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g奇少吧 关注:221贴子:18,472
  • 0回复贴,共1

《声之形》观影感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声之色,塑以花之形。
在长篇大论之前,先赞美一下京都动画,一如既往的美到爆炸啊~在我看来京阿尼就是人物表情神态画的最好的动画公司,不接受任何反驳。
我首先得自问一句。
如果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残疾人转入了我的班级,我会用什么态度对待ta呢?
答案:同情,疏远。
先不说我的答案有没有代表性,“与残疾人扯上关系”对我来说是个麻烦事,非必需的情况下我还真的敬谢不敏。我的同类或许大多数也这么想吧,而类似的想法非常直接地展现在了电影的前期。硝子转入之前,班级的关系圈早已成型,对于大家来说,硝子无疑是个异类,再加上听障,融入班级就更加困难。而小学生如果要霸凌别人,大部分是不需要什么正儿八经的理由的,片子中,硝子因为听障,用非常规的方式向同学们寻求交流,但这反倒成为了将也等人霸凌她的起因,现在想想,真是讽刺的现实。将也直到自己被老师点名批评,被其他同学孤立,成为被霸凌的一方时,他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对硝子的所作所为有多么差劲。但正是因为他从原先霸凌硝子的立场,转变成硝子相同的立场时,他才真正有了理解硝子的可能性。
自被霸凌以来,男主就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剧中人脸上那些叉,就是一种简单易懂的象征——“我的目光里没有你,我不想听你的声音”。这是被霸凌过的人很容易有的孤僻态度,动画用这种方式塑造了石田将也的内心世界,同时,很巧妙地将其与硝子这个听障者的世界互为表里地呈现出来,那带有杂音的钢琴配乐,仿佛在诉说硝子内心世界的模样。
观看电影时,很容易看出主角石田将也内心背负的罪恶感,但同时,可以从侧面看出,硝子内心是背负着同等程度的罪恶感的。硝子本身是个非常温柔的女孩子,转入将也班级时,是从内心希望能与大家好好相处的,但由于听障,她只能采用一些旁人觉得非常笨拙的方法与大家交流。在她看来,将也身边的朋友圈子之所以支离破碎,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这个认知在上帝视角看来毫无疑问是错误的,但硝子的温柔让她把自己的残疾当成了一种罪过。同时,这时的男主还没有真正理解硝子,只是将自己代入了以前的硝子而已。
直到从前的小学同学聚首,看似平静的日常终于被打破。以前的矛盾被再一次激发,硝子的罪恶感进一步加深,直接导致了她后来的阳台自杀。或许直到那一刻,将也才真正窥见了硝子内心世界的一隅吧。
将也救下了想要死去的硝子,但也差点搭上了自己的生命。他让硝子看到了,有一位男孩愿意向最差劲的自己伸手。因此,硝子才会为将也修复他身边的人际关系。在月色之下,两人终于互相理解,各自迈出了新生活的第一步。最后将也睁开双眼,放开双臂的场景和配乐,意在他从自闭向周围的世界迈出的一步。虽然结尾中,直花还是表示不会喜欢硝子,与川井依然有着不同的看法,但还是留下了一个温暖的HE。
《声之形》所想表达的东西,在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可能性。霸凌过别人的将也,听障的硝子,这样的他们,究竟该如何理解他人,这部片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先抛开画面、人物动作细节这些原本就无可挑剔的东西,声之形毫无疑问是一部可以温暖人心的电影。即便大家依然没有表现出相互理解的样子,但我们仍然看到了重生的将也和硝子,也看到了这样的他们相互理解的希望。
另一方面,声之形真的可以温暖所有人的人心吗。答案是否定的,被霸凌过的人看到这样的电影会怎么想?恐怕会恶心到抓狂吧。小时候霸凌者的行为一般不是纯粹的恶意所导致,但对被霸凌者而言,他所面对的只有纯粹的恶。如果一个人被欺负了,事后他用一句道歉要求原谅,这个被欺负的人怎么会轻易原谅他?声之形提到了霸凌,片子也有一定的反霸凌倾向,但对于真正被霸凌过的人而言,这部电影或许仅仅是一碗既难喝又有毒的鸡汤罢了。
至于片子剧情张力的缺陷,我就不提了,声之形这次的改编,在剧情上并不算成功。京阿尼并不是讲不好故事,凉宫春日的消失就是明证。但这次的改编,确实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我觉得是在要素取舍上有着太多犹豫,举棋不定。当然,真实情况我是不可能知道的。


IP属地:天津1楼2017-07-25 11: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