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吧 关注:5,515贴子:100,032
  • 15回复贴,共1

【女主称制】论吕后的历史贡献!节选分析文精彩段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历史上吕后的形象,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客观的来说吕后对于汉初历史的社会发展安定民生贡献很大!我特此节选一篇分析归纳文中的几段精彩分析段落。原文名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吕后》。


IP属地:江苏1楼2018-05-05 18:16回复
    (一)佐高祖定天下,巩固刘氏政权
    吕后名雉,字娥(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单父(今单县)人,早年随父避仇迁居沛县后嫁与刘邦,生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刘邦在沛起兵,响应陈胜,自号沛公。吕后的长兄吕泽,次兄吕释之也跟随刘邦起义,成为刘邦手下的两名将领。楚汉战争中,吕氏兄弟跟着刘邦攻城野战,“还定三秦”,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在彭城一战中,刘邦被项羽打败,几乎全军覆没;吕泽率军先入砀,“复发兵佐高祖”,使刘邦得以喘息,重振旗鼓,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后,吕后被楚军俘获,做了两年多的人质,直到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九月才被放回。吕后和刘邦一样,目睹了秦末的社会动乱,了解一些民间疾苦,并跟刘邦休戚与共,备尝艰辛,再加上吕氏为汉朝的建立驰骋疆场,建立了不少的功勋,吕泽为刘汉政权战死沙场,吕后的妹夫樊哙也是刘邦集团的核心成员,屡立战功,因此高祖在封功臣时,封吕释之为建成侯,吕泽之子吕台为郦侯,吕产为交侯,吕氏因功臣列侯之重,又兼皇室外戚之亲,在刘氏政权中自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吕雉贵为皇后,则理所当然地成为吕氏集团的领导人。在建国的过程中,吕后注意培植自己的势力,并与肖何、曹参、张良、周勃、周昌、叔孙通等朝廷重臣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到刘邦晚年时,吕后的势力概基深厚,已成不可动摇之势,并为朝中功臣所拥戴,因此由吕后继承汉高祖定策乃势所必然。


    IP属地:江苏2楼2018-05-05 18:24
    回复



      IP属地:江苏3楼2018-05-05 19:17
      回复
        (二)与民休息,发展生产





        IP属地:江苏4楼2018-05-05 19:28
        回复


          IP属地:江苏5楼2018-05-05 19:30
          回复
            (三)忍辱负重,安定边境





            IP属地:江苏6楼2018-05-05 19:37
            回复
              (四)篡权乎?安邦乎?


              IP属地:江苏7楼2018-05-05 19:45
              回复
                对于吕后的指责最多的莫过于说她立诸吕为王,诛刘姓宗室,是个篡国夺权的野心家。然而就当时的形势来说,诛诸刘是有必要的,这是吕后为巩固惠帝一系的正宗地位和自己的政权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IP属地:江苏8楼2018-05-05 19:50
                回复
                  刘邦在大肆诛杀异姓王侯的同时,又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王侯, 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后来异姓王势力灭尽,同姓王却因其特殊地位而逐渐成了中央集权的障碍。当时,诸侯王在封地内有财政支配权,有的王国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不断扩大财政来源,以至采取各种手段增加积累,结果其收入竟多于中央政府,这种情况虽然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诸侯王国经济的膨胀,最终导致诸侯王政治势力的恶性发展,导致中央集权的衰弱。又如,诸侯王国拥有组建军队的权力,虽规定军队由中央统一指挥,诸侯王不得随意调遣,没有中央的符节,不得擅自发兵,然而,职掌王国军务的中尉,是由诸侯王自行任命,这使诸侯国的军队实际掌握在诸侯王手中,这对中央无形中构成了威胁。


                  IP属地:江苏9楼2018-05-05 19:51
                  回复
                    公元前189年秋,惠帝崩,由于惠帝无壮子,无嫡子,只好取宫中美人子立为少帝,吕后临朝称制。而这时“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⑩吕后既怕大臣生变,又担心少帝的正宗地位不被诸刘所承认,于是只得“贵外家,王诸兄以为辅。”⑾目的是欲巩固根本牢基,维持并巩固惠帝一系的正宗地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吕后的地位不至动摇,这是不言而喻的。可见在当时的形势下,吕后诛诸刘而王诸吕是不得以而为主。
                    据《史记·荆燕世家》载,吕后爱臣张卿曾就立诸吕为王之事游说大臣陈平、周勃等,并与他们达成默契。在一次朝会上,吕后将欲立诸吕为王之事正式提出,除右丞相王陵用高祖刑白马之明表示反对外,陈平、周勃等人皆日:“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⑿陈平、周勃等的话,固然不是完全出自内心,然而郦寄曾对吕禄说:“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后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⒀由此可知,吕后王诸吕曾得到大臣和诸刘的认可。
                    陈平、周勃等大臣同意封诸吕为王,一方面是吕后同功臣集团妥协的结果。吕后称制实行的“无为而治”方针以及功臣列侯“嗣子各袭其功位”⒁的政策,从制度上保证了功臣集团的利益,使朝中大臣十分满意,莫不感恩戴德。陈平、周勃等同意封诸吕为王,正是所谓投桃报李;另一方面,当时“吕后弱”,其势远不及功臣列侯集团和宗室诸侯王,作为汉初王朝这两大支柱,其联盟在当时甚为牢固,陈、周等人同意封诸吕为王,也正是考虑到吕氏的势力尚不足以损害这个联盟的利益,并以吕氏继续执行高祖的政策作为基本前提。


