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吧 关注:615贴子:1,343
  • 12回复贴,共1

千字文第一讲: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千字文第一讲: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26 20:37回复
    这两句话说的是开天辟地和宇宙的诞生。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后的初期又是什么样子?都在这两句话里,不要小看这八个字。这两句话都是引经,都语出有典。
    “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西汉杨雄所作的《太玄经》里有“洪荒之世”的说法。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的出处。所以说,这两句话,都是引经据典。
    如果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
    “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们熟悉的太空之天与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义,必须要读《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
    《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现代物理学称为大爆炸以前的那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在中国文化叫太极。150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经》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
    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在意义上来说,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肉眼可见的天的颜色是蓝色的,怎么说是黑色呢?蓝色是水的颜色,是海洋的颜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线反上去,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但是现在的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确实是黑色的,所以从颜色上说天玄是对的。此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天空浩瀚,高深莫测,玄之又玄,所以叫“天玄”。
    “地黄”也有两重意思。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缩小范围,应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流下来,同时带下来黄土形成了冲击性平原。那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农作物黍、稷都是黄的,所以说“地黄”。
    讲完“天地玄黄”,我们看“宇宙洪荒”。

    《淮南子》上说,“上下四方叫作宇”——所以“宇”是空间的概念。“古往今来叫作宙”——“宙”是时间的概念。宇宙一个说的是空间,一个说的是时间,代表了现代科学里“时空”的观念。我们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词,只是物理的太空,只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宇”,没有宙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时间不是客观存在,是人的主观感觉。空间状态的延续是时间,脱离开空间就没有时间,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空间拓展了时间就随着延长了,反过来,空间缩小了时间也就随着缩短了。
    古代有一则“王质观棋”的故事。晋朝有个叫王质的人进山砍柴,看见松下有两个童子在下棋,他就驻足观了一盘棋。棋罢,斧子把儿已经烂了。回到家里,同时代的人都过世了。可见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
    此外,时间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直接关系。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宇宙中的质量、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转化。宇宙的速度极限是光速,即30万公里/秒,当运动速度到达光速,时间就趋近于零。超过光速运动,时间就倒转了,就是科幻片里描绘的“时光隧道”。到达这一步,人类才能说“进化”了,否则总是研究猴变人、人变猴的,一点新意都没有。但问题是,零也是存在的一种形式,不是不存在。我们即使进入了时光隧道,也只是倒计时,还是没有超越时空的束缚。《金刚经》和《老子》是东西方两大圣人教给我们破时空的经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谓“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是50亿年以前(太阳系形成),那时地球的地壳很薄,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洪水,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闹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一次,大约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九州,这是人类史上出现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范例。
    荒的本义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离现在至少是500万年,那时的地球上还处在蒙昧的状态中。中国自古就有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在久远前天地还未分开的时候,有一个人,他像胎儿一样盘缩在像鸡蛋壳一样的天地里面睡觉,一睡就是一万八千年。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岁了,所以叫他盘古。他睡醒了以后觉得又黑又闷,就把这个鸡蛋壳一斧子劈成了两半。轻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长一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终于被固定住了,盘古也化作了天地的一部分。这虽是个神话故事,但与宇宙大爆炸说有一点神似。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26 20:37
    回复


      3楼2018-08-31 10:52
      回复


        4楼2018-09-11 09:31
        回复


          5楼2018-09-13 09:20
          收起回复


            6楼2018-09-28 14:13
            回复
              学生受教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2-28 23:52
              回复
                今年第一次知道并阅读了的千字文的是满文,但不是原版基本上是音译,所以没往下看;今天第一次看到到而且是第一讲的千字文内容包括详细讲解,我得好好看看了,多谢楼主提供详细讲解


                IP属地:浙江9楼2019-06-17 17:28
                回复
                  第一句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从句意上来看,这一句的顺序应该是:宇宙洪荒,天地玄黄。先有宇宙,盘古开天辟地才有天地。那为什么要倒过来说,把“天”字放在第一个字呢?就要看看“天”字的意义。第一:远古时代的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十分有限,对打雷下雨,日月星辰等现象无法理解,认为天是人类一切的主宰,一切都要顺乎天意,要不然要收到老天的惩罚。做了坏事要招“天打五雷轰”。天道决定人道,人道要顺从天道,上天的意志决定一切。从明朝开始皇帝下诏书第一句“奉天承运”意思就是“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第二:皇帝是天子,皇帝统治天下的权力是上天赐给的,天子就是代表天的,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汉代司马迁作《史记》,说从尧舜开始, 夏代、 商代、周代、 秦代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后裔。因此,这些君主都是名副其实的、血统意义上的天神之子,而他们经过世代的积累德行,做了天子,是非常合理的。如果天子昏庸,就会天怒人怨,就会有贤能的人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推翻他的统治。第三:怎样才能不违背“天意”?积累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千字文的主旨所在,是贯穿全篇的主题思想。第四:天子梁武帝为教育子侄,令周兴嗣编撰。因为是奉天子的旨意承办的,因此前面加一个“敕”字,“敕”就是皇帝的昭命,作者也是天命难违。概括起来说,“天”是至高无上的,“天”字第一号也就顺理成章了。


                  10楼2019-11-15 09:09
                  收起回复
                    楼主对第一句的讲解我觉得不到位。


                    11楼2019-11-15 09:20
                    回复
                      感谢楼主细致分享。不知道有没有可以交流的群。


                      IP属地:天津12楼2024-06-01 2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