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打坐吧 关注:16贴子:867
  • 1回复贴,共1

禅定是用来干嘛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禅定是用来干嘛的?
什么是禅定,古人有非常多描述:“禅那”、“静虑”、“三摩地”、“等持”、“心一境性”、“三昧”……直接去看那些,千头万绪,想搞清楚,也不大容易。
现代人还有一种做派,尝试用其他学科比如心理学、脑科学等去描述禅定,讲的似是而非,早已不是佛教的“禅定”了。这篇文章,尽量用大妈能听懂的话聊聊禅定。不过,并不聊如何得到禅定,只聊为什么需要禅定,禅定是用来干嘛的。
1、
禅定不是用来玩的。不是吃饱了没事干,装模作样弄出来这么个东西,让人家看起来很神秘。禅定也不是打坐,不是今天说的“瑜伽”,弄出各种高难度的姿势和动作。佛教里也有“瑜伽”,意思是“相应”,和今天说的“做瑜伽”是不同的。禅定也不是冥想,不是“禅宗”的禅、“禅茶一味”的禅,更不是什么“一期一会”之类的东西。
禅定,是解脱道路上,重要的一环。
要了解禅定是干嘛的,首先得了解佛教是干嘛的。佛教的目的是解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佛教可分为声闻乘和菩萨乘。声闻乘的目的,是自己从烦恼中解脱;菩萨乘的目的,是帮助一切有情从烦恼中解脱。佛教关注的一切,都和解脱有关。如果要用现代学科来命名佛教,最适合的应该叫“解脱学”。
解脱并不是容易的事,更不像很多人想象的——死了就解脱了。尤其是以大乘佛教的观点看,自杀会给自己和周围人带来更大的烦恼和痛苦,这是和解脱相悖的。因此,有必要找到一条真正的解脱之路。
佛陀是解脱了的人。他是有资格和能力指导别人解脱的。佛陀关于解脱的学问,就像一个博士对于他博士论文的研究——没有人比他更精通,也因此,他的博士论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懂。事实上,除了他自己,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对论文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脚注,标出来的和没有标出来的,理解到作者本人达到的层次。
博士并不需要一般老百姓读懂他的论文。但佛陀慈悲,希望尽可能多的人懂得如何解脱。所以,关于如何解脱,佛陀也可以讲不同的版本,有的版本可以讲一年、十年甚至一辈子,有的版本只需要三分钟,甚至,一句话。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就是详细的版本,三学、八正道,就是简略的版本。它们都是研究如何解脱的学问。
关于八正道,我在《王路:出家人怎么解决性欲?》这篇帖子里简单提到过。这篇文章从“三学”展开,而且,并不详细讨论三学中的增上戒学、增上慧学,只讨论增上心学——禅定。为了简便,以下把“增上”两个字省略掉,按照常说的“戒、定、慧”来表述。
2、
要想解脱,需要得到“智慧”。但这个智慧,并不是世俗常说的智慧,不是精明,不是如何在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占点小便宜,如何讨好上司,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并不能解脱,有人得了抑郁症,有人跳楼了。世俗智慧的多寡,和解脱的智慧没有关系。只是梵语中的“般若”,翻译过来,用了汉语中固有的“智慧”这个词。它们的意思是不同的。
般若智慧,不是可以在世俗中得到的。大体地说,只有在禅定中得到的智慧,才是通向解脱的智慧。(特例下文会谈到。)因此,要想得到智慧,必须要有禅定;而要想得到禅定,必须要有戒律。——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这就是“增上三学”。
戒,也叫“波罗提木叉”,意译叫“别解脱”,或者叫“处处解脱”。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对很多人来说,“戒”更像是一种束缚。为什么“戒”叫“解脱”呢?并不是说“戒”本身等于“解脱”,而是说,戒是解脱的因。必须经由戒,才能得到解脱。这是“因中说果”。
3、
研究人如何从烦恼中解脱,(严格地讲,是一切有情众生,因为主要针对人,我们就直接说人好了),该怎么研究呢?要先对人进行分析,研究人是由什么构成的。就像研究飞机、汽车,需要知道飞机、汽车由哪几部分构成。
我们研究水,如果只研究装在杯里的水、装在瓶里的水、河里的水、海里的水,是没有办法理解水的。这样研究水,也是学问,叫“水文学”,研究的是“水”的“文”,是水外在呈现出的种种变化,而不是“水”的“质”。如果我们研究中国人有什么烦恼、美国人有什么烦恼,唐朝人有什么烦恼、宋朝人有什么烦恼,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烦恼问题的。我们要研究人是什么,烦恼是什么,才不至于走偏。
人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划分。从解剖学的角度去看,人由头、手、足、躯干等组成,由八大系统组成: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这样分也可以,但这样分,就不是“解脱学”,而是解剖学、生物学。没有办法说,要想让一个人解脱,先让他的脚解脱,再让他的手解脱,最后让他的头解脱,这个人就解脱了。大卸八块的方式,是不能让人解脱的。也没有办法说,先让他的呼吸系统解脱,再让他的泌尿系统解脱,最后让他的神经系统解脱。
那就只能考虑另外的分析方式:人是由什么构成的?一个非常简单,非常容易想到的划分是:人是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先让人的身体解脱,再让人的精神解脱,这样人不就解脱了吗?
