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医经吧 关注:2贴子:9
  • 5回复贴,共1

《黄帝内经素问》篇名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一个大约在2008年左右开始陆续写作的关于《黄帝内经》的系列小品文,辗转发表于5460中国同学录,百度个人空间,中医吧和黄帝内经吧。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没能继续发布下来,所以,我希望在这里能够善始善终,所谓不忘初心吧,努力!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14 10:29回复
    《上古天真论》是目前最流行的《内经》版本中的第一篇,沿袭唐王冰的编次顺序,至今没有变动过。据《新校正》说,按照全元起的注本这一篇在第九卷,可惜的是我们终究无法看到这一版的原貌了。
    “古”,《说文》解释为: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徐铉在注释上说:十口所传是前言也。
    “上古”其实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在通常来说的“上古”一般是指在文字出现以前的时代,中国的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 [大概就是指自炎、黄二帝到夏的一段]。可是如果在5000年以前的黄帝时代,黄帝和他的大臣在讨论“上古”时,肯定和我们用的不是同一个概念。内经的有些引文,大多是后人托黄帝的身份写的,所以考虑这个上古一般是自成书的秦汉时期为基准,大致是三皇时期,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代,由于缺乏文字记录,准确时间难以考证。
    “天”字的本义是“头”。但是在上古的时候,“天”就引申为头顶上的一片天空的天了,《内经》对于人体的整体把握就是取头法天,脚法地。对于“头”和“脑”,《内经》里面很多地方都有说到,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对这个部位进行过观察和纪录,但是在我们中华文化之中,天至高至贵而不可言说,所以中医就将情志活动取象归入五行五脏体系里面去了。至于这个“天”至高至贵到什么程度,那就是2000年以后的现代医学,仍然搞不清楚人类大脑的功能,甚至是某些结构。用一个浅显一点的例子来说明下:我们不用照镜子,就能知道我们的嘴是张着还是闭者,我们的舌头是伸着还是蜷着……,这在解剖学上叫做头面部的本体感觉,可惜的是,目前还没有明确其传导途径。
    所以,不要轻易地,妄自菲薄地,诟病2000年前的先人,为什么不把脑子的structure 和 function 搞清楚!中枢神经是现代神经解剖生理学的最后一块硬骨头。
    “真”,《说文》里解释为:仙人变形而登天也。这显然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这个字很有意思,上边是一个倒着的“人”字 [音义同化],然后画了一只眼睛,下边接着一个“乚”字 [音义同隐],最下边是一个“八”字。这种组合是表示了一个什么概念,我想还是有机会请教一下古文字专家吧。
    道家,管修炼叫做“修真”,把得道的人尊称为“真人”,当年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更是创下了许多历史的轶闻,更被金大侠(牛津金博士)推为华山论剑的老大,收藏武林绝学《九阴真经》。所以,但凡沾了“真”字的,都是比较牛的种种。然而,世风如江河,诚如芹在《石头记》里面写道:“假做真时真亦假”,茫茫人海,浩浩江湖,鱼目混珠蔚然成风,带“真”的未必是真真哦。
    天真,可以有两个理解:
    1)在天,为天之真气;
    2)在人,为先天之真;
    在本论中,更加侧重于后者,讲述人的生活中,要注意顾护其“真”,不要妄耗其“真”,所谓:“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另外,在本文末,提到了四等牛人,一等一的就是上古真人,论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请注意,这里真人的境界是什么,很有意思,即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好一个“提挈”和“把握”,子曾经曰过:“(吾老人家)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大致上有点这个意思。
    “天真”,现在经常被用来形容小孩子,如“天真无邪”、“天真烂漫” [当然要是用在成人身上听起来就不那么舒服了]。《内经》原文并没有对这个词进行解释,其意也不能用“天”和“真”的本义去解释了,但是本篇确是处处都在谈论,而至于这个“天真”到底指的是什么,实在是不可名状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7-14 10:31
    回复
      现在的《内经》里面共有九篇大论,除了唐王冰补充进去的七篇外,剩下两篇,分别是《四气调神大论》和《阴阳应象大论》。
      “大论”,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长篇大论”的“大论”。大论讲的都是所谓“大”的问题,就是比较基本,原则上的问题。其它的问题都要遵循着这些大的问题或原则来办,因此,在各篇之中是比较重要和基本的。
