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璋吧 关注:19贴子:113
  • 12回复贴,共1

蒹葭记:风起苍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蒹葭记:风起苍岚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7-16 12:25回复
    宫殿记录:
    【戚后,大戚氏。坤宁宫,凤仪殿。】
    【良贵妃,靳氏。翊坤宫,昭阳殿。】
    【华淑妃,王氏。承乾宫,披香殿。】
    【娴妃,罗氏。长信宫,瑶光殿。】
    【懿妃,蔺氏。钟粹宫,清心殿。】
    【颐妃,洛氏。玉树宫,华音殿。】
    【戚昭仪,戚氏。永宁宫,】
    【嘉淑仪,纪氏。蓬莱宫,椒香殿。】
    【毓贵嫔,郦氏。瑶台宫,平洪殿。】
    一宫主位。
    【禧嫔,季氏。蓬莱宫,惜玉苑。】
    【齐嫔,齐氏。长信宫,宜春苑。】
    【韩贵人,韩氏。瑶台宫,凤仙苑。】
    【言贵人,言氏。玉树宫,芙蓉苑。】
    【袁才人,袁氏。玉树宫,听雨苑。】
    【安才人,安氏。承乾宫,潇湘馆。】
    【靳才人,靳氏。翊坤宫,瑞祥苑。】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7-16 12:49
    回复
      _________<<<盛唐怎敌他人去,情海无涯何相依>>>________
      [安滟手码,盗者自重]
      【正一品】皇后_______【母仪天下掌凤印必是权倾天下八面玲珑之人】【壹】
      【从一品】皇贵妃_____【雍容华贵渔翁得利必是权倾后宫妩媚之人喏】【壹】
      【正二品】贵妃________【笑靥如花心狠手辣必是系帝心者非是善类之人】【贰】
      【从二品】四妃________【淑贤德良城府深必是德高望重德才兼备之人】【肆】
      【正三品】九嫔________【贤良淑德伴君多年必是风华绝代君心倾覆之人】【玖】
      【从三品】贵姬________【才貌无双闭月羞花必是帝君倾心心仪得体之人】【陆】
      【正四品】贵嫔________【蕙质兰心稳重大方必是温柔娴淑沉鱼落雁之人】【陆】
      【从四品】婕妤________【秀外慧中温婉可人必是妄登凤位受君赞赏之人】【捌】
      【正五品】容华________【一路打拼步步为营必是前途无量聪慧机灵之人】【捌】
      【从五品】嫔位________【谨慎沉稳内敛娴静必是隔岸观火君见有恩之人】【拾】
      【正六品】婉仪________【亭亭玉立承欢君恩必是君恩芳泽如花似玉之人】【拾】
      【从六品】贵人________【魅惑人心口腹蜜剑必是帝君小宠卓越多姿之人】【不计】
      【正七品】美人________【出水芙蓉楚楚动人必是妖娆女子心系帝君之人】【不计】
      【从七品】常在________【曼妙女子逆流而上必是清丽脱俗君恩侧目之人】【不计】
      【正八品】宝林________【佳人出淤泥而不染必是淡雅如尘偶得君心之人】【不计】
      【从八品】答应________【假仁假义绵里藏针必是处事圆滑受人冷眼之人】【不计】
      【正九品】选侍________【清雅恬淡倾覆韶华必是盘算得利势力薄弱之人】【不计】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7-16 13:00
      回复
