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历史吧 关注:9贴子:105
  • 11回复贴,共1

汉唐时的公主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公主通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唐时的公主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公主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部分特殊情况下(例如和亲),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唐制皇姑为大长公主,姊妹为长公主,女为公主。[1]
在唐朝,除皇女外,能破例获封公主的为和亲的女性,一般这些女性为宗室女、公主之女或大臣女儿等。
公主列表
君主
生母
公主封号
本名
生卒年
驸马
备注
唐世祖李昞
独孤夫人
同安公主
不详
565年—650年
王裕
高祖妹,享年八十六岁。
唐高祖李渊
不详
长沙公主
不详
不详
冯少师
不详
襄阳公主
不详
不详
窦诞
窦皇后
平阳公主
不详
?—623年
柴绍
谥曰昭
不详
高密公主
不详
?—655年
长孙孝政、段纶
不详
长广公主
不详
不详
赵慈景、杨师道
不详
万春公主
不详
不详
豆卢怀让
不详
房陵公主
不详
619年—673年
窦奉节、贺兰僧伽
不详
九江公主
不详
不详
执失思力
不详
庐陵公主
不详
不详
乔师望
不详
南昌公主
不详
不详
苏勖
不详
安平公主
不详
不详
杨思敬
不详
淮南公主
不详
不详
封言道
不详
真定公主
不详
不详
崔恭礼
不详
衡阳公主
不详
不详
阿史那社尔
不详
丹阳公主
不详
不详
薛万彻
不详
临海公主
不详
不详
裴律师
不详
馆陶公主
不详
不详
崔宣庆
不详
千金公主
不详
不详
温挺、郑敬玄
武则天时期改封安定公主。以姑母身份,自请做武则天义女,并引冯小宝进宫。
不详
常乐公主
不详
?—688年
赵瑰
高祖第七女。女为李显第一任妻子。公主与夫同遭武则天杀害,改姓“虺”。
唐太宗李世民
不详
襄城公主
不详
?-651年
萧锐、姜简
不详
汝南公主
不详
?-636年
早薨
不详
南平公主
不详
不详
王敬直、刘玄意
不详
遂安公主
不详
不详
窦逵、王大礼
长孙皇后
长乐公主
李丽质
623年-645年
长孙冲
不详
豫章公主
不详
不详
唐善识
不详
巴陵公主
不详
?—653年
柴令武
显庆中追赠北景公主。
不详
普安公主
不详
不详
史仁表
不详
东阳公主
不详
不详
高履行
韦贵妃
临川公主
李孟姜
624年—682年
周道务
不详
清河公主
李敬
624年—664年
程怀亮
字德贤
不详
兰陵公主
李淑
627年—658年
窦怀悊
字丽贞
不详
晋安公主
不详
不详
韦思安、杨仁辂
不详
安康公主
不详
不详
独孤谌
不详
新兴公主
不详
不详
长孙曦
长孙皇后
城阳公主
不详
?—671年
杜荷、薛瓘
不详
高阳公主
不详
?—653年
房遗爱
与浮屠辩机私通,后又与房遗爱共同谋反,赐死,显庆时追赠合浦公主。
不详
金山公主
不详
不详
早卒
长孙皇后
晋阳公主
李明达
633年—644年
小名兕子,12岁去世
不详
常山公主
不详
不详

未及下嫁,薨显庆时
长孙皇后
新城公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3-08 17:50回复
    同安公主
    同安公主,唐世祖元皇帝李昞女,生母元贞皇后独孤氏,唐高祖李渊的同母妹。嫁有唐一代第一等的高门大姓太原王氏(祈县王氏),公爹叫王秉(《公主传》作王柬,误),曾任隋朝司徒,谥定;丈夫叫王裕,武德初任隋州刺史(从三品),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本名
    同安公主
    所处时代
    唐朝
    父亲
    李昞
    母亲
    元贞皇后
    人物介绍
    同安公主,唐世祖元皇帝李昞女,生母元贞皇后独孤氏,唐高祖李渊的同母妹。嫁有唐一代第一等的高门大姓太原王氏(祈县王氏),公爹叫王秉(《公主传》作王柬,误),曾任隋朝司徒,谥定;丈夫叫王裕,武德初任隋州刺史(从三品),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死后谥文。同安公主在大唐开国后即封长公主。武德二年(619年)十月,窦建德攻克黎阳,俘虏了正在那里的李神通、李世绩父李盖、魏征及同安公主。虽然当了俘虏,但是窦建德不愧是个大英雄,绝对没有虐俘行为,把李神通和同安公主安排在别馆,待以客礼。大概当了十个月俘虏,武德三年(620年)八月,李渊派使者与窦建德讲和,窦建德同意,就让李神通、同安公主和使者一起回长安了。到了贞观年间,进大长公主。因为她是唐太宗的长辈,而且年纪又大了,所以李世民对她特别礼敬,多次幸其家,赏赐累万。曾经有一次生病,李世民亲自探视,赐缣五百,姆侍皆有赉予。她在贞观年间做过的一件大事就是给当时任晋王的李治做媒:她丈夫王裕有个侄孙女美丽温顺,同安向李世民提起,李世民就命李治纳为晋王妃,她就是后来被武则天害死的王皇后。李世民死后,李治即位,对这位姑奶奶也很尊敬,永徽初,赐实户三百,并于永徽三年(652年)十月十四,幸同安大长公主第。后来同安公主在高宗年间去世,具体时间不详,薨年八十六。子女方面,有一个女儿,是隋炀帝的后宫,当时隋炀帝很忌讳李渊,有一次下令李渊见驾,恰好李渊生病,隋炀帝就问王姑娘:“你舅舅怎么这么迟?”王姑娘说是生病了,隋炀帝就恶狠狠地说:“能病死不?”另外,王裕还有个儿子王仁表,贞观中为岐州刺史,但此人应该不是同安公主所生,因为王仁表一死,他的妻子李氏和儿子王方翼就被同安公主赶出了家门,一直到同安公主死才回到长安。不过这个王方翼很争气,后来是李治朝中的大将。
