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叫风雅颂吧 关注:3,069贴子:68,200
1楼2018-06-15 09:00回复
    古代封建社会,太监娶老婆有何用?
    太监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类群体,起源于先秦,消失于晚清,具体制造过程大家应该是很清楚的。太监本是一群身份低下的人,但是任何行业都会出现“出类拔萃”的人才,太监也不例外,比如权倾一时的赵高、魏忠贤等,除了身体少了一些,其他方面简直和皇帝没有区别。

    像这样“拔尖”的太监毕竟属于少数,大部分人还是默默无闻、安守本分的。有时在影视剧中会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太监可以娶老婆,并且一些权势比较大的太监还不止娶一个,个个都很漂亮。
    按说以他们的身体状况,根本没需要,娶回去也是干着急,那么他们娶媳妇有什么用呢?总结一下无非以下几点:
    一是主子的赏赐。一些有能力的太监,或者善于拍马屁的太监,主子高兴了会赏赐他们很多东西,有时金银珠宝赏赐多了,感觉没有什么新意了,他们就会给太监们赏赐个宫女啥的,虽然不能那啥,但是端茶倒水、天凉暖被窝还是很有可行的,所以一般有老婆的太监,都是混的很开的人。

    二是身份的象征。特别是那些权力欲望大的太监,比如明朝的,权倾朝野号称“九千岁”,就差当皇上了。这类人野心极大,生理上不正常,要在心理上补回来,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要从心理上得到一丝安慰,总之好东西越多越好,越能显示出自己身份高贵。
    第三就比较可怜了,虽然太监在生理上有缺陷,但他们也是人,处在深宫大院,身边又没有亲人,身在尔虞我诈的宫里,他们同样需要家的温暖,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心理上,他们更需要人照顾和安慰。所以很多太监和老去的宫女们会自愿组成一对,辛苦一天,晚上休息时说说话,排解下烦恼还是很有必要的。
    明朝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开放的,皇帝也默认了这种行为,明朝太监和宫女组成一对叫“对食”,顾名思义,就是面对面一起吃饭,想想他们还是挺惨的。

    http://www.sohu.com/a/235759064_554087?_f=index_historynews_5


    2楼2018-06-15 09:01
    回复
      3/33
      4/33
      5/33
      不仅如此,有网友介绍,当年他们家入手的家电还有不少。 买过松下爱妻号洗衣机,东芝21寸彩电,菲利普音响,放映机,大哥大,铃木王摩托车,夏利牌轿车……市面上流行的产品在他家几乎都能找到。 他透露,那个年代,村里能买得起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家庭屈指可数。 不过,前几年,他家换下来的老家电都当废品卖掉了。


      5楼2018-06-19 23:38
      回复
        6/33
        对于20年前就买变频空调的这件事,网友们的反应是这样的。
        7/33
        家中的老物件,有时候是还能用,有时候是不舍得扔。总觉着还有感情,看看下面这些东西你认得多少? 搪瓷杯。那时候的喝水才叫喝水,一个大搪瓷杯能盛现在小半个电热水壶的水。 一个搪瓷杯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
        8/33
        缝纫机。现在家里还有这样的缝纫机,有时候修修补补妈妈还会用到。小时候最喜欢空踩缝纫机的踏板了。


        6楼2018-06-19 23:40
        回复
          9/33
          手电筒。那时候家家都要备一个手电筒,没电的时候也少不了它。现在家里的手电筒都不是这种老式的了。
          10/33
          磁带。每个70、80后的家里一定都藏着几盘舍不得扔掉的磁带,小时候英语听力都是用的磁带。


          7楼2018-06-19 23:41
          回复
            11/33
            双喜脸盆。牡丹加蝴蝶,还有最醒目的囍字,在那个时候可是最时尚的脸盆,现在家里还有。12/33
            脸盆架。旧式木质脸盆架,上面可以搭毛巾、放牙具 下面可以放好几个脸盆 ,一家子围在周围洗手。
            13/33
            搓衣板。那个时候搓衣板是来洗去衣服上的污渍的,现在大家动不动就说跪搓衣板 ,但是很多家里面都没有它,就算是有也是塑料的。
            14/33
            铝饭盒。以前上学的和打工的,每天都要用铝饭盒装上自己家里做的饭菜,冬天的时候放在炉子上面热一热。


