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吧 关注:2,110贴子:3,117

【转】凯尔特人在西欧的迁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凯尔特人是古代欧洲一个曾经拥有过广泛影响的庞大民族集团。至少从大约公元前2000纪中叶起,凯尔特人便开始步入欧洲历史舞台。经过漫长的流徙和播迁,他们渐渐从僻远幽黯的舞台边缘,接近了喧腾明亮的舞台中心,同希腊罗马文明世界进行了断断续续的接触和联系,也与其他一些早期欧洲族群发生着历史性的交往。其间,不乏血火交迸,刀光剑影,却也还有融通混化,彼此吸纳。
由于直接材料所限,凯尔特人自中欧祖居地外迁而相继进入西欧、南欧和中东欧各地的具体时间,学术界迄无定论,因而只能依凭大略的推测。但一般相信,迄公元前3世纪中叶前后,凯尔特人的扩展臻于极盛,已广布于东起多瑙河下游、喀尔巴阡山脉及波希米亚,西抵不列颠,爱尔兰,西南至伊比利亚半岛,东南达小亚细亚腹地的辽阔地域内。其人口密集和影响较著的地带,尤以高卢、西班牙、不列颠和北意大利等处为最。
虽然在不同的地方外人对之称谓各异,或曰高卢人,或曰凯尔特伊比利亚人,或曰不列颠人,或曰加拉提亚人,但实际上他们不过是同一集团的不同支系。基本的文化属性表明,凯尔特人大体上依然是一个由共同纽带联结起来的族群。凯尔持人的历史踪迹,屡见于古代欧洲载籍,近代学者也曾对之作以考证和探究,这无疑为我们进一步考察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前提。考虑到凯尔特人播迁地域相当宽泛,限于篇幅,本文将主要讨论其在欧洲西部地区的活动。


IP属地:湖南1楼2018-06-08 15:01回复

    高卢,在自然地理上通常以阿尔卑斯山脉为界,分为东南一侧的山南(内)高卢 (Cisalpine Gaul,今意大利北部)和西北—侧的山北(外)高卢(Transalpine Gaul,今法国、比利时、荷兰南部、德国西端及瑞士一部分),自然这是以罗马人的眼光为转移的。同时,根据罗马化的先后顺序,又称山南高卢的居民为“穿长袍的高卢人”,称普罗旺斯、朗格多克一带的居民为“穿紧身套裤的高卢人”,称山北高卢绝大多数地方的居民为“长发高卢人”。—般习称的高卢,亦即山北高卢地区,大致涵括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和莱茵河之间的地区。
    高卢人即凯尔特人。古代高卢素为凯尔特人的大本营,聚集着欧洲凯尔特人数量最大的群体。有关古代高卢的人口估计并不一致,有说400—1600万左右,也有人认为在 500—3000万不等,不少学者的估计则不足 2000万。但无论如何,即使按古代标准看,高卢也堪称是个人烟稠密的富庶之地.当时除了南部地中海沿岸为数不多的希腊殖民者、东南部的利古里亚人之外,高卢居民大体皆属凯尔特人,即习称的高卢人,他们占了高卢人口的大多数。高卢地势平阔,气候温润,物产丰富,不但在早期接纳和汇聚了大批来自中欧的凯尔特居民,成为巨大的人力贮蓄池,而且嗣后在凯尔特人向西班牙、不列颠也许还有意大利、巴尔干和小亚细亚的扩张中,又向外部倾泻出了大量过剩人口。高卢所起的这种双重作用,有理由使它在凯尔特人的历史中占有—种特殊的地位。


    IP属地:湖南2楼2018-06-08 15:03
    回复
      凯尔特人何时侵入高卢?
      迄今仍歧说纷然,有谓约公元前7世纪者,有谓约前5世纪初者,也有人认为在公元前9世纪,这就是说,大概相当于哈尔施塔特文化的不同时期,他们便以铁器输入者的身份而来了。但有人则认为,凯尔特人进入高卢可能更为久远,甚至可上溯自公元前2000纪中晚期,说那时高卢境内或许已有“原始凯尔特人”的足迹了。根据种种迹象似可推断,凯尔特人或其先辈来到高卢最早大概不会迟于青铜时代晚期。当然这个移入过程很可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一个较长时段内持续着,包容了若干股人口迁徙的潮流。而后来拉登文化的传入,必定又伴随了迅猛的新移民浪潮。
      毫无疑问,至少到罗马人入侵以前,凯尔特人经过同本地居民(包括大概属于利古里亚人、伊比利亚人在内的一些人群)长达若干世纪的融汇、整合,在高卢已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当时尚未出现统一的国家组织,广袤的高卢大地上分布着大约60~80个或上百个支系,其地域面积、人口多寡不一,各具特点,恺撒称其为“族”(populus)和“邦”(civitas),而实际上可能只是一些处于原始公社解体阶段的部落和部落联盟。他将高卢全境分作三大部分,塞广纳(今塞纳)河和马特隆纳(今马恩)河以北的是北方地区,主要居民称比利其人(Belgae),加隆纳(今加龙)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则生活着阿奎丹尼人(Aquitani),位于两者之间的为占地辽阔、人数最多的高卢人(Gauls)。