        【元坤十六年春,选十名贵女入宫,其中有三名因失德而赐死,而又有四名因身而失宠,贬入长门。三名贵女分为,万氏,杨氏,姜氏。其中,姜氏貌盛不可及,可比西施。殿试,帝亲封贵人。万氏以古筝悦耳,良贵妃旁敲,帝封美人。杨氏无才却胜在双手可同书,帝喜,封作才人,赐号“端”。静水起波,三人入宫储秀宫暂住三月,期间,帝首幸万氏,翌日,晋为贵人。而后幸姜氏,姜氏以房中术获宠,帝甚喜,而后晋为婉仪。杨氏称病,帝未曾宣召,此选秀共有三人入宫,可谓十分严苛。良贵妃以“无为而治”到“有为而治”令帝赏,赐号“敬”,双字封号,实为殊荣,更有摄六宫大权,掌凤印,一时后庭风光无限。元坤十六年夏,帝于行宫避暑,逢一绝**官潘氏,其形似戚后,帝心下爱怜,册为才人。行宫九州夜宴,颐妃洛氏以昔日惊鸿舞夺帝青睐,宛若惊鸿,翩若游龙,帝赞洛氏育子有方,洛氏却婉拒晋封,帝赞其明理。华淑妃以昔日与戚后共舞“灼芙舞”令帝感慨万千,又疼惜王氏体态纤弱,赐“百年人参”滋补,更承诺待其有孕,则封贵妃。娴妃罗氏因体弱酷暑于阁内休憩,帝命其修养身心,赞其主持选秀有方,更赐不尽珠宝绸缎。懿妃蔺氏以“飞天舞”,以浅色绫波飞舞于九州宴内,帝惊其身量尤胜当年,立而唱称为“飞仙”,命赐座,于帝旁,众妃哗然。戚昭仪仿戚后灼芙,令帝大怒,称其失礼,降为婕妤,贬入行宫冷宫,众人皆大惊失色。余下嫔御因帝怒,而技艺平平,唯齐嫔以歌喉动人,帝方好转,赐齐嫔号“琳”,寓意为琳琅满目。而纪氏与郦氏因受惊而心绪不稳,早早退下。禧嫔因身体不适而未能作舞,以诗词祝贺,帝倒赏其珠钗无数。其余嫔御因未及位分而未能到场,再无当年郦氏之幸。元坤十六年秋,小戚氏因失宠而滞留行宫,帝却命其居戚后旧居,衣食用度皆为妃位,令诸人不解。秋来菊花盛开,御花园菊花台更是如此,宫中以淑妃最爱菊,禧嫔其次,帝命花房每日供菊花台最好菊花,以便淑妃与禧嫔赏花。同年,淑妃与禧嫔因赏花而起争执,其间,禧嫔误伤淑妃,令淑妃小产,帝本惊于淑妃有孕,却奈何命运捉弄,淑妃体弱更甚,帝大哀,命季氏贬入长门宫,褫夺封号,降为宝林。后庭风云莫测,再起波澜,敬贵妃遭帝训斥,自请罪责,帝罚俸三月。其间,嘉淑仪侍奉淑妃在侧,帝晋嘉淑仪为昭仪,立九嫔之首。元坤十六年冬,姜婉仪有孕,阖宫惊其福泽,帝更垂爱,晋嫔,赐号“贞”,为十嫔之首。琳嫔齐氏多怀伤感,于落梅园祈福帝垂爱,帝遇,感其真心,晋为容华。除夕,戚后忌日,帝感慨万千,邀太子入宫,共赏戚后卧春图。除夕夜宴,帝醉酒,至坤宁旁帝后旧址,却见一女子,误以为戚后,幸。翌日,却为杨才人,杨才人眉眼与戚后极像,帝质问,杨氏称自己病弱又思念家中亲人,故登坤宁旁望月楼,以登高望远。帝伤怀,又心疼杨氏,故而晋杨氏为嫔,一连三级,后庭哗然,帝正月里,皆宿杨氏,又赐号杨氏“元”字,令朝野震惊不已,太子却一言不发,而杨氏又于元宵节晋为婕妤,随行帝,与太子共进家宴。】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7-16 13:43
        回复
          【戚后,大戚氏,名讳相宜,小字滟琸。貌如艳狐,观之媚眼如丝,颇有娇媚。凤眼多妩媚,也可清冷。笑时动人,不笑则威仪,戚家称其“天生凤命”,眉间有红痣,更添绝色。年少时与帝相知有素,为太子妃,却少幸。封后时,渐有绝色无双,亦有威仪端庄,帝常幸之,称“娇儿”。戚后,擅歌舞娱情,犹如仙子戏凡尘,铅华弗御,更擅理事,帝多有赞赏。有两子一女,多年来深受帝尊宠,民间常赞戚后主事之才与善心贤德,称谓贤后。而其容相,亦为女中翘楚,可比西施貂蝉。元坤十四年病逝于坤宁,次年葬于帝陵侧。有《戚后卧春图》可依稀见女子傲骨,传其为武帝所画,后世却不得见真迹。】
          【郡主——太子妃——皇后】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7-16 13:53
          回复
            【华淑妃,王氏,名讳媱逑,小字不详。其为正二品学士之女,貌色绝艳,令人观之惊叹其艳,有如迎风海棠,灼热而艳丽。其貌为女中翘楚,虽不及戚后清冷,却胜之妖冶魅惑。逢及苼,加以礼遇,琴棋书画,歌舞娱情,皆为上乘,尤擅弧舞。其性自幼恣意随性,以“随心”自称,别有一番风味。元坤四年,封婕妤,以姓为号,后因歌喉出众,帝称赞“妙音娘子”,累进为昭仪,九嫔之首,协理六宫,颇有理事之才。元坤十五年,累进为淑妃,帝赏其娇容,封号“华”,而其因体弱多病,故多修养身心。为帝垂爱,颇受帝宠,帝为其披香殿多栽合欢树,寓意“合欢”。】
