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7,925贴子:28,674,346

回复:中年人看二十四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管怎样,制作这幅版画的人是个**。


IP属地:浙江24楼2019-06-25 09:36
回复
    埋儿奉母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IP属地:浙江25楼2019-06-25 09:37
    收起回复
      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埋子赡亲不得法,儿幼何辜难成牙。奉天幸得釜金下,母活子存团圆家。


      IP属地:浙江26楼2019-06-25 09:37
      回复
        这个故事特意复制了原文,是因为几句话下边的解说里没有:“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妻不敢违”


        IP属地:浙江28楼2019-06-25 09:41
        回复
          三岁的孩子会说话会和父母游戏,应该已经很可爱了;他母亲节省口粮给孙子吃;媳妇不敢违背。说明他家的人都是正常人。


          IP属地:浙江29楼2019-06-25 09:44
          回复
            总结郭巨:
            1、虎毒不食子,三岁再杀,他没有基本的人性,**不如。
            2、母亲不能复活,儿子也一样,他是个十足的**。
            3、自己不要家产,却独自奉养母亲,事实上陷两个弟弟于不义,结合汉代的推举制度,这个人太阴险!
            4、他活着更费粮食,应该先死。
            5、金子不是好来的,大概率是他故意编故事,省得金子被充公。
            6、上述2与3、5条矛盾,第3、5条正确的概率很大,第二条有问题,是因为推崇这个故事的是**。


            IP属地:浙江30楼2019-06-25 09:56
            收起回复
              各个行业都有祖师爷。郭巨应该是洗钱业的祖师爷。


              IP属地:浙江31楼2019-06-25 11:19
              回复
                卖身葬父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博兴县)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卖身贷钱为亡父,身葬富户甘成奴。葬父修得良缘路,父作媒桥点迷途。


                IP属地:浙江35楼2019-06-25 16:23
                回复
                  牛郎织女的故事
                  天帝够小气,直接给他一坛金子就好了,非得折腾自己女儿。


                  IP属地:浙江36楼2019-06-25 16:28
                  收起回复
                    刻木事亲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qú]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刻像思亲真情义,木灵兰归诉泪滴。事明决将拙荆弃,亲如在世共相依。
                    《火影忍者》里蝎的前辈,疑似精神分裂症患者。
                    他父母比较矫情,儿媳妇好奇刺一下是不对,也不至于让儿子把她休了呀。倘若儿媳妇真恶毒,天天折磨雕像又不说,两个木偶能怎样呢?只要不说话,哭死也没用吧!
                    幼年父母双亡,是谁把他养大的?好像没见他有所表示。


                    IP属地:浙江37楼2019-06-25 17:25
                    回复


                      IP属地:浙江38楼2019-06-25 17:29
                      回复
                        接着刷分


                        IP属地:浙江39楼2019-06-26 10:24
                        回复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涌情夫妇事于母,泉替江水澄妻苦。跃鲤泉从舍侧出,鲤跃姜门慈孝屋
                          老太婆好排场有情可原,毕竟还通情理;妈宝男断不能嫁!


                          IP属地:浙江40楼2019-06-26 10:31
                          回复
                            怀橘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陆绩,三国时期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怀孝小儿心念母,橘藏袖中报乳哺。遗亲情深奇袁术,亲贤博学隐鸿儒。
                            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孝子都是孝子,拿东西的方式应该像古人学习,但他毕竟那时只有六岁,能做到那样已经不容易了。
                            三国演义是明初的,孔明还拿这个典笑话陆郎,推想所谓元代的二十四孝在那时还不怎么受人待见。


                            IP属地:浙江41楼2019-06-26 10:50
                            收起回复
                              扇枕温衾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扇枕凉簟夏清风,枕温席暖冬熏笼。温衾内显黄香性,衾影无惭孝新星。
                              父慈子孝,缺一不可。
                              黄香孝顺,他爸爸可能做得更好。能“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大概他爸没给他找个后妈;能“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可见在教育上也是很出色。
                              要把他和闵子骞对调一下,结局就不好说了!


                              IP属地:浙江42楼2019-06-26 1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