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相安
“阿离,你到底想要什么?”
“等王上哪天想要这天下了,我便告诉你我想要什么!”
“本王现在不想知道了!”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了好几个昼夜,好容易才见停。不知是不是因这天气阴沉,慕容离近来总是神色恹恹,精神愈加显得萎靡。
小侍从将整张桌案摆满了碗碟,虽是清淡的饭菜,那菜色却格外的精致,想必那人是花了心思的。慕容离却不怎么提得起兴趣,随意扒拉了几口便放下了碗筷,靠在软榻上阖了眼睫。
小侍从名唤知谨,年约莫十三四,年纪虽小,做事却麻利,也懂得进退。轻声地收拾好桌案上的东西,又拿起一旁的外袍替慕容离盖上,这才出了向煦台。
玄衣的君王已经在水榭边站了许久,正值暮春时节,水榭旁的羽琼开得极好,刚被雨水打过的花朵向下垂着,时不时还有水珠滴落,淡淡的清香弥漫在整个王宫。
“他如何了?”
“回王上,医丞来把过脉,公子脉相虚弱,许是无意间引发了旧疾,需得好好调理!”
“嗯,你好生照料他。”
知谨回到向煦台慕容离已经醒了,坐在案前执笔画着什么。
“外面雨已经停了,公子要不要出去走走?”见慕容离点头,知谨走近,扶着他起了身。
其实说是出去却也只是出了屋子,“王上来过了?”
“是,王上问了公子的近况……公子……”知谨欲言又止。
“你想问什么?”
“知谨不明白,公子与王上明明就是心意相通,又在乎对方,为何?……”
知谨在向煦台服侍了两年,而这两年公子与王上从未相见过,公子之前不知是何原因曾饮下鸩酒,虽是捡回了一条命,但终是伤了心脉,这两年间也不曾踏出过向煦台。王上对公子的身子倒也上心,隔着日子便来问问公子的状况,上好的药材不曾间断,但是却从未进去向煦台,只是在离向煦台不远的水榭边等着宫人的回禀。
慕容离浅笑不语,他与执明的恩怨早已说不清道不明,也无法再说是谁欠了谁的,他们之间从前隔了太傅和子煜,如今又隔了一个瑶光。慕容离深知心脉重伤的他生命不会太长,执明自然也明白,而此时此刻的他们,所求不过是一份相安无事的安好!
--------------------------------------------------------------------------------------
慕容离喜静,因此向煦台服侍的宫人不过两三个,入了夜更是都遣散了回去,只留下知谨一人。
执明就站在屋外,这是他两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踏入这里。仅仅一门之隔,可要跨越却又着实艰难,直到手中的酿酒已经冷透,他们之间何时成了这般呢?
屋内只有两盏烛火轻曳,慕容离散着发阖目斜靠在软榻上,月光透过窗页洒进来却又被那青纱的屏风给挡了回去,清清冷冷。
执明轻声地走近,细细的端详着眼前的人,他更瘦了,从前的衣物穿在他身上竟显得又宽大了些,不知是不是光线太暗,那人脸上似乎没什么血色。
执明在他身边坐下,伸手将盖在那人身上的红袍往上扯了扯,却不想还是惊醒了慕容离。
“王上怎么来了?”
慕容离道,声音一如既往的清冷而干净。
两年不见,他们之间隔着太多的事,很多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无法开口,只能一笑置之。
“本王没记错的话,今日是阿离的生辰,阿离,陪本王喝一杯吧!”
慕容离不语,自顾自地拿起案桌上的酒壶将执明身前的酒盏斟满,复而又为自己满上,然后一饮而尽。清酒入喉,并无辛辣之感,甚至没有太多的酒味,只有淡淡的清香留在唇齿间,若是细品,不难发现那香竟是自于羽琼。
“这酒名唤‘梨花酿’,不过本王吩咐那酿酒师傅将梨花换成了羽琼,本王听闻阿离近来夜里咳得厉害,这羽琼既能入药止咳,想必入酒的功效也不会差!”执明一边说着一边端起酒盏。
“王上有心了。”
那一夜,执明在向煦台坐了很久,久到第一缕晨光照进屋子,两人也没有注意。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年,他还是天权混吃等死的王,而他也还是他的兰台令!
那日之后,执明再也没有踏足过向煦台。
------------------------------------------------------------------------
后记
慕容离是在一个冬夜离开的,雪下了一整夜,执明也在水榭边站了一整夜,目光不知落在何处,感觉不到有多冷,只是心里空空的。
向煦台一直由知谨守着,收拾着,入夜也总有一两盏烛火轻轻摇曳着,许多年从未变过!
玄衣的君王站在水榭边,却再也等不来宫人的回禀,等不来那人的消息。
慕容离走了,执明也还是执明!
