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吧 关注:479贴子:2,499
  • 8回复贴,共1

西周灭亡迁徙,赵氏家族胜利大逃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褒姒,其美貌与西施、杨玉环是同一个级别的,她们的共同点,都是成了亡国之君的女人。
周幽王见到褒姒,立即撤兵,这就是美女的力量,有时候胜过十万雄兵。
少年周幽王回到镐京,非常宠爱绝色美女褒姒,而褒姒也很争气,给他生下一个儿子。
美女褒姒,有个特点,特别酷,从来不笑,是个冷美人。周幽王问她为什么不笑,褒姒就答我不爱笑。
为了博得美女褒姒的笑容,周幽王不惜废了申皇后,赶走太子姬宜臼,立褒姒为皇后,为太子。
这个事情一出,赵氏家族的叔带就紧张了,皇后和太子岂能随意废立,无数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废太子时要出大事的。


1楼2018-09-02 01:02回复
    可惜的是喜欢进谏的叔带,现在连向周幽王进谏的机会都没有了。
    接着,周幽王与褒姒,又玩出了“烽火戏诸侯”的游戏。
    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想了很多办法,可是褒姒始终不笑。
    为此,周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
    此时虢石父派上了用场,他给周幽王出了一个非常馊的主意,提议用烽火台博得褒姒一笑。
    西周为了防备附近西戎的侵扰,在都城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


    2楼2018-09-02 01:02
    回复
      一旦西戎来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附近的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立即起兵勤王,赶来救驾。
      虢石父献计,在烽火台上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一笑。
      周幽王听虢石父这么一说,自己先笑了,烽火戏诸侯,的确很好玩。
      周幽王马上令烽火台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附近诸侯一见烽火,以为西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
      诸侯们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西戎兵的影子也没看到,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


      3楼2018-09-02 01:03
      回复
        周幽王心想,看我都拉风,诸侯随叫随到,我与褒姒真是英雄美女,相得益彰。他派人告诉诸侯说:“大家辛苦了,敌兵没来,这不过是我和皇后放烟火取乐。”
        诸侯们才知道被戏弄,怀怨而回。
        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
        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
        周幽王、褒姒及虢石父皆大欢喜了,他们绝对想不到,一场灾难马上就降临了。
        这次叔带再也呆不下去了,毅然决然带着叔带领着赵氏家族,向东迁入晋国,临走时抛下一句话:“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4楼2018-09-02 01:03
        收起回复
          所谓天灾人祸,如果说此前的地震是天灾,那这次的“烽火戏诸侯”,就完全是人祸了。当天灾和人祸一起化学反应,这威力就大了。
          当初被废掉的皇后和太子,躲到了他们的母国申侯那里,申侯是皇后的父亲,太子的外祖父,他一直想找机会给太子平反,可是自己实力不够,也没有好机会。
          这次“烽火戏诸侯”的事情发生,申侯料定以后再有烽火,诸侯也不会来救了,这不就是好机会吗。
          公元前771年,一心想给太子平反的申侯勾结了西戎人,攻入周朝都城镐京。
          这次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附近诸侯们因上次烽火戏诸侯受了愚弄,这次竟然没有派一个兵来,西周宣告灭亡。
          正应了太史伯阳父那句话:“最多十年,周朝必亡。”此时距离歧山地震,刚好是九年,不到十年。
          而周朝都城镐京,也被西戎人抢掠一空。


          5楼2018-09-02 01:03
          回复
            公元前770年,周朝正式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邑),建立东周。
            秦氏家族离镐京比较近,因此秦人担当了此次迁都的保护任务,并顺利完成了任务。这一年,周平王封秦襄公为公爵,赐之岐山以西之地,面积相当大(实际被西戎控制),差不多是整个关中地区。
            秦氏拥有了一大片不受控制的土地,且受封周朝的公爵!
            而赵氏家族,也在最后时刻胜利大逃亡,其时间的把握妙到颠毫,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初到晋国的赵氏家族,什么都没有,过着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这段时期生活是很艰苦的。
            作为没有封地人口不多外来族,要在中原第一强国晋国立足谈何容易,赵氏家族只能凭借其勤奋顽强,特别是在晋国对外战争中勇猛作战,这才没有被晋国林立的豪强所吞并。


            6楼2018-09-02 01:03
            回复
              赵氏家族努力了一百多年,到叔带的第五代孙子赵夙的时候,赵氏家族才有了质的变化。
              作为晋献公的一位将军,赵氏家族的赵夙攻灭了霍国、魏国、耿国三国。
              晋献公封赵夙在耿国旧地,算是给赵夙的奖励。
              同时晋献公封刚投奔晋国的毕氏家族在魏国旧地,毕氏家族也改成了魏氏家族,就是后来战国的魏国祖先。
              毕国是周朝一个封国,西周灭亡后,他们坚持了一百多年,也被西戎人给灭了。
              不过毕氏家族出身高贵,运气也好。他们的祖先毕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因此封在毕国。这次他们来投奔同为姬姓的晋国,恰好晋国多了几块赵夙攻下的地盘,晋献公念在他们同宗的份上,把魏国旧地封给了毕氏家族。
              公元前661年,赵氏家族有了耿(今山西河津)地,终于在晋国有了一小块立锥之地。这时候距离赵氏家族离开西周的封地,已经一百多年了,可见其立国之艰难。


              7楼2018-09-02 01:03
              回复
                wei.......adcZYM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4-14 16: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