    史书记载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诸帝公主》:同安公主,高祖同母媦也。下嫁隋州刺史王裕。贞观时,以属尊进大长公主。尝有疾,太宗躬省视,赐缣五百,姆侍皆有赉予。永徽初,赐实户三百。薨年八十六。裕,隋司徒柬之子,终开府仪同三司。[1]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3-08 17:51
    回复
      人物生平
      长沙公主,姓李,名不详。中国唐朝唐高祖李渊之女,生母不详,生卒年不详。李渊封她为长沙公主,把他嫁给了驸马冯少师,冯少师是李世民秦王府的亲信。她的六妹万春公主后来也被改封为长沙公主。
      史籍记载
      新唐书卷八十三 列传第八 ◎诸帝公主
      高祖十九女。
        长沙公主,下嫁冯少师。[1]
      唐会要卷六
      公主
        凡公主封有以国名者。鄎国代国霍国是也。有以郡名者。平阳宣阳东阳是也。有以美名者。太平安乐长宁是也。惟元宗之女。皆以美名名之。
        高祖十九女。长沙。(降冯少师。)[2]
      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八 帝系考九
      《册府元龟.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3]
      唐冯少师尚高祖女长沙公主。[3]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3-08 17:54
      回复
        襄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二女,生母不详。公主于义宁初年嫁给窦诞。[1]窦驸马去世于贞观二十二年,公主在其之前去世。[2]合葬于唐昭陵。
        本名
        李氏
        别称
        襄陽公主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大兴城(陕西西安)
        人物简介
        襄阳公主,这位应该是唐高祖第二女,生年不详。公主于义宁初下嫁给太穆皇后从兄窦抗之子窦诞。[3]
        窦诞《两唐书》有传。窦诞的墓志铭中只字未提他尚主之事,只在最后提到襄阳公主薨在窦诞前头,两人合葬于昭陵。[2]那么按照此墓志分析,襄阳公主或许不是窦诞的原配,窦诞和襄阳公主的儿子窦孝谌,是唐玄宗生母窦德妃的父亲[1]。公主与驸马不仅生育有儿子也有女儿[4]。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唐高祖李渊
        嫡母:太穆皇后窦氏
        配偶
        窦诞,字光大,官至宗正卿,封莘国公。左武侯大将军、陈国公窦抗第三子。
        子女
        窦孝慈,官至左卫将军,袭爵莘国公。
        窦孝谌,官至太常少卿、润州刺史。妻庞氏,一女为唐睿宗窦德妃(唐玄宗生母),另一女为唐肃宗张皇后的祖母。
        窦氏,嫁左卫中郎将、寿陵县男柳亨。[4]
        窦氏,字胡娘,嫁右勋卫郎将长孙无敖。
        史料记载
        窦抗,太穆后从父兄隋雒州总管陈国公荣子也,母隋文帝长姐万安公主(《隋书》记为安成长公主)。隋为幽州总管,武德初为左武侯大将军。[5]从平王世充册勋太庙者九人,抗与从弟轨俱预朝廷。荣之子术为左武卫将军,次子静为民部尚书,静子逵尚太宗女遂安公主,静弟诞尚高祖女襄阳公主为宗正卿,诞子孝慈卫将军,孝慈子希玠为礼部尚书太子少傅,诞少子孝谌女昭成皇后也。[6]
        子希瑊太子少傅豳国公,希球太子宾客冀国公希瓘後名?毕国公开府仪同三司。玄宗早失太后尤重外家?兄弟三人皆国公食实封?子。又玄宗女昌乐公主,窦氏自武德再为外戚,一品三人,三品已上三十馀人,尚主者八人,女为王妃六人,唐世贵盛莫与为比。[7]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3-08 17:55
        回复
          平阳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窦氏。祖籍邢州尧山,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本名
          李氏
          别称
          平陽昭公主
          所处时代
          隋末唐初
          民族族群
          汉族
          去世时间
          623年
          人物关系
          
          柴绍
          丈夫
          
          李渊
          父亲
          
          巴陵公主
          儿媳
          人物生平
          揭杆而起
          平阳昭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婚后,柴绍携妻定居长安城。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渊决定起兵。李渊起兵前,平阳昭公主与柴绍当时正在长安,李渊派遣使者秘密将他二人召回来之。柴绍对平阳昭公主说:你的父亲将要起兵扫平乱世,我打算前去迎接他的义旗,一起离开不可行,我独自走后又害怕你有危险,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平阳昭公主说:“你应该赶紧离开,我是一个妇人,遇到危险容易躲藏起来,到那时自己会有办法的。”
