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本群看到一个帖子,是西医对中医科学性的批判和否定,更具体点是对中医经络的否定。我把图片复制了下来,并找到了相关文章。鉴于作者于宗瀚发表两篇文章可能会打击到部分中医爱好者脆弱或者摇摆的玻璃心。作为一个理性的公民,我们确实有必要对中医的科学性进行论证,以期望和各位达成共识,并给大家一些信心。欢迎大家理性批判。


首先,作为中医的信奉者,我的医学水平较低,因此我就不从医学上反驳作者于宗瀚的观点。但任何事物的科学性均可通过逻辑的论证中被证实,因此我从逻辑上去研究。我的结论是中医的科学性不容置疑,且任何第三方的质疑,均是中医改进研究方法或者提升研究水平的鞭策。
一、引题:
《对中医“经络”的质疑》、《中医萎缩之我见》这两篇文章我都拜读了。据介绍,前一篇原文标题本来应该是《对中医“经络”的置疑》,而非质疑,即是对中医经络的否定。百度百科对这两个词的解释为:【质疑】谓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置疑】表示怀疑。
二、作者观点:
1、作者肯定了西医的研究方式,学术方式,认为西医是科学,因为西医一直在改进,几十年前的论文没人引用,现在的研究多引用现在的论文;
2、作者否定了中医的研究方式,认为中医是封建迷信,中医的经典是文史著作而非科学著作‘;中医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经受不了质疑,造假频繁,因此否定了经络的存在;
3、作者虽然肯定中医可以治疗疾病,但是仍然否定中医的科学性。作者否定中医的依据是中医混乱的社会现象,而非因为中医的治疗效果而进行否定;
三、我的观点:
1、中医的科学性不容置疑,且任何第三方的质疑,均是中医改进研究方法或者提升研究水平的鞭策。经络当然是中医科学的一部分;
2、西医可取之处非常多,有标准,学术氛围好。但根据我粗浅的在西医院和其他西医支持者言论的观察,西医是实验医学,更具体点,是西医信奉者所说的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医学。
四、论证:
1、赞同作者部分:
1)西医的研究方式可取,科学方法论可取;西医有一套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具体的标准,因此在此体系内西医最新的研究成果容易达成共识;
2)中医的很多研究成果经不起验证,这个是正确的。更有甚者,是学术造假,各说各话;原因就是中医界没有一个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学术体系,不容易达成共识;没有具体的标准;
2、否定作者部分:
1)西医是在比较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的实验医学。西医可以一直不停的否定过去的科学研究的科学成果,并将最新科学研究的科学成果转化成经济价值;
2)中医是早熟科学,黄帝内经等经典已经指明了医学的唯一性,所以不需要否定经典的研究成果,几千年来一直研究那几本书。之所以中医有这么多流派,有这么大的争议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研究清楚经典,就经典里的基本概念没有达成起码的共识;
3)无论任何人,只要认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能治愈部分疾病,针刺在内经等经典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治愈部分疾病,那么就验证了中医和其中的针刺可以治疗疾病。同时我们可以自信的推断出中医是科学的结论。对于一些不能治愈的疾病,我们应当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掌握的经典,而非像鲁迅一样,自己是学习西医的,不从事西医工作,同时得出了中医迷信的结论;
五、以下是作者的文章内容:
《中医萎缩之我见》的文章内容:在讨论中医萎缩问题时必须首先说明两点:一、中医是能治病的,甚至有些令西医束手的疾患中医能治。二、至少,四十年来中医药界的学者们作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贡献。我对中医问题提出一己之见,但不是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半个世纪前,我小时候,按照中医的方式,每当感冒头痛时就在脑门子上拔一个火罐(那时候火罐是市场上的普通商品),而在泻肚时吞服一条由一根油条烧成的黑灰。这两者都是明显奏效的。及长,有了各种西药感冒片和止泻药物后,我不再使用火罐和吞服油条黑灰。这表明,这两个中医方法从萎缩到衰亡。
中医好古,把古书中的医学记载均当作字字珠玑的金科玉律。事实上古书中的内容当然是有许多不科学的和错误的。这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必然。研究西医的学者在撰写论文时总是引用近十年的文献,更早的文献就引用不多了。可是中医却还把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当成经典,这实在是一件无法说得过去的事情。且不说这麽久远,即使到了明代李时珍,他是伟大的医药学家,但他的话也不可能是句句真理。譬如,他就认为指甲是筋之余,因此指甲异名为“筋退”。在今天看来这当然是不对的了。


