孵化好枝条,还是买便宜的未孵化生条自己孵化,自己花费时间摸索,要学会选择。因为金蝉养殖,是周期比较长,未知风险比较大的。我个人建议,先小规模尝试。如果大规模养殖,前1-2年,千万不要自己大规模买生条孵化。可以找一个合适的自己信任的大户那里买孵化好的卵枝,让他们提供技术支持。自己再同期摸索技术。这样是最安全,也是投入最小,成功率最高的方式。同样,也是受益最好的方式。只是要注意甄别,并不是所有销售孵化卵枝的都懂技术。最保守说,这个比例甚至不足1成。不客气说30个提供孵化枝条的,能不能有一个真正掌握孵化技术,都未知。
我连续 摸索了2年的孵化,研究了不少家的孵化情况,也只是做到了可以鉴别,但是自己也不敢说一定比谁做的好。但是,在卵发育阶段,对应时间节点,各发育阶段的光湿热气需求差别,有了一定了解。今年会尝试新的孵化方式,可以说完全区别于以往的温室孵化和自然孵化。暂时,我只孵化自用卵枝,不对外。如果孵化空间有富余,会对自己村里发小提供,或是我自己蝉友体验性限量供应,还是不公开对外。
目前,在金蝉卵孵化领域,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只认可毛老师。可能是我见识少,认识有局限,不当之处,我后期再发文更正。理论,是指导生产的。理论和实践或是有偏差,但是,没有正确理论的支持,实践结果,就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不几年,金蝉大田产量,会突破200斤。我非常敬佩的几个蝉友,他们正超300斤产量努力,2-3年后,200斤产量会成为现实。预计3-5年后,300斤高产田会出现。
从金蝉繁殖周期,野生金蝉减少比例,人工养殖本质,以及人工养殖产量,对野生资源干涉的方向和程度综合考虑,至少5年时间内,是入行金蝉养殖绝佳时期。之后,随着技术成熟,高产,正干预,价格会见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再多,实践跟不上,自己不用心是理解摸索,效果都会有限。
另外,很多的问题,我们发现了,也尽量不厌其烦的提醒,但是,一定会有蝉友再去犯错。无法改变的事实,谁都觉得别人模式存在可以改进的潜力。包括养殖非常成功的潘总模式,也一样会有人质疑。犯错后,再回归。
有想法,敢于尝试,都是值得尊敬的。能参考别人失败经验,会取得更好的成立。很多人的成功,不是因为聪明更不是因为精明,是懂得取舍,能脚踏实地,做下去。精明的人,反而成功的少。
选对一件事,跟对一个人,打出一片天地!


1楼2019-07-25 11:15回复
    说的太好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7-26 14:56
    收起回复
      张总,讲的很到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01 17: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