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吧 关注:150,202贴子:4,893,673

简论“黑爹魔”为什么从嘉黑转型成了嘉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事水,想来本吧老吧友可能还记得“黑爹魔”这个名字。


IP属地:加拿大1楼2019-05-12 03:43回复
    我对郭屁精其人的心路确实是很奇怪的。
    五六年前初入三国坑的时候,虽然对郭屁精其人非常热爱,却对他的能力和潜力不以为然,觉得既然志中本传篇幅短小,加上裴注也要靠十胜论这种马屁论强撑字数,其能力和功绩固然是被人吹大了。
    但荀彧赏识此人,曹操对此人不吝溢美,自有他们的道理,对吧。
    直到大概一个月前出于机缘巧合重新仔细读了魏志郭嘉传,又读了一些相关文章,大致梳理清楚了此人的人生径迹,才大呼“郭屁精此人真他爷爷的牛哔”。
    存在这种认知上的转变,在我看来是必然。五年前我是一个不断出让自己的人际边界,谈恋爱都谈得十分卑微近乎摇尾乞怜的鶸。
    我这个人,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观念思想倾向永远不可能与他人趋同,秉性里有非常爱钻牛角尖的基因,若是不捍卫自己的主权,不表现出攻击性,冲破外在的窠臼与藩篱,正常的生长和生存就势必要遭到超常的遏抑和毁损,另一方面我客观不具备捍卫自己主权的能力。
    我在2015年歪打正着地入了隔壁日本战国坑,迷恋上了石田三成,那年做出的最正确的决策就是毅然决然地和不知道我喜欢曹丕还死鸭子嘴硬的男友提分手,原因是受到石田三成的鼓舞。
    承接以上“误入日战坑”的线索,在给自己判了数次死刑而未果之后我于次年迎来了可以说是人生观念的一次重大转捩点,说白了就是追了一部剧,2016年度以真田幸村为主角的NHK大河剧《真田丸》。
    这部剧当时很红,现在大家也都可以去看,有关于这部剧我大概写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在次就不再详述了。这剧最初宣传的口号大概包含一个什么“爱与勇气的旗帜”,当时只觉得是热血中二口号,剧终时发现此言非虚。编剧三谷幸喜说“希望幸村能成为'败者的守护神'”。
    我觉得他做到了。
    总之,这部剧让我在当时笃定了“就算九死一生也要做我所'是'的那个人”的意志,不能说一路下来贯彻得好,但对于完当时完全被缚住手脚动弹不得的我而言,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之后,又遇到了不少贵人,让我终究意识到,我所“是”的那个人,也并不见得该如同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而是也是对他人有价值的。


    IP属地:加拿大2楼2019-05-12 03:44
    回复
      最初因为《真田丸》中对石田三成的刻画,我在2017年初的某天哭了整整一个下午,最终认定“即使兵败身死。被烙上身后四百年恶名(误,此处夸张修辞),被所有人毁谤扭曲,该做的事情,该成为的那个人,还是一点儿都不能妥协。”
      这样的模型,说起来何其容易,做到可太难了。
      于是重读郭嘉传,梳理其人的仕途脉络的时候,才使我彻悟。
      郭嘉传非常好读,其建言风格,言辞简明而透彻,逻辑爽洁而缜密,不是头脑极好思路极清晰灵活,是绝然做不到的。整篇传包括裴注(不包括裴松之的瞎**质疑),几无低潮和尿点,全程高歌猛进,噼里啪啦,刀砍斧劈一样的凌厉感。
      我语言能力有限,是无法具体描述郭嘉传前后叙事给我带来的惊天动地的美感的。


      IP属地:加拿大3楼2019-05-12 04:06
      回复
        后来,才慢慢认识到了郭嘉“料事如神”和其他一些人的区别。
        张嶷料算诸葛恪死于非命,但是诸葛恪死不死,未必和张嶷有什么直接利害牵扯,诸葛恪不死,也对张嶷的名节毫无影响。而郭嘉的料算,从劝攻吕布、东征刘备、计离二袁、北伐乌桓等事可以看来,往往决定了曹军的主体行动,有时甚至押上了一军之存亡。他常常是那个违抗众意者,而在曹营又远远不算有权势,假如一步走错,大概是会被杀来祭旗的。
        历史上全然是直臣、诤臣的石田三成,只因为身担兵败国灭的责任,也获得了四百年难以破灭的谄佞小人的污名。假如已然是“马屁精”、“幸佞之臣”画风的郭嘉料算有差池,其身后声名将不堪设想。即使东征刘备北伐乌桓取得压倒性胜利,最终也没有败亡之虞,不还是素来被黑“东征坑于禁”“遗计除曹贼”么?
        我不认为郭嘉每次料算都抱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无论承担多大的风险,面临多大的危难,有必要去做的事,就要排除万难去做,需要有人发声的时候,也该力排众议直言发声。
        所幸的是,这个人前前后后都赢了。
        《诗经》云:“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没有郭嘉这种愿执其咎者,必要之事也就难有落实的可能了。
        曹操在《请追增郭嘉封邑表中》对郭嘉的评价是“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实在是将这个人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这几句评价看来,郭嘉的职能和风采,大概率很类似于《真田丸》42集《军议》和47集《反击》中的主角真田幸村的,有兴趣的,且不妨找来看看。我原本对真田幸村这个历史记载甚少的人做五十集大河剧的主角不以为然,觉得“不就是送死,有什么好写的”,直到此二集才对他在本剧中的形象塑造和剧情地位口服心服,那种摧枯拉朽的人格光芒和生命意志,确实是谋殊功异”“非他不可”。而真田幸村也只是在此剧中主持了大坂夏和大坂东两场战役的决策,郭嘉与之大抵类同的职能,可能则是前前后后做了十年。
        但,我也并不指望很多人能就此理解郭嘉的功用,毕竟,完整看完五十集《真田丸》的我国观众千千万,认为主角只因为是“烈士”所以光荣,或者压根认为主角全程酱油可有可无的浅陋见解仍然不绝于耳。
        《真田丸》一剧对我产生良多启迪的一点是其中的部分主要角色,比如石田三成、大谷吉继、真田昌幸(误)和真田幸村等,都是报以必死的觉悟行动,并不惮采取殊异寻常的手段排逐风险取得生机,正因为“会死”,所以“必须赢”才格外必要,格外不容差池,格外需要审慎周全地思虑和毫厘必争的操作。
        曹操赞荀彧:“彧之二策,以亡为存,以祸致福。”
        “以亡为存”,我认为这是曹操、荀彧、郭嘉三人共通的价值观,也是我尤其欣赏景慕此三人的原因。


