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0月04日漏签0天
怀表吧 关注:8,999贴子:85,139
  • 看贴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99回复贴,共4页
  • ,跳到 页  
<<返回怀表吧
>0< 加载中...

简单入坑教程(新人福利)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系列介绍怀表入门知识的文章,文章原自《传承》杂志,由盛时网微博转载。本系列的文章比较清晰的讲解了入门级别的怀表知识(有配图)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对初入表坑的新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教程(想当初我想了解一点相关知识简直难如上天啊😂)最后上个江诗丹顿57260镇楼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一讲:传动机构


2025-10-04 21:19: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时计的结构由来已久,西方最早的机械式时计使用天然动力,什么样的动力是天然动力?可惜现代人见到农田利水车的机会不多,不然很容易就可以猜到了,那时候没有表,只有钟,一座钟通常就是一幢房子那么大。最早的发条出现在十五世纪,有了发条,才有机会出现使用发条作为动力的机械表。在我们一开始认识表的结构时,可别让行行色色眩目的表壳造型模糊了焦点,在表壳底下那颗强而有力的心脏,才有让我们得以记录时间的最大功臣。
在一只机芯里头,储存动力的组件叫做发条盒,又叫做一番车。不论是用手上链,或是自动上链,动力都会被存在这个地方,透过一整串的齿车依顺序传到摆轮。在下面的图里,第一个圆圈就是发条盒,其后的齿轮依次叫二番车、三翻车、四番车、五番车(擒纵轮);再来是会左右摆动的擒纵叉(马仔),最后就是摆轮。
五番车以及马仔称为擒纵结构,由发条传来的动力原本只让齿车转动,但在马仔这里被变成左右摆动,以目前最流行的瑞士杠杆式擒纵结构(大约占了99.9%)来说,长得像船锚的擒纵叉被五番车向右推,擒纵叉的尾端接到摆轮下方一个叫滚子的地方,它会强迫摆轮顺时针转,但摆轮上有游丝,游丝的弹力让摆轮顺时针转了一个角度之后反转,连带使擒纵叉与五番车向左推,五番车又能再前进一齿,发条的弹力又再释放一次,机芯的运作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把发条的弹力释放放掉。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讲:平衡摆轮(上)
如果把一只表比拟做一栋雄伟建筑,那么面盘是它外墙、屋顶与门面,机芯则是它的内在;房子里给人重要印象的是客厅,舞台上让人沉醉的是主角,摆轮就是机芯的主角。大多数时候,聚光灯只照在摆轮上头,它的动作最大,却又清除无比,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所有人注目的焦点;倘若要讲解一只机芯,自然也从这里开始最适当。倒不是其他零件不那么重要,而是像小说一样,一开始不从主角讲起,常常就让人书翻不下去。
摆轮被很多人称做平衡摆轮,他的讲法来自西方文字,然而它的意思与平衡有没有关系就大大值得研究,严格来说,它的平衡是所谓的“动态平衡”,一只摆轮在工作时并不会静止,它不断往复回转,逆时针转,再顺时针转,来自发条的动力与来自游丝的强力相互抗衡,让它持续不断地工作。游丝与摆轮在时计的历史上都很年轻,这两样零件出现之后,时计才开始能够携带,之前的时计都是“盖”这个字毫不夸张,古时候造一座钟,就像盖一间大别墅一样。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上头提到了摆轮工作的原理,它使命就是负责“以稳定的步调,消耗发条的弹力”。它发展的过程里,摆轮直径由大而小,摆轮的品质由粗到精;前两者与“让时计工作的理念”有关,后两者则是希望让时计走得更准。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三讲:平衡摆轮(下)
之前说摆轮是手表这座舞台上的主角,理由是它动作有清晰,看起来又迷人,它还是机芯这个为机械里的心脏,如果看机芯不看摆轮,好比在街上看见迎面做来的人,不论多么高挑飘逸的身形,若有似无的淡淡幽香,如天孙织就的霓裳雨衣,没看到脸似乎就少了些什么踏实的感觉;没看到摆轮,也会在赏表的时候留下一样的小小遗憾。其实,摆轮不只是美观上不可少的部分,这次要提一点小小的轶事,用来证明摆轮有多么重要(虽然它不是无可取代的,不然石英表是怎么席卷世界的?)。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有人说,登月可能是美国捏造出来的骗局,姑且不论这说法有没有根据,是不是可能毁掉东方人对嫦娥的幻想,但有些部分到时令爱表人深信不疑的,那就是,至少有几只表跟着火箭上太空了。