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推理小说吧 关注:674贴子:184
  • 4回复贴,共1

品味克里斯蒂《迟来的报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喜欢看侦探小说,喜欢看到谋杀。我不是心理学家,不了解从心理层面分析这意味着什么,或许有对刺激的追求,还有对谜团的好奇,但肯定还包括了一些对人性的思考。现实生活中的谋杀不能满足我,因为谋杀的理由太单一——利益,它只能让我看到人性的丑恶;而小说中的谋杀使我认识人性的复杂多样和命运中不可捉摸的因素。 
    我极少同情凶手,我认为在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权剥夺他人生命,唯有法律才能进行裁决。然而看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迟来的报复》,我震撼了——第一次感到凶手和死者都那么值得同情,他们都是受害者,我只能说是命运在捉弄着那些可怜人。为什么是“迟来”的报复?因为动机来得迟。在这个致命的动机被揭露之前,凶手一直蒙在鼓里,他无法对自己的不幸遭遇进行解释,只能在他人安慰与同情的目光中度日,忍受了多年精神上的煎熬。这样一个痛苦的人,在得知自己不幸的根源并非上天安排,也不是命运不公,而是人为造成,他的怨恨必然达到惊人的程度,以至于瞬间爆发出杀意,并迅速付诸于行动。由产生动机到萌生杀意再到实施谋杀,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几分钟时间。死者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何原因、被谁所杀。她既不是到处树敌的人,叫人除之而后快;也不是富翁,拥有使人觊觎的财产;更不是处在感情纠纷之中,让人怀疑可能死于情杀。她平凡得不会使人多看一眼,有点傻里傻气但绝无坏心眼,不讨人喜欢却绝不招人怨恨。她的一切特征看似不能成为杀人的理由,结果却恰恰成为了杀人动机。她的无心过失给另一个人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她本人却不自知。如果加害者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并且稍稍感到内疚,使受害者能得到一些心理上的补偿,谋杀便不会发生了。最让人无奈的,偏偏加害者并不知晓,受害者却痛苦多时。特别是时过境迁,受害者再也不能以此事来责难加害者的时候,这个受害者的怨恨会比一般的受害者更多更深。我常常凭空想象:自己会选择谋杀吗?我想我不会,但如果非得假设有那么一种情况存在,让我有杀人的冲动的话,我想就是像《迟来的报复》中这样——一个在法律上无罪、在道德上值得原谅的加害者,给我造成极大的伤害,他本身却毫不知情,更无悔过之意。小说看到这里,你我或任何一个读者都会想:如果是我,我也只能这样做吧! 
    我得到的结论:人,在天灾面前或许还能坦然,因为上天不会为任何不幸负责;但就是无法在人祸面前释怀,因为人们本能地想要那个制造不幸的人负责。如果人们能够把一切人祸当作天灾去处置,世上便不会有那么多仇恨。然而人们不能,因此才有了报复与谋杀。


1楼2009-01-10 22:26回复
    • 111.194.7.*
    极有道理


    2楼2010-07-10 18:35
    回复
      我觉得《无人生还》非常的精彩,可能我比较喜欢这类型的吧


      3楼2012-03-25 21:21
      回复
        克里斯蒂是我推理小说的启蒙师,我是在高中时疯狂迷上她的作品的,学校门前的希望书店里几乎有她大部分作品,还有江户川乱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5-08 01:01
        回复
          dd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6-17 15: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