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学吧 关注:28贴子:1,138
  • 0回复贴,共1

“现实的历史”:《资本论》如何破解“存在的秘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书工作意蕴在于以逻辑写历史,但有一种说法:辩证法是规律的逻辑表现。然则,辩证法到底是指示主观过程,还是客观过程呢?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从《资本论》讲起。《资本论》艺术高度在于社会客观批判,即“现实的历史”批判,从中提炼生产关系发展之规定,而并不像孙正聿教授说的那样是“现实的历史”建构。因而在工作形态上,《资本论》所显露的不是存在论语境中的内涵逻辑,而是实践化的历史批判。《“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注: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书内简称“《〈资本论〉的存在论》”,为行文方便,对涉及该文的引用,亦不注出。】对二者不加区分,一味灌注以解释性原则,难免不产生混乱。【注:在这个问题上,孙正聿教授具有三重语义混乱(至少是未加明辨):(1)存在、现实存在和现实历史,(2)存在的秘密(规定)、认识的秘密(规定)和批判(规定),以及(3)解释世界、改变世界和人类解放。】这些混乱标识出理论建构主义的立场试图玩弄在世界观解释游戏之中。走出纯粹思索,步入批判领地,在于坚决使纯粹思想批判上升为社会客观批判。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是依据历史与当代境遇,寻求实践化的工作话语。


IP属地:安徽1楼2019-02-11 15: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