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第一王国吧 关注:18贴子:442
  • 6回复贴,共1

【Culture】郇山隐修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8-03-03 15:35回复
    郇山隐修会(法语Prieuré de Sion、英语Priory of Sion或Priory of Zion)又称作锡安会,1956年之前,毫无任何文字或者其他可考证的充分历史材料能够证明郇山隐修会的存在。可以考证的成立历史是从1956年5月7日开始的,它成立于法国的Annemasse城,并同其他各种社会团体一样,于7月20日在法国内政部依法注册。部分法国国家图书馆管理员也属于这一组织。创建者按照签名次序依次为:皮埃尔·普兰塔(人称Chyren)、安德雷·波鸿(人称斯坦尼斯·贝拉斯)、让·德利瓦尔和阿蒙·德法日,创会宗旨为:“成员教育和互助”。郇山实际上是Annemasse以南不远的一座小山丘的名字。


    2楼2018-03-03 15:36
    回复
      峋山隐修会存在的实体“证据”,大都收藏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如此一来,许多研究者抱怨索取有关材料相当困难。这些指责是说,至少某些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管理人与郇山隐修会互有瓜葛,因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些人乐于留下诱人的蛛丝马迹,让研究者们偶然拾获而空喜一场。
      郇山隐修会的根源,相传是公元46年左右由一位埃及圣贤奥尔姆斯领导的炼丹修法会,也叫诺斯替会。1188年,郇山隐修会改换“圣山教团”名称时,曾将“奥尔姆斯”作为副名。同一时期,他们还把自己叫做“真宗玫瑰教团十字”,表明郇山隐修会可能就是最早的玫瑰十字教派。
      直到中世纪,才出现了史学家们所知与圣山有关的一个组织。位于法国北部阿登地区斯特内城的金谷(据传说,寡妇玛蒂尔达的婚戒掉进谷中的山泉。她刚做祈祷,泉内有条鳟鱼衔着戒指跃入她的手中。她失声惊叫:真是一处金谷!)尔后,人们在此建立修道院。修道院(曾被叫做“撒旦教”),由来自意大利卡拉布里亚的一群僧侣在1070年修造,他们的首领是墨洛温家族的“乌尔苏斯王子”(URSUS,拉丁语义“熊”)(相传为达戈贝特二世的曾孙斯希思贝尔)。这些僧侣奠立了圣山教团的基础,与他们一起投身创建的有1099年占领耶路撒冷的布雍的戈弗雷和他的圣殿骑士。布雍的戈弗雷不仅是洛林(法语写法英文转译:LORRAINE,为11-18世纪雄霸法兰西王国东北的公爵家族头衔,该家族于1740年与日耳曼哈布斯堡家族合二为一)的公爵,作为达戈贝特二世的子孙,他又是墨洛温家族的血脉——当之无愧的王者。斯特内城是墨洛温王朝的两座都城之一。679年12月23日,就在这城郊的乌弗利圣林中,达戈贝特二世遭到了暗杀,恰像丹·布朗所说的那样“在树下沉睡时被刀刺入眼窝”。相传是奉身为达戈贝特宫廷宰相的赫里斯托尔的丕平(为后来成为加洛林王朝的丕平三世的祖父)之命。


