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shi吧 关注:74贴子:3,929
  • 1回复贴,共1

马对各朝代的重要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得好马者得天下
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战马是军事力量的决定因素。
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原因时提出:
“秦国领有中国最佳的战马产区,所以骑兵特强。
以悍卒乘壮马,如虎添翼,绝不是东方的怯懦步兵所能抵拒。
只有赵国北境也产马,训练骑兵。所以战国后期能与秦国一抗的只有赵国。
当秦赵长平一战,赵国失败,丧师四十多万之后,东方六国就已经精神崩溃了。”
汉武帝试马图(钱晔画)
汉取代了秦,经过长时间混战,天下虽然统一,但国力十分衰弱,这也表现在战马上,“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也就是连皇帝所乘舆车的马都不能配成同一颜色。
汉朝实施了鼓励养马、护马的政策,并为每匹马都进行登记,也就是国家为马匹建立专门档案,以便需要时可以随时征调,
汉朝政府多次征调民间的马匹为国效力(“籍吏民马,补车骑马”),对于隐匿不出的给予重罚。
然而,汉武帝不断对外用兵,对战马的需求大增,还是不够用。
为了解决官马不足的问题,他创造了“官贷民牧”的管理模式——把官马中的母马交由民户蓄养,待产下马驹后官民分成。
汉武帝还在西北地区设置大量的牧苑养马,遍布骊苑、上郡、北地、安定、天水、武都、金城等地(大体位于今关中与兰州之间)。
为了获取更优良的马匹以改良战马品种,汉武帝甚至不惜专门发动战争。
如太初四年(前101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伐大宛,前后派出10万余人,用兵4年。取得的主要战绩是——
“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
东汉铜奔马
到了唐代,马政仍是王朝的重点关注目标。
国家不仅设置大量牧马场,还不断从各少数民族地区引入“胡马”,从而充实战马数量、持续改良战马品种,主要通过边贸获取。
注:其他途径还有进贡、和亲所取得的纳聘马。
然而,卖方深知自己手里的马对于唐王朝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了“卖方市场”,漫天要价,买方可是吃了大亏!


1楼2018-07-14 16:33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7-31 0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