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之丁丁吧 关注:352贴子:33,653
  • 29回复贴,共1

京剧程派《文姬归汉》各版本集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京剧程派《文姬归汉》各版本集锦,到底有多少个版本,收集一下


IP属地:浙江1楼2019-06-18 10:56回复
    文姬,指蔡文姬。据《后汉书·董祀妻传》,蔡文姬为陈留郡国人.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初嫁河东人卫仲道,夫亡后归居家中。时值天下动乱,四处交兵。董卓在长安被诛后,其父蔡邕曾因为董卓所迫,受官中郎将而获罪,为司徒王允所囚,并被处死狱中。蔡文姬则于兵荒马乱中为董卓旧部羌胡兵所掳,流落至南匈奴左贤王部,在胡中十二年,生有二子。建安中,随着曹操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的被逐步削平,中国北方遂趋于统一。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曹操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国中,重嫁给陈留人董祀,便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这就是历史上所谓"文姬归汉"的故事。


    IP属地:浙江13楼2019-06-19 00:14
    收起回复
      这段南梆子就是她怀着烦闷的心情,拨弄焦尾琴时唱的。这段的唱腔本身比较简炼,但是浑朴大方,结合内心感情而唱,充分表达出蔡文姬凄凉忧郁心情,程腔的特点在于能够充分抒发剧中人的感情和烘托出剧情发展气氛,比如这段南梆子第二句见瑶琴不由得睹物思人。(睹物)2字都是从X开口,而将(睹)重唱,再收一顿,接下来再唱(物)字。然后(思人)2字由高音抖音转为嗖音,(思)字高唱不仅因为它是阴平字,更重要的是托出蔡文姬,看到瑶琴之后,想念自己父亲的悲痛心情,因此在唱(思)字的时候,把音从上面打下,迂回低唱,再用戚音放出(人)字来,唱腔本身并不花样,但是把剧中人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了。


      IP属地:浙江18楼2019-06-19 11:53
      收起回复
        接下来是一段导板,快板,转散板,导板散板的结构比较自由,一般是不上板的,但是唱腔的尺寸最难掌握。唱的时候若是不结合剧中人心情和当时的环境,就很容易把尺寸唱的刻板,松X,平淡,无味。蔡文姬在乱军中逃难,上来先唱导板,登山涉水争逃命一句,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句尺寸比一般导板尺寸快,而且还带出慌乱紧张情绪,接下来一段快板,正如程先生过去常说的,唱快板的时候,要像珍珠脱线,我们听这段快板就会有此感觉。同时这段快板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规定的情景唱出来了。比如(举目看)一个停顿,再唱(旌旗影)又一个停顿,这个停顿安排的非常恰当,似人好像看见摇旗呐喊似的。紧接着(侧耳听)用了一个咪咪嗖,这个咪咪两个音妙在似人感觉到她在偷偷听,然后(刀剑声)3个字,就更突出表达出战场的情景,程腔之妙也就在于,听他的唱,就可以想象表演和感觉出剧情的变化。


        IP属地:浙江19楼2019-06-19 14:42
        收起回复
          下面是思乡一场中的一段西皮原板,在这段唱腔中,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唱腔安排的特点。唱腔应该根据字的四声来安排,可是这段唱词的头四句,比如荒原寒日嘶胡马的(嘶)字,万里云山归路遐的(归)字,蒙头霜霰冬和夏的(冬)字,满目牛羊风卷沙的(风)字都是阴平字。这七字句的唱腔是按2,2,3来安排的,而(嘶)(归)(冬)和(风)这四个字,又都是在最后三个字的第一个字,都是从高音抖D开始唱的,但是四句腔迥然不同,各有风味,设计的非常巧妙。这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字比较少,而腔比较繁,要唱的字正腔圆很不容易的,例如归路遐的(归)字,风卷沙的(风)字。也就是说演唱者必须掌握字的发,放,收,才能有此效果。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听每句,句尾收音的技巧,这是程先生经常强调的一点,那就是说唱尾音的时候不能使音掉下来,而且最后的一顿,还要有劲头,这种劲头的分量,是不容易控制的,轻了没劲,重了又显的拙,而果素瑛唱的恰到好处。