            【皮相,范冰冰】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7-16 23:58
            回复
              我是元坤十六年入宫的,那年春光灿烂,大明宫的春色满园,却是关不住。众女早早的梳妆打扮,谨慎紧张,仿佛那个龙椅上的男子,是什么凶猛的野兽。
              众女之中,共十人入宫,其中不乏貌美绝世,才情无双,总而言之,各有千秋,可是却一语成谶,先后共有七名贵女失德失宠,甚至有的连陛下的面容还未见过,便已经被以失德为由,赐死于长门宫。
              我仍记得啊,那日天朗气清,白云千载空悠悠,他一袭玄衣,而我站在他的姜氏的身后,恭谨小心的叩首谢恩。却听他站在远处,封我为才人,虽说只是从七品的才人,却是有了封号。
              我心下无比的欢喜,而站立在他一旁的良贵妃与华淑妃,衣裳华贵,仿若最尊贵的女人一般,良贵妃清贵却如青莲,自不受淤泥污秽,而华淑妃艳丽如玫瑰,灼热又耀眼。我看了看一旁的姜氏,虽说也是貌美的,但是比起座上的二人,终究是差了许多。
              我正要抬首谢恩,却听的良贵妃点了那万氏,我便慌忙的低下了头,而帝王甚是欣赏那古筝的悦耳之处,只是匆匆看了眼我的书法,淡淡称了句“雅致”,便再无其他。
              入宫的时日不算好过,我因着看了许多斗争而心烦意乱,便以“心绪不稳,有伤风寒”为由求了那位还算老乡的太医,好在良贵妃听闻之后并未刁难于我,也许她认为我杨卿玥只是一个胆小慎微的嫔御而已。
              我听闻了姜氏有了身孕,因着一同入宫的情谊,我送了我自家中带来的一枚平安符,她很喜欢,便放在了寝殿的梳妆台之上,她的容貌比起最初入宫时的空有皮囊,多了一丝婉容,也多了一丝清贵。我仍记得她问我,为何身子一直虚弱亏损,言语之中不乏试探与关心。我也只是如实相告,姜氏听后只觉得我性子单纯,倒对我多了些许怜惜,打我走后,我便觉得,永宁宫的日子好过了不少。那日我正躺在塌上寻思着如何获宠,听一旁的宫人笑着道最近并未出现克扣的情况,而我只是淡淡的抚了抚另一枚平安符,轻笑着将它捏碎。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7-22 22:41
              回复
                永宁宫是戚昭仪的寝宫,素来以靠近坤宁而闻名遐迩,而我自然知道我身为嫔御的长处,不过是一双极其魅惑的凤眼,不怒自威,而我自然也是清楚的,我这双凤眼与坤宁宫的那位逝者,戚后,相差无几。
                除夕将至,我私心想着,若是能在坤宁得到一些戚氏的手札,也算是幸运,除夕夜,宫内诸人皆为来年期盼着,欢喜着,甚少有人去摘星台眺望。而我也知道,这是我杨卿玥最后的机会,果然,意料之中的那一袭玄衣,一张眉目如画的脸,他似乎是醉了,张着口便称我为相宜。我推诿不得,只好扶着他入了摘星台一旁的暖阁。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7-23 16:40
                回复
                  他口中唤着相宜,而我知道,那是已经逝去的戚后的名字,淡妆浓抹总相宜?戚后当真得了眼前男子的真心吗,我本欲替他拂去眉间的皱褶,自家中,我常为父亲抚去尘劳,故而也心疼眼前男子的面容。却在抬手间,望见了他那双清冷冷冽的双眼,似是没有醉意。而我知晓,我犯了他的大忌,我只好立刻跪在地上,双手扣在一起,拜在他面前。
                  帝王气概,怎是当年的我可能承受的,我只觉得怕极了,又悔极了。可是他却未命人将我赐死,他命令我抬首,我如是照做。
                  他问
                  “那日殿选,为何不抬首?”
