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论吧 关注:225贴子:13,969

大圆满心性光明论——陈兵教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圆满,一译大圆胜慧,梵语摩诃删底(mahasanti),藏译竹箐(rdzogschen),为宁玛派特有的密法,在该派九乘判教中为内密三乘中最高的“阿底(无上、极)瑜伽”,高踞全体佛法、所有密法的顶尖。该部法据称源出本初佛原始法身普贤王如来,由之传五方五佛,人间初祖据说即是大乘《维摩经》中的主角维摩诘居士,学界一般认为真正可信的人间初传者为公元七至八世纪西印乌仗那国国王极喜金刚,经妙吉祥友、吉祥狮子,由莲花生、无垢友等传行于西藏。大圆满法经典极多,多系挖掘“伏藏”而发现,然有证据说明其中大部分确是从梵文原本译出,非藏人伪造,主经为《普成王续》。从理论上集大圆满法大成者,为有“遍知法王”之称的隆钦饶绛巴(意译无垢光,1306-1363)。
  大圆满法具称“自性大圆满光明金刚藏无上乘”,以顿证心性光明(亦称自然智、金刚身)为宗,全体为一基于中观见的真心现起论之心性论。所谓大圆满,是对心性光明、自然智的描述,亦即“大圆满见”的概括。大圆满,谓心性光明圆满具足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无欠无余,直指为吾人当下灵寂之知。《宗教流派镜史》释云:
  “现前离垢之智,明空赤露,为大圆满。若释其字义,谓尽此现有世界、生死涅槃一切法,悉于此灵明空寂之内,圆满无缺,故名圆满。较此更无再胜之解脱生死方便,故名为大。”①
  空明赤露,法尊译为“空明觉了”,谓空寂明了的本来觉知之性,亦作“本明空性”,谓本具明觉作用的空性。大圆满著述中常用“昭然”、“朗然”、“寂然”、“普遍”等描述此心性,此心性即是如来藏、法界、菩提心等。隆钦饶绛巴《实相宝藏论》云:
  “独自炯露,离诸戏论,本来清净之法性本体,遍尽自性,名自然智或光明智、胜义谛、本脱法身、明性菩提心等。”
  “谓心性、自性光明离一切戏论,是为法界:自性任运,故名摩尼宝;是生死涅槃一切法生处,故名为藏。”
  心性的性质,被总结为无实(空无自性)、广大(一作泰然,普遍一切)、独一、任运(自然)四要,也是修学大圆满法、体证心性的四大要点,被强调为“四大誓句”(四种最极秘密的戒条)。大圆满法源原始法身普贤王如来(阿达尔玛佛,一译吉祥普贤佛),被看作心性光明的表徵,此佛披发裸体,纹丝不挂,全身天青色,或怀抱佛母,表心性光明自然、空明、赤裸炯露、悲空双运。
  心性所圆满具足者,一般说为佛的法、报、化三身:心体性空为法身,自性光明为报身,大悲周遍为化身。心性常被比喻为透明的水晶球和能按人的意愿出生一切的如意宝珠――摩尼宝。《珍珠鬘续》描述心性说:
  “如是自心性,满愿如摩尼,足用如库藏,遍照如明镜,
  明净如晶球,现众彩如锦,无收放如鹏,见力圆如狮,
  充满如大海,自然解如空,一切依如地,胜出一切境。”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8-27 19:33回复
     大圆满分为心、界、要门三部,各部心性论又各有不同。心部经典藏译凡21部,以说心性空寂清净为要,从体、相、用三方面观察心,其宗要概括于三句:“心体本净,自性元成,大悲周遍。”②意谓心性虽然空寂无相,而以灵明觉知为体,名为自然智,此智本自元成,灵明不灭,能朗照一切,显现一切,轮回、涅槃一切显现,皆是此自然智之妙用,皆依自性光明本具的五光三妙色而显现,自然智不是一切,能现一切,非空非有,本自空有圆融,轮回生死而不减,成佛解脱亦不增。众生与佛,同具此性,迷此性则为众生,悟此性则成佛。《普成经》云:“过去诸如来,皆为得见此性而成佛,别无法可修,亦别无所得;现在及未来诸如来,亦为得见此性而成佛,别无法可修,亦别无所得。”这与禅宗“见性成佛”之旨最相符契。《宗教流派镜史》总结心部要义说:
      “心即智,谓随见何境,唯是自心,心性现起自然智慧,除此自然智外,再无余法。其导入此道之方便,多与大手印相同,唯大手印是以心印境,心部者则是求契合能缘心明空本净之实相,(换言之,是求见本性空)。事义不同,有大差别。”