            8楼2018-06-19 23:43
            回复
              15/33
              扁担。用扁担挑水可是个技术活,现在很多人连见都没见过,更别说挑水了。
              16/33
              算盘。 那会家家都有算盘,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还有这门课程。
              17/33
              老式钟。这个钟爷爷家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能听到他咔哒咔哒的摆动声,每到整点还需会报时。
              18/33
              老式灶台。这种灶台大部分是烧柴的,最左边的是风箱,专门用来催火,又能做饭,又能烧炕。


              9楼2018-06-19 23:45
              回复
                19/33
                镜框。相镜子,老式装照片的镜框,里面可以放很多的照片,满满的都是回忆。
                20/33
                针线筐。很多老人都喜欢用来放置杂物,做针线活必不可少此物。有时候用个烟盒什么的也都能装,现在看到还是觉得很亲切。
                21/33
                八仙桌。农村人家里来客,必做八仙桌。城里人家极少用八仙桌,因为八仙桌比较大占地方。


                10楼2018-06-19 23:52
                回复
                  25/33
                  老式杆秤。外婆家储藏室里还有,小时候最喜欢玩儿了,但是外婆不让玩,怕秤砣砸到脚。
                  26/33
                  锥子。纳鞋底专用的“锥子”。小时候漂亮的绣花鞋,都是妈妈拿它一针针纳出来的。
                  27/33
                  鞋样子。手巧的妈妈用它来做鞋子,到现在都觉得好神奇。


                  12楼2018-06-19 23:55
                  回复
                    28/33
                    木箱子。纯实木的很结实,咱奶奶的嫁妆,一直觉得里面装着宝贝。
                    29/33
                    煤油灯。以前没有台灯的时候经常用这个,做饭时,灯在堂屋 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
                    30/33
                    针箍。做针线活的时候戴在手上保护手指的,小时候总以为这是戒指,常常拿来戴在手上玩。


                    13楼2018-06-19 23:56
                    回复
                      31/33
                      老风扇。不是吹,现在无锡的菊花电扇还在用,质量顶顶好。
                      32/33
                      收音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年轻人结婚很时兴“三转一响” 。所谓“三转”指的是车轮会转的自行车 ,飞轮会转的缝纫机 ,以及指针会转的手表。 而一响则是指会发声的收音机 ,那时候真的觉得很神奇, 现在众多电子产品的出现 ,让它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33/33
                      蛤蜊油。当年好用又便宜的护手霜 。蛤蜊油视蛤蜊的大小分几个等级, 一般有乒乓球大小 小盒的蛤蜊油只卖7分钱, 至于另一种大众品牌铁皮盒雪花膏—— 万紫千红的出现那是后来的事。虽然很多物件都不再使用了,但是能够勾起我们深深的回忆…… 你还有哪些难忘的老物件?
                      http://www.sohu.com/picture/236594924?_f=index_news_13


                      14楼2018-06-20 00:02
                      回复
                        单位食堂吃饭,人手一个海碗、洋瓷缸
                        棉花糖、雪人冰棍,或者自己偷偷烤红薯和玉米,都是“人间美味”了!



                        80年代,时髦的姑娘们开始顶着大波浪卷儿走在大街上。
                        没有现在那么多繁复的彩妆,一盒雪花膏就是女人全部的化妆品。
                         


                        16楼2018-06-28 09:10
                        回复
                           那时候,还没有QQ、微信,我爱你,只能写信告诉你。信件走了几万里,就像对你的思念,不计归期。




                          17楼2018-06-28 09:12
                          回复
                            路边的公用电话亭,电话卡一插就能打,有时候人多还得排队,如果有点小秘密是不是很尴尬?

                              跳皮筋别说你没玩过!


                            18楼2018-06-28 09:13
                            回复
                              当年的课堂,学生们都要挺直腰背手手的,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有颈椎病了~

                                暑假作业一定有一项是练字!开学的时候忙着赶作业,孩子会用好几只笔绑在一起,刷刷几行写完了。



                              19楼2018-06-28 09: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