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茶堂吧 关注:1,777贴子:32,093

回复:【2018】今天您喝了什么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都是茶樣,喝過估計這輩子也不會再喝了"
大部分都是如此,點頭之交,喝完即忘
但有些茶,一兩二兩,茶櫃裡總是得備著。
今天喝這款不能斷貨的
王師傅的 B 款碧潭飄雪


茶與花的比重非常平衡,融和的很好
茉莉花的香氣鮮活自然
既不喧賓奪主,也不會三兩道水後即煙消雲散
芽尖細直勻整,
兩年多次買,不曾見到花雜紛亂的葉底


這杯茶跟我走過無數個繁忙的清晨,與需要減壓的深夜
如艾草似的將負能量驅逐

希望大家都有那麼一款茶
從年初陪你到年末


66楼2018-02-12 03:05
收起回复
    杨多杰,杨老师可能是说茶界里最会说相声的!虽然还没听过他的相声作品,但料想是不会差的,他可是曹云金的听云轩团队中的一员!
    第一次知道他是睡前在喜马拉雅里溜达,想找些跟茶有关的音频来听着好睡觉。喜马拉雅里面现在是有不少说茶人的,在这其中就看到了多聊茶-杨多杰访茶录,看介绍是对各位茶界专家与资深人士的访谈。
    挑了和环境生态学家王方辰的对谈开听,这一听却睡不着,放不下了。
    之后把大部分他在喜马拉雅上的访谈与讲课的录音都听了下,有些内容甚至来回听了很多遍,还买了他编著的《茶经新解》来读。

    历史文献学专业的出身,让他更多的从各种古籍文献以及诗文的角度讲述茶,还经常去茶区走访制茶人,甚至亲手参与制作茶品,这让他对茶的解读更加令人信服。
    从起源,历史演化到现代的呈现;从茶园管理,采摘,初制到精制,直至市场销售,他以自己的方式,用单口相声般讲解帮助大家理清、明晰了很多茶知识。
    他很多观点,我能理解也深深赞同。可茶总是要喝的,说的再多都不如直接喝来的妙!
    多聊茶公众号的微店每周一、二会放出少量的茶品和茶器具。。。
    对这种销售形式不评价,但买东西不爱凑热闹,所以没去抢过,杨老师的茶也一直没喝到过。。。
    直到。。。
    机缘巧合,有茶友寄来了杨老师的陈韵六堡茶,2013年蜜韵寿龙,足焙铁观音,让我有机会了解下杨老师说茶之外的选茶工夫。
    谢谢这位茶友!
    首先开汤陈韵六堡(6g)

    干茶和湿醒的叶底都没有太明显的仓味,应该在北方干燥地区待了很久吧。

    没有仓味,没有其他杂味,但是茶香也细弱到游丝一般。茶汤滋味淡,也许有品味高尚的茶友会欣赏这种无味之味,我就暂时体会不到好处了。。。

    尴尬的是几道喝下去后,轻轻的涩布满了口腔,整体品感实在谈不上舒服。

    有茶友看到干茶叶底,又听我说涩说可能是社前茶。茶友们说社前茶似乎大部分都是绿茶工艺,但也是有制作过的类似黑茶工艺。。。


    IP属地:河南67楼2018-02-15 17:44
    回复
      接着来开蜜韵寿龙(8g)

      烫盖碗,湿醒茶后去闻盖香有类似发酵的气息,叶底闻上去有酸杂味和焙火的气息,在连出两道汤之后转为熟果的蜜甜香。

      茶汤入口也柔和甜滑,香气称得上香醇诱人,有些许陈酿黄酒的感觉!
      口感和东方美人有相似的地方,发酵程度也是比较高的。
      生津,润泽的回味。

      闺女在旁边喝了两杯,说茶汤里有巧克力的味道,叶底里有辛辣的气息。

      讲真,这茶的体验是不错的!
      最后是足焙铁观音(8g)

      怀疑是存放的锅,这款茶返青了,香气不显,茶汤无味,叶底隐隐的青气很不爽快。

      喝了几道,似乎这茶在沉睡中,茶性被封住了,只能挥手道慢走不送。。。

      跟清韵最便宜的炭焙铁观音都没法比啊。。。

      杨老师的茶只是喝了这三款,而且都只有单泡,冲泡也可能有不足的地方,但我还是要说我很失望,真的很失望。
      这失望大概是因为杨老师讲茶的太好了,进而对他的茶抱有相当大的期望,所以当真的喝到了他的茶,茶的瑕疵就被放大了!
      茶如果只能言说不可真喝的话就太无趣了,希望2018年杨老师会带来更符合我想象的好茶!