          于是,柴绍立即从小道直奔太原。而平阳公主则在后方进行各种安排。她很快动身回到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很快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了。平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1][2]
          东征西讨
          平阳公主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平阳公主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当时他手下有几万人。平阳公主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不知道马三宝使了什么手段,势力远远超过平阳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阳公主的手下。平阳公主收编了何潘仁后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势力大增。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平阳公主画像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不久,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了。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4]
          功盖天下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地看到他的三女儿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柴绍带了几百骑兵去迎接平阳公主。接下来,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指挥部)。11月他们兵打一处,很快就攻克了长安。
          关中平定之后,李渊将自己这位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因为独有军功,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攻克长安之后,平阳公主再次为大唐的江山立下功劳。因为李渊当时虽然拿下了长安,但是他只是大致控制了半个关中,他的四周都是敌人。稳定长安后,李渊立刻掉头对付据有陇西之地的薛举和凉州(今甘肃武威)的李轨,李渊命李世民征讨。李世民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来扫荡这些势力。奠定李唐天下的一仗是灭王世充。这一役唐军围城打援,把前来援救王世充的窦建德一起消灭。这几仗柴绍都曾参与。
          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这里进入山西。[5]
          死亦荣光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6年之后的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还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是以军礼下葬的。“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当时礼官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高祖李渊反驳他:“鼓吹就是军乐,以前平阳公主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 “昭”。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3-08 17:57
          回复
            唐朝最淫乱无度的3位公主 结局一个比一个凄惨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7-09-01 14:54:08编辑:chenshiyu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唐朝的女性是比较开放的,从其穿着打扮方面就可以表现的很彻底。如果是平民百姓开放也就算了,可是身为皇帝女儿的公主们,也是各个开放无度,不守妇道,红杏出墙。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聊唐朝淫乱过度的3位公主,如果有说的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网络配图
            高阳公主:根据史书记载,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17个女儿,深受李世民的宠爱。后来李世民赐婚,把高阳公主嫁给了唐朝名臣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婚后的高阳公主却不守妇道,竟然和辩机和尚私通在了一起。这事情搞得满城皆知,李世明听到后勃然大怒,命人腰斩了辩机和尚,并且把高阳公主的奴婢们几乎杀光了,由此高阳公主产生了对李世民的憎恨。李世民死后,高阳公主意图和丈夫房遗爱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事泄,唐高宗赐其自尽。