从小我们的课本里就会写到,太空是失重状态的,那么,手表在太空里能够运作吗?所有东西都没有重量的时候,摆轮还会转吗?手表走起来还准吗?是不是那么准,只有太空人能够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但摆轮还会转绝对是确定的,因为摆轮的动作并不依靠重力,而是依靠两种弹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种弹力分别来自发条与游丝。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您正在参与时计历史上一项巨大秘密的解密过程,这可是难得拥有的经验呢!在游丝与摆轮发明前,用来消耗发条弹力的结构都是所谓的“钟摆”,逼不得已必须在这里用上“钟”字,其实单用一个“摆“字也行,只是怕读者要一阵子才能联想到,加上钟字就简单有明白。“摆”的原理最早是天文、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的,在17世纪一位名叫惠更斯(Christian Huygens)的科学家把它用来制作小型的钟,后来的钟就逐渐放弃了天然动力(主要是水),但在够携带的表上,钟摆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于是有人把摆轮用在时计上(这点很有争议,有人说,摆轮发明的时间比“钟摆”更早),发现虎克定律的虎克(Robert Ho oke)更在摆轮上加一根圈状游丝,摆轮的雏形就出现了。
在手表机芯的运作当中,“重力”、“地心引力”的影响其实不大,机芯就是一场发条与游丝之间的战争,发条一拳过来,游丝一脚踢回去,来来往往之间,手表就能够计时了;也因为这样,它才能在失重的太空里运作。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四讲:快慢针
对表迷来说,“快慢针”是个既熟悉又遥远的名词,它常出现在介绍机芯的文章里,也常在透明表的表上看到;但它就像杂志或是电视上的窈窕佳人一样,看得到,却不一定摸得到。大多数时间,只有制表师跟修表师傅会碰到快慢针,表迷少有亲手碰触的机会。但这不妨:欣赏张大千或是米勒的画,不需要观众自己了解作画的手法或是程序,重点是那美的印象如何镌刻在眼底及心里。
表利用游丝让摆轮来回摆荡,用来抵消发条弹力,所以表会走,而且会有快慢差别,大致上,现代的机械机芯里,会透过“游丝长度”或是“摆轮扭矩”来调节摆轮消耗发条弹力的速度。今天不会讨论到“摆轮扭矩”这一项,但可以说说,它通常配合“无卡度游丝”组成整个正时系统。对同一个摆轮来说,游丝越长摆轮转得越慢,游丝变短,摆轮就转得快些;而“游丝的长度”怎么调整呢?当然我们不会拿出一把剪刀,直接把游丝给剪了,万一剪个过头,断掉的游丝跟剪掉的头发不一样,它可不会再长出来。
古代制表师的做法(近代也差不多),是游丝外圈用一个类似夹子的机构来“限制”游丝的长度,这个机构就是快慢针,但快慢针有没有大家理想中那么神奇,真的能依照需求让摆轮由快变慢,或是由慢变快呢?很遗憾,并没有,而且跟所以的想像有很大差距。打油诗说:“远看似花,近看似苦瓜”,拿来形容快慢针也行。那是因为:游丝弹性并不是线性,控制它的长度,不见得改变了它的弹性。所以仔细观察机芯,会发现快慢针旁边虽然有“快~慢”的标示,有的甚至还有刻度,但它们都只有参考价值,一点都不精确。有时候洗完表,表还是走得不准,不见得全是修表师傅功夫不好,有时候是调校骅的时间精神不够多。
为了让游丝能尽量线性地工作,古往今来的制表不知道想白了多少头发,最常见的做法是改良游丝的材质、形状;不管是弄成蓝钢防锈、加上菲利浦曲线(游丝最外圈凸一块的部分),或是使用镍钴合金、钯金、或是打造无敌实际(而且贵到离谱)的方法还有用矽去制造;另一个方向就从快慢针的结构下手加上鹅颈式微调、超长箭针微调,或是其他稀奇古怪的偏心齿轮式、偏心螺丝微调等等;下一回我们就严肃一点来讨论微调机构,看看一只钟表在“准时”的背后,究竟得花多少苦心。



2025-10-04 21:13: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鹅颈式微调让机芯看来更加秀美可人,试想轮夹板上只有一支快慢针或一颗调整螺丝,看起来气氛就差了。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六讲:无卡度游丝
范仲淹的苏幕遮里:“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是一串描写画面的句子,观众先看到蓝天,而后看到一地的黄叶,连河面上也映着金黄色,同时也可以看到水气氤氲,似有若无;倘若我们看一只机芯,这一整个画面会从什么地方先开始,又该怎么形容?前回提了“鹅颈式微调”,顺道也提到了近几年来很流行的一种零件,它叫无卡度游丝(Free Sprung),虽然用在表上的历史悠久,但它老当益壮,百多岁仍然是一尾活龙,而且几乎变成趋势,越来越多表厂采用,一用上它,好比黄袍加身,诸天神佛护佑,功力立刻大进,价钱也水涨船高……