      先说说《四气调神大论》吧。“四气”在这里指的是一年的四季。那么为什么叫“四气”呢?因为古人认识到大地上春夏秋冬的变化是由于天上的大气的变化影响而引起的,这种大气的变化,地上万事万物都随应着变化。因此四气是调神的基础和根据。
      “调”从字义上讲就是“和”,就是“相应”的意思,从字形上来说,还有“周密”的意思。我们中医治病喜欢从“调理”人体入手,也就是这个意思。
      “神”在《说文》上讲,就是天上的神,引出万物呈现给世人的天神。神的本意我们至今还在运用,而且衍生出更多的涵义。正是这些衍生出来的意思,又赋予这个字更多的用法,引起人无穷的遐想。然而在《内经》中对“神”是有明确定义的,只要在讲到人体时,“神”就是指人体的“气血”。这个概念如果被偷换,就产生了现在对中医的各种不切实际的“神化”,其实是对中医最大的误解和以讹传讹。
      顾名思义,《四气调神大论》就是关于论述应四季气候变化而调理人体气血方法的一篇纪录。大家有兴趣的话去读一读,那里面讲的是摄生的基本规律。以前在中医院,我时常在心里对我的一些病人说:“你每周少打一夜通宵麻将,少去一回夜总会,会强似吃许多滋补药,身体也会好的多”,同时我也认同现在的生活结构和工作习惯已经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彻底改变了大多数中国人传统的起居方式,我们的身体是否能快速地适应这个改变,代价有多大,能否借助于医术来调理?恐怕我们自己心里都没有底吧。
      说明一下,春三月笼统来说是农历正月、二月、三月的三个月,精确的说是指的是从立春节气前7、8天开始,到立夏节气前7、8天之间的90天左右。夏秋冬依次类推。
      因为冬至日总是在每年洋历12月22日,所以“六九”也总是在每年洋历2月4日,而立春则总是在每年洋历2月4日-6日。俺老家俗语说“五九六九,抬头看柳”、“春打六九头”,就是这个意思。从“五九”这一天开始,地气开始复苏,人体也感应天地之间的少阳之气开始一年的生发。按照传统的习惯,在立春日以后,就不在进食滋腻的补品了,因为回妨碍人体少阳之气的生发。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7-14 10:39
      回复
        《生气通天论》在王冰编次的版本里位列第一卷第三篇,《新校正》上说按照全元起的注本在第四卷。本论继《上古天真论》之后,承接《四气调神大论》,在理论层次讲解为什么道者要“法阴阳,和术数”的原因。
        “生”,在古文字上是“屮”在“土”上的样子,《说文》上说: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生气”就是这样的生生之气,而不是时下常说的“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的那个“生气”。古今词义的演变都有着一定的渊源,考究起来有时也是很有趣的。
        “通”,《说文》上说:达也。就是通畅、畅达的意思。在简化字里面,一般用“辶”的都和行走、行动有关。另外有趣的是里面的“甬”字在古代也常常用来形容草木花蓓蕾的样子,看来先人还真是特别注意对草木的观察。
        “通天”就是通达于天的意思。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七个穴位就是叫做“通天”的 [BL7,这是老外的记法,第一次听我们外教说他们是这样记穴位的时候,汗都下来了,小弟我甘拜下风!],足太阳经气自此流向人体之颠——百会穴,故而称之为“通天”。
        本篇结构紧凑,紧紧围绕“生气通天”的主题进行阐述,丛生理讲到病理,仍然是围绕着“修持天真,全形保命”中心思想展开的。很有趣,这一篇不是以问答的形式纪录的,更好像是君臣之间的谈话,由黄帝先发表意见,然后岐伯给予补充。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地对“生气通天”进行了解释。
        黄帝 [他老]是这么说的:“自古以来通天就是生气的根本,这个根本就在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到)九州各地,(小到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的气,都和天气相通。(天气)生五方(之气)[指五行],分为三类[天气、地气、中运之气],经常违反这(规律)的话,就会(导致)邪气伤害人体。(因此)这就是寿命的根本啊。”
        当然,对于原文有很多种理解,以上只是一面只词。但是对于“生气通天”的解释基本上是一致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7-14 10:43
        回复
          《金匮真言论》是王冰本里第一卷的最后一篇,《新校正》按全元起的注本在第四卷。本篇论述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作为医经来说,可以算是最最基本的概念。
          “金”,在《说文》里面说:是指五色的金属,其中黄色的最为贵重。金这种东西埋在地里不会长毛生锈,在火中煅炼重量不会变轻,能够被人改变形状又不自行弯曲变化。属于五行之中的西方之行。金生在土中,所以字形从土;左右两点为注,象金在土中的样子。
          “匮”,《说文》里说:匣也。这个概念大致相当我们现在的装东西的盒子吧。但是估计这也不是一般的盒子,因为里面有一个“贵”,所以推想是装宝贵物品的盒子。如果用来装书卷的话 [当时都是竹简卷的啊],想必个头也比较大,所以也有解释成“柜子”的。