            太平公主:这位公主的事情是妇孺皆知了。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生的女儿。武则天十分喜爱这位聪明伶俐的女儿。太平公主的首任老公是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后薛绍因牵连唐宗室李冲的谋反事件被杀。第一次婚姻太平公主安分守己,并没有出现出轨之事
            太平公主的第二任老公是武攸暨(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和武攸暨结婚后,太平公主就开始了红杏出墙的行为。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即莲花六郎张昌宗)。武则天主政期间,太平公主参与朝政,权倾朝野。713年因涉嫌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
            安乐公主:她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先后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武崇训死后,安乐公主开始于武延秀私通,然后就嫁给了武延秀。最荒唐的是安乐公主把武延秀拿出来与自己的母亲韦后共享。之后与母亲韦后密谋想夺取李家皇位,效仿武则天,幸亏李隆基及时发动政变,杀死了安乐公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3-08 18:00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3-08 18:00
              回复
                文成公主进吐蕃
                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完成吐蕃部族统一大业,仰慕唐朝文化,派使者长途跋涉,到长安访问,并向唐朝求亲,唐太宗不允。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再派使者,备黄金珍宝厚礼,到长安去求亲,太宗应允,翌年,文成公主动身前往吐蕃,华夏边疆平和宁静
                5、金城公主多舛难
                文成公主乃唐朝最后以无名宗室之女和亲,李守礼之女,李守礼其父为章怀太子李贤,即高宗李治第六子,中宗与睿宗之兄。公主入藏,本为嫁与吐蕃年轻英俊之王子善擦拉温,岂知王子迎亲途中,奔驰坠马,命丧黄泉。相传,公主行至汉藏两族交界处,闻之噩耗,悲痛无奈,宝镜从手中滑落,摔成两半,变成两座山,此乃青海境内之日月山。王子虽死,其父还在,无奈和亲之使命,只得继续艰难之旅,阴错阳差嫁与本应为其公爹之藏王赤德祖赞,作一偏妃。
                公主生王子赤松德赞后,引起没有生育之大妃子纳朗嫉恨,趁公主分娩时抢走婴儿,外宣称孩子是她所生。儿子被别人据为己有,公主悲痛欲绝,史料记载,金城公主于不梳不洗中熬过无数不眠之夜。历时一年有余,经过诸多磨难,公主方与儿子团聚,身心受到伤害之金城公主,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命运坎坷,于吐蕃生活未及三十年而逝。

                6、永泰公主死因谜
                一说永泰公主被武则天处死,史书记载,均为懿德太子李重润与永泰公主,因议论武则天私生活而被其赐死。 一说永泰公主死于难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掘永泰公主之墓,有人根据永泰公主墓出土十一块骨盆碎片,复原了永泰公主之骨盆,经科学测量与鉴定,认为“永泰公主骨盆各部位较之同龄女性骨盆都显得狭小,并结合墓志铭“珠胎毁月”句,断定“永泰公主死于难产”,而非其祖母武则天所杀害。
                一说永泰公主被武则天毒死,永泰公主墓志铭有“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句。有人判断,“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说明永泰公主丈夫武延基丧命于利刃后,永泰公主仍孤单生活。“槐火未移,柏舟空泛”,说明焚烧大槐树之火,即杀武延基之事,虽然未波及公主,但她不久亦死去。墓志铭另有“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句。 “珠胎”为怀孕, “珠胎毁月”当是志文作者隐喻公主被武则天所毁。因身怀有孕,不立斩或杖杀,而缓期逼令服药自杀。这就是“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所谓永泰公主之“守寡生活”。
                7、安乐公主不孝女
                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幼女,684年,生于李显被武则天废掉帝位贬谪房州途中,出生时,李显脱下自己的衣服包住小婴儿,故小名曰裹儿。安乐公主在房州一待就是14年,698年才随父重返京城,李显旋被重新立为皇太子,安乐公主也迎来了新生。705年,李显即位,对安乐公主尤其疼爱,可谓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安乐公主做事毫无忌惮、胡作非为、穷极奢欲,丝毫不守妇道。又想仿效武则天当女皇,让唐中宗立其为“皇太女”,未果,于是毒死了疼爱自己的父亲唐中宗,后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安乐公主,追废为“悖逆庶人”。