如果暂不讨论材质,无卡度游丝应该是目前最精准的游丝系统,它不需要快慢针,游丝长度固定,减少了快慢针的负面影响,只要游丝的性质稳定,在配合可以调整扭矩的摆轮之后就能构建构出一个稳定的正时系统。无卡度游丝早就广泛运用在航海天文钟上;在手表里,最早大量使用它的厂家“可能”是劳力士(Rolex),早在1940年代末期就开始启用,摆轮上调整矩扭的螺丝叫做Microstlla,曾见过维修师傅调整劳力士机芯正时的表迷一定都会注意到它,它必须使用一支奇特的工具才能调整正时,好处是调整非常容易,不像快慢针的调整有如在玩猜谜游戏一样。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在1953年取得Gyromax摆轮专利,这种摆轮上头有八颗有切痕的砝码,调整的方向也类似,搭配的当然也是无卡度游丝。
再来稍稍讨论它的工作原理,如果游丝长度不能改变的话,要改变摆轮摆动的速度,就只能靠改变摆轮的扭矩了,扭矩是中学物理学到的名词,定义是:“垂直方向的力”乘上“与旋转中心的距离”;严格来说,当我们调整摆轮上的可调砝码时,等于把两个变数都改变了,但表厂已经把计算的问题预先处理掉,所以实际使用上就是旋转砝码,就会让摆轮摆动速度加快或是减慢。它比快慢针可靠多了,但在制造上,它可容忍的误差小,相对精度要求也就高些。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无卡度游丝与快慢针的结构差别其实就是少了快慢针,游丝的长度不能变动,对游丝的品质要求也高一些。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百达翡丽也采用无卡度游丝及可调整扭矩摆轮,板桥上刻有砝码使用说明。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七讲: 四番车与秒针
四番车在表的结构里很尴尬,它跟机芯里很多零件一样,绝对不能少,但平常又显不出它的重要性,除了它用来链接秒针之外,其他方面真的看不出学问。但在机械表复兴的现代,秒针的位置跟走法成了项显示学,如果从这一点来看,四番车稍微变得有趣些。
在机械的走时轮系里(一般来说,就是在摆轮侧这面的齿轮;在基本表款里,面盘的齿轮,大多数可以归纳成“调整轮系”),四番车带动秒针,每一分钟会旋转一圈,如果它连结着大秒针,最早的怀表里没有秒针,时间的长度是随着制表技术精进才慢慢缩小的。试想,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早期农业社会里,知道分及秒的意义有多大呢?因此最早的怀表只有一支针,后来才多了分针,而后有秒针。早期的秒针是跟时分针在不同的轴上的,现代人多称这样的配置叫“独立小秒针”,但由于现代人几乎都生在时分针同轴的时代,独立秒针反而显得特别了。其实,若由技术难度来看,独立秒针的难度是比较低的,这个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是,要把齿车的轴做在同一个点上,一定比较困难,何况手表上时、分针的轴直径可能只有零点几毫米,要在上头钻洞,再多插一支轴进去,制作难度可以想象。
另一点就必须从齿车的安排上来看,技术讲座从一开始就提供表的基本结构让大家参考,动力从齿轮盒传出,而后二番车、三番车、五番车再到马仔、摆轮,把这些齿车全部叠在一起当然不是不行,只是那样若不是打造出非常非常薄,而且保证不耐用的齿车,就是会做出一只像城墙一样厚的机芯,当然在现代高级机芯里有很多特别高档次的作品是这样干的,像是帕玛强尼的Bugatti表,或是后来几只垂直陀飞轮表,几乎都是采用“制钟”的理念去打造的,但这当然在现代的,但这当然不在基本机芯的范围里面。但由基本构造引申,读者不妨思考所谓三针一线的“规范式”表(Regulator、Regulateur)在制作上的难度跟大多数的表比起来如何。当然,除了两个特定观点:大量生产及规格化零件;规范式表无疑是容易做出来的。
秒针位置的改变,也代表了制表技术的精进;早期手表为了有同轴的大秒针,还必须四番车之外,引出额外的齿车去带动大秒针,现代机芯当然也有类似构造,但已经都标准化了,标准化的东西没有什么好提的。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旧式手上链机芯(小三针款)因为齿车排列的关系,四番车不会在机芯正中,秒针轴(4th Pinion)会在较独立的位置,形成一般所谓的“独立小秒针”。


2025-10-04 21:0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EON
  • 瓦齐怀表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三针(右图)是比较新的设计,比较符合一般人读取时间的习惯,让三支针同轴制作难度较高,齿车排列方式也跟传统机芯不同,四番车会在机芯正中,其实很浪费机板面积。但因为现代机具进步,能大量生产小齿车小齿车,因此不再是大问题。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99回复贴,共4页
  • ,跳到 页  
<<返回怀表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