怎样让人的身体解脱呢?科学的发展可以提供很大帮助。怎样让人的精神解脱呢?宗教可以提供很大帮助。这样看,似乎解脱并不难。但是,佛教并不赞许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划分——人是由身体和精神构成的,虽然很基础,没有办法绕过,但也很肤浅,只停留在这一层次,就会造成接下来的不正确认知。因为,身体和精神,并不是可以彼此独立的。
一个人没有办法先让下半身(肉体)解脱,再让上半身(精神)解脱。一个人在解脱下半身的问题时,就会给上半身带来更多的问题。一个人如果纵欲,下半身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会给他带来不好的名声;而当他解决上半身的问题时,下半身的问题往往要被压抑。把人划分为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可以成为分析人的出发点,但停留在此,把身体和精神对立起来,解脱的问题就走进了死胡同。
当一个人身体不好,疾病缠身的时候,精神能不受影响吗?佛陀晚年背疼,阿难看了伤心,佛陀说,我身苦,但心不苦。佛陀是已经觉悟的人,和凡夫是不同的。他说“心不苦”,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状态。纵然如此,佛陀的精神和身体,也不是能够完全独立的。
4、
佛教研究解脱,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把人分析为五蕴。这非常伟大,是让解脱真正成为可能的前提。佛教认为,人是五蕴和合而成,是在五蕴和合的基础上,给它取了一个名字。
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蕴,就是“积集”的意思。很多东西堆在一起,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彼此缠绕覆盖,就是蕴。
为什么要把人看作色、受、想、行、识,五种东西的堆积呢?
这与佛陀自己的觉悟经验有关。在解脱的不同阶段,面对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就好比上学,有小学、中学、本科、硕士、博士,在每一个阶段,都会碰到难题,不同阶段的难题,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比如,小学可能学奥数的问题最头疼,中学可能考托福的问题最头疼,博士可能读文献懂问题最头疼。
之所以把人分为五蕴,而不是六蕴、八蕴,并且是这样的次第,也是有很多讲究的。讲根的时候,就讲六根,讲识的时候,就讲八识;但是讲蕴的时候,就讲五蕴。为什么这样?细讲是讲不完的,只讲其中的一点。
5、
五蕴第一个是色蕴。是说,在解脱的道路上,面对的第一个主要障碍,是色的蕴积,是物质方面的堆积和障蔽。
佛陀在解脱的道路上,发现限制人的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色界、无色界离常人比较远,就像中学和大学,而我们都还在欲界的小学里,对于大学关注什么,是不了解的。受、想、行、识的蕴积,对我们目前来说,还不是很大的问题,色的蕴积,是很大的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欲界的众生来讲,只有色的积集和荫蔽才是问题,受、想、行、识的积集和荫蔽就不是问题,而是说,以色为主。这才是符合“缘起”的思维。
所谓缘起,就是一切事情,都不是由单一的、有限的原因产生的,都是由无量无穷的条件,聚合到一起产生的。比方说,人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成。从物质上看,人是四大的和合。地、水、火、风凑泊到一块,形成了人。我们常说:人的牙齿是地大、血液是水大、呼吸是风大。这意思是,牙齿,以地大为主,其中也有水大、火大、风大,不是单有地大就完了,那就不是众缘和合了。
再比如,我们说,这件事是善,那件事是恶。并不是说,这件事是百分之百的善。而是说,这件事,以善为主。大体上是善的,细究起来,它也是杂染的。凡夫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杂染的。其中有清净的部分,也有染污的部分。在一时一地,清净的部分多,我们就说它是善的。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一件事情也会牵连到许多其他事情,其中染污部分的作用,可能就会体现出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1-05 15:56回复
    所谓色蕴,翻译成大妈都懂的话,不妨说,是与物质相关的障碍与烦恼。“色声香味触”带来的烦恼、“财色名食睡”带来的烦恼,都是以色蕴为主。买不起房、还不起房贷、以色蕴为主;娶不上媳妇,以色蕴为主;吃不到好吃的,以色蕴为主;听不到好的音乐,以色蕴为主……
    基本上,世间能够接触到的烦恼,总是以色蕴为主的。
    那为什么还要谈受、想、行、识四蕴呢?