      界部之界,音译“陇”,意为自在。此部法宗依的经典主要有《等虚空界续》、《秘密宝续》等,重在说一切法皆是心性的妙用,皆不出普贤(佛果)境界,界、觉无别,佛所证得的一切智慧、德相、净土、方便等,皆本来具足于众生心性中。《空明经》云:“心自性本具:五身及五慧,五部及五光,五气及五智。”《珍珠鬘续》中也有同样的说法。五身,指佛的五种报身;五慧,指佛的分别慧、摄慧、遍慧、能动慧、解脱慧;五部,指佛部等五部密法;五光,指五大之五色光;五气,指持命气等五种气;五智,指妙观察智等五种佛智;或加佛地自性大悲等五大悲。界部特重光明,说普贤境界乃光明所自显,光明有色相可睹,本自元成,非假造作,当心离烦恼垢染时,本性光明中本具的佛身、净土、曼荼罗等胜妙景象会自然显现。
      要门部一作口诀部、心要部、教授部,所宗依的经典主要有《心性离勤勇广大虚空根本续》等25部。与心部重在心性之本空本净、界部重在心性之光明相比,要门部明空双融,说轮回、涅槃一切法皆是本无生灭的心性光明自然智所自显,以这种见地为要,不取不舍,不空不执,于灵明智性中现证法性境界,如燃艾炙于穴位,中病灶要害,使之立愈。要门部又分阿底、界底、仰底三层,以仰底为最高,称“大圆满心中心(心髓)”。其正行有彻却、妥噶二门,彻却一译澈切,意译“立断”,重修心性体空而证法身;妥噶意译“顿超”,重修光明以转化肉身,或言彻却修性,妥噶修命。心部局于心,仍执意识度量;界部执有法性境,仍流于意识度量;要门部则顿超意识度量,令心性自显,最为圆满。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27 19:34
    回复
       要门部心性论殊胜、特别之处,略有四点:
        第一,要门部真妄一如,即妄即真,说妄念即是法身、真心。莲花生偈云:“若识心念即法性,法界性中余无修,可知证解方便轨,唯以念为法身故。”③隆钦饶绛巴《大圆满心性自解脱道次第藏义导引》云:
        “认辨于此当下识刹那之上,复次外内情器、世间及涅槃一切诸法,悉为自心升现之理,一如夜梦;此心体性空、自性昭然、性相灿然而升现,如明镜中所现映像,于其所现之一切辨识其不可得故,即离有无等一切戏论边见,此即是当下迁流之种种心无所颠倒之法性。”
        谓以现觉无别、轮回涅槃无别之见,就当下一念顿体其空明不二的本性,为彻却修习之要。《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也说:
        “汝现前一念,即是本心。……观照此住心无有无、无方所,不分别色空,亦无是非之见;……非由缚而解放,本来解放;非妄想光明,本来光明;非妄想狂慧,本来智慧;非口说之见与定,乃无见无定无可说法性心,本无定法,亦无定处,无入定无出定。如是之定,自性无分别;自心光明而无光明之相;心量普遍,亦非妄想驰散之普遍;本来自在,本来清净,如此真心,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本来刹那未离,特众生不自认知耳。”
        这与大手印的“俱生和合”可谓一致。
        第二,要门部不仅说六识皆是心性光明,而且说烦恼也是心性光明,本来解脱。《云海论》云:“三毒五门六识诸境界,随显本来解脱住本元。”与父母二续说烦恼即菩提系从转烦恼为菩提的角度不同,要门部说烦恼当体为空明无别的心性光明,本来解脱,不劳转断。
        第三,要门部说真心虽然本空、普遍,而现前在肉体中有其住处。《九部中能破经》云:“真心住肉光宝宫中,本来清净,非有非空,三身宫殿圆满自在,悲光显现。”肉光宝宫,指肉团心,即心脏处中脉内。此肉团心光明,在妥噶中称“肉团心光”,一译“本心自在光”,为法界本具六种光之一。真心虽住肉团心,而本无自性。