      3楼2018-03-15 16:09
      回复
        显而易见的是,郇山隐修会要恢复的是达戈贝特二世被暗杀后,墨洛温家族的血脉所失去的占居欧洲王位的神赋特权。通过政治契约与婚姻联盟,这一家族最终与许多贵族和王室血脉相融。诸如布朗舍弗尔、吉索尔斯、圣卡莱尔、孟德斯鸠、孟贝萨特、皮埃尔、路易·西昂、普兰塔得和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等。根据当时的史料确证,教团大本营建立在耶路撒冷城南锡安圣殿山上的圣母修道院内。那是一座在古拜占庭人的古堡废墟上重建的金汤要塞。据1990年的《圣经考古》杂志,圣殿山似乎曾是耶路撒冷“基督教贫修会”的总部。这些耶稣的追随者们认定,基督教的合法首领应该是耶稣的兄弟雅各,而不是他的使徒彼得。
        不能充分肯定的宣称是,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罗伯特·兰登所说的郇山隐修会“尊崇女圣,有着完整的历史记载。”而尊崇他们敬为耶稣之妻的抹大拉的玛利亚,就是女性至上原则的体现,这一点具有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的遗风。
        正如翠茜·特威曼在她的《达戈贝特复仇记》中所述:许多圣杯的研究者们将抹大拉的玛利亚崇奉为女性英雄,声称她被“删出圣经”是由于教会受到她作为耶稣之妻和原始社会生殖崇拜所带来的对基督教信仰上的威胁。然而,无论抹大拉还是教会长老,都没有吐露过这样的言词,也不可能形成过这样的想法。抹大拉对教会的威胁,并非因为她是女性,而是出于她身为耶稣子女的母亲——这些子女是王族后嗣,并可以传承教会。无论从何而言,他们本该有权并合理接领的不仅是基督的教会,还有耶路撒冷的王位(在中世纪,作为基督教的圣城,占据耶路撒冷等于在宗教和世俗上占有无可撼动的话语权)。这两项权益才是对教会的威胁,因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依托日耳曼人建立的诸王国,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世俗和宗教上都占有绝对地位。教会对于世俗事务和宗教事务是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布雍的戈弗雷非常清楚他身为圣杯家族的成员,又是墨洛温的后裔和事实上的耶路撒冷之王(因为他的远祖可回溯至圣经旧约所记载的大卫王一脉)。占领耶路撒冷之后,他组建了圣殿骑士。尽管另有三支基督教军队趋向耶路撒冷,戈弗雷似乎知道他将被选做耶路撒冷的国王。至少他在从征前卖掉全部财产,清楚地表明了他将要永留耶路撒冷的意愿。尽管如此,他拒绝“国王”的头衔,而接受了“圣陵保护者”的称号。伯金特、雷伊和林肯提出的论点是,前文所说的卡拉布里亚建院僧侣,后来无缘无故便从金谷修道院消失,与陪同戈弗雷进入耶路撒冷的非军事顾问团体,其实就是同一组人。他们还认为,就是这组人后来选立了戈弗雷的弟弟为耶路撒冷的国王。(戈弗雷1100年逝世)
        圣山教团看来是在1118年至1152年间以锡安山的圣母修道院为中心,从圣殿骑士的公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127年,圣殿骑士们在特鲁瓦由香槟伯爵(法国东北部的封建贵族,特鲁瓦是伯爵领地的首府。1314年的香槟伯爵成为法王路易十世,而他的父亲就是镇压圣殿骑士的腓力四世。)的宫廷授权成为军事教团,雨果·帕扬当选大师。
        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1137-1180年在位,靠两年战争于1144年兼并香槟地区。)第二次十字军远征归来时,带回了圣山教团的95位成员,其中七人加入了圣殿骑士的军旅。其他的回到奥尔良重新建立法兰西的分支联盟,路易七世在法兰西建立教团的文件,仍旧保存在档。
        斯特内的金谷修道院在1131年变成了西多(即“西斯特”教派,1098年在法兰西的西多成立的教团。首领为莫莱斯姆的圣徒罗伯特,该派立志遵从公元6世纪圣徒本尼迪克创立的修行戒律。)教团的圣居。这派人以往的生活贫苦不堪,迁居后状况却随骑士团一道改善,双方都获取了巨额财富和大片土地。
        圣山教团的名字,最迟出现在署期1116年7月19日的文件中,继而找到的还有署期1178年的教令,上面带有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圣玺,并确认教团所属的土地不仅在圣城,也遍及欧洲大陆。
        1956年,来自库姆兰的《铜卷书》(COPPER SCROLL)(即1947年发现的《死海古卷》)。在曼彻斯特大学得到破译。书中揭示,“约柜”和一笔数目巨大的金砖宝藏,掩埋在所罗门圣殿下。1979年,圣卡莱尔的皮埃尔·普兰塔得——最后一位所谓的郇山隐修会大师,对伯金特、雷伊和林肯承认,郇山隐修会手中掌握着来自耶路撒冷古神殿的宝藏。这份宝藏于公元66年曾遭到罗马人的抢夺——那段历史场面记录在罗马的提图斯凯旋门上。西哥特人劫掠罗马时,这份宝藏又被他们抢走,可能是运到了法国南部临近莱讷堡教堂的某个地方。普兰塔得先生接着说,这份宝藏“时机一到”就会归还以色列。他没有明言那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宝,还是一套文卷,或者像丹·布朗所言是一张指示圣杯藏匿处的地图。
        另有一段传奇,说是卡塔尔“异教徒”占有了这份宝藏。卡塔尔派(或称“阿尔比派” 法语写法英文转译:Albi,法国城市,该教派发源地。拉丁语为Albiga。)的总部位于现今法国的朗格多克,即莱讷堡所在的地区。1209年,该教派遭到血腥屠杀,这是一场由3万名士兵执行的宗教大清洗。朗格多克是当时重要的学术中心——这威胁着罗马天主教。卡塔尔派总体上对罗马天主教的轻率不拘,是引发教会当权者心中仇恨的最大原因。诸多“逾律罪行”中,包括对他们曾经施行生育控制和人工流产的指控。有些人认为,传言中他们把持的宝藏已不再是黄金,而可能指的就是圣杯或自然科学知识——它们能够带来无法想像的财富。
        《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在前页里写道:“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多西耶秘密》的羊皮纸文件,才知道包括波提切利、艾撒克.牛顿、维克多.雨果、让.科克托和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