      IP属地:河南68楼2018-02-15 17:48
      收起回复
        三个六堡茶。
        都是茶友分享的,年前一天半内接连试喝。
        1.2006年据说有槟榔香的六堡茶

        存放很干净的茶,仓味非常轻。应也是在北方通风时间不短了吧?
        对槟榔香依然没有概念,不管这款茶有没有所谓的槟榔香,都已经是很微弱的香气了。

        茶汤的表现要超出茶香许多,入口能感到有厚度,够得上油润。
        自然舒爽的生津、回甘。
        喝到中途,有点似曾相识的样子。。。是六堡茶吧吧主的十年陈!
        这两款茶相似度很高。。。

        有人瞥了眼叶底认为是退仓茶。。。
        2.没有年份,据说是茶博会上来的,只是注明茶商叫韦洁群

        干茶中梗不少,投进烫过的盖碗中,扬起了类似谷物的香气。再闻润过的叶底,有烟火气,是农家茶吧?

        汤色很漂亮,红艳亮丽。

        悄无声息地茶汤滑入口中,润泽的化开,甜的恰到好处。
        有韵味的茶,只是最后在舌尖能感受到一点点涩麻。。。

        3.2010年熟老六堡茶
        不知道为什么标注“熟”,是指现代渥堆工艺?
        洗茶时有种不是惯常六堡茶那种仓味,而是闷杂的馊味,叶底有刺鼻的木头味。。。
        第一感觉就这样。。。
        皱着眉头喝了一杯,茶汤有类似很多安黑的刷锅水味。。。
        入口竟然还有点甜度,只是茶汤很单薄,喝完整个口腔都有不适的麻,舌面甚至有钉刺感!
        为了还能健康过个年,还是把这茶倒了吧!
        请原谅没有开汤照,实在是没心情给这个茶费劲了。
        ------------------------------------------------------------------------------------------------------------
        年里,亲人走来走去,其实很难有时间和心境慢慢泡茶喝的。

        今天初二,晚上回自个家来个菌菇小炒,喝碗小米百合粥,坐下烧水泡三鹤3911六堡茶来消食。

        幸福很简单!


        IP属地:河南70楼2018-02-18 00:00
        回复


          IP属地:河南71楼2018-02-18 00:08
          回复
            餅沱磚都收齊的,
            也只有廣隆 13 的青餅、14 年春韻沱、跟這一公斤的磚


            磚壓得很好,大氣工整
            從邊緣撬起,不希望茶針把茶插出粉末痕


            乾茶與茶本身香氣都低,不像春韻的花蜜香撲面而來
            厚度與回甘相當的好,七八九道水,無斷層或後力不濟的感受
            每道水 (10-15 秒) 之間的遞減非常少。
            也是憑著這點讓我覺得這茶有自己的特色。

            回韻低調,淺托著回甘。。。。
            再多一點的話,更能留住印象。


            三道水後的葉底
            我想這不是一款討喜的茶,沒啥撩人的風情
            但很適合長時間做別的事情的時後喝,好比說看電視,跟朋友聊天。
            先密封起來,明年再見!


            72楼2018-02-18 09:28
            收起回复
              喝茶,记录茶似乎都是在回忆茶,回忆有关茶的一切。
              而且就像舒国治说吃,都是在回忆有关吃的过往。
              他还讲年轻人不爱说吃,是因为火力太旺,不太会注意到吃的那些细节,囫囵吞下,也不爱回忆,只向前看。
              看来过年果真是令人心酸的事。。。
              又老了一岁,果然发现喝到了更多过去不太注意的茶细节!也回忆了更多关于茶的过去。。。
              完了完了完了。。。
              --------------------------------------------------------------------------------------------------------------------------------------
              裕泰昌2017乌岽桂花香


              茶香与味都淡雅如微风,风轻拂,品感变得通透。
              淡淡的甜令人放松,韵味也像风去的方向,悠长。

              看叶底该是做的很均匀,看去泛黄明亮,焙过火的叶片上的泡细密,不似急火烤出来的。
              这样不浓郁的单丛需要静心专注的去冲泡,去品味。
              ------------------------------------------------------------------------------------------------------------------------
              福顺斋2016春雀舌

              放了两年,香气消散的不少了。。。

              今日喝时呈现出细锐的口感,层次细节多了许多。
              早先喝时新嫩的香气与绵滑的汤感都不见了,却有了暗劲,有了可以琢磨的地方!

