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吧 关注:2,571,109贴子:4,069,884

一次通过考试,个人经验分享,不喜勿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年考的,去年打算增项但是工作太忙,忙到晚上各种加班,身体状态也不是很好,所以这种情况下,有一点颓废,增项成绩77,明确的说只断断续续的粗略的看过三四遍,考试的时候,就像大家常说的“会的都不考,考的全不会”。
一直就没打算发这个图,考试的时候,也只有家人和知近的朋友知道,没和外面同事说过。现在打算发出来,是想鼓励一下打算考试和正在煎熬的战友们,考场如战场,全程复习过程,考过的朋友都身有体会,就包括我自己整个学习过程也一样,出去聚会一下,回来没看好书都是很自责的,所以必须端正学习状态,高度自律(除非你有超级过人的智商与能力,否则踏实看书是重点),现在建筑行业不景气,很多人都犹豫的走在路上,加上考试的各种折磨也是压力山大!
我入这个行业时间也不很长,经验也没比大家多多少,工作以后再学习和在学校学习真的完全不一样,因为你不能把心思全都放在这上面,还有很多其它的事情需要处理,所以难免要分心!再一个就是学习时间不固定,这个问题除非你天天加班到半夜是没办法的,否则时间还是可以挤出来的。我不过多费话,简单分享一下个人学习方式,每个人状态情况不一定,所以依据自己情况调整,我在这里只是个建议!
我是16年初让老师帮我找的前一年的书,然后在论坛上看一下大家考试的经历-----这是先对考试的大体轮廓和个别重难点科目及章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有人做成功了,或者这件事本身就存在着,我就认为自己是可以成功的,因为我是电大毕业,正好15年开始卡年限,所以没办法考造价师,决定考建筑师的时候,我就想一定要一次拿下,所以心态也很重要,你都没有自信,怎么去考试呢!(忘记说了,我前期做资料,后期才改做预算,但跟现场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有些专业词汇还是相对熟悉的。)
其次,论坛里其实众说纷云,但总会有一个大部分人认为难考的科目和章节,然后你根据历年的章节占比看一下是不是和大部分人认为的一样,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你就要对自己的基础和状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前期给自己定一个粗略大体的目标,很多人都说战线拉的太长不好,容易忘,但其实你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是做整体的规划,包括你后期怎么复习,然后对科目章节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这个熟悉不是简单的说过两眼就可以的。虽然每年考的东西不一样,但大致的重点章节不会变化特别大,所以你要把历年考试的重点都用铅笔在书上圈一下,圈最近两三年的就可以,我当时是圈了最近四年的,(手写的笔记本必须的有,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这是真理!)在本上记好你哪部分圈的线最多,对比考试占比的章节,这样你对重点有个初步认知,再一个就是难点,难点就是80%以上的人都说不好考的,然后占比又很高的就是难点,你对这部分要多看,细看。这是前期准备
我真正的学习时间有3~4个月左右,我给自己打印了一张日程表,每天晚上看完书以后,自己认为状态很好,看书看的合格,就画一个笑脸,勉强一点的画对勾,感觉状态不太好的,直接画叉!就是自己监督自己!我前期看书时间都不是很固定,因为是准备阶段,所以时间根据自己状态来调整的,但后期开始真正复习,这个时间就必须把握准,我在忙的时间也保证自己有4~5小时的时间来认真看书,不忙的时候可以达到7~8小时,我那时候差不多一个多月才抽4天左右的时间回家看孩子,最后两个月就是强迫自己不想孩子不回家(很难过很难过~~~~)


1楼2018-12-16 11:45回复
    可能费话很多,但我个人始终认为前期的准备和自己的心态以及整个复习期的计划都是很重要的,确实来说,事关考试的步骤,都很重要!


