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经济吧 关注:8,471贴子:11,942
  • 2回复贴,共1

关于欧洲走向近代的一个分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1-01 09:49回复
    关于欧洲走向近代的一个分野
    欧洲的封建结构之凝固,跟东方民族入侵有莫大的关系,8世纪的穆斯林,征服南欧,主要在伊比利亚半岛和亚平宁南部几个岛;9世纪的诺曼人和马扎尔人,征服西、东欧,诺曼人主要在英格兰、布列塔尼和法国北部,马扎尔人主要在匈牙利-巴尔干。正是在一波波蛮族冲击下,帝制才崩溃,封建才形成。这种现象不独出现在欧洲,看看远东,不就是五胡乱华之后,有了第二次的礼崩乐坏,世家之崛起,以前学官在洛阳/中央,现在散于世家/地方,华族文化的道统失落于野,7~8世纪后中国重新整合起来,自此东西分道扬镳,之前从轴心时代到帝制崛起,大家轨迹差不多,关键就是这段。同样在中古8~9世纪,欧洲的道统,加洛林文艺复兴、西班牙科尔多瓦时代、意大利中部的教皇国,盘踞在近东地区的东罗马等,好几个文化中心。严格来说东罗马之于欧陆,差不多出局了。
    这时候欧洲内部呈现出征服民族的区别,西欧主要是日耳曼,南欧主要是阿拉伯的殖民,东欧直接面对欧亚大草原,首当其冲迎接中亚民族的冲击。
    西欧从日耳曼部落的组织形式,继承了分权,早期体现在宗主和封臣(骑士)的关系上,渊源自日耳曼部落的军事扈从,放在国家层面,就变成了宗主和他册封的诸侯,日耳曼部落进化成王国又出现了领主与农奴的委身制,日耳曼人习惯扁平化的治理方式,罗马的帝制影响并没有东方那么大,如果说罗马的精神还存在于蛮族西欧,那就是教会,教会的组织形式继承了罗马的垂直结构,教区制、天主教教令本身就是尼西亚大公会议上君士坦丁皇帝指导奠定的,从诞生一开始就打下了罗马的烙印,此后所谓罗马的继承人加洛林和神罗的法令继续被教廷参考。罗马天主教徒不可以想象没有教皇的存在,支离的新教却可以。从这一方面说,教廷在欧洲的统治,延续了一种黑化的罗马精神,罗马的行政体制通过教会继续在西欧发挥作用。服膺教廷,某种意义上近于服膺罗马。何况基督教本身就是后期罗马的意思形态。因此,十字军东征要讨伐异教来正名,日耳曼的东向移民运动也要讨伐异教来正名。楼主觉得这大概是为什么发源自近东的基督教跟远东的佛教比起来,同样在中古,前者表现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式的森严,后者气质显得小国寡民。
    这样说的话,走出中古,也就是走出罗马。真的走出了?文艺复兴,制度选择上是希腊民主压倒罗马帝制,启蒙运动更别说了。马基雅维利并不是文艺复兴中最耀眼的明星,他喜欢谈古代美德,很少谈艺术和科学,批评教权,像个没进入基督世界的罗马人。文艺复兴发生在城邦社会,近乎希腊,布鲁诺、伽利略等人,文艺复兴前后三杰,近乎古希腊及希腊化时期的面貌。
    不过,西欧还是依靠4个世纪的君主制时代完成了产业革命。帝制罗马的幽灵继续在欧洲飘荡。教权完成了霸占公共生活的使命,换上世俗王权继续干。
    欧洲自罗马后,一直礼崩乐坏。其中,在东罗马失陷于奥斯曼后,另外两个近代文艺复兴中的热点,意大利和西班牙,一文一武,他们在中古本来就“文艺”过。西班牙是穆斯林打造的安达卢斯重镇。北意大利法统上由原加洛林三分之一的中法兰克继承,三皇子之长洛泰尔一世根据《凡尔登条约(843)》分到的地盘,大皇子分到了最好的地盘,包括近代文艺复兴的策源地+近代资本主义的南方先驱-北意、近代欧陆产业革命的原料基地阿尔萨斯-洛林、近代资本主义的北方先驱-尼德兰,后来陆续丢了,就剩下意大利中北部。洛泰尔一世的曾祖父丕平献土,导致教皇国登场。