          IP属地:浙江24楼2019-06-19 21:42
          收起回复
            她眼看着黄沙满地,耳听着啸啸马嘶。回忆往事,内心充满了凄惨之情。这段慢板就表达了蔡文姬的这种复杂感情。大家知道,程腔在气口的安排也是非常讲究的,甚至有人说程腔唱的就是气口。这句话虽然讲的太绝对,但也确实反映了程腔的主要特点之一,有时候听程腔往往好像真是不换气似的,实际上是气口安排的非常巧妙,使人很难听出。比如,在这一段慢板里 见黄沙和边草一样低迷,这一句中(低迷)2字,在气口上安排就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第一种唱法是(迷)字在板上起唱前先换气。第二种唱法是(迷)字在板上起,唱前不换气,而把气口放在末眼上,当然气口安排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程腔的气口时常与唱的抑扬顿挫相结合起来,比如在换气前先重唱,将气呼出,然后急速吸气,采用这种换气方法,使人听起来,不但不觉得你在换气,而且更显得唱的抑扬顿挫,十分动听。


            IP属地:浙江27楼2019-06-20 10:28
            回复
              根据这种原则来安排气口,有时还可以出现假气口,什么是假气口吶?那就是说在唱的时候,有些地方音虽然断了,可是气并没有断。听上去好像是气口,但实际上并没有换气,有了这种唱法之后,在气口上的安排和变化上就使人听了更觉得奥妙了。如果我们仔细去听,就能在这段慢板中,好多地方发现这种唱法,特别是到如今行一步,一步远,足重难移,这句唱腔不仅是根据唱词安排的妙,在感情上来讲真是丰满极了。这一句词和胡笳十八拍的第十三拍,里的第一句原词差不多,原词是一步一远兮足重难移。而这里的唱词是行一步,一步远,足重难移。这句腔的设计,开始用一个【回龙】,妙在回龙快唱完的最后一眼,在板上紧接唱出足重难移。如果按照一般的唱法,【回龙】后面有一个过门,然后再唱出足重难移,这一句的词意感情就被破坏了。而现在程腔的唱法是在【回龙】里面把蔡文姬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恋子心情表达出来,而且紧接着唱出足重难移,就更突出了足重难移这四个字。这样的设计就加强了第一句词意和蔡文姬的心理状态。这种唱腔是很少见的,这完全是程先生的苦心孤诣的独特创造。最后一句【散板】反叫我对穹庐无限依依!听上去使人确实有似人无限依依的感觉,特别是尺寸节奏更是耐人寻味,这就是程先生所说的,唱【散板】时要头重尾轻,头断尾长的办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后续


              IP属地:浙江29楼2019-06-20 12:07
              收起回复
                文姬归汉》最后一段反二黄,是在祭昭君墓时唱的。其中我也曾被娥眉累苦此身一句唱腔,(此)字由中眼开始共拉长七拍半,然后在(身)字上又拉足一板,这种安排非常突出,充分的表达蔡文姬内心的伤感之情。在尺寸方面这段的唱腔与前二段慢板不同,不是由始至终一个尺寸,而是在开头的时候较慢,唱到第四句你输我及生前得归乡井时,由(得归)2字时开始,尺寸见快一气呵成,显得十分紧凑而有力量。


                IP属地:浙江34楼2019-06-26 18:30
                回复



                  IP属地:浙江52楼2020-05-20 09:38
                  回复



                    IP属地:浙江53楼2020-05-20 09:40
                    回复
                      京剧程派本戏(文姬归汉)https://www.ximalaya.com/xiqu/8663191/


                      IP属地:浙江54楼2020-05-20 10:17
                      回复
                        【京剧程派】程砚秋唱腔艺术https://www.ximalaya.com/xiqu/8663191/


                        IP属地:浙江55楼2020-05-20 10:18
                        回复
                          四大名旦·程砚秋京剧作品集https://www.ximalaya.com/xiqu/37084598/


                          IP属地:浙江56楼2020-05-20 1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