      IP属地:湖南3楼2018-06-08 15:06
      回复
        中部的高卢人集团,族系最为庞杂。举凡巴里西人(Parissi / Parisi / Parici / Parsii,居于今法国巴黎一带)、塞农人(Senones,在今法国塞纳-马恩、卢瓦雷和荣纳等省)及其近邻瓦迪卡瑟斯人(Vadicasses),西尔万奈克特人(Silvanectes / Siluanectes / Sulbanectes,约当今瓦兹省桑利斯)、卡图斯卢吉人(Catuslugi,在今巴黎西北方布雷斯勒一带)、林贡斯人(Lingones,分布于今上马恩省朗格勒及其周边一带)、曼杜比伊人(Mandubii / Mandubiens,在今科多尔省一带)、特里卡西人(Tricasii / Tricasses / Tricassini,在今奥布省特鲁瓦一带)、厄波曼杜伊人(Epomandui,在今蒙贝利亚尔一带)、麦尔迪人(Meldi / Meldae,在今塞纳-马恩省莫城、默伦一带)、杜洛卡西人(Durocasi / Durocasses,在今厄尔-卢瓦尔省德勒地区)、皮克塔维人(Pictavi / Pictaui / Pictones / Pictoni,位于维埃纳河流域以西普瓦捷一带)、桑东人(Santones / Santoni / Santonae,在今滨海夏朗德省桑特一带)、特留拉提人(Triulatti / Triulacti / Triulates,在今滨海夏朗德省鲁瓦扬地区)、阿格辛纳特人(Agessinates,在今夏朗德省昂古莱姆一带)、塞卡尼人(Sequani / Seguani,在今索恩河、罗讷河与汝拉山脉之间,今贝桑松一带为中心)、劳拉契人(Rauraci / Raurici,位于今法国-瑞士边境汝拉山脉以北至南德一带,以今瑞士巴塞尔附近为中心)、沃塞贡人(Voseguns,在今法国东部孚日山脉一带)、阿洛布罗基人(Allobroges,在今伊泽尔省格勒诺布尔、维埃纳一带及瑞士西端日内瓦附近地区)、阿维尔尼人(Arverni,居于今奥弗涅地区克莱蒙费朗一带)、维内蒂人(Veneti / Ueneti / Venedi / Venetian,居于今布列塔尼半岛西南部莫尔比昂省瓦讷一带)、古里奥索立特人(Curiosolites / Curiosolitae / Coriosolites / Coriosultes,在今布列塔尼半岛北部圣布里厄、科尔瑟勒、迪南及海峡群岛的泽西岛、格恩西岛一带)、科里奥索皮特人(Coriosopites,或即Coriosospiti,在今布列塔尼半岛西南部坎佩尔一带)、安比巴利人(Ambibarii,在今诺曼底半岛西南沿海)、巴伊奥卡瑟斯人(Baiucasses / Baiocasses / Badiocasses / Bajocasses / Bodiocssses,位于今诺曼底半岛巴约)、维杜卡瑟斯人(Viducasses / Uiducasses,在今诺曼底卡昂)、维内里人(Venelli / Uenelli / Unelli,居于今诺曼底瑟堡、科唐坦的库唐斯一带)。


        IP属地:湖南4楼2018-06-08 15:09
        回复
          厄苏比人(Essubii / Essuvii / Esuuii / Essui,在今奥恩省阿让唐一带)、阿特苏伊人(Atesuii,在今诺曼底奥恩河源一带)、安比利亚提人(Ambiliati / Ambialates,在今布列塔尼半岛朗巴勒一带)、奥西斯米人(Osismi / Osismii / Ostiones / Ostimnoi / Oestrimnios / Oestrymnians,位于今布列塔尼半岛菲尼斯泰尔省布雷斯特、拉尼永一带)、比杜塞希人(Biducesii,在今布列塔尼半岛北滨海省圣布里厄)、阿尔维人(Arvii,约在今马耶讷省一带)、阿纳格努特人(Anagnutes,约当今西海岸旺代省一带)、坎博莱克特里-阿格辛纳特人(Cambolectri Agesinates,在今旺代省境内)、孔德拉特人(Conderates,或即Condeates,在今罗讷省孔德里约一带)、卢格杜尼人(Lugduni,在今里昂一带)、卡瓦利人(Cavari / Cauari / Cavares,在今罗讷河流域及塞文山区一带)、塞戈维劳尼人(Segovellauni / Segouellauni,在今德龙省瓦朗斯一带或塞文山区)、塔拉斯科尼亚人(Tarasconiens,在今罗讷河口省塔拉斯孔、阿里埃日一带)、萨利耶人(Salyes,在今罗讷河口省阿尔勒、艾克斯一带)、科埃尼森斯人(Coenicenses,在今罗讷河口省境内)、阿杜西纳特人(Aducinates,在今罗讷河口省境内)、康蒙人(Commones,在今罗讷河口省勒布鲁斯、瓦尔省土伦一带)、利甘尼恩人(Liganiens,在今罗讷河口省一带)、萨姆纳吉人(Samnages,在今罗讷河口省境内)、阿尔比奥埃西人(Albioeci,在今南部一带)、苏埃特利人(Suetri,或即Suelteri,在今瓦尔省德拉吉尼昂)、威拉维人(Vellavi / Uellaui / Velauni / Uellauni,位于今塞文地区维莱山阿利埃河附近)、沃康蒂人(Vocontii / Uocontii,在今沃克吕兹省韦松拉罗迈讷、德龙省迪等地)、韦塔莫科里人(Vertamocori,或即Vertacomicori / Vertacori,约当今阿尔卑斯山北麓德龙河谷与伊泽尔省一带)、布里甘提尼人(Brigantini / Brigani,在今上阿尔卑斯省布里扬松)、塞古西恩人(Segusiens,在今上阿尔卑斯省境内)、塞布西恩人(Sebusiens,在今安省境内)、夸里亚特人(Quariates,在今阿尔卑斯山西麓韦尔桑)、布拉莫维斯人(Bramovices,在今萨瓦省塔朗泰斯地区及上阿尔卑斯省布里扬松一带)、福库纳特人(Focunatesl,在今上萨瓦省福西尼一带)、塞戈布利吉人(Segobrigii,居于皮埃蒙特阿尔卑斯山区)、特里卡斯提尼人(Tricastini / Tricastins,在今罗讷河左岸迪朗斯河两岸或伊泽尔河一带)、特里科利人(Tricorii / Tricores,在今上阿尔卑斯省加普一带)、特里托利人(Tritolli,居于今阿尔卑斯山与罗讷河之间地区)、阿鲁伊人(Aruii,在今沃克吕兹省奥朗日一带)、梅米尼人(Memini,在今沃克吕兹省卡庞特拉一带)、厄苏比恩人(Esubiens,约在今阿尔卑斯山西麓于拜河流域)、德西维亚特人(Deciviates,在今沃克吕兹省境内)、沃登塞斯人(Vordenses,在今沃克吕兹省境内)、伊萨西人(Isarci,在今萨伏依地区)、雷东尼人(Redones / Redonnes / Redonae / Rhodoni,以今伊勒-维莱讷省雷恩为中心)、卡尔努特人(Carnuti / Carnutes / Carnuntae ,在今厄尔-卢瓦尔省沙特尔一带)、卡塔劳尼人(Catalauni / Catelauni / Catuvellauni / Catuuelauni,在今马恩河畔夏隆一带)、阿布林卡图伊人(Abrincatui / Abrincati,在今阿弗朗什一带)、勒克索维人(Lexovii / Lexouii / Lexobii,在今塞纳河左岸利雪一带)、图龙人(Turones / Turoni / Turonii,在今卢瓦尔河、谢尔河交汇处图尔一带)、奥雷利亚尼人(Aureliani,约在今卢瓦尔河以南地带)、南内特斯人(Namnetes / Namnetii / Samnitae,在今卢瓦尔河下游南特一带)、安德斯人(Andes/ Andecavi / Andegavi / Andegaui,在今曼恩-卢瓦尔省昂热一带),安比拉特里人(Ambilatri,在今南特附近)、阿林加维人(Alingaves,在今安德尔-卢瓦尔省朗热一带)、莱摩维斯人(Lemovices / Lemouices / Lemovii,在今上维埃纳省利摩日一带)、安德卡穆伦斯人(Andecamulenses,在今上维埃纳省朗孔一带)、加罗塞特人(Garocetes,在今莫列讷河地区)、德西亚特人(Deciates / Deceates,在今滨海阿尔卑斯省昂蒂布)。


