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吧 关注:62,409贴子:1,282,928

攻心联辨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对于武侯祠攻心联褒贬诸葛亮的争议有必要做一个辨误,误读不可取,胡说当谢罪。


IP属地:江苏1楼2019-03-01 13:24回复
    一,赵藩其人
    赵藩(1851-1927年),字樾村,白族,云南剑川人,清末著名文人与少数民族诗人。曾为云贵总督岑毓英德幕僚,极得岑毓英赏识,被岑毓英称赞“通才”、“学问闳达”,人品也得到“崇廉持正,是非所在,謇谔不阿”的评价。岑毓英多次保举赵藩,并使其为岑家诸公子的老师,讲论历史,“諟论文字”。岑毓英死,赵藩为其张罗丧事,亲自送其归葬。岑毓英之子岑春煊后为四川总督,赵藩得岑家提携,历任酉阳知州,川东土税局督办、署盐茶道、永宁道等职,并良人四川按察使。
    赵藩为官清廉公正,“察吏以严,爱民以宽”,所治颇有佳绩,“政声卓越”。赵藩对贪腐十分痛恨,坚决惩处“庸滥”的官吏,曾弹劾在任的纳溪县知县,以及横行乡里的道员。邛州牧以筹款为名“勒抽纸捐”,激起百姓请愿,反诬百姓暴乱,勾结拦路官军炮轰百姓。赵藩查明实情依法逮捕查办。
    赵藩是爱国知识分子,关心时事,忧心国家命运,憎恨帝国主义的侵略。听闻左宗棠平定叛乱,刘永福挫败法军,则喜不自胜。赵藩对清王朝的腐朽没落有清醒认识,常叹“秕政伤民气”,“光宣之际时政昏”。1907年同盟会谢奉琦被捕,赵藩对其威武不屈非常钦佩,设法营救未果。加之1908年总督赵尔巽以峻法来治蜀,横取民以媚上,蜀人滋怨。赵藩于是三次上书辞官,终于1910年去职回乡。
    辛亥革命后,赵藩即投身其中,接受蔡锷云南都督府的任命,主持西南政务。1913年赵藩到北京任国会议员,因不满袁世凯胡作非为,屡次在国会提咨询,发抗议,写诗讽刺时局黑暗,引来袁世凯的追捕,赵藩逃回云南。
    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赵藩参与反袁护国运动谋划,出任云南全省团保局总办。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把持政柄,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组织军政府。1918-1920年,赵藩代表云南军阀唐继尧到广州 参与执政,任总裁代表、交通部长。后回昆明,从事文化事业,七年后去世。
    赵藩能诗善文,号称“存诗七十余卷,不下万数千首”。有《向湖村舍集》、《桐华馆梦缘集》、《小鸥波馆词钞》、《介庵楹句辑钞》、《向湖村舍文钞》等作。
    赵藩在其文学作品中,多有针砭时弊之声。


    IP属地:江苏2楼2019-03-01 13:24
    回复
      二、赵藩与诸葛亮
      赵藩崇拜诸葛亮,喜欢三国,其诗词多有吟咏诸葛亮与三国的作品。赵藩景仰诸葛亮正身立德的风范,赞扬诸葛亮在乱世中为重振社稷、统一国家而奋斗不息的精神。同时,赵藩也借贬斥曹操等乱世枭雄,以针砭当时的窃国大盗。
      在早年赴京会试途中,路过隆中,作《隆中谒武乡侯祠》:
      高岗云气湿蒙蒙,卧龙犹疑此山中。
      大好溪山名士宅,不轻出处帝臣风。
      立谈早定三分局,异代犹尊一亩宫。
      祠宇西南瞻拜编,参天松柏共青葱。
      又有《满江红·自书抱膝堪图》一词:
      名士虚声,武乡出,使明真相。与前哲,渭滨革野,比肩相望。八百柱桑田十顷,嬴余肯为儿孙饷。最平生淡泊是襟期,何超旷。
      诫子语,端趣向。出师表,舒忠亮。竟重扶汉鼎,功难于创。世乱吾期全性命,运移人为生悲怅。愿相从抱膝草庐中,征微尚。
      又有《按行西北乡即事有作》,里面有一句“亮岂徒严侨岂猛”,已经表明赵藩从不认为诸葛亮一味用严。
      除了诸葛亮,赵藩对其他蜀汉人物也颇为喜爱。他拜谒河北的赵云祠庙时,有《赵顺平侯祠》一首:
      关张当代并英雄,簇拥真龙入蜀中。
      破敌齐摧名将胆,引君犹见大臣风。
      三分割据归时命,百战勋名善始终。
      仰止常山家庙在,停车人挥夕阳红。
      赵藩所处的年代同为乱世,有诸葛亮叹息痛恨于桓灵之同感。而时有高官厚禄而无耻卖国者,窃持权柄而祸国殃民者,为人正直的赵藩自然痛恨这类人,常在诗词中以王莽曹操作为类比,痛揭其短,嗤之以鼻。
      《满江红·次岳武穆原韵》:汉业重光,终不愤,才兴又歇。恨丑类,阿承莽操,歌功颂烈。残客醉心燕市酒,迎风泪眼秦淮月。听夜深、中华泣哀鸿,声凄切。
      神州污,须湔雪;匹夫志,难磨灭。炼女娲奇石,补将天缺。斫尔镜中杨广颈,慰他地下苌弘血。看英雄卷土有重采,清宫阙。
      《高阳台》:战和频贻误,是满怀机诈,莽操心传。木屐儿来,便愁席卷山川。
      其贬斥之意溢于言表。


