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吧 关注:124,377贴子:817,563

【【元世祖忽必烈衮冕想像图】】,附图解。作者:hayashi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元史.舆服志》载:
衮冕,制以漆纱,上覆曰綖,青表朱里。綖之四周,匝以云龙。冠之口围,萦以珍珠。綖之前后,旒各十二,以珍珠为之。綖之左右,系黈纩二,系以玄紞,承以玉 瑱,纩色黄,络以珠。冠之周围,珠云龙网结,通翠柳调珠。綖上横天河带一,左右至地。珠钿窠网结,翠柳朱丝组二,属诸笄,为缨络,以翠柳调珠。簪以玉为 之,横贯于冠。
衮龙服,制以青罗,饰以生色销金帝星一、曰一、月一、升龙四、复身龙四、山三十八、火四十八、华虫四十八、虎蜼四十八。
裳,制以绯罗,其状如裙,饰以文绣,凡一十六行,每行藻二、粉米一、黼二、黻二。
中单,制以白纱,绛缘,黄勒帛副之。
蔽膝,制以绯罗,有褾。绯绢为里,其形如衤詹,袍上着之,绣复身龙。
玉佩,珩一、琚一、瑀一、冲牙一、璜二。冲牙以系璜,珩下有银兽面,涂以黄金,双璜夹之。次又有衡,下有冲牙。傍别施双的以鸣,用玉。
大带,制以绯白二色罗,合缝为之。
玉环绶,制以纳石失。(金锦也。)上有三小玉环,下有青丝织网。
红罗靴,制以红罗为之,高靿。
履,制以纳石失,有双耳二,带钩,饰以珠。
袜,制以红绫。


IP属地:浙江1楼2018-12-05 12:22回复
    具体形制:冕冠


    IP属地:浙江2楼2018-12-05 12:23
    回复
      冕服:


      IP属地:浙江3楼2018-12-05 12:23
      回复
        十二章:


        IP属地:浙江4楼2018-12-05 12:23
        回复
          裳及大带:


          IP属地:浙江5楼2018-12-05 12:24
          回复
            绶及玉佩:


            IP属地:浙江6楼2018-12-05 12:24
            回复
              衮服全套:


              IP属地:浙江7楼2018-12-05 12:25
              回复
                作者的全名是@贴吧用户_0GaWN7G 几年前在大明衣冠论坛的作品
                作者用了1 星期左右完成它,大部分是依据文字想像的,大家参详一下~~
                元初立国,庶事草创,冠服车舆,并从旧俗。世祖混一天下,近取金、宋,远法汉、唐。至英宗亲祀太庙,复置卤簿。今考之当时,上而天子之冕服,皇太子冠服,天子之质孙,天子之五辂与腰舆、象轿,以及仪卫队仗,下而百官祭服、朝服,与百官之质孙,以及於士庶人之服色,粲然其有章,秩然其有序。大抵参酌古今,随时损益,兼存国制,用备仪文。於是朝廷之盛,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有以成一代之制作矣。作《舆服志》,而仪卫附见於后云。


