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17,721贴子:6,417,660

【转】晁盖死亡之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己YY不能服众,这次转用吴闲云黑水浒的观点证明晁盖为什么不是史文恭杀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8-02 07:42回复
    “休分功劳高下,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这是宋江说的话。兄弟们的排名,要看日后的出力状况而定。谁的功劳大,谁当然就可以排名居前。
    到了要立功的时候:
    晁盖欲打祝家庄,则宋江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晁盖欲打高唐州,则宋江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晁盖欲打青州,则宋江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晁盖欲打华州,则宋江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晁盖欲打曾头市,则宋江又劝: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如此一来,只要是有立功的机会,就老是宋江带着他的兄弟们在立功,并且又收编许多新的小弟,而晁盖和他的兄弟们就永远也没有立功的机会了。
    宋江壮大越来越牛,晁盖不能坐以待毙!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02 07:43
    收起回复
      晁盖要反击了,看了宋江就烦,所以他格外强调了这么一句话:“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
      又听到宋江劝他。“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
      “忿怒”。晁盖忿怒了。多么准确的词汇。
      “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晁盖已经成了花瓶摆设,威望全无,下山还要请人。哪像宋江,一提到下山,众兄弟们齐声吆喝:“愿随哥哥前往!”
      所以,晁盖忿怒了,晁盖要反击了。这次我一定要去,兄弟,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
      就是这一次,也就只这一次,晁盖一下山就把命丢了,死了。
      你说巧不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8-02 07:43
      回复
        一、起因之谜:
        梁山与曾头市本无冲突,起因只为一匹马。
        有个叫“金毛犬”段景住的人,只闻得宋江大名,要宋江收他做个小弟。他偷了一匹好马,特来献给宋江,作为进身之礼。在半路上,马被曾头市的史文恭夺去了。
        宋江见了这段景住,顿时“心中暗喜”。他在喜什么呢?
        接着,宋江叫戴宗去曾头市看马。戴宗一回来,事态就变地格外严重了。
        戴宗说:“他与我们势不两立,定要捉尽俺山寨中头领,做个对头。…更有几句言语唱道:‘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尽闻名’。”
        江湖上只闻宋江大名,晁盖其实无名。再者,段景住对史文恭说过,马是给宋江的(并非给晁盖)。而曾头市却偏偏只要“剿除”晁盖一个人!
        这一切都是出自宋江的心腹戴宗之口。他回来后就是这样说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8-02 07:44
        回复
          那么,戴宗是不是故意夸大其词,激怒晁盖呢?有这种可能。因为曾头市并不知有晁盖,也没人认识晁盖。
          总之,晁盖就是在听了戴宗的这几句话后,才大怒道:“这**怎敢如此无礼!”执意要下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8-02 07:44
          回复
            二、征兆之谜:
            晁盖下山,宋江相送。
            “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折。众人见了,尽皆失色。”
            在许多古代小说中,都把出征前折了军旗视为“凶兆”!
            旗杆子竖那里,一阵风突然吹来,把旗杆吹倒、把旗帜吹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说一阵风刮来,就把一根旗杆子从半中腰里刮断了,有这种可能吗?
            偏偏,这种不符合物理学逻辑的怪事就发生了。一阵风吹来时,就硬是把一根直挺挺的旗杆子从半腰里吹断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事发生呢?与晁盖之死真的有必然联系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8-02 07:45
            回复
              三、中箭之谜:
              晁盖带着人马与曾头市交锋后,曾家一连三日闭门不战。
              到第四日,忽有两个和尚,到晁盖寨里来投拜,带晁盖晚上去劫寨。
              晁盖将人马分一半,点了十个头领同去,分别是:刘唐、阮小二、呼延灼、阮小五、欧鹏、阮小七、燕顺、杜迁、宋万、白胜。加上晁盖本人,共计十一名头领。
              大家都跟着两个和尚前进,黑夜疾走,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不见了两个僧人。
              军士慌起来,大家便又急回旧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振地,一望都是火把。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湾,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
              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急拔得箭出,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
              中了埋伏不奇怪。但奇怪的是,史文恭既然想要偷袭晁盖,又何必要在箭上刻“史文恭”的名字?既然是用“乱箭”射,又何必要在箭上涂毒呢?
              并且,在场的一共是十一名头领,乱箭齐发射过来时,其他的十个人都屁事没有,恰恰就只一箭射中了晁盖一个人!你说巧不巧?
              晁盖究竟是中了敌人的埋伏,还是被自己人暗算了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8-02 07:45
              收起回复
                59.解密水浒:晁盖遗嘱之谜
                晁盖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不期中了一支毒箭,拔出来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当日众头领闷闷不已,也无恋战之心,人人都有还山之意。就把晁盖抬回了梁山。
                虽然射中晁盖的箭上,刻有“史文恭”的名字,但却未必就是史文恭放的箭。原因有三:
                1.晁盖偷袭的是北寨,北寨是由曾涂与副教师苏定把守的。而史文恭把守的是总寨。按说史文恭此时不应该出现在北寨。
                2.“急回旧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晁盖并未到达目的地,是在回去的路上中的埋伏。史文恭作为统帅,更没理由在敌后冒险当射手。况书中从未提到过史文恭善于射箭的描述。
                3.交战之初,曾家说道:“我曾家府里,杀你死的不算好汉。我一个个直要捉你活的,载装陷车里,解上东京。”声称是要捉活的。
                晁盖中毒后,已经不能说话了,但到最后,还是挣扎着说了这样一句话:“贤弟保重。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这是晁盖最后的遗嘱,颇令人深思。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8-02 07:46
                回复
                  老大死了,老二接班,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晁盖偏偏要说“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什么意思呢?