        4楼2018-03-15 16:10
        回复
          郇山隐修会历任长老以及大师的名单:
          让·德·吉索尔1188-1220
          玛丽·德·圣辛克莱1220-1266
          纪尧姆·德·吉索尔1266-1307
          爱德华·德巴尔1307-1336
          让娜·德巴尔1336-1351
          让·德·圣辛科莱1351-1366
          布朗斯·德·埃夫勒1366-1398
          尼古拉斯·弗莱默尔1398-1418
          勒内·德安茹1418-1480
          约兰德·德巴尔1480-1483
          桑德罗·波提切利1483-1510
          列奥纳多·达·芬奇1510-1519
          科内塔布勒·德·波旁1519-1527
          费尔迪南·德·贡扎克1527-1575
          路易·德·内韦尔1575-1595
          罗伯特·弗拉德1595-1637
          J·瓦伦丁·安德烈亚1637-1654
          罗伯特·博伊尔1654-1691
          艾撒克·牛顿1691-1727
          查尔斯·拉德克利夫1727-1746
          夏尔·德洛兰1746-1780
          马克西米利安·德·洛兰1780-1801
          查尔斯·诺迪耶1801-1844
          维克多·雨果1844-1885
          克劳德·德彪西1885-1918
          让·考克托1918-1963
          而事实上,这份名单已经被证明是由一个名叫“郇山隐修会”的恶搞型“娱乐”团体的大师皮埃尔·普兰塔德伪造的,这个,学界已有定论,当事人对自己的恶作剧也进行了“认领”.
          原来,这个恶搞组织于1956年在法国注册成立。该组织的四名官员分别是:
          会长:安德烈·博霍梅;
          副会长:让·德拉维尔;
          秘书长:皮埃尔·普兰塔德;
          财务主管:阿曼德·狄法格。
          伪造所谓的“多西耶秘密”的就是秘书长皮埃尔·普兰塔德先生,他升任为大师后于1984年辞职。他辞职后,这个组织是否存在已无人知晓。1996年,原会长安德烈.博霍梅在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一个有关神秘主义的节目中说:“郇山隐修会已不复存在,我们也没有参与任何政治活动,他是四个朋友走在一起寻开心的产物。之所以取名为郇山隐修会,是因为附近有座山叫同样的名字。我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见到皮埃尔·普兰塔德了,也不知道这家伙在干什么,但我知道他有丰富的想象力。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偏要无中生有,乱做文章。