              七八道喝完,都说这茶有开心的甘甜。
              -----------------------------------------------------------------------------------------------------------------------
              清韵茶场炭焙乌龙

              应该是最早接触清韵时买的茶,那时还没有标注时间的习惯。。。
              价格不会高的闽南乌龙,味道香气却足够让围坐饮茶的家人愉快了。

              茶汤放着放着就有了些油润的醇感,可以让人微笑的果甜香。
              一聊天忘了时间,闷了一道,也完全没有苦涩,茶这样已经很好。


              韵味白卷又能怎样?
              足够好过多聊茶那个足焙铁观音半条街了!


              IP属地:河南73楼2018-02-19 22:22
              收起回复
                普洱三大神精刀: 戎氏、黎明、老同志
                製茶的理念,是堅持不邂的忽好忽壞
                差能差的一塌糊塗
                爆發時也有令人著迷的精彩
                黎明茶廠 06 年的沱王,就是個很有個性的中年茶

                記得收到這款茶的時候。。。。
                有種乾倉的倉味
                雖然綿紙並不潮濕,倉味也不雜亂
                但還是感覺掩蓋了了茶味
                得多洗幾次

                頭一次泡的時候,照常用 5-7g 的茶量,配 100g 的水
                出水速度 15 秒左右
                這樣的泡法對我來說太濃了,必須減低投茶量,加快出水速度


                飽滿和延展度都很高的一款茶
                氣息很集中,有力度
                就算喝到一半分心了,還是能感受到不停往前推的氣韻。

                也許是由於有一些年日了
                這茶的力道,並不屬於很有衝擊力那種,令人無法扛下,喝兩三道就得停。
                而屬於沉靜綿厚,沖的再淡,也能穩穩感受到它
                由歲月積累出的平易近人

                看看葉底,想想這款近乎撿漏的茶
                估計黎明自己都很驚訝它的轉化。


                74楼2018-02-20 11:10
                收起回复
                  为了下面这张照片,推荐日剧《Unnatural非自然死亡》。。。

                  ------------------------------------------------------------------------------------
                  白茶说这个品牌挺能说的,看看也好像挺有高度,有品味,有担当,有境界,有眼界。。。
                  文字游戏在茶界高手众多,可惜真的喝了露馅的还是大多数。
                  白茶说的白茶,似乎还有点底线,只是没有说的那么清新脱俗!
                  不管怎么说,我得承认这次的特级银针真的是好茶!
                  -----------------------------------------------------------------------------------------------
                  白茶说 / 2017 / 特级白毛茶牡丹

                  不知道白茶说这个命名是几个意思。。。
                  润茶时青味明显。

                  盖香花香,茶汤与叶底蕴有豆浆气。
                  花香很快就失去了。

                  喝入口绵软清甜,杯底有植物清香,孩子说有走过青草地的感觉。
                  还不错的汤感与花香都逃逸的很快,三四道之后就变得空泛,没了享受。

                  -------------------------------------------------------------------------------------
                  白茶说 / 2016 / 特级银针

                  茶芽很坠手。

                  馥郁的花香,尤其冷杯的凉锐花香,有花蕊最内里的蜜甜香气向心里钻。
                  喝一杯,由甜转甘,喉间直接漾起茶韵,心身俱爽。

                  饮时如清泉,回味更似空谷幽兰。
                  清淡的茶汤能带来这么多欣悦,真好!

                  ----------------------------------------------------------------------------------------


                  IP属地:河南75楼2018-02-22 20:45
                  回复
                    白茶说 / 2017 / 一级金叶寿眉

                    香气不知道是跑了还是藏起来了。。。
                    连青气都没有。

                    喝吧,挺甜。
                    除了甜喝不到太多其他东西。
                    都跑了,就留甜看家?

