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吧 关注:1,899贴子:4,912
  • 0回复贴,共1

天竺黄天竺黄,首载于《蜀本草》。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竺黄
天竺黄,首载于《蜀本草》。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秋冬二季采收。
处方用名:天竺黄、天竹黄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经、肝经。
基本功效:清热豁痰,凉心定惊
临床应用:
1.痰热咳喘
本品性寒,长于清热豁痰,若治小儿痰涎上壅,喘咳不休者,可与胆南星、半夏、白附子等同用,如胆星天竺丸(《证治准绳》)。
2.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本品“甘寒,能清热豁痰,镇心有效”(《本草便读》。“功同竹沥,而性和缓,无寒滑之患。治大人中风不语,小儿客忤惊痫为尤宜”(《本草备要》)。若治痰热惊风,咳嗽痰盛,烦躁不安,昏睡神迷等,可与胆南星、牛黄、朱砂等同用,如金黄抱龙丸(《部颁标准》)。治痰迷心窍,疯狂癫痫等,可与郁金、石菖蒲、白矾等同用。治热病神昏谵语,可与牛黄、大黄、黄连等同用,如天竺黄丸(《圣惠方》)。
临证备要:煎服,3~9g。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6-19 21: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