          IP属地:湖南5楼2018-06-08 15:10
          回复
            内卢西人(Nerusi,约在今滨海阿尔卑斯省旺斯一带)、韦登提人(Vedentii,在今旺斯附近)、奥克西比人(Oxybii,在今滨海阿尔卑斯省俄皮奥)、维迪安提人(Vedianti / Vediantii,或即Vedentii,在今滨海阿尔卑斯省尼斯一带)、维鲁西尼人(Veruciniens,在今戛纳以北格拉斯)、萨利恩西安斯人(Saliensienses,在今瓦尔省卡斯特拉讷一带)、辛姆纳金斯人(Simnagenses,约当今加尔省于泽斯)、乌森尼人(Ucenni / Uceni,在今伊泽尔省瓦桑山一带)、班提亚奈人(Bantianae,在今罗讷河畔索尔斯一带)、博迪翁提契人(Bodiontici / Brodionti,或即Bledontici,在今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迪涅)、森特利人(Sentri,在今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塞内)、维尔古恩人(Vergunes,在今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境内)、阿尔比奇人(Albici,在今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里耶兹地区)、赫尔维人(Helvii / Helvi,位于今塞文山脉与罗讷河之间阿尔代什省阿尔巴地区)、卡图里吉人(Caturiges,在今上阿尔卑斯省昂布兰、绍尔日及迪朗斯河上游一带)、加罗瑟利人(Garocelli,在今迪朗斯河上游一带)、格莱奥瑟利人(Graioceli / Graiocelli,约居于今伊泽尔河与阿克河之间的格雷安阿尔卑斯山或科蒂安阿尔卑斯山一带)、南图阿特人(Nantuates / Nantuatae,居于日内瓦湖东南罗讷河上游左岸地区、以今圣莫里斯为中心)、乌伯里人(Uberi,在今罗讷河上游上瓦莱地区)、维拉格里人(Veragri / Varagri,以今意大利、瑞士边境彭尼阿尔卑斯山麓罗讷河与德朗斯河汇流处马蒂尼一带为中心)、塞杜尼人(Seduni ,或即Sedunni,在今瑞士锡昂一带)、拉托布里吉人(Latobrigi / Latovici,在今瑞士北部巴塞尔与伯尔尼之间地区)、文德里奇人(Vindelici,位于今德国西南部多瑙河源谷地以南)。


