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吧 关注:3,268,102贴子:109,465,847
  • 5回复贴,共1

不堪回首的历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揭重熙,字祝万、又字万年,号蒿庵。明末名臣,明末清初诗人。 揭重熙自幼极其聪明,且勤奋好学。崇祯九年(1636)乡试及次年会试均以五经中试,人皆称异才。崇祯十年(1637)进士。初任福宁(今福建霞浦)知州,任内体察民情,审理案件,重证据,让百姓们得以申辩,以理服人,依法量刑,宽严适度,老百姓们都誉之“一清如水爱如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1-29 16:29回复
    唐王复其旧职,负责联络建昌(今南城)兵,协助永宁王朱慈炎率领的数万义师,反攻建昌、抚州。光复建昌后,在收复金溪浒湾途中,遭到清军有预谋的伏击,曾亨应被执牺牲,揭重熙、傅鼎铨被迫折返福京求援,反而遭奸人陷害。后经大学士曾樱举荐,才得以考功员外郎兼兵科给事中,辅助大学士傅冠入湖东(今广东陆丰湖东镇)招募兵力。而此时泸溪(今资溪)告急,傅冠故意按兵不动,揭重熙悲愤激昂,唐王解除傅冠之职,将军权委于重熙。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1-29 16:31
    回复
      隆武二年(西元1646年)农历4月,揭重熙任右佥都御史,取代刘广允巡抚河东。农历8月,明唐王朱聿键在汀州被清军袭击殉国,形势逼人,揭重熙被迫率部进入深山。
      1646年3月,满清进犯福建,揭重熙力排众议,坚决抗击御辱,唐王将军事指挥全权授与揭重熙。揭重熙、傅鼎铨率兵主动出击,进入江西,江西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反清!接连恢复泸溪(资溪)、金溪等地,以功加封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代刘广允巡抚河东。隆武二年(西元1646年),清将博格率大批清军入寇,福京沦陷,唐王遇害殉国。揭重熙与参将潘风与清兵周旋于赣东闽西山区,时胜时败,后在光泽遭遇战中,潘风牺牲,揭重熙率部经赣南,途中血战,部队溃散,揭重熙只身潜回抚州,栖身于山区人民群众之中,待机起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1-29 16:31
      回复
        永历元年(西元1647年),揭重熙得知南昌总兵金声桓、副总兵王得仁及邵武守将郭天才等人赤心未泯,依然心怀中华,欲弃暗投明,将功赎罪。他克服重重困难,多方联络,共图复国大业,使金声桓等人晓谕民族大义,幡然醒悟,投身正义,反正抗清!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1-29 16:31
        回复
          永历二年(西元1648年)农历3月,郭天才部失败,局势骤变!清廷随即又派谭泰、何洛等人加紧侵攻南昌,金声桓部被迫辗转江西各地,形势急转直下!农历11月,揭重熙、傅鼎铨十万火急千里赶往广东肇庆求救,日苦星劳,昼夜兼程赴粤,历尽千辛万苦,道路险阻,终于在广州见到了桂王朱由榔。血泣拜见求救。朱由榔也含泪慰劝,授揭重熙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江西,赐尚方剑和“智、仁、勇、信、严”五镇敕印,同时授傅鼎铨兵部右侍郎。但奈何根本无饷可发,实在无兵可派,最终还是空手回赣。揭重熙、傅鼎铨沿途不断招募义勇,老部下张自勇、洪国玉等人闻风主动率众会合靠拢,队伍又壮大到几万人,然而南昌已被满清攻陷,金声桓、王得仁先后英勇捐躯。揭重熙只得率部队转战游击于宁都、石城等地。满清在南昌沦陷后又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南昌大屠杀。
          永历三年(西元1649年)农历1月,揭重熙在归途中,惊闻金声桓等殁难,便召集其张自勇、洪国玉等旧部转战于闽赣山区。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1-29 16:32
          回复
            永历四年(西元1650年),揭重熙联合广信曹大镐义军,在闽北奋战大败清兵,斩敌万余,乘胜又收复抚州,然而揭重熙也因奋不顾身在战斗中多次受伤,伤残累累。次年旌旗北指,向邵武进发,路遭偷袭,在崇安百丈石被清军包围,揭重熙奋勇杀敌,颈部中数箭,血染征袍犹挥刀力战,毙敌数十,失血过多力尽被执。清朝早就知道揭重熙的大名,崇安清兵守将曹天寿、县令殷应寅装模作样的用车子接揭重熙进城,假惺惺的殷勤招待,企图招降揭重熙,以瓦解广大人民群众勇于抵御外辱的抗清意志。揭重熙识破敌人的阴谋,义正辞严地怒斥汉奸卖国贼们,并绝食七日,抱以必死之心!清军又将他转移到恶劣的建宁监狱,以消磨他的意志。揭重熙在狱中作诗数百首示志,诗中充溢着炎黄尊严、民族大义和浩然正气。永历五年(西元1651年)十一月初三日(12月15日),揭重熙在建宁南街市口被杀害。临刑前,他欣然下车,整理衣冠,容表威仪,昂首南向,英勇就义,大义凛然,正气浩然,在场者无不声泪俱下,涕噎难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1-29 16: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