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吧 关注:4,381贴子:239,842

一场关于皇帝应怎么称呼生父的争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英宗生父赵允让镇楼


1楼2018-03-21 12:55回复
    濮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3-21 12:59
    回复
      话说当时许多士大夫要宋英宗称他生父为“伯”,身为现代人的你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但以当时的宗法制度看来士大夫要宋英宗称他生父为“伯”这个行为并不过分,宋英宗出继给仁宗了名分上就是仁宗的儿子,但是就有拍皇上马屁的马屁精出来说濮安懿王德盛位隆,所宜尊礼。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5楼2018-03-21 13:20
      回复
        英宗内心来说也想让濮王(已经去世)分享他的荣光,但是仁宗毕竟尸骨未寒,于是下诏:“须大祥后议之。”
        等着仁宗的“大祥”之礼一完毕,马屁精韩琦等人又旧事重提,于是英宗下诏:“礼官及待制以上议崇奉濮安懿王典礼以闻。”
        王珪等两制官将司马光所拟《议濮安懿王典礼状》呈交给宰相部门。宰相韩琦批复:“王珪等议,未见详定濮王当称何亲,再议。”王珪说,“濮王于仁宗为兄,于皇帝宜称伯。”以王珪为代表的翰林学士认为,根据礼法,宋英宗应当称濮王为“伯”。
        我勒个去,就这个称呼问题分成了两泼人,宰相韩琦等是一泼人,以王珪为代表的翰林学士是另一泼人。王珪一泼人的观点,套用柏杨的说来说就是“我们现代人死也想不通”但是,从礼法的角度来看以仁宗为父是英宗继位的前提,若否认这一点,是不是英宗登基的合理性也被推倒了呢。英宗是从“小宗”过继到“大宗”的,这是他获得皇位的基础,那么按宗法,就需要割舍“小宗”的名分。当然这一宗法上的要求,显然是违背了人伦,也肯定有违宋英宗内心的意愿。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6楼2018-03-21 13:21
        回复
          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好戏。
          这场濮议之争中,宰相韩琦是“皇考”派的主将;而欧阳修是韩琦的理论助手。
          “皇考”派认为《仪礼》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服”,意思是说,过继给他人为子的,要为亲生父亲守孝一年。可见“出继之子,于所继生父母,皆称父母”。皇帝称生父为“皇考”有先例,“汉宣帝、光武皆称其父为皇考”。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7楼2018-03-21 13:30
          回复
            但这两个理由都遭到另一拨人的反驳。
            他们认为从《仪礼》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服”推导出“出继之子,于所继生父母,皆称父母”,在逻辑上是非常牵强的,因为“为其父母服”只是出于叙述之方便,并无表示怎么称呼本生父母的含义。其次,虽然确实有汉宣、光武都称其父为“皇考”的先例,但是,他们的情况与宋英宗不同,汉宣帝是以昭帝皇孙的身份继承皇位的,尊其生父为“皇考”,不影响皇位继承的合法性;光武则是起于民间,虽名为中兴汉室实与开创基业无异。而以仁宗皇太子身份才得以继承皇位的英宗怎么可以在仁宗之外又尊一人为“皇考”?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8楼2018-03-21 13:36
            收起回复
              当然“皇考”派质疑礼官所议“于典礼未见明据”。宋敏求也不得不承认,“出继之君称本生为皇伯叔,则前世未闻也”。韩琦一方正是抓住这一点,反驳礼官的“皇伯”说。礼官提出的“皇伯”说,其实是从“濮王于仁宗为兄”、“英宗过继给仁宗为子”推导出来的,和“皇考”派在逻辑上推论“出继之子,于所继生父母,皆称父母”是,是,是同一个逻辑啊有木有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9楼2018-03-21 13:43
              回复
                我看也不用这么麻烦,他就直接说称皇考,然后下诏书就是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3-21 13:43
                收起回复
                  礼官派当然不会认怂
                  同知谏院蔡抗、监察御史里行吕大防、侍御史赵瞻、侍御史范纯仁、侍御史知杂事吕诲、权御史中丞贾黯等台谏官,都纷纷上疏,“乞如两制礼官所议”。
                  曹太后也插了一脚“责中书不当议称皇考”。英宗“惊骇”,下诏说:“如闻集议议论不一,宜权罢议,当令有司博求典故,务合礼经以闻。”
                  追崇濮王之礼的动议也就暂时不了了之了。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11楼2018-03-21 13:51
                  回复
                    明天继续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12楼2018-03-21 13:53
                    回复
                      濮王心里可能恨仁宗,要不是仁宗,他就是皇帝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3-21 14:02
                      收起回复
                        英宗对仁宗的不孝,一方面如果不是仁宗害濮王失去皇位,他就是货真价实的皇子了,用不着被退来退去。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仁宗,以濮王的种猪程度怎么也轮不到赵曙这个庶出老十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3-21 14:26
                        收起回复
                          濮王按理轮不到啊,没仁宗也未必轮到他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3-21 15:38
                          收起回复
                            濮议之争双方说的都有道理,我持中立态度!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3-21 16:43
                            回复
                              宋朝的话,反正石重贵以石敬瑭为父,以亲爹为皇伯,被欧阳修骂了。


                              IP属地:浙江17楼2018-03-21 19: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