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症吧 关注:20,071贴子:239,992
  • 0回复贴,共1

悠康偏瘫康复—偏瘫患者该知道的足内翻康复治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足内翻是脑卒中类疾病(脑出血/脑梗.......)常见后遗症。大部分患者饱受内翻困扰。那为什么会出现足内翻?我们该怎样去预防和治疗呢?yokau004
发病病因
脑卒中偏瘫足内翻是由于下肢伸肌张力增高,肢体内外侧肌张力失衡而引起。由于张力失衡内侧痉挛(肌肉紧缩)明显,外侧能力偏弱,因而容易导致脑卒中病人的足下垂、足内翻等畸形步态。使患者足部与地面接触不良,重心向前移动有困难,跨步和步频、步速降低,当患者步行时有明显的画圈/足趾拖地等等典型偏瘫步态。
一般常规认为,足内翻的出现是因为脑卒中后过早行走则可加重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导致痉挛加重而引起足内翻,严重影响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那么,这里就会有一个问题:内翻是因为过早的练习走路了,很多医生都不让患者过早的步行,发病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久。但是不进行走路训练,缺乏训练又很容易使肌力下降,整体恢复速度缓慢!大家这个时候就很为难,那走也不对,不走也不对,我到底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寻找短时间内缓解偏瘫下肢痉挛状态、抑制足内翻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是常有的并且有效的可以降低肌肉的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的方法。在我们因为肌张力明显,内翻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通过注射肉毒毒素“冬眠”张力较高的肌肉,以求得下肢内外侧肌肉的张力情况得到平衡,从而为治疗足内翻创造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是必须注意,一般来说,肉毒毒素虽然是一种蛋白质,并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明显的危害和后遗症,但他的作用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在3个月左右。并且,并不是注射肉毒素就可以的喽,必须配合系统的康复训练,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如果只是简单的使用肉毒毒素,未有合适的康复训练,药效过期,还是会恢复原状的。
做一些加强训练
在足内翻初期,可采用踝关节背屈外翻法。
注意点:
1、抬脚背的时候注意刺激偏侧,让脚背更容易抬升。可以用振动棒振动刺激,或者用手去抓,用指尖抠力刺激。
2、注意尽量使用指尖的指肉用力,避免用指甲刮伤皮肤。
3、自己完成可能有些费劲和不便,可邀请家属辅助完成。
徒手牵张训练: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康复治疗师以一手固定小腿远端,另一手握足跟关并以前臂抵足底,拇指与其它手指向下牵张跟骨,前臂促足背屈,两者同时用力,以被动运动主为。
器械训练:立位使用楔形板被动矫正。
选择适合的矫形器(足托)
前文我们提到:内翻是因为过早的练习走路了,但是不进行走路训练,缺乏训练又很容易使肌力下降,得不到有效训练。面对这个左右为难的问题,其实,是可以有效解决的。
首先,我们不要片面的去停留在该不该走的问题。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尽早进行系统有效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康复。一开始,我们因为病情影响整体肌力和能力都很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是依靠单纯的步行,势必会因为能力不足,导致下肢肌张力增高,痉挛加重而产生一些明显的后遗症。
很多病友反映“医生不让我走,他是不是庸医?是不是不专业?不走路我还能怎么训练?”。这个时候医生告诉你不要多走,主要是为了防止你一些错误步态的出现。对于很多康复师来说,似乎很难有更好的建议给你。
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其他国家的康复经验。在日本,很多病人从生病第二天就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了。在肢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各类辅具和矫形器帮助患者来更好的支撑身体,纠正姿态,防止关节变形和肌肉挛缩。
临床上常用的矫形器(足托)主要用于足下垂、足内翻等异常步行模式的患者改善患者的步态异常,提高步行稳定性和步行速度。市场常见的类型也比较多,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很多矫形器(足托)并不具有治疗意义。很多因为材质和设计不科学,整体质地较弱,根本起不到支撑和纠正的作用。长期佩戴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因为勒的比较紧的原因,影响血液循环。还有的矫形器(足托),虽然是定制的,但是角度没有较好的设计,对于功能的帮助也不是很明显。
这里需要补充一下。很多病友感觉佩戴矫形器(足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没有多少效果,第二个是具有依赖性,可能一辈子都拿不下来了。事实并非如此!
举个例子,之前有一位咨询者,内翻程度很严重,走路画圈,膝过伸,人又是属于偏胖类型,单独步行不超过30米。为了缓解这样的情况,他在淘宝购买了100多元的矫形器(足托)。穿了大半年,没有任何进步,而且脚侧面和脚踝都明显的变形,虽然不怎么行走,依然很多次有磨出水泡。并且有了依赖性,拿掉足托就无法步行。
很多时候,并不是矫形器(足托)没有效果,是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并没有真正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足托。好的足托,一定是具有一定支撑性的,太过于柔软是起不到纠正的作用。
在我们的平时训练中,很多病友可能会反映,“足托穿着就拿不下来,要穿一辈子!”这个呢,主要看我们怎么选择。更在意穿着矫形器(足托)自己可以更好,更快,更轻松的走起来,还是不穿矫形器(足托)画着圈,一点点的让关节磨损/变形。
很多病友之所以拿不掉足托,一方面足托需要长期佩戴,根据情况逐渐从较长的款式更换到较短的款式,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因此确实会习惯了穿着走路的感觉,有一些依赖性。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本身的能力没有得到改善,肌张力、内/外侧肌肉能力依然存有明显的问题。这个跟患者本身接受的康复训练有很大关系。
足内翻影响着患者步行能力进一步改善,有时严重的足内翻甚至使患者丧失步行能力,因此对于足内翻患者来说纠正此问题是改善脑卒中患者步态的第一要素。


1楼2019-04-09 15: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