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吧 关注:864,607贴子:4,732,821
  • 0回复贴,共1

小央美加盟:当孩子来到这个“奇幻”的世界,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央美根据中国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针对3-12岁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设计了系统的美术教育课程,力求以儿童美术为切口,释放孩子天性,培养孩子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发展孩子自由的、富有创造力的个性,让孩子能够热烈而纯粹地表达所思所想,为打开通往美的世界的大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开始一生爱的旅程。
当孩子来到这个“奇幻”的世界,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神秘,他们一开始就用人类最原始也最有效的直觉方式来认知世间一切,“无知”中却充满诗人与大师一般的浪漫。

01
“爸爸,树叶为什么从树上跑下来?”四岁多的孩子这样问他的爸爸,仅只停顿了几秒,还没等她老爸回答,孩子就有了答案“哦,我知道了,树上太挤了,他也想下来散散步。”不得不惊叹孩子的这种自圆其说。
拾起落下的叶子,叶子有了一圈的黄色,老爸两指捏着叶子的小柄转了转,孩子很惊讶地望着老爸的脸说:“爸爸,这片叶子像你一样的老了!”老爸急忙回复:“为什么?”孩子小心接过树叶说:“他的血管,像你的一样看得很明显!”血管,这是孩子的迁移认知,这就是孩子对于物质外界的直觉感受,多么鲜活啊!

孩子的世界我们其实对它太无知,我们总是有一种莫名奇妙的力量想把我们所谓的知识僵化地注入给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中,大多数学科,学生所面对的是文字、概念、定理、公式和其他符号构成的世界。
而儿童的美术教育却应该建立在学生通过感知而获得感受,进而上升到情感。它要求每个人直接处于某种具体的环境和气氛中,感受和体悟由物质材料构成的世界。学生的学习之源主要是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因此,美术教育基本上在一种体验层次中进行的,应该让学生直接的接触对象的感觉特征,如形状、光色、材质等。

02
有天,一对爷爷奶奶带着他们的小孙子来我的画室找我,那天我正在给创作班孩子们上课,他们在画室后边徘徊,大概等了足有二十来分钟吧!
讲完课后,我来到他们面前,奶奶说话很是客气,一番高帽给我戴过后,我终于明白两老的来意,“想拜在您门下,学习绘画,可以报在这个班吗?”(这话有种让我说不出的味道)
我按常例回答了两老“创作班不对外招生,这个班的学生都是从普通班中选择过来的,您的小孙子必须先在普通班学习一段才行,您看可以不?”
老奶奶忙说:“我这孙伢子,最会画了,你让他画什么他就能画什么,还画得蛮象呢!他的基础是蛮好的!”爷爷也补充说:“那他在家里画的那些狮子、老虎、机器猫、卡通画都好象的!”两老的那种对孙子的满心得意溢于言表。

这咋办呢?得想个法子了解事实如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呀!于是,我说:“那你就画个人给我看一下,好吗”我笑眯眯地望着那胖胖敦敦的略显憨态的孩子。
这孩子一会功夫就将人给画好了,看着这画的人,我明白了奶奶他老人家说的一切了。
我很不严肃甚至不负责地说了:“哎,真不错!”我继续对孩子说:“你画的这人呀,他现在头顶正痒痒呢!你能让他为自己抓抓痒吗?”
孩子开头犹豫了一下,然后用擦子将人的左手擦掉,改画了另一只手。很遗憾,孩子没有成功,孩子继续作画,手臂都贴着耳朵了,但仍然没有成功。
我问他:“手要到头顶上去呀!为什么上不去呢?”孩子说了一句话让我想了很久:“老师说手是长方形的,两只手一样长”。
我马上让班上的一个孩子给他帮忙,这孩子哗啦两根线就达到目的了,憨憨的笑着走了。我很遗憾的说了一句,“小朋友你到我的基础班学一段再来好吗?”我知道这会很让两老及孩子不快,但我能咋样呢?

老师把知识如此“无私”地教给了孩子,结果却让连孩子自我存在的感知都没了。更让人恐惧的是,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老师...
小央美儿童美术加盟项目
专业的教研团队,为全国美术人所开办的校区提供3-12岁专业、系统、完整、高品质立体美术课程,同时还为学校提供1000余本课程详细指导手册及配套ppt课件。


1楼2018-02-24 13: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