相安
“阿离,你到底想要什么?”
“等王上哪天想要这天下了,我便告诉你我想要什么!”
“本王现在不想知道了!”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了好几个昼夜,好容易才见停。不知是不是因这天气阴沉,慕容离近来总是神色恹恹,精神愈加显得萎靡。
小侍从将整张桌案摆满了碗碟,虽是清淡的饭菜,那菜色却格外的精致,想必那人是花了心思的。慕容离却不怎么提得起兴趣,随意扒拉了几口便放下了碗筷,靠在软榻上阖了眼睫。
小侍从名唤知谨,年约莫十三四,年纪虽小,做事却麻利,也懂得进退。轻声地收拾好桌案上的东西,又拿起一旁的外袍替慕容离盖上,这才出了向煦台。
玄衣的君王已经在水榭边站了许久,正值暮春时节,水榭旁的羽琼开得极好,刚被雨水打过的花朵向下垂着,时不时还有水珠滴落,淡淡的清香弥漫在整个王宫。
“他如何了?”
“回王上,医丞来把过脉,公子脉相虚弱,许是无意间引发了旧疾,需得好好调理!”
“嗯,你好生照料他。”
知谨回到向煦台慕容离已经醒了,坐在案前执笔画着什么。
“外面雨已经停了,公子要不要出去走走?”见慕容离点头,知谨走近,扶着他起了身。
其实说是出去却也只是出了屋子,“王上来过了?”
“是,王上问了公子的近况……公子……”知谨欲言又止。
“你想问什么?”
“知谨不明白,公子与王上明明就是心意相通,又在乎对方,为何?……”
知谨在向煦台服侍了两年,而这两年公子与王上从未相见过,公子之前不知是何原因曾饮下鸩酒,虽是捡回了一条命,但终是伤了心脉,这两年间也不曾踏出过向煦台。王上对公子的身子倒也上心,隔着日子便来问问公子的状况,上好的药材不曾间断,但是却从未进去向煦台,只是在离向煦台不远的水榭边等着宫人的回禀。
慕容离浅笑不语,他与执明的恩怨早已说不清道不明,也无法再说是谁欠了谁的,他们之间从前隔了太傅和子煜,如今又隔了一个瑶光。慕容离深知心脉重伤的他生命不会太长,执明自然也明白,而此时此刻的他们,所求不过是一份相安无事的安好!
--------------------------------------------------------------------------------------
慕容离喜静,因此向煦台服侍的宫人不过两三个,入了夜更是都遣散了回去,只留下知谨一人。
执明就站在屋外,这是他两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踏入这里。仅仅一门之隔,可要跨越却又着实艰难,直到手中的酿酒已经冷透,他们之间何时成了这般呢?
屋内只有两盏烛火轻曳,慕容离散着发阖目斜靠在软榻上,月光透过窗页洒进来却又被那青纱的屏风给挡了回去,清清冷冷。
执明轻声地走近,细细的端详着眼前的人,他更瘦了,从前的衣物穿在他身上竟显得又宽大了些,不知是不是光线太暗,那人脸上似乎没什么血色。
执明在他身边坐下,伸手将盖在那人身上的红袍往上扯了扯,却不想还是惊醒了慕容离。
“王上怎么来了?”
慕容离道,声音一如既往的清冷而干净。
两年不见,他们之间隔着太多的事,很多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无法开口,只能一笑置之。
“本王没记错的话,今日是阿离的生辰,阿离,陪本王喝一杯吧!”
慕容离不语,自顾自地拿起案桌上的酒壶将执明身前的酒盏斟满,复而又为自己满上,然后一饮而尽。清酒入喉,并无辛辣之感,甚至没有太多的酒味,只有淡淡的清香留在唇齿间,若是细品,不难发现那香竟是自于羽琼。
“这酒名唤‘梨花酿’,不过本王吩咐那酿酒师傅将梨花换成了羽琼,本王听闻阿离近来夜里咳得厉害,这羽琼既能入药止咳,想必入酒的功效也不会差!”执明一边说着一边端起酒盏。
“王上有心了。”
那一夜,执明在向煦台坐了很久,久到第一缕晨光照进屋子,两人也没有注意。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年,他还是天权混吃等死的王,而他也还是他的兰台令!
那日之后,执明再也没有踏足过向煦台。
------------------------------------------------------------------------
后记
慕容离是在一个冬夜离开的,雪下了一整夜,执明也在水榭边站了一整夜,目光不知落在何处,感觉不到有多冷,只是心里空空的。
向煦台一直由知谨守着,收拾着,入夜也总有一两盏烛火轻轻摇曳着,许多年从未变过!
玄衣的君王站在水榭边,却再也等不来宫人的回禀,等不来那人的消息。
慕容离走了,执明也还是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