          5楼2018-03-15 16:11
          回复
            ◎1958年,阿尔及利亚发生叛乱,戴高乐意欲重新出任法国总统。他似乎特地向皮埃尔·普兰特寻求帮助。普兰特和安德列·马尔罗等人一道,发起成立了所谓的“公共安全委员会”,在戴高乐重新入主爱丽舍宫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1958年7月29日的一封信中,戴高乐以私人名义对普兰特的热忱相助表示了感谢。五天后,戴高乐又给普兰特写了一封信,说普兰特倡导成立的委员会目标既已达到,就应该解散。随后,普兰特在报纸和电台发表了公告,宣布解散公共安全委员会。(《THE HOLY BLOOD AND THE HOLY GRAIL》,1996. 中文译本2007年版,第八章,202页;又见瓦扎特:《简明法国史》,271—272页,注释1、2。注释2包括高乐亲笔信的全文)
            ◎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凡尔赛附馆,马修·保利(MATHIEU PAOLI,瑞士记者)找到了四期《圈子》,也就是郇山隐修会章程中提到的内部出版物。第一本是1959年7月1日出版的,目录上列的主任是皮埃尔·普兰特,…………《圈子》的第2卷中提到了一封戴高乐写给皮埃尔·普兰特的信,感谢普兰特先生的工作。普兰特的工作似乎就是公共安全委员会所做的那些工作。(《THE HOLY BLOOD AND THE HOLY GRAIL》,1996. 中文译本2007年版,第八章,209页)
            ◎1958年,让·科克托受戴高乐的哥哥的邀请做了一个关于法国一般性问题的演讲。(《THEHOLY BLOOD AND THE HOLY GRAIL》,1996. 中文译本2007年版,第六章,142页)
            ◎1973年2月13日,《MIDI LIBRE》(法国《自由南方报》)刊登了一篇关于锡安隐修会、索尼埃和雷恩堡之谜的长篇专题报道。这篇报道明确把锡安隐修会与可能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墨洛温王室血脉联系起来。报道还表示,墨洛温王室的后裔中包括了一位“对法国王位的真正者”,宣称此人就是阿兰·波埃(ALAN POHER)。…………高乐辞职后,阿兰·波埃于1969年4月28日至6月19日出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总统。…………1974年4月2日至5月27日再次出任临时总统。…………《隐修会文卷》族谱里提到了阿诺·波埃伯爵(ARNAUD,COUNT OF POHER)…………无论阿兰·波埃是否承认锡安隐修会,锡安隐修会显然已经承认了阿兰·波埃,至少承认了他确属墨洛温王室的后裔。(《THE HOLY BLOOD AND THE HOLY GRAIL》,1996. 中文译本2007年版,第八章,187—188页)
            ◎二战时,洛林十字成为戴高乐指挥下的“自由法国”军队的象征,至今没人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洛林十字——勒内·德·安茹(勒内·德·安茹·波旁)用的标志——能够代表法国呢?可洛林不是法国的中心;事实上,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里洛林一直是一个独立公国,属于德意志邦国,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之所以选定洛林十字,部分原因可能在于锡安隐修会在法国抵抗运动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原因在于戴高乐与隐修会成员——比如普兰特先生——的关系。(《THE HOLY BLOOD AND THE HOLYGRAIL》,1996. 中文译本2007年版,第十五章,359—360页)


            6楼2018-03-15 16:11
            回复
              其会标志在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一书中写到——是由一朵法国百合和英文字母P.S组成的。
              请注意《达芬奇密码》只是一本小说,很多故事都是虚构的,在中世纪,教会控制着世俗君主的宗教生命,也控制着各级宗教事务的话语权,早期基督教分成众多流派,但除了天主教的三位一体论和基督神性论,亦不乏有秉持神秘主义的诺斯替派、否定基督神性的马西昂派等,也有二元论存在。因此,反对基督或对教会的信仰提出质疑的,实际上是反对基督教对于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控制。最近的研究表明,基督耶稣很有可能是来自公元前的巴勒斯坦拿撒勒地区的木匠的儿子,善于思考和辩论,这一点符合自巴比伦时期以来,古代西亚地区具有的浓厚的思维开放和辩论的传统,在希腊化时代后,西亚地区为希腊文化所影响,具有的思辨的作风。近代后,历史上的诸古老欧洲王室全面衰落,近代基督教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分裂,天主教会的影响力不如从前。因此在逻辑上,《达芬奇密码》一书所叙述的事情毫无意义。


              7楼2018-03-15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