    这就好比,招一个公务员,要对他进行政审,看看他祖上三代都干过什么,看看他的档案有没有什么污点,看看他的学历。这些东西,虽然不直接跟他的工作相关,但绝不是没有影响。
    色蕴,和受、想、行、识四蕴,是纠缠联系在一起的。单解决色蕴的问题,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色蕴的问题的。只要有受、想、行、识四蕴,就会不断地带来色蕴的问题。
    而受、想、行、识四蕴的问题,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但深挖下去,会发现,它们牵涉到问题的根本。而受、想、行、识四蕴的问题,是到了色界、无色界的阶段,才慢慢凸显出来的。正因此,才需要禅定。如果没有禅定,你就没有办法了解受、想、行、识四蕴,也不可能彻底了解色蕴。
    这就好比,你跟一个人斗,把这个人打败,又来一个人,把第二个人打败,又来一个人…… 你面前的这个人是别人的枪,真正的对手,是隐藏在后面的。色蕴,就好比是一条枪,真正的对手,是受、想、行、识四蕴,而终极大BOSS,就是最后的识蕴。如果没有禅定,你永远见不到幕后的主使者,只能看到前面纷至沓来的枪手。
    禅定的必要性在于,它帮助修行者更深入、更全面、更细致地认识自己,也认识自己的对手——烦恼。没有禅定,就搞不清“我是谁”、“我的敌人是谁”,稀里糊涂地打,想取得彻底的胜利是几乎不可能的。
    6、
    有人问:说几乎不可能,是不是意味着也有例外?
    是的。也有例外。一种是全分慧解脱的阿罗汉。但这种阿罗汉,也不是一点禅定都没有,只是没有到色界的初禅,但也是到了初禅的近分定(未到地定),也是做到了“等持”的。这种例外,并不能算严格的例外,只能算临界情况的特殊性。
    另一种,是修净土,往生极乐世界。早期的净土法门,讲“念佛三昧”,所谓三昧,就是禅定,在定中见佛,被阿弥陀佛接引到极乐世界,这并不是例外。但善导大师之后的念佛法门,讲“称名”即可往生,是往生的“正定之业”。这个“正定之业”的“定”,与“禅定”的“定”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决定”的意思。往生之后,就是声闻中的阿罗汉,或者菩萨中的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就相当于得到了般若。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正定之业”。但在往生前,并不要求具备禅定的功夫。这种法门,依靠本愿往生,对“一心不乱”的解释,也不是“心一境性”,不是“禅定”,这是一种特殊的情况。
    除此之外,想得到般若,都是需要禅定的。
    7、
    学佛的人,平常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好像很简单。但到底什么叫无常、什么叫无我,理解体会起来并不容易。
    所谓“我”,是五蕴和合的假名。《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连五蕴是什么,都不能切身地体会到,怎么能“照见五蕴皆空”呢?
    我们看、听,去医院检查,做心电图,都没有办法检查到“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因为它们并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东西,也不是物质。就像你无论用什么仪器检查,也检查不出我今晚吃饭时正在思念谁。但我思念谁,我是清清楚楚知道的,不会因为检查不出来就否认它。
    怎样才能面对五蕴,或者说,体会到五蕴呢?色蕴很简单,捏捏肚皮上的肉——这是色蕴,是物质的堆积。但是,受、想、行、识四蕴呢?
    需要通过禅定。
    色、受、想、行、识,五蕴,就好比五个人的工作小组。它们的工作是互相交叉关涉的。但各自有不同的分工,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蕴为主。
    要看清楚这种区别,需要引入一个坐标系:三界。
    8、
    我们说轮回。什么叫轮回?三界六道,就叫轮回。
    一般人说六道轮回。但如果研究解脱,从三界的视角下看,更方便。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其中的欲界,六道都有,我们一般人最熟悉的就是欲界,所以人们常说六道轮回。
    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什么是这三种呢?为什么不是两种?
    我们需要知道,说三界,并不是像房间里有三个桌子那样,只能说有三个桌子,不能说有两个,或者四个。三界,是一种定义,一种分类法,把它分为三种类别: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么分类,是为了修行的方便,为了便于理解“我”是什么,“烦恼”是什么。
    有人不懂这一点,就会问:你怎么证明色界存在?怎么证明无色界存在?——三界是不需要证明的,它是被定义的。就像六道,也可以定义成五道,取消阿修罗,也可以把阿修罗单独拎出来,定义成六道,这是关系不大的。
    三界能不能变成两界?