                    ------------------------------------------------------------------------------------------
                    私人工作室 / 2017 / 白牡丹

                    毫香,只是淡了些,含了些青气。

                    差不多的白茶茶汤表现。
                    中规中矩的白茶,回味好过直接的口感。

                    说不出哪里不好,更说不出哪里好。
                    这样的白茶太多了。。。
                    --------------------------------------------------------------------------------------------------
                    私人工作室 / 2016 / 花香寿眉

                    没闻到花香,青味不小。

                    茶汤不够甜,有些汤感,不刺激,也没有愉悦。
                    内质也很轻易的三两道输出完毕。

                    没太多可说的寿眉。。。
                    ----------------------------------------------------------------------------------------------------
                    乱七八糟地喝了不少白茶,真心的讲白茶没啥可说的,需要茶厂,茶农,茶商们去做的更多,如今这个新贵茶类还没有说的那么多底蕴,那么好的综合品质,虚火却已经大的快捂不住了!


                    IP属地:河南76楼2018-02-22 20:54
                    收起回复
                      这两天室内外湿度持续偏高
                      让人想起温暖湿润的广西
                      (其实是想起巴乃和十万大山)

                      16 年初整来了这款三鹤 0401
                      当时试,浓浓一股像蒸或烤过的红枣的味
                      彷佛喝的是小龙柱
                      八宝粥里还行,当茶喝味道就太腻了
                      於是一直放着没动


                      两年後,说好的陈味没出现,倒是蒸红枣味退了不少
                      茶汤綿糯,放凉喝有绸缎般的感受,很舒服
                      感觉这茶两年的时间,都用在收敛凝聚了
                      不再有张牙舞爪的奔放,换成眼观鼻鼻观心地端坐着
                      也许潮湿的天气特别适合喝六堡?

                      汤色乾净通透
                      貌似工艺到位的六堡普遍比熟普清亮一些。。。


                      在喝过不多的六堡里
                      0401 少了古朴苍劲,多了温润饱满,适合当早茶。
                      翻翻书报,听听收音机,替植物换水。。。
                      一杯过一杯,原本嫌脂粉庸俗的 80 年代香港,
                      慢慢就怀念上了。


                      77楼2018-02-25 10:47
                      收起回复
                        2018新年后的第一泡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8楼2018-02-28 20:25
                        收起回复
                          在好茶云集的福建当茶,就像在河南考大学一样无奈。

                          中茶这款坦洋工夫,35 元一罐。
                          能查到的资料不多,也没听谁提起。
                          但回顾海堤过去的茶款,工艺我信任,所以还是决定入了。

                          乾茶的气味让人想起滇红。
                          糯甜的香气是那么坦荡荡,无牵无挂。
                          与雅緻的祁红、松烟桂圆味的小种,不同方向。

                          介绍上说这茶有麦芽香丶番薯香。
                          喝着觉得两种形容都靠的上边。
                          让人想起五穀丰收,充满街头巷尾,踏实的喜庆感。
                          汤感属敦厚型,不像某些东方美人,香浮水面,特别尴尬。

                          说到茶的香气。。。
                          桂圆香、红枣香、松木香、 临沧冰糖香、庐山云雾的兰香、飘雪的茉莉香、以及单欉的芝兰香。。。
                          最飘缈的香气,却往往能留下最鲜明的印象。
                          难怪不走正路的商们拼命在香气上做文章。

                          还是回归到茶本身吧。
                          不需祭出始皇前的古树来越陈越香,也捨去了对山头单株的鑽研,
                          醇厚又耐泡的红茶,不分场合心情,随时都能喝出一杯放鬆惬意。


                          79楼2018-03-01 09:02
                          回复
                            17显然堂兰香寿眉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0楼2018-03-01 16:13
                            收起回复

                              海堤 / 六年陈单丛
                              烫热盖碗,投茶进去,摇几下,蜜甜果香钻进了鼻子。

                              茶汤蜜色明亮,胃不好的茶友看到这样的汤色会放心下来。
                              香气好像是被精炼过,一时也难说是那个香型,入口浓缩凝结在舌面一点,而后花开般绽放。
                              茶汤一道道喝起来爽朗,顺滑稳实,没有香气那般高调。
                              生了津回了甘,只是韵味比香气,茶汤又低调了些。。。

                              干茶紧结,泡了十五道以上的叶底也还没有完全舒展。叶底色泽很匀齐,掏出来握在手心,顶手,却还有软,完全不同于岩茶的手感。
                              火功确实如海堤一贯的高,焙火的水平也高。香浓无杂,通透凝炼,电焙能玩到如此地步的也只有海堤了吧?
                              真是一法通万法皆通的海堤啊!


                              IP属地:河南81楼2018-03-01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