干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事。近代欧洲“得风气之先”的一文一武,皆起自半岛,一个面向地中海,一个面向大西洋非洲沿岸,也就是西非奴隶贸易口岸。他们都属于日耳曼系,西班牙开拓世界、成就最大,两牙受到了阿拉伯航海遗迹的指引。西班牙带起了欧洲北方,哈布斯堡家族源自阿尔萨斯,阿尔萨斯曾是中法兰克属地,另一个曾经的中法兰克地盘——尼德兰南部也就是比利时被西班牙哈布斯堡统治了200多年(1506~1713拉施塔特和约变为奥地利哈布斯堡属地),北部也就是荷兰被西班牙哈布斯堡统治了75年(1506~1581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独立)。西班牙统治期间安特卫普成为16世纪欧洲少数人口破10万的大城市之一,拥有欧洲最早的证券(国债)交易所。荷兰独立后成为“海上马车夫”。英国继承了西班牙的日不落,还继承了西班牙的譬喻,印度是英国女王王冠上的宝石,尼德兰是西班牙国王王冠上的珍珠。南欧两强,得风气之先,祖上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南欧之后是西欧。东欧基本上没有大的起色。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1-01 10:04
    回复
      东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比法国更慢。西欧蜕变之后,易北河以东就成为了农产品的供应基地。诞生了哥白尼的波兰竟然如此不中用。在15世纪西欧君主向集权迈进时,波兰正陷于农奴制第二版,农奴符合贵族利益,14~15世纪波兰的上下两院被大小贵族把持,架空君主,波兰的贵族会议是当时欧洲最民主的议会机关,也许跟雅盖沃是立陶宛人有关,所以我也不太感冒叶卡捷琳娜弑夫、对贵族让步换取支持。16世纪后期卢布林联合后,立波联邦奇迹般弄出了中古的国王选举制,以前欧洲的国王选举都发生在中古,西哥特贵族选举国王,神罗的选帝侯,神罗有资格选帝的诸侯波希米亚的贵族选国王(1621被斐迪南二世取消),枢机主教团选罗马教皇,威尼斯总督选举等。连有议会传统的英国,16世纪的都铎王朝都比波兰更为集权啊。。。懒得写了,我的意思是,罗马体制的幽灵直到20世纪才真正终结于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彻底翻出日耳曼的劣根性,启蒙的道统实际落到了美国身上。罗马最后的影响主要在西欧,西欧集权的时候,东欧放任贵族,比西欧迟一步。往前推,中古时东欧通过大移民接纳德国庄园制就比西欧迟一步;往后推,产革比西欧迟一步,东欧跟西欧亦步亦趋,没戏看。南欧先起来主要是占了流通便利,伊比利亚,意大利城邦,都是流通领域的好手,到了实业时代,啊哈。其中伊比利亚流通的本事,继承自阿拉伯穆斯林。而西欧在做实业的过程中,帝制帮了忙,因为封建割据不利于形成内部统一市场,汉萨同盟、卡尔马同盟,各种商贸同盟充其量政府间国际组织,行政军事各种不统一,等等原因,伊比利亚靠外部市场,海外属地,比如尼德兰,那又不是他本土,西欧赶上来主要是内需问题解决得好,英国日不落只是一个大号的西班牙,真正的质变起自产革。那我之前为什么说中古走出罗马呢,当时把宗教上的罗马置换成了世俗的罗马,没收教产,国王自立国教,英国最典型。这就是欧洲的三个路线的分野。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1-01 1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