                IP属地:浙江8楼2018-12-05 12:27
                回复
                  天子冕服:
                  衮冕,制以漆纱,上覆曰綖,青表朱里。綖之四周,匝以云龙。冠之口围,萦以珍珠。綖之前后,旒各十二,以珍珠为之。綖之左右,系黈纩二((1)黄色 (2)即「黈纩」,古代君主以黄绵为丸,用丝带悬之於冕,垂两耳旁,示不妄听),系以玄紞,承以玉瑱,纩色黄,络以珠。冠之周围,珠云龙网结,通翠柳调珠。綖上横天河带一,左右至地。珠钿窠网结,翠柳朱丝组二,属诸笄,为缨络,以翠柳调珠。簪以玉为之,横贯於冠。
                  衮龙服,制以青罗,饰以生色销金帝星一、日一、月一、升龙四、复身龙四、山三十八、火四十八、华虫四十八、虎蜼四十八。裳,制以绯罗,其状如裙,饰以文绣,凡一十六行,每行藻二、粉米一、黼二、黻二。中单,制以白纱,绛缘,黄勒帛副之。蔽膝,制以绯罗,有褾。绯绢为里,其形如衣詹,袍上著之,绣复身龙。玉佩,珩一、琚一、瑀一、冲牙一、璜二。冲牙以系璜,珩下有银兽面,涂以黄金,双璜夹之。次又有衡,下有冲牙。傍别施双的以鸣,用玉。大带,制以绯白二色罗,合缝为之。玉环绶,制以纳石失。金锦也。上有三小玉环,下有青丝织网。红罗靴,制以红罗为之,高靿。履,制以纳石失,有双耳二,带钩,饰以珠。袜,制以红绫。
                  ~~~~~~~~~~~~~~~~~~~~~~~~~~~~~~~~~~~~~注解~~~~~~~~~~~~~~~~~~~~~~~~~~~~~~~~~~~~~~~
                  古代君王帽子左右黄绵制的垂饰。《晏子春秋‧重而异者》:「纩紘充耳恶多所闻也。」孙星衍音义:「《说文》:『纩,絮也。紘,冠卷也』。」
                    古代冕上的装饰;覆在冕上的布。《左传‧桓公二年》:「U、紞、紘、綖,昭其度也。」杜预注:「綖,冠上覆。」孔颖达疏:「此四物者,皆冠之饰也。」
                    古代冠冕上用以系瑱( 充耳) 的带子。《诗‧周南‧葛覃》毛传:「古者王后织玄紞。」


                  IP属地:浙江9楼2018-12-05 12:27
                  回复

                      用彩丝贯玉在冕前下垂的装饰。《礼‧郊特牲》:「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
                    诸笄: 【篇海】妇人之笄,则今之簪也。本作筓。
                    珠钿窠网结:
                    钿 音田。【说文】金华也。【六书故】金华为饰田田然。【庾肩吾诗】萦鬟起照镜,谁忍去金钿。 又【正韵】陷蚌曰螺钿。【正字通】螺钿,妇人首饰,用翡翠丹粉为之。又【唐史·王鉷传】以宝钿为井干引泉,号自雨亭。 又【广韵】【集韵】【韵会】??堂练切,音电。义同。 【集韵】或作???。
                    窠: 【唐韵】【集韵】【正韵】??苦禾切,音科。【说文】空也,穴中曰窠,树上曰巢。【小尔雅】鸡雉所乳谓之窠。【广韵】窠窟,又巢。【左思·蜀都赋】榷惟庸蜀,与鸲鹆同窠。
                    纳石失:
                      加金的丝织物。又称「织金锦」。一般指以片金线或圆金线为纹纬的织金锦或织金缎以及绣金锡缎。元代前后借指中国镇海等地汉族与回鹘族织工生产的同尖产品。中国古代丝织物加金大约始於战国,汉代以后进一步发展,唐宋时期织金技术已臻成熟。但织金锦的真正流行,要到女真族统治中国北部后才开始,到元代则达到极盛。唐宋丝织物以色彩综合为主的艺术风格,至此一变为用金银线来作主体表现。「纳石失」可能是波斯语讹译而来,也有写作「纳失失」、「纳失思」、「纳克实」。


                    IP属地:浙江10楼2018-12-05 12:27
                    回复
                      参考资料如下............................................





                      IP属地:浙江11楼2018-12-05 12:28
                      回复


                        IP属地:浙江12楼2018-12-05 12:28
                        回复
                          这张图片来源不明,应该是搜狐某个视频的,感觉是壁画,从图中侍女的头饰上判断应该是元朝无误,可参考第二张图片,这张是元世祖忽必烈第二任皇后:南必皇后的画像。



                          IP属地:浙江13楼2018-12-05 12:28
                          回复
                            另外在来几张元朝汉人大臣的公服像
                            魏国公赵孟頫公服像(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


                            IP属地:浙江14楼2018-12-05 12:29
                            回复
                              赵孟頫的自画像


                              IP属地:浙江15楼2018-12-05 1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