            IP属地:湖南6楼2018-06-08 15:11
            回复
              塞纳河和马恩河以北高卢地区,分布着比利其人诸部,亦称比利其高卢人。他们包括门奈比人(Menapii,在今比利时西南部图尔奈、斯凯尔特河口及荷兰莱茵河、马斯河三角洲一带)、阿杜亚都契人(Aduatuci / Aduatici,位于今比利时南部默兹河流域那慕尔一带)、厄勃隆内人(Eburones / Eburon / Eburos,在今比利时南部莱茵河、马斯河之间林堡一带)、康德鲁西人(Condrusi,在今比利时马斯河与阿登高原之间乌尔特一带)、安比瓦里提人(Ambivariti,在今比利时马斯河以西一带)、帕埃曼尼人(Paemani,居于今比利时东南部马斯河支流莱斯河流域法梅讷一带)、纳尔维人(Nervii,在今比利时中部斯凯尔特河流域、法国北部省康布雷一带)、特雷维里人(Treveri / Treviri / Treuiri,在今德国西部特里尔)、卡莱特人(Caleti / Caletes / Caletae,在今法国北部塞纳河口以北拉芒什海峡沿岸科地区及利勒博讷一带)、维利奥卡瑟斯人(Veliocasses / Ueliocasses / Veiocasses / Vellocasses,位于今塞纳河下游右岸鲁昂一带)、维洛曼杜伊人(Viromandui / Uiromandui / Veromandui / Ueromandui / Veromandi,在今埃纳省韦芒杜瓦、圣康坦和瓦兹省努瓦永等地)、劳达尼人(Laudani,或即Alauduni,在今埃纳省拉昂)、维洛杜恩人(Veroduniens / Verodunenses,在今默兹省凡尔登)、瓦迪卡西人(Vadicassii / Uadicasi,在今塞纳河源附近)、梅狄奥马特里契人(Mediomatrici / Mediomatrices,其居住地跨马斯河、摩泽尔河与萨尔河,以今梅斯为中心)、雷米人(Remi / Rhemi,在今马恩河以北兰斯一带)、莫里尼人(Morini / Morines,在今加来海峡省布洛涅、圣奥梅尔一带)、安比亚尼人(Ambiani,在今索姆省亚眠一带)、阿特雷巴特人(Atrebates,在今阿拉斯一带)、吕契人(Leuci,在今默尔特-摩泽尔省图勒一带)、阿勒萨西翁人(Alesaciones,在今阿尔萨斯地区一带)、沙币契人(Chalbici,约当今摩泽尔河上游沙布莱地区)、苏埃西翁人(Suessiones,在今埃纳省一带)、卡埃洛西人(Caerosi / Caeroesi,居于今马斯河、摩泽尔河之间、希耶河流域及比利时南部、卢森堡一带)、贝洛瓦契人(Bellovaci / Beiiouaci,在今瓦兹省博韦一带)、诺维奥杜尼人(Novioduni,在今瓦兹省努瓦永)、 塞尼人(Segni,在今比利时南部阿登山区乌尔特河上游地区),等等。塔西佗曾提及的卡马维人(Chamavi,在今莱茵河下游利珀河与阿瑟尔河之间地带),大约也属于这一集团。


              IP属地:湖南7楼2018-06-08 15:13
              回复
                加龙河流域及以南至比利牛斯山麓地区有阿奎丹尼人诸部,含有阿奎丹尼人(Aquitani / Novempopuli,在今法国西南部朗德省阿杜尔河一带)、加隆尼人(Garumni,在今加龙河左岸)、奥斯契人(Ausci / Ascii,或即Ausques,以今热尔省奥什为中心)、托洛萨特人(Tolosates,位于图卢兹旧城)、卡杜尔契人(Cadurci,在今洛特省卡奥尔一带及凯尔西地区)、康维纳伊人(Convenae / Conuenae,在今热尔省圣贝特朗-德科曼日、阿列日省富瓦一带)、柯科萨特人(Cocosates,约在今朗德省南部一带)、伽巴里人(Gabali / Gabales,在今洛泽尔省雅沃尔一带)、梅马特人(Memmates,在今洛泽尔省芒德)、卢登尼人(Ruteni / Rutheni,在今阿韦龙省罗德兹附近)、尼提奥布洛吉人(Nitiobroges / Nitiobriges / Nitobriges,在多尔多涅河、洛特河与加龙河之间,今洛特-加龙省阿让一带)、贝伦蒂人(Belendi,在今洛特-加龙省伯兰一带)、佩特罗戈里人(Petrocorii / Petrucorii,位于今多尔多涅省佩里格一带)、麦杜里人(Meduli / Medulli2,主要居于比斯开湾沿岸今吉伦特省梅多克一带)、贝科拉特人(Bercorates,在今吉伦特省南部)、皮提亚尼人(Pitiani / Ptianii,在今比利牛斯山北麓)、比戈利昂人(Bigerriones / Bigerri,或以今上比利牛斯省塔布为中心)、厄鲁萨特人(Elusates,在今热尔省欧兹一带)、拉克托拉特人(Lactorates,在今热尔省莱克图尔一带)、塞纳特人(Senates / Sennates,约当今热尔省境内)、厄利西恩人(Elyseens,在今朗格多克地区)、塔鲁萨特人(Tarusates / Latusates,位于今波城、塔尔塔斯一带)、阿尔比钦斯人(Albigenses,在今塔恩省阿尔比)、坎博莱克特里-阿特兰提西人(Cambolectri Atlantici,在今塔恩省洛特雷克一带)、塔培里人(Tarbelii / Tarbelles,位于今朗德省达克斯等地)、塞图西人(Setuci,在今达克斯)、西布萨特人(Sibusates / Sibuzates / Sibylates / Sibyllates,约当今朗德省索比斯及苏勒河流域)、阿西陶翁内人(Acitauones,在今洛特-加龙省内拉克一带)、索提亚特人(Sotiates / Sottiates / Sontiates / Sontiati,在今塔恩-加龙省梭城附近)、阿塔西尼人(Atacini,在今奥德省纳尔榜地区)、克洛皮恩人(Keropiens,在今奥德省沙拉布尔)、隆戈斯塔莱特人(Longostaletes,在今纳尔榜、鲁西永地区尼桑一带)、达提人(Datii,约在今阿韦龙省或康塔尔省境内)、厄留特提人(Eleuteti,约在今洛特-加龙省或多尔多涅省一带)、厄留瑟利人(Eleutheri / Eleutherai,或即Heleuterii / Heleuteri,在今阿韦龙省特吕耶尔河沿岸一带)、康索兰尼人(Consoranni,位于今阿列日省孔塞朗斯地区圣日龙、圣利济耶一带)、索尔多内人(Sordones / Sordi / Sordons,或即Sardones,位于今鲁西永地区鲁契诺)、加特斯人(Gates / Garites / Gabites,在今塔恩-加龙省境内加利耶一带)、伊鲁隆瑟人(Illuronenses / Iloroneses,在今大西洋岸比利牛斯省奥洛龙-圣玛丽)、拉苏尼人(Lassuni,在今比利牛斯山北麓一带)、沃卡特人(Vocates / Uocates / Vasates / Uasates / Basaboiates,在今吉伦特省利布尔讷、巴扎斯、梅多克一带)、坎波尼人(Camponi,约在今大西洋岸比利牛斯省境内)、阿斯皮亚特人(Aspiates,在今大西洋岸比利牛斯省阿库斯)、奥诺布里萨特人(Onobrisates,在今加龙河上游一带)、品浦敦尼人(Pinpedunni,约在今大西洋岸比利牛斯省境内)、普雷西亚尼人(Preciani,在今大西洋岸比利牛斯省巴约讷、昂代一带)、塔斯康人(Tasconi,约当今阿列日省一带)、托尔纳特人(Tornates,在今比利牛斯山北麓图尔奈)、乌姆布拉尼西人(Umbranici,约当今奥德省或东比利牛斯省一带)、塞雷坦人(Ceretani / Ceretans,在今东比利牛斯省塞雷)、瓦塞伊人(Vassei / Uassei,约在今波河或阿杜尔河流域)、维纳米人(Venami / Uenami / Uenarni,在今大西洋岸比利牛斯省境内)、奥内西人(Onesi )、蒙内西人(Monesi,在今上比利牛斯省奥松)、奥西达特人(Oscidates,可能亦名Osquidates,在今上比利牛斯省奥索河谷),等等。而具体方位尚不甚明晰的阿奎丹尼族群成员,还有安托布罗基人(Antobroges)、维拉特人(Vellates / Uellates / Suellates)。一般认为,阿奎丹尼人在族源上可能与比利牛斯山脉以南西班牙的伊比利亚人有关。笔者以为,至少属于凯尔特人与伊比利亚人的混融族群。