                  因为山寨中能捉住史文恭的人不少,偏偏只有宋江的功夫最差,力气只娘们大小,所以最没有可能捉住史文恭的人,就是宋江。
                  这就等于直接否定了让宋江接班继任,一下子推翻了晁盖以前所有的推让之举。究竟是什么让晁盖做出了这么大的转变呢?晁盖是不是在临死之前发现了什么呢?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宋江的表现:
                  宋江见晁盖死了,哭得发昏。众头领都请宋江为山寨之主。
                  宋江道:“却乃不可忘了晁天王遗言。临死时嘱道:‘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此话众头领皆知,亦不可忘了。又不曾报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
                  这一番话,表面上看起来,是宋江在假意推辞,不肯当山寨之主。
                  而实际上,宋江是在有意偷换概念,故意混淆兄弟们的视听。
                  宋江说,晁天王死的时候交代了: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此话众头领皆知,亦不可忘了。
                  尤其强调:众头领皆知,亦不可忘了。要求大家牢牢记住。
                  你看,晁盖是这样说的吗?晁盖说的是“射死我的”,他有说是史文恭射的他吗?根本就没有!
                  但宋江不止一遍的向众兄弟门反复灌输强调这一概念,有意给大家造成了这样一种错觉:是史文恭射死了晁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8-02 07:46
                  回复
                    宋江聚众商议,要与晁盖报仇。
                    军师吴用谏道:“哥哥,庶民居丧,尚且不可轻动。哥哥与师,且待百日之后,方可举兵,未为迟矣。”
                    不与晁盖报仇的原因是“居丧”期间,不可用兵。这完全是屁话,因为他们照样还是在用兵打北京城、打大名府,打了好几仗,就是不打曾头市报仇。为什么?因为没仇。
                    后来,一直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宋江才兴兵去打曾头市。
                    为什么打曾头市呢?是为晁盖报仇吗?并不是。
                    是因为段景住又买了二百余匹好马,被郁保四劫夺,又解送曾头市去了。宋江听了,大怒道:“前者夺我马匹,今又如此无礼!晁天王的冤仇,未曾报得,旦夕不乐。若不去报此仇,惹人耻笑。”
                    先抢我的马,今又抢我的马(属大额资产),这是主因。而晁盖的仇,只是勉强排在最后的次因(借口)而已。
                    所以,宋江要打曾头市,其目的是要“夺马”。
                    大家在看《水浒》的时候,总会一相情愿的想象:梁山二打曾头市,是去为晁盖报仇。
                    可是,当双方交战的时候,曾家从未宣传过前次击毙敌方首领的辉煌战绩;而梁山方面,宋江也从未公开提出过曾家有杀晁盖之仇。宋江只说要马,不说有仇,这难道不是很奇怪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8-02 07:47
                    回复
                      交战之后,曾家不愿再打了。曾长官写信过来讲和:
                      “曾头市主曾弄,顿首再拜宋公明统军头领麾下:日昨小男倚仗一时之勇,误有冒犯虎威。向日天王率众到来,理合就当归附。奈何无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夺马之罪,虽百口何辞。原之实非本意。今顽犬已亡,遣使讲和。如蒙罢战休兵,将原夺马匹尽数纳还,更赍金帛犒劳三军。此非虚情,免致两伤。谨此奉书,伏乞照察。”
                      宋江看了,回信写道:
                      “梁山泊主将宋江,手书回覆曾头市主曾弄帐前: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人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梁山泊与曾头市,自来无仇,各守边界。奈缘尔将行一时之恶,惹数载之冤。若要讲和,便须发还二次原夺马疋,并要夺马凶徒郁保四,犒劳军士金帛。忠诚既笃,礼数休轻。如或更变,别有定夺。草草具陈,情照不宣。”
                      曾家似乎并不知道晁盖死了。提出讲和的条件只是:归还马匹;犒劳三军。
                      而宋江也承认说,“梁山泊与曾头市,自来无仇。”似乎晁盖死了,和他们根本就没什么关系。答应讲和的条件是:归还马匹;交出夺马的郁保四;犒劳军士。
                      比曾家提出的条件,只增加了一条,交出夺马贼郁保四。偏偏没有要求交出射死晁盖的凶手史文恭!你说离谱不离谱?!
                      这就怪了,曾头市没认为晁盖是他们杀的,宋江也认为晁盖不是他们杀的,与曾头市,自来无仇。那么,晁盖究竟死于谁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8-02 07:48
                      回复
                        以上是吴闲云的黑水浒,吴闲云认为是林冲杀得晁盖,我不认可这点,林冲是混迹高端官场多年的老油条,晁盖造反的革命路线和林冲一致,杀晁盖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凭林冲的机智他不会干这种事,何况宋江后面还请来卢俊义打压林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8-02 07:52
                        回复
                          有道理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8-02 13:32
                          回复
                            射杀只有花荣可以


                            IP属地:广东15楼2017-08-02 14:05
                            回复
                              所以,晁盖的冤魂为什么去追史文恭?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8-05 17: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