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5吧 关注:100贴子:682
  • 0回复贴,共1

歼10,成为中国舰载机不遥远有了“涡扇”不必依赖进口  一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歼10,成为中国舰载机不遥远
有了“涡扇”不必依赖进口
  一忽儿在空中连续翻滚,一忽儿如鹞直线飘落再翻腾而上;飞得低时,若是姚明站在下面,几可伸手触到机腹。观众点评:歼10太帅了!
  令观众喜出望外的是,走下歼10、飞豹等战机座舱的英雄们走近厚厚的人墙———首个试飞歼10的特级飞行员雷强大校打头,右边依次是本届航展驾驶歼10表演的空军某部副师长、特级飞行员严峰、轰油6特级飞行员卢拥军上校、歼8D飞行员贾斌少校、新飞豹特级飞行员丁星敏少校、直9飞行员韩晋豫,他们一齐向观众行军礼,回答记者和观众的提问。令飞行员们惊讶的是,观众问得很在行,而且直截了当:“歼10的发动机是国产的,还是俄罗斯产的?”
  严峰回答:“参加航展的歼10装的是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
  有观众问:“国产太行发动机呢?”太行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黎明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涡扇发动机,黎明公司也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制造企业,该公司生产的涡喷6、涡喷7发动机就是歼六、歼七的“心脏”。发动机是机械制造方面的最高科技,决定着飞机的性能。涡扇发动机在技术上比涡喷更高出一个档次,动力强、寿命长、省油,能使飞机达到超音速巡航。长久以来,中国没有自己的涡扇发动机,如果没有涡扇发动机,中国的第四代战斗机就不可能具备“第四代”的特征,只能依赖进口发动机。
  严峰回答:“太行已经装上了歼10,正进行试飞。”
  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轰然爆发一声:“好!”
  开歼10是飞行员的骄傲
  又有人问:“歼10会发展成为舰载飞机吗?”舰载机一直为航迷所关注,它意味着航空母舰的时代。
  严峰说:“不远的将来会见到。”
  “好!”人群中又是一阵欢呼。空军如此开放的态度还真有点出人意料。
  羊城晚报记者总算有机会插问一句:“歼10飞行员是优中选优吗?”
  严峰的回答很有点外交辞令:“所有的空军飞行员都是优中选优,歼10飞行员正是从这样优秀的队伍中走出来的。”接着,他谈了这几天的飞行:“歼10飞行的动作编排主要是展示我国自主研制战机的各种机动性能,比如大角度上升的能力,水平机动能力、垂直机动能力、无对称机动能力、宽广的飞行速度包线及短距离起飞的能力。我刚才开歼10表演时的过载达到了8.7G。开歼10是我们飞行员的骄傲,歼10也是中国的的骄傲。”人群中又是一阵叫好声。
  羊城晚报记者再问:“数据链能使我们次一级的战机提高作战能力吗?”
  “数据链是战斗力的倍增器,这方面的技术国外有的,我们有些已经拥有,有些正在研制。”
  “玩飞行模拟器对当飞行员有帮助吗?”航展中展出的飞行模拟器不仅受到专业观众的青睐,也让普通观众着迷,这几日,人们排着队等候上去过把瘾。
  这次回答记者的是歼8D飞行员贾斌。他说:“飞行模拟器对飞行技术提高有很大帮助,飞行员每飞一个新机型都先上模拟器,可以降低训练成本。”
  驾驶新飞豹的丁星敏回答羊城晚报记者提问时说:“第二届航展时飞豹已展示过,今天的新飞豹比那时的飞豹有6项改进,性能更好,对地攻击能力相当好。对于我们飞行员来说,驾驶国产的任何机种都有一种自豪感。”
  “太行”比俄式发动机先进
  其实,昨天与观众互动的队伍中,雷强是个重量级人物。他是歼10的第一个试飞员,参与完成100多项重大科研试飞项目,取得40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战斗机试飞史上的多项空白。他也是全军三角翼飞机、K8教练机尾旋的首席试飞员和教员,带教过20多个国家200名飞行员,驾驶过苏27、苏30、F16等12个机种34个机型。羊城晚报记者当然要盯住他:“你飞过那么多飞机,如果让你选美,歼10排第几?”
  雷强:“越漂亮的飞机也一定是性能优越的飞机。我认为歼10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飞机之一。”
  记者追问:“排第几?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是最漂亮的。优秀。”
  记者:“你飞过多种飞机,你认为装了‘太行’发动机的歼10比装俄式发动机怎么样?”
  雷强:“‘太行’发动机比俄罗斯的AL-31F更先进,推力大了700公斤。”这似乎意味着装上“太行心”,歼10可增加1吨的武器和油料,战斗力更强。
  记者:“既然‘太行’和歼10都这么优秀,应该可以飞出眼镜蛇机动和尾冲机动,为什么没在航展上表演呢?”
  雷强:“歼10的确可飞眼镜蛇机动和尾冲,没有表演是动作编排的原因。歼10的眼镜蛇机动可以比苏27飞得更好,因为歼10的可控性更好。苏27是靠速度来控制,我们是自己控制,想如何就如何,想多大速度就多大速度。我们的迎角可以拉得更大。”他飞过172次尾冲,44次眼镜蛇机动,成为中国试飞员中深谙这一秘诀的第一人。
  记者问:“开歼10和苏27,哪个感觉更棒?”
  雷强:“中国人的身材不太适合苏27,而歼10是为中国人设计的。”
  歼10试飞从没掉过一架
  雷强是极富传奇色彩的飞行员。他父亲就是抗美援朝的飞行员,一家出了4个飞行员。雷强从小的愿望就是像父亲一样开飞机。从航校毕业时,学校想留他当教员,八一飞行表演队也向他招手,他却一门心思要进入前线作战部队,结果如愿成为那批学员中唯一分配到前线作战的人,而且很快成为全师响当当的全天候飞行员。上世纪80年代初,他又追上了另一个梦———试飞员。
  1983年,是他事业的三岔口:师里要提拔他,试飞局看中了他,空军司令部要调他去当训练参谋。空军司令张廷发拿着试飞员名单在雷强的名字上画了个圈:“他最适合干试飞,除了他换下谁都行。”有人认为雷强是飞行天才,最难的科目都留给他。像歼10这样的三角翼机的失速尾旋是世界试飞领域公认的“死亡禁地”。失速尾旋,就是飞机在空中失去速度,呈螺旋状加速下坠的一瞬间,飞行员稍微操纵不当,就难逃脱厄运,仅美、俄在这一项目的试飞中就损失过几十架飞机,数十名试飞员付出了生命。我国从没有人尝试涉足这片禁地,所有新机种定型时都不得不留下这个尾巴,严重制约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水平。在俄罗斯学习时,雷强驾驶苏27打破教科书禁令,将规定不能超过4圈的失速尾旋飞到了6圈,创造了一个纪录。雷强试飞歼10四百架次,占了全部试飞的1/4,飞出了歼10的所有优越性能和品质,而且歼10在整个试飞过程中没有掉过一架飞机,包括尾旋试飞。俄罗斯国际试飞院的院长对雷强的评价是:“能把飞机飞得跟玩具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06 20: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