                IP属地:湖南8楼2018-06-08 15:17
                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部落社会中,因人口繁衍或联姻传统而常见有若干血缘密切或相近的族团分支,起初,血缘接近的部落集团常常一起行动,包括进行远距离迁移。在迁徙的过程中,以及移居新的定居地后,他们同周边其他族团的关系便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血缘纽带有时渐渐变得松弛,而为新的地缘关系或利益关系所代替。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各族团的相互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往往并非完全独立平等,频繁的部落战争与征服活动也常常导致部分族团彼此结成特殊的同盟(不一定必然有着血缘联系),形成控制与从属、庇护与被庇护的关系。所以,一些较大的高卢族体本身常常包容和依附有若干个支系。例如,埃杜维人(Aedui / Hedui,居于索恩-卢瓦尔省欧坦一带)、安巴利人(Ambarri,在今安省昂贝略昂一带)、奥勒西人(Aulerci,居住在塞纳河与卢瓦尔河之间)以及林贡斯人、图龙人、塞卡尼人、塞农人、卡尔努特人,曾有比较密切的血缘关系。而比图里吉人(Biturigi / Bituriges,在今布尔日附近),其部众后分为两部,以阿瓦利库姆(今布尔日)为中心的称库比人(Cubi);占有布尔迪加拉(加龙河、多尔多涅河汇流处附近的今波尔多一带)的为维维西人(Vivisci / Uiuisci / Ubisci)。有时也将塞加劳恩人(Segalauns / Segalaumes,约当今安德尔省索洛涅地区、德龙省瓦朗斯及阿尔代什省一带)视作比图里吉人的另一支系。一般认为,高卢的沃尔卡人(Volcae)内部也有两部分,居于加龙河上游托洛萨(今图卢兹)附近的为特克托萨季人(Tectosages);罗讷河右岸、以内莫苏斯(今尼姆)为中心的是阿雷科米契人(Arecomici)。另说沃尔卡集团亦包容贝特雷人(Beterres,在今埃罗省贝济耶)、索尔多内人、塞雷坦人以及拉托布里吉人等在内。至于奥勒西人,一说包括三个支系,即居于塞纳河左岸伊通河沿岸埃夫勒一带的埃布罗维瑟斯人(Eburovices / Eburouices),位居其西南萨尔特省勒芒一带的塞诺马尼人(Cenomani),以及布朗诺维瑟人(Brannovices / Brannouices);托勒密则认为,曾被恺撒提及的狄亚布林特人(Diablintes,在今马耶讷省瑞布兰及奥恩省、芒什省一带)亦属奥勒西人的一个分支。另说阿尔维恩人(Arviens,在今马耶讷省拉瓦勒)、塞苏维人(Sesuvi,或即Sesuii / Sagii,在今奥恩省塞城一带)以及前已述及的安德斯人,似乎也被作为奥勒西人的其它支系看待。奥勒西人似乎还将卡莱特人、维利奥卡瑟斯人、勒克索维人、巴伊奥卡瑟斯人、维杜卡瑟斯人、维内里人、厄苏比人、阿布林卡图伊人等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而其中的卡莱特人、维利奥卡瑟斯人、巴伊奥卡瑟斯人、维杜卡瑟斯人是互有血缘关系的,阿布林卡图伊人又依附于维内里人。如此看来,奥勒西人联盟的规模当不可小觑,且内部关系错综交织。恺撒将奥勒西人和布朗诺维瑟人、塞古西亚维人(Segusiavi / Segusiaui / Segusiani / Segusavi,在今里昂及卢瓦尔省罗阿讷、弗尔等地)、安比瓦雷提人(Ambivareti / Ambiuareti,约在今特鲁瓦以南一带)、布兰诺维人(Blannovii),又同归于埃杜维人的依附部落之列。
                  这样,便形成了一种大族体掌控小族体、小族体又支配着更小族体的复杂格局,颇类中国春秋时代大小诸侯林立的那种状况。其血缘族体支系(clan)与政治同盟者、依附者(client)之间,常常形成彼此交错的关系,有血缘关系的可以是政治盟友,也可以不是,犹如春秋姬姓同宗诸侯国就不一定都是站在同一政治营垒里的那样。