                  为何?不过是身如浮萍,不敢而已。而再多的,我不能说,他也不愿听吧。
                  我用那双眼睛看着他,硬是大了声音怯怯道“妾不敢。”
                  他似乎来了兴致,转而坐在暖阁的塌上,命令不知在何处旁等候的媵侍将银丝炭端进来,我在心中恐慌不已,原来眼前的男子并非是普通男子,他是一国之君,怎会因醉酒而轻易落入他人之手。
                  他似乎在闭目缓和着什么,我心下动容,继而依旧小心翼翼的,靠在他身边的塌边,跪着为他继续抚摸着鬓角处的穴位。他很受用,眉间褶皱也散去了不少,而我因为长跪,双腿早已酸涩。可是为了以后的日子,我心甘情愿,他缓和了些许后,才肯再睁眼瞧我。他望着我的眉眼,眼神缱绻柔和,“什么名字?你的推拿不错。”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8-04 22:52
                  回复
                    【元坤十七年春,齐氏琳嫔告病,帝前去长信宫探望,见宜春苑迎春凋谢,心下不喜,命花房进新种,更赐齐氏珍惜药材温补,奈何齐氏心冷如死灰,更病重。贞嫔于御花园荷塘处,偶遇毓贵嫔,却嘲讽郦氏失宠,遭帝掌掴,念其身怀龙子,帝命其闭门思过一月。春末,郦氏以春日宴陈情,帝念其过往,心有所愧,幸毓贵嫔,晋其为修容。杨氏有孕,帝喜,晋为贵嫔,为元贵嫔。朝野感叹杨氏宠极,有臣上表,称杨氏狐媚,规劝帝早日立后,帝驳斥,称戚后孝期未过,不宜立后,此事耽搁。春日踏青,帝命敬贵妃,华淑妃,娴妃,懿妃,颐妃,嘉昭仪随行灵云阁踏青赏花。期间,华淑妃身体多有娇弱,戚昭仪处处照料,懿妃叹其二人情义,帝更赞赏,下旨赞扬嘉昭仪品德,晋为嘉妃。而洛氏以狐媚多获帝幸,敬贵妃协理六宫,上书帝,称洛氏失德,帝亦有亏,自知自明,贬洛氏为昭容。娴妃为其求情,而遭敬贵妃斥责,帝无言。帝于灵云阁外遇一女子,拂尘若仙,有若翩翩仙子,帝幸,闻之其名,道为湘怡。帝惊,遂下令命其更改,其女子心下冷情,更为湘蕴。帝命敬贵妃册为美人,号伶。伶美人貌盛可比昔日戚后,帝常幸之,十七年夏初,晋为贵人,居淅雨轩。淅雨轩夜夜笙歌,帝幸其七日,期间洛氏狐媚,与伶美人合谋,二人花开并蒂,帝又晋洛氏为昭仪,赐号丽。杨氏小产,帝怒极,斥责敬贵妃监管不力,命敬贵妃于昭阳殿抄写宫规,敬贵妃自知,领旨不出。杨氏病弱,帝悉心照料,晋杨氏为昭容,号不变。杨氏盛宠,令诸人惊愕,而太子亦无所顾忌,朝野亦无人再提。十七年夏末,九州夜宴,帝宴请妃臣,太子为帝寻一奇人,可引百蝶其身,帝大喜。正值觥筹交错,奇人以玉笛化作短刃,刺杀帝君,帝受重伤,娴妃与诸新秀为护帝深受重伤,不治而亡。帝大惊,敬贵妃以太子弑君为由,将太子圈禁东宫,更命其父清肃朝野。十七年秋,帝愈,感慨敬贵妃得体忠心,封为皇贵妃,赐号,昭。追封娴妃为娴淑妃,葬妃陵,追封韩贵人,言贵人等人为嫔,葬妃陵。摘太子九珠,去其黄带,圈禁东宫旧址,帝念戚后,加之咸阳公主求情,帝留其性命,命其终身不得入京。而戚昭仪听闻太子失势,一时急火攻心,吐血而亡,帝追封为妃,以妃礼葬入妃陵。一时间,后庭颠覆,皇贵妃一人独大,华淑妃以菊花酒陈情帝君,帝怜,晋为贵妃,为华贵妃。其年秋末,齐氏病重,帝探望,称至死不肯相见,只留绝句“哪有人间可白头,若有锦囊,怎无艳骨半分春。”帝哀,晋为琳淑妃。十七年冬,除夕,琳淑妃病殁,帝大哀,一病不起,皇贵妃日夜侍奉,奈何帝心魔不除,竟不醒。】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8-23 16:42
