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心意拳吧 关注:1,220贴子:3,652
  • 2回复贴,共1

中国武术拳谚语解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武术拳谚语解2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6-07 18:26回复
    兵 器 架
    “剑术之门左右中,左龙右虎中蛇门”。
    〈手臂录〉是枪术的名著,而、也稍论及刀剑。 其中,标明“剑术三门左右中”,尤可以为只作剑舞,不知舞剑之现代剑术,提示了用剑之真诀。 至于“左”青“龙”、“右”白“虎”之名,仍用传统。 而、“中蛇门”则具体形象了“剑术”之用,如蛇“噬人”,不在舞技之缤纷。
    “虎牙钩,蝎子尾,双刃身子月牙剑”。
    此谚描述的是护手钩 ── 由于音近,误传为虎手“钩”,再变为虎头钩 ── 之形体结构。 一是“钩”如“虎牙”,以状其首先用此之战技。 其次,则是有如毒“蝎”之“尾”的后刃。 至于“双刃”的“身子”,名列第三。 而前尖作“月牙”形之弯曲“剑”刃,其在实战之用法,乃居最末。 可奈此事今人多不能辨!
    “用柔之时,心存刚力,是外柔而内刚也。 用刚之时,心存柔力,是外刚而内柔也”。
    〈奇断〉中语。 描述刚柔并用,相济相成之名言。 不但枪法如此,短兵与拳脚,无不如斯。 是故,此语所述,实为中国武术之通则,所以为高明也。
    “刚非久刚,反成拙力。 敌枪一变,无可如何矣”。
    〈奇断〉中语。 “久刚”“成拙”,至理名言。 倘如误以“力”大枪“刚”为能事,必成无感应能力之死“枪”、呆“枪”,“如何”致用? 只怕反而为敌开门,自寻死路矣。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民间俗谚,原指与人相处之真诚与虚伪而言。 而、武术中亦多引用,主要在辨“明”、“暗”,不必着意于“枪”、“箭”可矣。
    內 外 功
    “有形之外体,无形之内里”。
    功法所练,内运外动,“外体”“有形”,较易学习及订正。 而、“内里”则“无形”状可以依循。 学时凭理解,练时唯知觉,所以为不易也。
    “动以养形,静以养神”。
    外“动”可以强身,所“养”者,为“形”体。 内练之时,外“形”不动或小动,宜乎守“静”,而勿惊动,所以内“养”其“神”也。
    “气如车轮”。
    人人皆知的“气”沉丹田,乃是初步认知内“气”之入门。 丹田之中,久沉无用,必须遍及周身,随用随动。 “车轮”不但以状其动,而且强调了转走全身各处之功能。
    “外示安逸,内宜鼓荡”。
    “内”运养神聚气,“外”形勿多动作,状似“安逸”。 其同时地,“内”里则“宜”“鼓”动震“荡”,以练“内”气。
    “腹内松静气腾然”。
    练“内”“气”,要耐心,要“松静”,久练功成,斯可以期“气”已充沛,“腾然”运行可以周转也。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6-07 18:27
    回复
      地 雷 区
      “徒访师,十年。 师访徒,十年”。
      “徒访师”,不容易。 “十年”也者,以示其难。 这是说:找真传实非易事。 然而呢,自其另外一端观之:为“师”者求一能传其艺的好“徒”弟,亦非容易。 也可以以“十年”二字,以状其难。
      “泛学博通,打练兼能”。
      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将军语。 说明了中央馆之设立,其武术上之工作为:广“泛学”习,不分门派,“博通”诸艺。 而其所造就之人才,又见识分岐。必须实“打”与演“练”,二者“兼能”。 以视后来全国都为了“打练”合一呢? 还是分家? 居然直至今日,仍然有人争论不休者,岂不愧煞!?
      “密诀就是窗户纸”。
      不告诉你,就成了“密诀”。 一说穿了,不过如以指头戳穿了“窗户纸”似的容易方便。
      “江湖一点诀,说破不值钱”。
      此谚非只专指武术。 举凡各种之技艺,风习是密不传人。 一“说破”了,就“不值钱”矣。
      “穷文富武”。
      “穷”人家的子弟,只要辛苦读书,便可开创前途。 而、练“武”消耗体力,至少要饱餐无虑。 所以,只有比较“富”有的人家始可从事。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6-12 16: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