                  IP属地:湖南9楼2018-06-08 15:18
                  回复
                    北方比利其部的内尔维人亦颇具规模,其下统属的有安比瓦里提人、休特隆内人(Ceutrones / Centrones / Ceatrones,在今法国北部省杜埃等地)、金泰勒人(Gentiles,在今法国皮卡第地区)、莱特人(Letes,在今皮卡第地区)、格鲁迪人(Grudii)、勒瓦西人(Levaci / Leuaci)、普留摩克西人(Pleumoxii,约在今荷、比境内)、盖伊杜姆尼人(Geidumni,在今比利时根特、阿登及桑布尔河地区)等几个部落。莫里尼人附属阿特雷巴特人;麦尔迪人、西尔万奈克特人、巴里西人依从于苏埃西翁人;巴里西人一度也曾服膺于塞农人;特里卡瑟斯人服从林贡斯人;卡尔努特人依附雷米人;塞恩蒂人(Seunti)又受制于吕契人;塞叶尼人、厄勃隆内人、康德鲁西人服从特雷维里人;而安比亚尼人却加入了贝洛瓦契人的联盟,如此等等。
                    在南方地区,奥西达特人内部,大概又包括了坎佩斯特里人(Campestri / Campestres,在今大西洋岸比利牛斯省波城)、蒙塔尼人(Montani,约在今瓦尔省卡斯特拉讷南部)等分支。比戈利昂人、索提亚特人分别以康维纳伊人、厄鲁萨特人作为保护者。而阿洛布罗基人也控制着其下像贝利森斯人(Bellicenses)、伊萨西人、南图阿特人、格莱奥瑟利人、沙必契人及南方的休特隆内人等几个部落组成的联盟。阿维尔尼人控制了卡杜尔契人、伽巴里人、威拉维人、赫尔维人、卢登尼人、厄留特提人。还有厄波曼杜伊人属于曼杜比伊人的一个分支,维杜卡瑟斯人依附于巴伊奥卡瑟斯人,南内特斯人则附属于维内蒂人为首的布列塔尼诸部联盟,塞戈维劳尼人依附于卡瓦利人,普罗旺斯的弗尔吉恩特人(Vulgientes)又从属于萨利耶人,如此等等。晚近时期自今德国、瑞士境内辗转迁入高卢腹地的赫尔维蒂人(Helvetii / Heluetii / Eluetii / Helvetians)、波伊人(Boii,又有Boiates / Bouiates / Boviates / Sediobouiates / Sedioboviates等称谓),亦都是颇具规模的著名族团。据说赫尔维蒂人内部分成四个部落,其中包括提古里尼人(Tigurini)、图格尼人(Tugeni),大概还有赫尔维人、维尔彼金努斯人(Verbigennus),还有附属部落图林吉人(Tulingi)。波伊人除恺撒时期西移高卢的部分之外,还有仍旧残存于中东欧和南进北意大利的若干分支。


                    IP属地:湖南10楼2018-06-08 15:19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湖南11楼2018-06-08 15:20
                      回复
                        自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起,罗马人开始入侵山北高卢。前122年,在罗唐纳斯(今罗讷)河与阿拉(今索恩)河汇流处击溃阿洛布罗基人。次年建立纳尔榜南西斯行省,其地域自阿尔卑斯山至比利牛斯山,居处于意大利到西班牙的通道两侧,即高卢南部地中海沿岸一带。当时高卢人正对日耳曼部落的入侵满怀戒惧之心,加之高卢政治上一盘散沙的羸弱状态,无异于给罗马人的进一步征服造成了可趁之机。公元前58年,恺撒以援助高卢的埃杜维人为名,率罗马军团对从日内瓦一带弃家西迁的赫尔维蒂人发起攻击,揭开了高卢征服战争的序幕。这次参与迁徙的赫尔维蒂人等各族团共计36.8万,在征讨战中遭罗马人屠杀的即在25万以上。前57年,攻入高卢腹地的恺撒又挥兵进征北部比利其人诸部,至前53年将其完全征服。前 52年,阿维尔尼人首领韦辛格托列克斯(Vercingetorix)揭竿而起,发动反罗马大起义,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被罗马优势兵力所扑灭,其全力固守的阿莱西亚城(Alesia,在今科多尔省阿利泽-圣-兰附近)亦告陷落。公元前51年,罗马最后确立对高卢全境的统治。前27年,高卢被正式组建为4个行省,除原有的纳尔榜南西斯外,又增建卢格杜南西斯、阿奎塔尼亚和比利其卡行省。
                        随着日后大批罗马移民的逐渐迁入,仿效罗马的城市化运动在高卢各处涌现,无论在引人瞩目的一般概念还是在个别细节的一致性方面,皆以追慕罗马的式样为时尚3。公元48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首次向高卢贵族授予公民权,使得愈来愈多的高卢贵族有可能利用其财富和地位迈入罗马元老院,充任议员及地方行政官员。伴同罗马上层人物与高卢贵族的日益合流,罗马化在高卢(首先是在城市中)差不多是自上而下地稳步推展着,罗马的语言文化、制度风习得以流行,高卢人经过长期交往也渐渐同罗马人趋近。其结果不但促成了民族间的融合,而且也导致了高卢语言结构的改变,传统的曾有过巨大影响的凯尔特语竟至趋于衰亡,代之以新的高卢罗曼语。高卢人原本缺乏完善的文字作为载体,可能是造成这种语言更替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由于高卢地域辽阔,各地、各部落在接收罗马文化方面还是存在相当差异的,也就酿成了日后其文化的多样性。