                    回复
                      【元坤十八年,靖王(娴淑妃)锦王(丽妃)晋王(毓修仪)肃王(戚后)鲁王(华贵妃)骊王(昭皇贵妃)纪王(懿妃)为帝祈福,于高庙不进烟火三天三夜。而废太子于东宫连跪一天一夜,力证清白。河洛公主(戚后)咸阳公主(华贵妃/嘉妃)莲德公主(丽妃)汉阳公主(懿妃)德嘉公主(毓修仪)为帝侍疾。妃位以上嫔御,于宫中自行打理内务,妃位以下嫔御,皆由皇贵妃监管。皇帝病期,嫔御无丞相,御史大夫,神威大将军授权,不可入乾清宫。太医院院判,太医暑署长,女医师师长,三人日夜照看帝君病情。殿中省省长,率四宫尚宫日夜服侍。元坤十八年夏,帝醒,下令恩泽天下,赏赐嫔御。立肃王为新太子,原太子迁居京都灵云阁,带发修行。立皇贵妃为后,号昭后,后庭有主,帝亦欢欣。十八年夏末,帝首幸昭后,命其迁居章台宫,正殿名为凤至宫,以坤宁为旧址,不宜再入为由赐章台宫。昭后喜不自胜,谢恩领凤印。册封礼当日,大赦天下,福泽万民,帝亲赐玛瑙菩提树,其身七尺,雍容华贵。十八年初秋,中秋夜宴,后提议选秀,帝婉拒,只选贵女入宫。翌日,后于储秀宫,选五名贵女入宫,皆为贵人,期间杜贵人以筝悦帝,帝赐号煕,又幸数日,晋为嫔,赐居玉树宫,瑞玉轩。十八年冬,杨氏与姜氏生产,杨氏诞一子,姜氏亦然。帝晋杨氏为昭仪,立为九嫔之首,协理六宫。晋姜氏为贵嫔,号不变,为贞贵嫔。十八年除夕,帝于坤宁宫遇一女子,其貌奇丑,帝却册为嫔,更赐号菏。后庭哗然,昭后请旨祈福,梅园,一女子以红梅作舞,白梅为雪,仿昔日戚后灼芙,帝幸之,翌日,册为婕妤,为贵人方氏。后庭百花齐放,帝逢除夕,心下不稳,竟因万贵人于宫中侮辱原太子与戚后,下旨杖毙,去其玉碟。十八年末帝渐少幸嫔御,河洛公主常伴帝于御书房,二人作天伦之乐,帝称河洛为女儿,河洛称帝为父亲。河洛虽为公主,却深受皇宠,权力之大,可比昭后。元坤十九年春,河洛公主失足跌落太液池,帝查,为丽妃所为,又得知其多年奢侈淫靡,下旨将洛氏贬入长门宫,降为婕妤。元坤十九年夏,元昭仪染病,帝哀,晋为妃。同期间,懿妃有孕,帝晋为懿淑妃。元坤十九年秋初,元妃病殁,帝大哀,一夜白首。昭后于一旁照料,帝将元妃追封为皇贵妃,赐号元。同年冬,帝于乾清宫咯血不止,昭后大哀,撞柱而亡。肃王登基,册华淑妃为太后,为华太后。嘉妃为贵太妃,懿妃为贵太妃,毓修仪为太妃,贞贵嫔为太妃。河洛公主为长公主,赐号仙阳长公主,居长公主府。咸阳公主为长公主,号不变。其余嫔御入感业寺为尼,伶美人与丽妃因狐媚惑主,赐死长门宫。改国号为乾安,华太后主持选秀。浮生一梦,落子无悔,若玉楼人再入门,可还愿再作神仙?】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8-24 00:08
                      回复
                        【齐青萍,为江北书豪齐峰独女,小字卿卿,其貌自幼惊艳江北,及笙之年更因常戴面纱而多秘闻,及笙礼,摘面纱,容色为人惊叹,众人叹其貌可祸国殃民。双手可同书,琴棋书画皆有精通,却不擅舞衫歌扇,尤擅词赋。其观人多威仪,常自称凤命,元坤十五年,遇武帝,武帝喜其才华,封作齐嫔。而其性却多有娇纵,偏受帝宠无数。自作帝娇,更以帝宠为首,其面若桃花,灼灼其华,有娇艳欲滴,常作红衣,帝特为其专作蜀绣访,专供其着衣。其为后庭除却王氏,洛氏,第一人,可谓六宫粉黛无颜色。】