    2楼2018-12-16 11:46
    收起回复
      谢谢楼主分享。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12-16 11:50
      收起回复
        先补充 一下我的计划:花2~3个月时间做准备工作,对课程中的重难点比较熟悉了!(每本书都过了两遍);中间两个月的时间是狠认真,狠详细的一步步学习,后期一个月是查漏补缺,及习题(我的题量不大,历年题做了两套,然后和一起考试的朋友们交换了一下题型,法规和管理多做了三四套,因为法规和管理都是选择,不需要背书)给自己留了半个月的时间,就真的是对查漏补缺进行了一个大调整,以及背书)后面一个半月左右,我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了三次计划,觉得自己哪科掌握的好了,就及时调整一下时间给略微不足的科目!!这个也是大家都需要做的!(因为每个阶段,自己的学习状态都不太一样)
        后面说一下复习期的目标:我其实是报了一个网络班的,因为自己毕竟专业知识很欠缺,时间又很紧,所以我觉得自己是需要一个老师来带一下重难点部分,我是跟着老师的课程走了两遍的,前期准备阶段书都是看过的,所以第一遍就跟着老师画重点,过章节。然后第二遍就是很详细的看课程,这个时候看的时候,在重难点部分会标一下这是哪节课讲的,后期不明白可以翻回来直接找到看,不用再费时间(详细到哪节课,在哪个时间段讲的,网络课是可以回放的)。二遍结束,就自己细嚼!因为我是文科出身,不爱背书,基本都是理解性的去记忆,上大学的时候,还给室友发明了一个有趣的记忆方式,这个要看个人怎么记,真正理解了,是不需要背的(后期实务压题阶段还是要略微背一下哈!毕竟咱们考试是重点)
        大部分人都怕实务,我也怕,因为书太厚了!所以我复习的整个阶段,基本给实务的时间是最长的,前期定准备的时候,是一周一本书,2个来月看完,然后这阶段的后一个月是调整,把这几本书的重点看一下,然后才准备开始学习!


        4楼2018-12-16 12:05
        回复(7)
          哇啊,好羡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2-16 12:18
          回复
            实务这本书,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为毛尼,因为后半本书是对前半书的详细分解,而且经济和管理里面又有和实务相通的部分,所以说这三本书,你可以贯通着来看!难的部分,就是里面有很多相似但又略微差别的地方,很容易搞混,有一个小技艺,就是你准备一本便利贴,或者口曲纸(不知道这三个字倒底咋写,就是那种小格子的贴纸),把这些类似的地方,贴出标记,这样你拿书看的时候,发现好像看过的地方,就可以直接翻过去,看看到底是啥差别!雷同的地方,差别对待!
            经济里面,财务知识占了差不多一半吧,我是看不懂,完全崩溃的状态,包括后期做题都要疯掉了,公式太多,折磨我这种文科生,没办法,公式可以想法记下来,后期算题就是公式套公式,里面公式完了外面公式。。总之,就是各种公式(好多费话),就是想告诉你,经济里面公式 是重点!!!有人说,财务那部分看不懂不要看了,我认为-----凭啥 不看,又不是一点记不住,这是送分题好吗,你确实你懵的能力那么高吗,如果没有,所有做为选择题 的部分,也要花一小部分时间去看一下,至少你懵的时候,机率会高一些,对吧!


            6楼2018-12-16 12:26
            收起回复
              里面错别字,请忽略(抱歉,打字太快,有时候不注意)!!


              7楼2018-12-16 12:28
              回复
                建议加精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2-16 13:49
                收起回复
                  电大毕业,工作年限累加吗?


                  9楼2018-12-16 17:03
                  收起回复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胜过看几遍书!!!!


                    IP属地:湖北10楼2018-12-16 17:55
                    收起回复
                      同建筑,等成绩中!!沾沾楼主好运


                      IP属地:湖北11楼2018-12-16 18:07
                      收起回复
                        还是个妹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2-16 20:30
                        收起回复
                          17年开始突然加高难度,别把你之前的经验拿来用没意思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12-17 08:22
                          回复(6)
                            这种分享贴,如果出现培训机构,基本就没得看头了,80%是广告,还好没看到


                            14楼2018-12-17 10:12
                            回复
                              本来没时间更贴的,但在这里简单提及一下,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一样,我只是拿出自己的仅供参考,至少某些说打广告的,抱歉,我从始至终未提及哪个机构,而且我之前就明确说过是因为个人基础欠缺所以报班(因为我从事的是建筑行业,虽然不做技术,但也不想单纯的应付考试),而且市面上报的培训班那么多,也并不是全都过了,好吧!想必上学的时候,很多老师都说过的,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同,取得的成效也是各有不同!
                              在这里郑重的提示一下:单纯个人经验分享贴,不是针对某年的考试难度,也不强加至任何人,我始终认为,每年的一建考试都是有难度的,都需要我们认真严肃对待,所以希望不喜者勿喷!!!希望所有在考试和准备考试的友友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事半功倍,早日取得好成绩!!!


                              16楼2018-12-19 13: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