                        IP属地:湖南12楼2018-06-08 15:21
                        回复

                          古代西班牙包括今伊比利亚半岛全境,曾为凯尔特人活动的另—个重要舞台。长期来,学术界对西班牙的早期历史一直深感茫然。迨20世纪初,随着愈益增多的考古材料陆续出土,这个地区神秘的历史轮廓才逐渐有所显露。
                          一般认为,远古西班牙的民族成份比较复杂,其主要居民包括三大集团:利古里亚人(Ligurians / Ligurii / Ligures)、伊比利亚人(Iberian / Iberi)和凯尔特人。
                          利古里亚人可能是半岛历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居民。据估计,他们或许曾在远古的某个时候遍布于整个半岛,只是后来因不断受到排挤,其地盘和影响才益趋缩小,残余部分滞留于西班牙东北部一带。利古里亚人的退却,大约始于伊比利亚人进入半岛的南部之时。
                          伊比利亚人的起源不详,其语言则无疑属于非印欧语系。根据西班牙伊比利亚人活动区域和北非之间在地名方面存在的某些相似的对应关系,有人推测其祖居地可能在北非。而伊比利亚人先民也许是在欧洲、非洲大陆仍通过直布罗陀和意大利-西西里-突尼斯两座陆桥相连接时的某个极为古远的年代里,从北非辗转迁移到西班牙的。从遗存至今的古代艺术品中可见,伊比利亚人在种族特征上似属长头颅、中等身材、暗白肤色的“地中海类型”,而不同于凯尔特人。伊比利亚人曾向北不断扩展,甚至抵今法国南部加龙河流域。在西班牙占据的地区,主要包括南部和东部的地中海沿岸,约当今安达卢西亚、穆尔西亚、巴伦西亚、阿拉贡低地和加泰罗尼亚一带。伊比利亚人和伊比利亚半岛,均得名于流贯半岛北部的埃布罗河古名伊比鲁斯河(Iberus)。伊比利亚人曾开创了独特的文明,在农作物栽培和金属加工技艺方面都颇具声望,特别是他们有自己的铸币和文字体系。


                          IP属地:湖南13楼2018-06-08 15:22
                          回复
                            半岛的第三个族群是凯尔特人。他们是从中欧直接进入,或曾一度在高卢稍事停留后再辗转来到西班牙的。进入的时间大概始于公元时1000纪前半期,有的说法则具体到公元前9-前8世纪,尔后或许又相继发生过新的入侵。这就是说,他们可能也是分批迁移而来的。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凯尔特人移民曾占据了半岛中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卡斯蒂利亚地区的一些墓葬里,曾发现部分应属拉登Ⅱ期文化的胸饰、剑和盾牌雕饰,尤其是极富特色的凯尔特式弯剑,更是凸现了凯尔特文化遗存在西班牙的影响。
                            伊比利亚半岛各地残留的凯尔特语地名痕迹,也提供了远古凯尔特人活动区域的大致线索。它们往往是一些以-dunum 结尾的设防城镇名称,例如属伊比利亚人的卡莱西人(Callaici)中的Caladunum(位于今葡萄牙外山省境内),在图尔杜利人(Turduli) 或图尔德塔尼人(Turdetani)土地上的Estledunum(在今西班牙科尔多瓦省境内),在奥塞塔尼人(Ausetani)中的 Sebeldunum(今加泰罗尼亚赫罗纳以南),以及Arialdunum(今址不详)等等。这与欧洲其他地方那些同样以-dunum为后缀的地名,在语源上具有相同的性质。还有一些西班牙地名,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高卢凯尔特人的一些所属族团之名,像Belgida、Belgica与比利其人(Belgae)的关系,地名Suessatium与苏埃西翁人(Suessiones)的关系,等等。人们自然会由此设想,以尚武精神而著称的比利其人或许曾参与了凯尔特人对西班牙的入侵。
                            从考古材料看,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凯尔特人和伊比利亚人双方的交往尚停留在偶尔的武器交换上,而各自的活动区域大致是分开的,前者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内地高原,后者则在南部和东部沿海。凯尔特人墓葬中也少有伊比利亚人或东地中海地区样式的随葬品发见,凯尔特语地名多见于内地,却从未出现在沿海。但自前3世纪以后,内陆凯尔特文明开始同沿海伊比利亚文明发生混化,这种交流似乎是通过自然的与和平的方式展开的。