                        【元坤十六年,九州夜宴,以歌喉绕梁,帝赐号为琳,寓意琳琅满目。以琳字为号倨傲,后因贞嫔失宠,心性大变,多以温婉得体出御前,后授敬贵妃命,主持长信宫事宜,掌握一宫之权。除夕前夕,以祈福获帝怜惜,以此再宠,晋为容华,心愈冷清。元坤十七年,告病隐居,宜春迎春凋零,帝不喜,与齐氏多争论,齐氏心死,知为替身,心灰意冷。九州夜宴,受惊昏厥,醒时已是强弩之末,心衰哀竭,帝多愧疚,晋为淑妃,为琳淑妃。元坤十七年秋末,齐氏因心力衰竭而死,留绝句“哪有人间可白首,若有锦囊收艳骨,怎无当年半分春。”帝亦因此不醒。元坤十八年追封琳贵妃,葬妃泰陵。】
                        【齐嫔——琳嫔——琳容华——琳淑妃——琳贵妃(追封)】
                        【皮相,杨幂。】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8-24 15:43
                        回复
                          【良贵妃,靳氏,名讳姣娘,小字不详。其为前朝庆阳公主独女,武帝幼时记趣,常称为“大姐”,庆阳病逝后,姣娘无处可去,遂奉旨纳为侧妃,为靳侧妃,与戚后相敬如上宾,戚后赞其性甚佳,为嫔御典范。貌素清浅芙蕖,纯而清冷,有如青莲。其喜佛经伦理,常以钻研于其中,平日好静心阅书,有才华通透,却擅厨艺,又好茶道。武帝称其“眼光独到”,为帝解语,以貌似清贵出尘如白莲著称,素日以佛经词赋所喜,最喜梨花烟雨,故翊坤设有梨园,又设摘星台,可听雨落长安。戚后崩殂,领帝旨意掌六宫,帝赏其“敬”字为号,为敬良贵妃,是为殊荣,掌半凤印。】
                          【元坤十七年,随帝出游踏春,以失德为名惩戒洛氏,得帝赞扬,称靳氏贤德。同年九州夜宴,护驾有功,处事不惊,得体缜密,护帝安全。十七年秋,帝以敬良贵妃忠心得体为由,晋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得号昭,寓意光明彰显,靳氏以此为勉,常自省,更得人心。除夕夜,琳淑妃病殁,帝亦不醒,皇贵妃安排妥当,处事有方,以皇子祈福,公主侍疾,嫔御授三臣权方可见帝,更命太医院三判侍奉在侧,可谓有条不紊,缜密周到。十八年夏,帝醒,感怀靳氏痴情,念及其辛苦,册封靳氏为后,为昭后,帝首幸昭后,赐居章台宫,迁梨园入内,设温泉与高楼,更正殿为凤至殿。帝君亲赐玛瑙菩提树,其身七尺,奢侈雍容,靳氏心怡欣喜。元坤十九年,与河洛公主密谋,除去丽妃洛氏,同年,元妃病殁,帝大哀,又追思戚后,竟一夜白首,冬日大雪,帝于章台宫梨园处,咯血不止,帝崩殂。靳氏痛极,撞柱而亡,昭后崩。后王氏拾其手札,方知其一生苦楚清冷,文帝追封昭后为昭烈皇太后,葬帝陵。其手札有“若是风霜落满头,可否也算到白首。”】
                          【靳侧妃——靳贵人——靳贵嫔——靳妃——良妃——良贵妃——敬贵妃——敬良贵妃——昭皇贵妃——昭后——昭烈皇太后(追封)】
                          【皮相:刘亦菲】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8-24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