        第四,要门部心色一如,不仅说本心具五大五光三妙色,而且说真心之光明为有相的物理光。在妥噶修持中,离执自证真心时,可由连接心、眼的“白柔脉”外显为佛果三身境界及如孔雀翎尾、珍珠链串等种种光明。《六百四十万偈自现经》云:“此光有四种:一、如孔雀翎眼形之圆空光;二、定慧无二之法性光;三、自然智慧光;四、远通水光。此四种光,一切有情皆具备之。”远通水光,指肉眼处所潜在的一种能见三身境界的光明。妥噶法中以显现如虹霓或如孔雀翎翠色之“明点空光”及如金刚练线等光为“现见法性显现”。《金珠经》云:“非妄之真心,于大乐门(头顶)现。”指出光明显现的处所。妥噶法又说内心所显光明与外界所现五方佛及界清净光体性是一,当心本来具有的光明、妙色及胜妙佛果境界全部显现,亦离能现所现之执时,方是心性光明的全体,称“法性穷尽显现”。
        关于心性,大圆满总结有三个双运或无别:一觉空无别,谓心体虽空而觉性不灭,觉性亦当体是空。二明空无别,谓心体虽空而昭然明朗,惺惺不昧,明即是空。三现空无别,谓心体虽空而能显现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境相,所现的一切本性空寂。这三无别是一种本然如是的实相,又是一种本来具有的自然智。
        从本来圆满、不假造作的见地出发,大圆满证悟心性,以直体本来圆满,放松、自然、宽坦、无作为要点,不背尘合觉、离妄觅真,忌作意对治,不起心立意以意识分别去融通本来无别的觉空、明空、现空,唯以大圆满见直体心性本来圆满,俾令心性本具的三身五智等清净功德自然显现。《大圆满心性自解脱道次第藏义导引》说: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8-27 19:35
      收起回复
        《大圆满心性自解脱道次第藏义导引》说:
          “于当下识之本身,不加整治造作,宽坦自然而置,起任何念,均不作破立,于此之上,以凡常自理赤裸裸松缓而住,住于体性见解脱、自性知解脱、性相自解脱,即为心之自性。”
          即重修有相光明、报身的界部、妥噶,也忌着相造作,唯以宽松任运安住本元为光明自显之要。大圆满的心性论,在理论上与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华严宗的事事无碍义可以说各有千秋,在实践上确越超诸宗,可谓造佛学心性论的峰巅。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8-27 19:35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8-27 19:42
          收起回复
              大圆满法具称“自性大圆满光明金刚藏无上乘”,以顿证心性光明(亦称自然智、金刚身)为宗,全体为一基于中观见的真心现起论之心性论。所谓大圆满,是对心性光明、自然智的描述,亦即“大圆满见”的概括。大圆满,谓心性光明圆满具足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无欠无余,直指为吾人当下灵寂之知。
            …………
            这个大圆满含义,应该正是指六祖对众生身心自性的偈语内容说的一致。
            何期自性?
            本来清净,本不生灭,本无动摇,本自具足,能生万法。
            这就是心的真如自性的完整内涵。
            如,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空有本来圆融不二,本来即真即妄即中(中就是如,万法本如,如谓空有不二)。
            灵寂之知,寂即空,灵即假(照,观,用)。
            悟心的本来大圆满面目,就是要见心的本来真如面目。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8-29 15:09
            收起回复
              ‘’要门部不仅说六识皆是心性光明,而且说烦恼也是心性光明,本来解脱。《云海论》云:“三毒五门六识诸境界,随显本来解脱住本元。”与父母二续说烦恼即菩提系从转烦恼为菩提的角度不同,要门部说烦恼当体为空明无别的心性光明,本来解脱,不劳转断。’’
              …………
              无明与烦恼是什么?