        IP属地:加拿大4楼2019-05-12 04:57
        收起回复
          我想,郭屁精其人牛哔的地方,大概正在于这么一个颇有些离经叛道,举凡诸事不循常则的傻哔,行为和观念理应受到遏抑和钳制,而“正常”“驯顺”的人已经难以施展自由了。而屁精这个人,偏偏能凭借可堪一用的智谋,做到“百举百全”“大虑克就”“计得则成”。
          他少时的理想即是“济天下大难,成霸王之业”,便找到认为可以成就霸王之业的,值得他辅佐的主君来辅佐,对此毫不妥协。无论多凶险,多有欠稳妥的计策,都几乎能使主君对他不加疑忌地言听计从,而就此扭转国运。凡是他想做的,认定有必要做的事,在他的有生之年,似而没有做不到的。
          这个人的一生,哪有一点受制于人,被命运扼住咽喉的痕迹。
          而他成就了什么呢?
          “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臣今日所以免戾,嘉与其功。”


          IP属地:加拿大5楼2019-05-12 06:16
          回复
            去年还没有成为嘉吹的时候,曾经对朋友说过一句话:“澄净无垢的人,往往是'不道德'”的”。
            至真至善至智者会秉持符合其本心的“善”的观念而行必要之事,往往无暇顾及礼义约束和世俗道德,被人看作是德行不佳的人也毫不奇怪。
            我猜屁精那语焉不详的“不治行检”“负俗之讥”倒有一定可能性确是属于这种情况。


            IP属地:加拿大6楼2019-05-12 06:27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5-12 08:13
              回复
                时间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起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5-12 09:15
                收起回复
                  谋臣的具体献策在史书中甚至很难体现其十一,但还是能从具体事例中窥探其风格水平。
                  然后,打算对我批判一番的碰瓷嘉黑,不妨想想这个“负俗之讥”是什么意思,负的这个“俗”到底指的是谁。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5-12 09:54
                  回复
                    1.石田三成如何不评价了,我对他的态度也经常变化
                    2.真田幸村都自身难保了,如何成为败者的守护神都败了还守护啥;
                    3.真田丸也能拍五十集纯粹靠水,前期的主角是他老爸好吧
                    4.不过真田丸挺好看的,每集至少一个笑点
                    5.原来你是小姐姐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5-12 10:23
                    收起回复
                      我想起来了,黑爹魔是个妹子是吧,长的还不错


                      IP属地:上海12楼2019-05-12 10:51
                      收起回复
                        把郭弈换回来就更形象了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12 11:56
                        回复
                          好久没看过书了已经……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05-12 18:41
                          回复
                            很多年前,讨论三国时说过这个问题
                            很多人对谋士这个职业有所误解,或是对什么是好谋士有所误解,很多人认为谋士就是出谋划策,这种说法也不能说不对,但我主张是――谋士,最重要是约束君主。
                            三国时,有名的谋士很多,但这点最成功的,无疑是郭嘉。诸葛亮捧的人多骂的人也多,但对比郭嘉很明了,他的军事政治等水平远超过郭嘉,但他无法约束住刘备。
                            人这玩意永远都有自私心里,永远都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在地位低下时无法体现,但一旦有了权力,就算智慧如曹操,也会作出错误的判断,这时就需要谋士出场,但一般谋士很难规劝君主,如李儒,田丰都是一流谋士,但他们的势力失败都是他们的君主不听他们的,这虽是君主的问题,反过来说,这是他们不能约束君主,所以郭嘉活着时候,曹操在很多逆境中翻盘,而他一死,曹操失去了约束,再也没大发展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5-12 23:08
                            收起回复
                              好久没讨论这种问题了,项刘记其实对比更明显,项羽如果听范增的,结果会如何,但张良和陈平能约束住刘邦,范增却无法约束叫自己亚父的项羽。
                              在回到战国来,丰臣秀吉能成功,功劳最大无外乎竹中半兵卫,竹中作用其实也就是约束秀吉,而石田三成只顾自己努力,丝毫没顾及丰臣秀赖,他一心学诸葛亮,别的地方没学到,只有这点学的像,不失败才怪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5-12 23: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