首先,作为中医的信奉者,我的医学水平较低,因此我就不从医学上反驳作者于宗瀚的观点。但任何事物的科学性均可通过逻辑的论证中被证实,因此我从逻辑上去研究。我的结论是中医的科学性不容置疑,且任何第三方的质疑,均是中医改进研究方法或者提升研究水平的鞭策。
一、引题:
《对中医“经络”的质疑》、《中医萎缩之我见》这两篇文章我都拜读了。据介绍,前一篇原文标题本来应该是《对中医“经络”的置疑》,而非质疑,即是对中医经络的否定。百度百科对这两个词的解释为:【质疑】谓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置疑】表示怀疑。
二、作者观点:
1、作者肯定了西医的研究方式,学术方式,认为西医是科学,因为西医一直在改进,几十年前的论文没人引用,现在的研究多引用现在的论文;
2、作者否定了中医的研究方式,认为中医是封建迷信,中医的经典是文史著作而非科学著作‘;中医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经受不了质疑,造假频繁,因此否定了经络的存在;
3、作者虽然肯定中医可以治疗疾病,但是仍然否定中医的科学性。作者否定中医的依据是中医混乱的社会现象,而非因为中医的治疗效果而进行否定;
三、我的观点:
1、中医的科学性不容置疑,且任何第三方的质疑,均是中医改进研究方法或者提升研究水平的鞭策。经络当然是中医科学的一部分;
2、西医可取之处非常多,有标准,学术氛围好。但根据我粗浅的在西医院和其他西医支持者言论的观察,西医是实验医学,更具体点,是西医信奉者所说的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医学。
四、论证:
1、赞同作者部分:
1)西医的研究方式可取,科学方法论可取;西医有一套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具体的标准,因此在此体系内西医最新的研究成果容易达成共识;
2)中医的很多研究成果经不起验证,这个是正确的。更有甚者,是学术造假,各说各话;原因就是中医界没有一个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学术体系,不容易达成共识;没有具体的标准;
2、否定作者部分:
1)西医是在比较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的实验医学。西医可以一直不停的否定过去的科学研究的科学成果,并将最新科学研究的科学成果转化成经济价值;
2)中医是早熟科学,黄帝内经等经典已经指明了医学的唯一性,所以不需要否定经典的研究成果,几千年来一直研究那几本书。之所以中医有这么多流派,有这么大的争议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研究清楚经典,就经典里的基本概念没有达成起码的共识;
3)无论任何人,只要认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能治愈部分疾病,针刺在内经等经典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治愈部分疾病,那么就验证了中医和其中的针刺可以治疗疾病。同时我们可以自信的推断出中医是科学的结论。对于一些不能治愈的疾病,我们应当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掌握的经典,而非像鲁迅一样,自己是学习西医的,不从事西医工作,同时得出了中医迷信的结论;
五、以下是作者的文章内容:
《中医萎缩之我见》的文章内容:在讨论中医萎缩问题时必须首先说明两点:一、中医是能治病的,甚至有些令西医束手的疾患中医能治。二、至少,四十年来中医药界的学者们作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贡献。我对中医问题提出一己之见,但不是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半个世纪前,我小时候,按照中医的方式,每当感冒头痛时就在脑门子上拔一个火罐(那时候火罐是市场上的普通商品),而在泻肚时吞服一条由一根油条烧成的黑灰。这两者都是明显奏效的。及长,有了各种西药感冒片和止泻药物后,我不再使用火罐和吞服油条黑灰。这表明,这两个中医方法从萎缩到衰亡。
中医好古,把古书中的医学记载均当作字字珠玑的金科玉律。事实上古书中的内容当然是有许多不科学的和错误的。这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必然。研究西医的学者在撰写论文时总是引用近十年的文献,更早的文献就引用不多了。可是中医却还把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当成经典,这实在是一件无法说得过去的事情。且不说这麽久远,即使到了明代李时珍,他是伟大的医药学家,但他的话也不可能是句句真理。譬如,他就认为指甲是筋之余,因此指甲异名为“筋退”。在今天看来这当然是不对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