          “金匮”的原义就是金做的匣子 [可想而知里面放的东西是多么主贵]。但是现在我们一说起“金匮”则通常指的是《金匮要略》,是《伤寒卒病论》里面论述杂病的部分,也是中医内科里面的一个学派。所以如果听说某某人是“搞金匮”的,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是做黄金手工艺品的,呵呵。
          “言”,《说文》里说:直言曰言。伟大领袖毛爷爷曾经教导我们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子也曾经曰过:“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老子则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从字形上看,“言”是“罪”下一张“口”,我想 [我又想了] “祸从口出”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字吧。
          “真言”就是言之真者。我们有一句俗话叫做“酒后吐真言”,“酒”和“真言”在中国人的印象里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老同学老战友见面,如果谈判成功,如果签定合作协议,如果……而不喝酒的话,那么大家心里头都不会塌实。“真言”也用于佛学翻译,指一些法力巨大的咒语或密言,常用音译梵语的原音。有一句为广大的中国人民耳熟但不知道能不能详的六字真言,当年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就是被佛祖的六字真言镇伏在五指山下,后来济公作法时一边扇他那把破扇子,一边嘟囔的也是这句 [反正电视里是这么演的];在大学时还引用到一首歌曲里面 [口音版本不同],可见不管怎么说,“真言”都是不可小觑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7-15 22:49
          回复
            《阴阳应象大论》,这个大论对于学中医的同道来说,是为重中之重。“阴阳应象”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都是中医基础的基础,凭心而论,中医临床错误的发生99%可以归结为没有把握住“阴阳” [阴阳如此多狡,引无数名老竞折腰!]。
            “阴阳”的本义是很朴素的,就是指的太阳光的强弱,“阴”就是指光线暗,过去写作“陰”,就是说现在有云彩,遮住了阳光;“阳”就是指光线明亮,过去写作“陽”,就是太阳高高在上放光芒的样子。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地势变化也会影响光线的强弱。所以“阴阳”就用来指代不同的地域了,《说文》上说“阴”时说“水之南山之北也”就是这个意思。用在地名的标识上,我国现在的好多地名都保留着这种叫法。如古都“洛阳”,就是指洛水以南的地区。
            延续这种用法,再后来就用“阴阳”广泛地标识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事物。我高中时候读过半遍《红楼梦》,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三十一回后面,史湘云的丫环翠缕和她谈论阴阳的一大段描写。有兴趣的找来读一读,当然后来翠缕说的越来越离谱,史湘云对人体阴阳的理解也有失偏颇, [芹啊,这是为什么呢,真是玄机重重啊] 兹当明鉴。
            在后来由于对抽象概念的标识是需要主观界定的,“阴阳”的指代就逐渐模糊起来 [弄的现在一提起来,就觉的很玄]。其实在《内经》里面的指代还都是比较明确的,搞清楚再读起来意思就会明明白白的。
            “应象”,就是指对应的事物。“应”是对应、相当的意思。“象”原本是指动物的大象,因为从那时到现在大象都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所以能把这么大的动物描述清楚,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大般涅槃经》讲了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后来就把“象”就有了全面而且相似涵义,用来指代事物的表现,这个用法在春秋时代的老子的文章中就能够见到,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所以“阴阳应象”就是可以理解为:用“阴阳”来对应事物,或者是事物阴阳的对应。而且这个对应要“象”才行。
            这篇大论,是论述阴阳的总纲,从天上到地上,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都说到了,就是要求倒背如流也不过分 [正背就算了,呵呵]。
            文中还有一大段论述五行的文字 [不是经典,那是相当经典!],与《五运行大论》里面的文字重复,可能是历史原因经文的散佚重组造成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7-15 2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