                    IP属地:江苏10楼2018-05-05 19:53
                    回复
                      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四月,吕后分封吕台为吕王,把齐之济南郡割为吕国(惠帝时齐王已献城阳郡,归鲁元公主),吕后在位一年,于次年十二月去世,其子吕嘉嗣位。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十月,吕嘉因“居处骄恣”,被吕后废掉,改封台弟吕产为吕王。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正月,赵王刘太(原为准阳王)因反对分封诸吕,被囚死在长安,于是徒梁王刘恢为赵王,徒吕王吕产为梁王。同年刘恢自杀,吕后废其嗣,改封吕禄为赵王,同年九月,燕王刘建死,国除。到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十月,吕后又封吕台之子吕通为燕王。此外还有吕氏子弟六人被封为侯。
                      在此前后,吕后还先后封惠帝诸子为王:刘强为淮阳王(强死,以壶关侯刘武为淮阳王),不疑为常山王(不疑死,以襄城侯刘弘为常山王;少帝被废后,刘弘继立为帝,又以轶侯朝为常山王),刘太为济川王。同时,菅陵侯刘泽被封为琅邪王,把齐之琅邪郡割为琅邪国,吕后的外孙张偃被封为鲁王。
                      这样,吕后称制期间先后“杀三赵王,又灭梁、燕、赵以王诸吕,分齐国为四。”⒂刘邦生前所王诸子七人至此只乘下齐王、代王、淮南王,其中齐王还被割去三郡,故云“分齐国为四”。这样,吕后、惠帝一系的势受到扶植,诸刘的势力则大大削弱。


                      IP属地:江苏12楼2018-05-05 19:58
                      回复
                        这里,我们应当指出的是,吕后虽然封诸吕为王,但她对诸吕并不放纵,吕嘉被废就是一例,即使对诸刘,吕后也不是恣意诛杀,而是区别对待。赵翼曾经指,了,吕后最妒者不过戚夫人母子,“此外诸姬子,如文帝封于代,则听其母薄太后随之。淮南王长无母,依吕后以成,则始终恙。齐悼惠王以孝惠庶兄失后意,后怒鸠之,已而悼惠献城阳郡为鲁元汤休邑,即复待之如初。其子朱虚侯章入侍宴,请以军法行酒,暂诸吕逃酒者一人,后亦未尝加罪也。”
                        另外,在吕后执政期间,“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⒃也就是说她任用的基本上还是刘邦的旧臣。例如担任丞相职务的先后有肖何、曹参、王陵、陈平等人,都是遵照刘邦的遗嘱来安排的,只有右丞相王陵因反对王诸吕,被改任为帝太傅。周勃自惠帝六的(公元前187年)起,终吕后之世,一直做了十年太尉,这也是刘邦的遗嘱。
                        再则陈平曾为刘邦谋执樊哙,因而为吕后之妹吕要所忌恨,吕要经常向吕后进谗言,告发陈平“为相非治事,凡饮醇酒,戏妇女。”吕后不但不责怪陈平,反而当着吕要的面对陈平说:“鄙语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要之谗也。’”⒄吕后称制的第三年(公元前186年),还诏令陈平、周勃、王陵等人,对刘邦时的功臣一百四十三人,分别根据他们功劳的大小,评定位次,并“臧于宗庙,世世勿绝,嗣子各袭其功位。”⒅足见吕后对刘邦旧臣及诸刘并不是一味排斥、打击,相反,倒是说明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


                        IP属地:江苏13楼2018-05-05 20:01
                        回复
                          由此看来,把王诸吕、诛诸刘作为吕后篡国夺权的主要依据,是没有说服力的。吕思勉先生指出:“吕后初意,固惟汉宗室、功臣主任也。吕氏之败,正由其本无剪灭宗室、功臣之计,临事徒思据军以为固,不得己,欲听郦寄之计。使其早有危刘氏之计,何至是乎?乃诬以产、禄为乱关中,产、禄果有反谋,安得吕禄去军,而不以报吕产?吕产又徒手入未央官,欲何为乎?故知汉世所传吕后事,悉非实录也。”⒆我同意吕思勉先生的这种分析。封建文人从维护男尊女卑封建正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出发,贬低吕后,过多指责吕后是错误的。


                          IP属地:江苏14楼2018-05-05 20:04
                          回复
                            (五)结 语
                            吕后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有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她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都是维护刘氏的正宗统治地位。在诛异姓王,诛诸刘时,吕后确实表现得残忍妒虐;但是,在刘邦生前,吕后佐助刘邦起兵反秦,建立西汉,后又帮助镇压异姓王的叛乱,维护封建国家的统一;刘邦死后,她靠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惠帝后继乏人的情况下,担当起安邦定国的重任,坚持了中央集权,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并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功绩。
                            另外,吕后封肖何的夫人为侯;封刘邦的嫂为阴安侯;封樊哙的夫人为临光侯,这在提高妇女在统治集团内的地位方面是一创举,“盖为特例”。这正是吕后打破孔孟男尊女卑之“例”,她从自己的敢作敢为和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向重男轻女的儒家思想挑战的精神,雄辩地证明了妇女同样有管理好国家大事的能力。吕后同唐代的武则天一样,是古代地主阶级女性中的杰出人物,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


                            IP属地:江苏15楼2018-05-05 20:06
                            回复
                              先赞


                              IP属地:湖南16楼2018-05-13 14: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