    能的。为什么不能?可以分为:色界、无色界。
    《品类足论》卷六:色界云何?谓欲界、色界,总名色界。
    如果你把欲界、色界合成一类,三界就变成了两界。
    也可以这样分:欲界、色无色界。
    然而,为什么佛陀要说三界,不说两界呢?
    这是至关重要的。
    9、
    我们说,去分析人,最简单的划分,是二分法:物质和意识,身体和精神。
    如果把三界分成两界:色界(欲界和色界),就是既有物质又有精神的世界;无色界,就是只有精神没有物质的世界。
    不过,无色界到底有没有色,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说,无色界,当然没有色。有人说,无色界,也有细微的色。
    为什么会有这种争议?因为,物质和精神,这种二元对立的划分法,在考察到临界情况时,就会出现问题。精神可以完完全全独立于物质而存在吗?并不能。所以,无色界,要说完完全全没有色,也不准确;要说有色,又违反无色界的定义。
    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三界的分类有问题,恰恰相反,说明了三界分类的高明。——它没有分为两界。就像五蕴,五蕴也可以分为两类的:名、色。色蕴,是色;受想行识四蕴,是名。分为两类,比五类要简单多了,但更容易陷入二元对立之中,而意识不到它们之间的交互影响,那就不容易理解缘起了。
    既然无色界,与欲界色界的区分,是按照物质、精神的差别建立的,那么,欲界,与色界无色界的区分,又是依据什么差别建立的呢?
    答曰:运动和静止。
    如果把三界合并成两界,可以这样分:
    一种:物质界(欲界色界)、精神界(无色界)。
    另一种:动界(欲界)、不动界(色界无色界)。
    我们说造业,业有三种:善业、恶业、不动业。如果造了不动业,就铁定会升到色界、无色界里去。可见色界、无色界,有“不动”的意思。
    我们说“四禅八定”,什么叫八定?色界的四禅定,无色界的四定,合起来叫八定。色界和无色界,都叫定。欲界不叫定。
    我们常说“禅定”,“禅”和“定”是不一样的。禅,叫“静虑”,是有“静”又有“虑”的。欲界和无色界都不能叫“禅”。欲界有“虑”没有“静”,无色界有“静”没有“虑”。可见,色界、无色界,都是“静”的意思。
    因此,三界的划分,不是随随便便的,是综合了“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这两方面的考量,划分为三界的。如果只考虑一方面的话,就只能划分为两界,一旦只用二分法,就很容易陷入对立。
    这是因为,只要我们用分析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分析的基础,总会在某一时刻动摇——难道运动和静止、物质和意识,就是彼此独立的吗?并不是。但只要分析,又不能不以此为基础展开。所以佛教分为三界、五蕴,不能不说是很巧妙的。
    10、
    我们再来看五蕴。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次序?
    可以有很多理由,这里介绍一种。
    在欲界,我们主要面对的是色蕴。五欲对我们的吸引,主要属于色蕴。五欲是色、声、香、味、触。也有一种说法,财、色、名、食、睡。
    在色界,主要面对的是受蕴。到了色界,五欲的作用就减弱乃至没有了。要想进入禅定,首先要诃五欲,弃五盖。在初禅,没有鼻识、舌识;二禅以上,眼识、耳识、身识也都没有了,这时候,色蕴居于次要地位,受蕴的作用凸显了:前三禅分别叫做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得乐地,“受”是非常显著的。
    在无色界的前三地,“想”的作用凸显。想的作用是取相。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都是这样。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定,思心所的作用开始凸显,就是行蕴。
    我们说,苦有三种:苦苦、坏苦、行苦。苦苦和坏苦,是容易了解的,但行苦,很难了解。只有到了无色界,才能够了解行苦。在一切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中,都有行苦在。唯有到无色界,别的一切苦都没有了,只剩下行苦,行苦的作用就凸显了。
    这就是色、受、想、行四蕴安立的次第。而识蕴,是更加微细的行相,是永远躲在幕后的操纵者,所以立在最后。
    虽然说,三界中,欲界的特征是以“物质的运动”为主,色界的特征是“物质的不动”为主,无色界的特征是以“非物质”为主,但实际上,无色界就没有运动吗?当然也有。正因如此,行蕴、行苦,才在无色界中体现得尤为分明。行蕴的行,意思是迁流、造作。从色的一方面说,叫迁流,从心的一方面说,叫造作。
    要想从烦恼中解脱,度一切苦厄,需要照见五蕴皆空。要想照见五蕴皆空,需要了解什么是五蕴。要想了解什么是五蕴,需要了解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不同,因此,需要禅定。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1-05 1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