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吧 关注:7,719贴子:561,058
  • 214回复贴,共1

抗戰中第一位自殺殉國,出征前定先為母親洗腳的國軍上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饒國華(1894年12月7日-1937年12月1日),名厥卿,字弼臣,四川資陽縣東鄉(今雁江區寶台鎮)張家壩人。
《臨終遺言》
「我從七七事變發生之日起,就渴望能到前線殺敵,洗雪國恥,收復失地。八一三事變後,國共合作抗日,我幸能如願以償,奉令出川抗戰,引為生平快事。諸君還記得吧,我們離川時,蜀中父老兄弟姐妹曾舉行盛大儀式歡送,潘文華軍長代表我們川軍將士致答詞,表示我們一定要血戰到底,收復失地,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做到勝則生,敗必死,不成功便成仁。我們要牢記當時的誓言,絕不能在敵人面前屈膝示弱,給中國人丟臉呀!」
饒國華認為廣德淪陷自己有不可推卸責任,於是在留下遺書後舉槍殉國了,是我國第一位因為作戰不利自殺殉國的高級將領。
後來,據饒國華的孩子回憶說,父親出征的前一天晚上還給他的奶奶洗腳,還說兒子不孝什麼的,當時太小也沒在意,但沒想到,這也是他們的最後一次見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2-11 15:37回复
    可以说是被自己人间接害死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2-11 19:41
    收起回复
      2025-11-12 13:45: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跟共军伤亡比,国军伤亡太大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2-11 22:40
      收起回复
        张灵甫提到国军“牺牲者牺牲而已,投机者自得其志”


        6楼2019-02-13 00:52
        收起回复
          有那颗子弹,有那个命,还不如多拼死几个鬼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2-13 17:12
          回复
            每杀一个日军,少说要杀10个壮丁,投降2个国军,阵亡三个国军。这军队恐怕是杀壮丁为主,消灭日军为辅。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2-13 21:54
            收起回复
              相貌堂堂,一身正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2-14 00:03
              收起回复
                斷頭將軍陳中柱
                陳中柱烈士字退之,江蘇鹽城人,中央陸軍官校六期畢業。
                抗戰軍興,中央改任烈士為津浦路特別黨部委員兼調統室主任。嗣自中統局南京留守處徐主任兆麟同志處,領取快慢機槍六十隻,子彈萬餘發及無綫電台等。中央委派為戰區特種工作團笫三團團長。負責笫五戰區軍事諜報、破壞敵後交通等工作。就職後發動攻擊日寇十餘次。如魯南大同山之役、皖北靈璧青塚湖之役、蘇北宿遷戚圩之役。均能以寡擊眾,予敵極大打撃,充分發揮游擊作戰功能。尤其在一九三八年台兒莊之役配合國軍牽制日軍,完成上級交辨任務。
                一九三九年第三特種工作團奉命改編為魯、蘇、皖邊區游擊第四縱隊,烈士任少將游擊司令。部隊調蘇北,游擊於長江北岸,隔江與日軍對峙。
                一九四零年與新四軍發生衝突,雙方在江都郭村展開激戰,歷時三晝夜,是為郭村之役,嗣又有黃橋之役,八十九軍軍長李守維是役殉職。新四軍由是壯大。
                陳烈士與日軍、共軍兩面作戰,備極艱苦,但威名日盛,各方志士來歸者眾,中央委以江都縣長之職。
                日寇屢次圍剿烈士,烈士得天時、地利、人和之便日寇始終莫之奈何。日寇逐誘以軍長、總司令等官職。烈士非但不為所動,且告以:「頭可斷,血可流,志不可屈」。
                一九四一年六月四日凌晨,日寇與偽軍共五萬餘人對烈士所部發起五路圍攻。烈士率部迎戰。且戰且走,期於淮東之國軍會師。但烈士與國軍之間,約三百里為共軍控制地區,共軍尾隨側襲,並於夜間放火通知日軍陳部位置。烈士自㤔無法順利通過,遂回師迎敵。血戰三晝夜,部眾傷亡怠盡,終因彈盡援絕,寡不敵眾,於六月七日身中三彈壯烈殉國。
                日軍掩至,將烈士頭割下,召集所部軍官及僞軍。日司令官親自獻香禮拜,並曰:「惟陳中柱才是中國的英雄,也是愛國者的榜樣」。
                烈士夫人王志芳女士,聞訊身穿黑衣,親赴敵營司令部,索取丈夫頭顱。敵猶為烈士夫人之敢折服,親自迎見,俯首為禮。並以綿匣盛烈士之頭,焚香頂禮奉還夫人。
                烈士生於1917年,殉國時年三十六歲,育有二女一子。政府撫其遺孤,對烈士明令表揚,於江都及鹽城建忠烈祠,追贈陸軍中將,其生平事蹟宣付國史館,以昭忠烈。


                雪中悍刀行
                关注雪中悍刀行吧,并且捧场5000T豆(含历史行为),去领取
                活动截止:2025-12-31
                去徽章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2-14 06:45
                回复
                  2025-11-12 13:39: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不想出名 能打的过就打 打不过就逃 有机会还打 再怎样也不自杀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2-14 17:33
                  回复
                    向伟大的国军致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2-17 23: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