                安乐公主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安乐公生前主有很多之最,如:最漂亮的公主;出生时最苦的公主(包括童年);最有野心的公主;最受宠的公主。安乐公主最后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她不具备政治家的素质。
                8、升平公主打金枝
                齐国昭懿公主,唐代宗李豫女,母崔贵妃,始封升平公主,下嫁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公主逝世于元和年间,赠号国公主,赐谥,称为齐国昭懿公主。
                升平公主,恐怕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她的婚姻故事,被好事的后人编成了戏剧,到处传唱。剧名就是《打金枝》。讲的是唐朝驸马爷郭暧与妻子升平公主发生争吵,一气之下,郭暧出手痛打了金枝玉叶的升平公主。在帝时代,打皇帝的女儿可算是太岁头上动土,犯了杀头抄家之罪,甚至要株连九族,然而,郭暧并没获罪,反而使升平公主成了个温顺贤淑的妻子。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3-08 18:02
                回复
                  豫章公主生卒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之女,为下嫔所生。因生豫章公主,下嫔难产而死。她由长孙皇后抚养长大的,长孙皇后待她如同亲生之女。[1]因为被长孙皇后收养,太宗对豫章公主的感情也十分不同。豫章公主死后,太宗非常悲伤,长期穿着素服,以至群臣惊恐,纷纷上书劝谏,要求皇帝克制悲伤。[2]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职业
                  唐朝公主
                  封号
                  豫章公主
                  父亲
                  唐太宗李世民
                  人物生平
                  豫章公主,因为被长孙皇后收养,[1]太宗对豫章公主的感情也十分不同。豫章公主死后,太宗非常悲伤,长期穿着素服,以至群臣惊恐,纷纷上书劝谏,要求皇帝克制悲伤。[2]
                  下嫁唐俭之子唐善识。[3]贞观十五年(641年)豫章公主为“求自身及子平安”,曾出资建造了龙门石窟南壁两小龛。[4]《魏郑公谏录》记载豫章公主死后太宗久著素服,经魏征劝说,李世民这才改穿常服。[5]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唐太宗李世民
                  养母:长孙皇后[1]
                  兄弟
                  李承乾
                  李泰
                  唐高宗李治
                  姐妹
                  长乐公主李丽质
                  城阳公主
                  晋阳公主李明达
                  新城公主
                  丈夫
                  唐善识(唐俭之子)
                  相关史料
                  《新唐书》
                  《魏郑公谏录卷五》
                  ○预章公主薨
                  预章公主薨,公奏:“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臣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此乃前书典礼,列代旧章。陛下发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素服以来,遂经旬月;悼往之义,足为加隆。伏愿割无已之痛,从先王之礼,改御常服以副群下之心。臣滥蒙重任,不敢寝默。”太宗从之。[6]
                  全唐文
                  ○豫章公主薨素服逾制疏
                  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臣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此乃前书典礼,列代旧章。陛下发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素服以来,遂经旬月,悼往之义,足为加隆。伏愿割无已之痛,从先王之礼,改御常服,以副群下之心。臣滥蒙重任,不敢寝默。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3-08 18:04
                  回复
                    驸马顾名思义就是公主的丈夫,这一下就跟皇室沾边的地位,在电视剧中可是众人争抢的事情。但是这些并不是真实的历史,在唐朝,很少有人愿意做驸马,这是为什么呢?