              是空性随染缘而成之有漏幻用。
              空性如金,随各种外缘而成种种金器,或成相貌凶恶的狰狞器相,或成慈善清净的美丽器相。不论凶恶器相还是美善器相,本身皆无不是如如不动的无相真金,所谓全器即金。
              本觉如水,随各种风缘而成种种不同波浪水花,或成波涛惊天的险相,还是水纹麟麟波光怡人的美景,本身皆无不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性空真水,所谓全波即水。
              不论善恶美丑,烦恼清净,皆是如来藏随缘所现所成。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8-29 15:59
              收起回复
                怎么能于我的当下一念——波——上,见到这念波本身之水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8-29 16:35
                收起回复
                  这个贴子内容究竟。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9-25 20:23
                  收起回复
                    藏传佛教,对法界空性的灵明,以及空有不二之理,讲的很透彻。对于学者对佛法的理解很有帮助。


                    IP属地:天津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7-09-26 16:47
                    收起回复
                      《大般涅槃经后分——应尽还源品》:
                      (这是佛逝世的前半夜,重复三遍而告徒众内容)
                      “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灭寂光,名大涅槃”。
                      佛在临走前,直接说了这些话。要我们直观生灭流转的根本——无明——的实性,观其本来无实体可得,本来解脱,本无束缚,老死本来无有,众生本来是佛。
                      这是唯一佛乘缘起正道!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7-12-11 06:49
                      收起回复
                        @佛子free 陈兵教授的这篇文章,你没有看懂。你应该看三十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1-07 09:23
                        收起回复
                          这偏文章你能读懂多少呢?根尘脱落,无垢净土,应是你要明白的内容,可是更你关注的是,烦恼即菩提。你的虚妄心更注重众生即佛的内容。不了解佛是净土,众生为秽土。


                          IP属地:天津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01-12 20:18
                          回复
                            “ 要门部心性论殊胜、特别之处,略有四点:
                              第一,要门部真妄一如,即妄即真,说妄念即是法身、真心。莲花生偈云:“若识心念即法性,法界性中余无修,可知证解方便轨,唯以念为法身故。‘’
                            ———————
                            这一段内容,是不是与我说的缘起本身即是无生灭一样的。
                            “妄念即是法身、真心”。这话说的多么直截了当、多么彻底!
                            你为什么不批评这段话了?!
                            莲花生大师的偈子说:“若识心念即法性,法界性中余无修”。这句话同样说的直接透彻,因为无器不是金,所以,心念即是法性,缘起即是空性,即是真如,但凡夫只见心念之无常生灭相,而不见其无生灭本相。
                            问你一句:莲花生大师说的“若识心念即法性”,你批评不批评?
                            @佛子free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8-01-14 05:45
                            收起回复
                              “  “汝现前一念,即是本心。……观照此住心无有无、无方所,不分别色空,亦无是非之见;……非由缚而解放,本来解放;非妄想光明,本来光明;非妄想狂慧,本来智慧;非口说之见与定,乃无见无定无可说法性心,本无定法,亦无定处,无入定无出定。如是之定,自性无分别;自心光明而无光明之相;心量普遍,亦非妄想驰散之普遍;本来自在,本来清净,如此真心,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本来刹那未离,特众生不自认知耳。””
                              ——————
                              这一段话,把一切生灭法的本来即是无生灭的事实的道理,说的多么好啊。一切生灭法都是各种金器的器相,这些无量种种的生灭性的器相本身便是无生无灭的金。
                              无器不金,无金不器。
                              缘起即是空性,空性即是缘起。
                              一切无明烦恼本身当下便是清净菩提。
                              一切烦恼无明本身本来就是解脱,只需你证见此理此实且保任下去直至圆满就行了,而不是需要你把它当做生死仇敌而把它转掉灭掉干掉呀,因为它本身便是本来清净的菩提自性!
                              这个道理是多么的直截了当呀。
                              这不就是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嘛!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缘起性空”的真实涵义呀。
                              凡是不能如此解“缘起性空”者,都还在佛法究竟正见的大门外面耍玩呢。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8-01-14 06: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