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e家吧 关注:21贴子:619
  • 0回复贴,共1

为何老人喜欢不在身边的子女,对陪伴在身边的子女却十分挑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何老人对在外的子女念念不忘,而对每日端茶送水,洗衣做饭的子女,却是各种冷淡挑剔,在身边的子女总是干出力不讨好的事!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件事情是深有感触的吧。 通常都是这样的,大儿子在外地上班,二儿子对父母细心照顾无微不至。但是父母更喜欢远在外地的老大,现在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下面就有网友跟靠谱君分享了他们的亲身经历。

有网友说:我外婆就是住在二舅家,吃着二舅给她端的饭菜,嘴里永远都是我那个对她不管不问的大舅好,虽然在二舅忙前忙后的在外婆身边伺候,但是在她的心里好像永远也比不上外边的大舅。而在外的大舅最多就是几个月半年多打个电话问问,回来的话给个一两百元意思一下,再别的表示就没有了。就这她还是觉得人家好,我就很替我二舅打抱不平。 还有网友表示这个问题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弟兄三人,我是女儿,上面有哥,下面有弟,父亲在我家生活了五年,于十年前在我家去世了。
父亲去世后剩下了母亲。这些年,除了过年去弟弟家十天半月外,其余与我一直生活在一起,至今己有17年了,母亲现在90岁了,平时体弱多病,这些年,所有吃穿用度,包括看病住院费用,平时吃药,吃零食等等都是我一人在精心照顾。
我是尽心尽力,但母亲就是体会不到我对她的关心,偏偏对我有意见,过年去弟弟家几天就和弟弟、弟媳说我各种不是,平时只要是见亲戚就悄悄说我啥都不好,还是儿子媳妇好,我真的是无语了,自己也曾伤心的哭过。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靠谱君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对儿女的惦记使然。 并不是父母偏心不讲道理,父母也没有老糊涂。主要是不在自己身边的子女,父母永远会有一份牵挂。
在外的子女虽然有的给父母邮钱寄物表达了孝心,父母收到的却是放大后的孝心,常年见不到势必牵挂,牵挂身体如何,牵挂工作怎么样,惦记家庭是否幸福,没有了日常生活中亲密接触,满脑子都是在外子女的优点。
其次:与身边子女磨合不够好。 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边离不开儿女的照顾。由于两代人之间存在生活观念、饮食习惯、消费观念的差异,势必会有各种小分歧,磨合的过程就是一个挑剔的过程,身边子女一不留心的一句话就能引发老人的不满而向其他子女告状,造成误解,影响团结。 其三:饮食习惯的差异。 老人年龄大了,牙口也不行,胃口也不行,这就要求身边子女在饮食上尽量软一些,稀一些,偏清淡些,多做一些老人喜欢的食物,老人心情自然就好。其四:沟通思维方式的差异。
老人喜欢絮絮叨叨、反反复复的说起之前的事情,儿女要很有耐心的倾听,不要打断,更不要恶语相加,伤了老人的心。 其五:不被理解的关爱。 有的老人年轻的时候习惯管事,年龄大了还是闲不住,可能儿女就不让做这不让做那,惹得老人不高兴,双方都退让一步,要知道顺从老人也是一种孝心。
其实,老人再挑剔身边的子女,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对身边儿女也是相当依赖,子女们也不要过多挑理,想想父母总归是老了,一辈子形成的思想观念已经固化,到老了就跟小孩一样,对他们要多体谅多担待! 总而言之,不管父母是牵挂外地的孩子还是对在身边的子女挑剔,归根到底他们都是爱子女的,所以我们应该像父母抚养我们长大那样孝顺年迈的老人,陪着他们安度幸福的晚年。


1楼2019-04-29 13:4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