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殿吧 关注:1,688贴子:12,563
  • 3回复贴,共1

(转)三国参考文献比较与入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帖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3532919929
首先,我才疏学浅,很多书还没看过,有些因题材方向,比方文学,我根本不打算阅读,对那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
其次,我打算简介近二百套我看过,且认为是有点价值的才分享,有些看过但不屑一提的,不会介绍。维基与百度、书本简介目录,这些能找到的资料,我不打算著墨过多,只谈我的读后感、诸本分析比较优劣、如何入门等。个人的读书报告,就肯定是主观,有些书可能赞过了头,有些书可能贬至不在这里介绍,求轻喷。
最后,只谈三国内容的相关部份,其他朝代的忽略了。
对初入门者来,廿四史虽是最最原始的文献资料,但要有相当的古文阅读水平,而且还要懂得如何从诸纪传,找出相关的内容,才能掌握一件事的基本轮廊,这绝对不是脑内全无概念的入门者先阅读的书,尤其是诸制度。
简述三国历史的通史,是首选。
黎东方、吕思勉、何兹全、张大可等诸位大家,都写过三国史。如果要我推荐,我首选我的启蒙本:马植杰的《三国史》。因为在各环节(政治兴衰、经济、官制、文史哲)都介绍的前提下,还讲述了诸外族。
有个基本概念后,还是建议认真懂最最原始的史料,其他人的相关著作,哪怕是权威,也不见得全对,根基打稳了,能事半过倍,否则也只是停留在你看过的那几本书,那几位作者的复读机。内文标示了入门的话,根基不太札实,也可以考虑一看,但没写的,不太建议了。
所有著作,作者引用的原文,一定要自己翻查一次,资料是对但写错出处,还是小事;断章取义或推论力度不足,才是大事。
至于简牍,虽然是出土的原始资料,但没有足够的底子,强行阅读反而会无法有效理解,故我的排列虽是放在基础史籍之后,但其实应该是有相当的资历才建议阅读。
关于读史方法,入门书以下三选一:《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著)、《中国史学发微》、《治史三书》。


IP属地:湖南1楼2017-08-07 13:12回复
    以下是分类,每个大项中又有细项:
    一、基础类
    (政治3楼、字典4楼、地理5楼、汇编6楼)
    二、简牍类
    (走马楼吴简7楼、其余诸简8楼)
    三、经济类
    (经济9楼、货币10楼)
    四、传记类11楼
    五、制度类
    (地方行政含都督12楼、选拔考课13楼、官制14楼、封爵及礼制15楼、兵制与法制16楼)
    六、历史地理、战争类
    (历史地理17楼、政区划分18楼、战争19楼)
    七、文化思想、社会类
    (文化通史20楼、儒道佛21楼、社会生活22楼、士族23楼、少数民族24楼)
    八、政治类
    (政治25楼、史学26楼、地区史27楼、考古28楼)
    九、论文集类
    (历朝先贤29楼、已故名家30楼、知名学者31楼、研讨会32楼)


    IP属地:湖南2楼2017-08-07 13:12
    收起回复
      无法访问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7-09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