                    1. 公主没有妇德,情人太多
                    在社会风气极度开放的唐代,公主的私生活也极其丰富。多数唐代公主都有不止一个情人,有的公主婚前就在多处居所豢养了不少男宠,有的公主则在婚后还不守妇道,公然给驸马难堪。唐代公主的滥情荒淫是当时朝野皆知的秘密,正史和野史中均有明确记载。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为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她一共有过两次婚姻;一是薛绍,二是武攸暨。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即莲花六郎张昌宗)。
                    2. 唐代女性地位高
                    唐朝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代。一方面,李唐皇族本身就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长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生活,受到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发迹于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所以在文化习俗上直接继承了北朝的传统。另一方面,唐朝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对“蛮夷之邦”的文物风习来者不拒,兼收并蓄,更助长了“胡化”的风气。当时的周边少数民族与国家,无论是鲜卑族,还是突厥、契丹、党项等等,婚姻关系比较原始,女性地位较高而所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少,比较自由放纵。而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所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也使得周边少数民族的习俗不断涌进中原,有力冲击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封建礼教观念,给唐朝社会带来影响。这使得唐代妇女得以在社会舞台上发挥其作用。比如太平公主跟安乐公主均是宫廷政治的狂热分子。她们都对唐朝的政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 驸马比较悲剧
                    皇帝的女婿当然不好当,驸马尽管身份高贵,但公主却是皇帝的女儿,这样一来,驸马不可以三妻四妾,不可以要求老婆三从四德。
                    宜城公主
                    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宜城公主的附马裴巽,在外面宠幸了一个女人,叫公主知道了。于是,公主把这个女人抓来,剥掉她身上一块皮;又剥掉裴巽额头一块皮,然后,把剥下来的两块皮,互换位置贴之。贴完后,再叫裴巽到前厅办理公务,底下的臣僚们,看见附马这个样子,都忍俊不止。后来,公主也觉得不雅观,于是,又从那个妇女的额头剥下一块皮,贴到裴巽的额头上,把裴巽额头上原先贴的那块转贴到那个妇女的额头上。那个妇女羞愧难当,自缢身亡。从那以后,凡是认识裴巽的妇女,一见到他都躲得远远的。
                    升平公主
                    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汾阳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有一年,郭子仪过寿,身为媳妇的升平公主不愿前去拜寿。郭暧好言相劝,升平公主却说:“我是皇族,他是臣子,平时臣子不行礼也就罢了,居然还要我屈尊给他拜寿,真是岂有此理!”郭暧强压住怒火,说:“今天父亲大寿,连皇太子都来拜寿了,你去拜寿也不算屈尊吧。”升平公主仍然不听。郭暧忍无可忍,出手扇了公主一记耳光。升平公主何曾受此大辱,哭哭啼啼地跑去找唐代宗告状。郭子仪听说后大为惶恐,连忙带着郭暧去唐代宗面前请罪。代宗召见他,宽慰老亲家:“谚语说:‘不痴不聋,当不了阿翁’,孩子夫妻间的事,哪里值得听呢。”郭子仪父子临走,代宗还送了些礼物。郭子仪打了郭暧数十板就算结束了。可见唐朝的驸马的日子不好过。
                    4. 名门不纳李氏
                    据史料记载,唐高祖李渊有鲜卑血统,因而世家名门多认为李氏出身于夷狄之地,不愿与李氏结亲。当时,山东五大姓是公认门第最高的家族,分别是崔、卢、李(此“李”非李唐皇室的“李”)、郑、王。唐代皇帝对于山东五大姓极为仰慕,一直想要把公主嫁到这样的名门,然而在有唐300余年的历史中也未能实现。唐文宗时期他认为,李唐文化作为社会正统文化存在了200余年,皇族应该有资格与世家名门结亲了。于是,他提出要把公主嫁给山东五大姓,结果还是遭到了拒绝
                    唐代驸马多加封较高的官衔,然都是闲职,根本没有实权。据统计,唐代160余位驸马中,能做到朝廷要员的只有10人左右,多数驸马没有正式官职这给的官名,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的高官爵位,功勋大臣们也就不得不接纳公主为妻或媳妇。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3-08 18:08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3-08 18:09
                      回复
                        你也是公主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9-05 2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