                            IP属地:湖南14楼2018-06-08 15:24
                            回复
                              表现为凯尔特人对伊比利亚习俗和文化形式的吸纳,由此形成一种融汇了两种因素在内的混合型文明。不过总体说来,此刻半岛上仍凸显着浓重的伊比利亚文化色彩,恐怕正因如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才直呼西班牙为“伊比利亚”。大约也就在文化交融的前后,发生了民族的融汇,出现了一个被称作“凯尔特伊比利亚人” (Celtiberians)的混合型族群。
                              “凯尔特伊比利亚人”的称谓,似乎最早由希腊历史学家提麦奥斯引入历史,首次见于李维的著作中。对于这一名称的内涵,学者中仍存歧见。许多人认为“他们是不同程度地混有伊比利亚人成份的伊比利亚的凯尔特人”。但也有人将他们看作是“定居在凯尔特人土地上的伊比利亚人”,认为他们可能在前4世纪中叶以后因迫于利古里亚人和凯尔特人的压力而向比利牛斯山地区迁移。古代学者波里比阿提到,当时半岛西南部和西北部只有凯尔特人;汉尼拔时代占据半岛中央地带的仍为伊比利亚人。李维也常在叙述中把内陆伊比利亚化的凯尔特人地区同地中海沿岸初始的伊比利亚人地区予以区别。但无论如何确可肯定的是,进入西班牙的凯尔特人终究与先期而至的伊比利亚人发生了深入的融合,只是这一融合发生的具体细节、相融程度,人们目前尚无从完全明了。
                              作为混合型族群,凯尔特伊比利亚人包括了不少支系,举其要者有:阿雷瓦西人 (Arevaci / Arevacae,在今西班牙努曼西亚、塞哥维亚、索里亚等地) 及其支系瓦凯伊人(Vaccaei / Vacceos,位于内陆今托罗、帕伦西亚、布尔戈斯及巴利亚多利德一带)、贝隆奈人(Berones,居于埃布罗河沿岸)、佩伦多尼人(Pelendones,居于杜罗河与埃布罗河源头之间)、培尔利人(Belli,地近塔霍河源)、第塔尼人(Dittani)、蒂蒂人(Titti)、卢森斯人(Lussones / Lusones,居于今塔霍河源、哈萨河流域一带)、奥雷塔尼人 (Oretani,居于今瓜达尔基维尔河上游与瓜迪亚纳河之间的山区)、卡佩坦尼亚人(Carpetani,在今塔霍河流域托莱多一带)、凯尔蒂克人(Celtici,居于今塔霍河、阿纳斯河之间地带)、巴斯提塔尼人(Bastitani / Bastetani / Bastuli,位于今西班牙东南部沿海穆尔西亚、阿尔梅里亚一带)、图尔德塔尼人(居于南部海岸一带,西至今瓜迪亚纳河,东越瓜达尔基维尔河)及其支系图尔杜利人(在今杜罗河与塔霍河之间)、维托内人(Vettones / Vectones / Vettons,位居杜罗河与塔霍河之间地区,以萨拉曼卡、萨莫拉为中心)诸部。今西班牙有地中海沿岸巴伦西亚地区埃德塔尼人(Edetani / Sedetani)、半岛腹地位于阿兰佐河、阿兰扎河发源地拉德曼达山脉一带的图尔莫基迪人(Turmogidi)、杜罗河、塔霍河发源地一带的的贝布雷塞人(Bebryces / Berybraces / Beribraces)、杜罗河右岸的内梅塔提人(Nemetati)和世居北部比斯开湾沿岸山区的坎塔布里人(Cantabri / Cantabrian)等。其中的坎塔布里人包含9个不同氏族,后至罗马人统治时期被重组为7个,其中被出生于西班牙的罗马地理学家庞蓬尼·梅拉提到的,就有康坎人、萨林人、阿夫特里冈人、奥里诺麦斯克人等。我们知道,生活于这一地区德瓦河流域的还有卡列特斯人(Carietes)。西班牙北部沿岸又有阿斯图里亚人(Astures / Asturs,居于今阿斯图里亚斯地区及莱昂和巴利亚多利德北部),也包括22个部落、24万自由人,又以坎塔布连山脉为界划分作奥古斯塔尼人(Augustani)、特兰斯蒙塔尼人(Transmontani)南北两大分支。阿尔塔布里亚人(Artabri / Artabros / Arotrebae ,位居今西班牙西北端菲尼斯特雷角附近)、奥特里贡斯人(Autrigones,位于比斯开湾和埃布罗河上源之间)、瓦尔杜尔人,则均为坎塔布里人的邻族。西班牙西北部还居住着加莱西亚人(Gallaeci / Callaeci / Callaici / Calaici,在今加利西亚地区)、赛夫斯人(Saefes / Sefes,先居于比斯开湾沿岸至埃布罗河发源地一带,后移至杜罗河流域),东北部地区又有奥斯塔尼人(Ausetani,在今加泰罗尼亚的维奎一带)、卢戈维人(Lugoves,约在今塔拉戈纳一带)。在埃布罗河流域生活的苏埃塞塔尼人(Suessetani),则很可能同早年由高卢南迁西班牙的苏埃西翁人分支有关。在今葡萄牙境内,中部杜罗河与特茹河之间居住着著名的卢西塔尼亚人(Lusitani / Lucis),卢西塔尼亚人之中尚包括布拉卡利人(Bracari / Bracarenses,在今米纽附近及杜罗河以南地区)及其支系格罗维人(Grovii / Gravii,在今克雷兹、乌拉、米纽和杜罗河一带)。活动于杜罗河、特茹河之间葡萄牙西部海岸的还有奥西斯米人的一个分支,它同前述居于高卢布列塔尼半岛者为同族。在杜罗河与萨博尔河之间的外山省一带又有佐埃莱人(Zoelae),此外,知名的又有杜罗河以北的卡拉伊科人、特茹河以南的迪凯尔特人、南部沿海的丘内伊人(Cunei)、今圣维森特角至瓜迪亚纳河之间阿尔加维地区的科尼奥人(Conii / Cynetes / Cynesii)、居于特茹河口与萨杜河口之间埃什皮谢尔角和瓜迪亚纳河内地的塞姆普西人(Cempsi / Cempsos)。半岛西部海岸一带尚有普列扎马尔赫人、塔马里斯人及涅里人,等等。当然,这些族团各自的真实属性究竟为何,也还其说不一。


                              IP属地:湖南15楼2018-06-08 15: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