      IP属地:江苏3楼2019-03-01 13:25
      收起回复
        三,攻心联的背景与辨误
        岑春煊为四川总督时为政苛猛,赵藩作此联作为笔谏。相传岑春煊与客人来武侯祠游览,见到此联,脸色凝重,一语不发。碍于赵藩为自己师长,岑春煊并未发作,只是此后把赵藩由四川盐茶使者贬为永宁道的地方官。
        对于这副对联的意思直接百度即可,在此不再陈述,只是说说为什么把“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当作是赵藩对诸葛亮的批评这一理解是错误的。
        第一, 如上文所介绍的,赵藩是一个非常喜欢诸葛亮的人,对诸葛亮治蜀以及慨然北伐表示认同与赞美。作为一枚亮粉,赵藩会特地在武侯祠专门批评诸葛亮吗?从立场上看显然不会。
        第二, 赵藩《按行西北乡即事有作》里明言 “亮岂徒严侨岂猛”,诸葛亮又岂是只知道用严不用宽的?那么所谓宽严皆误自然不是拿诸葛亮作为用严之误的反面典型,而是宽严并济的正面楷模。诸葛亮答法正云:“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自然是审时度势,深思熟虑而定宽严的体现。既然诸葛亮没有不审势,那么下联显然是对于当下岑春煊为政的告诫批评。
        至于把不审势理解为以弱攻强,规抗上国,自取灭亡,纯属胡说八道。审势审的是用宽还是用严之势,这种观点不值一驳。
        第三, 诸葛亮殿还悬有赵藩所书另一副楹联,可作参考:
        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
        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
        上联旁书小字:集苏文忠、朱文公语。下联落款小字:贵阳陈矩集句,剑川赵藩书。
        此联将诸葛亮的文章可以与《尚书》中《伊训》、《说命》二篇互为表里,为世所重。经济指经国济民,言诸葛亮经过济民之道源于他清心寡欲的淡泊性格,对诸葛亮治国的成绩与清廉的品质是肯定的。既如此,又怎么会一边在攻心联里对诸葛亮的治国有不审势、宽严皆误的批评?


        IP属地:江苏4楼2019-03-01 13:25
        收起回复
          在武侯祠挂批评诸葛亮的对联首先就不逻辑了,不知道理解成评判诸葛亮不审时度势的人逻辑都跑到哪儿去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3-01 13:29
          回复
            吃小姐姐的瓜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01 13:50
            回复
              我只是来加经验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3-01 15:12
              回复
                好像是从某教授开始说这是批评诸葛亮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3-02 08:47
                收起回复
                  有些人看什麼都是批評諸葛亮


                  IP属地:辽宁9楼2019-03-02 09:14
                  回复
                    楼主可以转载吗


                    IP属地:福建11楼2019-03-04 13:27
                    收起回复
                      唉,最新的聚首孙老师没来,心里空落落的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3-04 19:11
                      收起回复
                        给小姐姐顶帖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3-24 15:05
                        回复
                          某人是真的恶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3-24 16:48
                          回复
                            给小姐姐顶帖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4-02 08:41
                            回复
                              这不是明显指那两个典故吗 一个是听从马谡的攻心论收服南蛮,一个是和法正讨论治理蜀地该紧还是松的问题,因此作者发出感叹 言语间都是肯定之意,还劝后人治蜀该学孔明的那一套看法,要审时度势再确定该怎么治理, 这个不光是治理蜀地,对于很多的地方治理都很有泛用性 怎么看都是在夸赞武侯的功绩,易中天之流能把这个解读出贬斥的意味,实在是很怀疑它所谓的教授是不是够格 依我看实乃叫兽是也


                              IP属地:西藏16楼2019-04-11 16: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