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战国风云吧 关注:1,636贴子:12,227
  • 0回复贴,共1

《竹书纪年》中的“东音”与“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竹书纪年》中的“东音”与“西音”究竟是音乐还是语音
楼主:亚布2016
  在《竹书纪年》夏史里,记载了“东音”与“西音”有关的两件事情:
  帝廑
  一名胤甲。
  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
  四年,作西音。
  昆吾氏迁于许(己姓,名樊,封于卫,夏衰为伯,迁于旧许)。
  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其年陟。
  帝孔甲
  元年乙巳,帝即位,居西河。
  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
  三年,王畋于掞山。
  五年,作东音。
  七年,刘累迁于鲁阳。
  王好事鬼神,肆行淫乱,诸侯化之,夏政始衰。田于东阳掞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见良日也,之子必大吉。”或又曰:“不胜也,之子必有殃。”孔甲闻之曰:“以为余一人子,夫谁殃之。”乃取其子以归。既长,为斧所戕,乃作《破斧之歌》,是为东音。刘累所畜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阳,其后为范氏。
  书中记载:“帝廑。四年,作西音。帝孔甲。五年,作东音”。这里的“东音”与“西音”究竟是什么意思。《新华字典》解释:“东音,古代称我国东方的歌声”。那此次可推:“西音,就是古代称我国西方的歌声”。皆有音乐之意。笔者不敢苟同。因为《竹书纪年》夏史说“帝廑。四年,作西音”。并未言及有歌之事。“帝孔甲。五年,作东音”,“乃作《破斧之歌》,是为东音”。而“是为”应该解释为:“实为”。实为东音,就是使用了东音。可见《破斧之歌》与“东音”不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破斧之歌》,使用了“东音”演唱。
  我遍查《山海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三本可以肯定没被儒家染指的古籍,未见“音”与“乐”有连用的现象。只见有歌、舞、乐三字。
  笔者认为:致使“音”与“乐”混淆的应该始于秦。
  《吕氏春秋·音律》:"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 。天大风晦盲, 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后乃取其子以归,曰:'以为余子,谁敢殃之!'子长成人,幕动坼橑,斧斫斩其足,遂为守门者。 孔甲 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 这完全是在《竹书纪年》的基础上进行了演绎,并把《破斧之歌》作为东音之始。这与《竹书纪年》里面记载的,先“作东音”,再作《破斧之歌》,完全相悖。紧接着陈奇猷校释:“此当注为东方国风之音”。致使东音有歌曲音乐之意。
  《吕览•音初》论音乐的起源时,更加发挥的淋漓尽致,把帝喾次妃有娀氏所作《燕燕往飞》称之为北音,禹之妃涂山氏的侍妾所作《候人兮猗》称之为南音,夏后氏孔甲所作《破斧之音》,称之为东音,殷整甲(即夏后氏胤甲)徒西河,犹思故处,乃作西音。
  我训“音”字,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未见与音乐有关。《说文》说:“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也未见与音乐有关,倒是与“声”有关。西周《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也未见与音乐有关,倒是与“文”有关。只是秦以后,《吕氏春秋·音律》和 《吕览•音初》便把“音”与音乐扯到一起。
  根据甲骨文“言、音”互用,可以理解:“音”为言之声,声发而生文。而乐为器之声,声发而为舞。
  我居贵州十余年,也曾留心侗族大歌,及彝、苗山歌,皆清唱,除极少以商业为目的刻录的光盘,才有音乐伴奏。从此也可以看出古代的“音”,不是指音乐,是指语音,或口音。
  那又如何解释《竹书纪年》夏史记载:“帝廑。四年,作西音。帝孔甲。五年,作东音”。
  笔者认为:语言文字发展到了夏朝帝廑的时候,夏朝西部和东部的语音拼读混乱,甚至交流上都出现问题了,不得已才有“帝廑:四年,作西音;帝孔甲:五年,作东音”的举措。历经两代帝王,对全国语音进行了一次强制性的规范。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也为后来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可能是夏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语音规范运动。“西音”就是当时夏朝西部的语音。而东音最典型的代表作品,据《古本竹书》记载:当算是帝孔甲的《破斧之歌》。
  夏朝时“东音”与“西音”的关系,应该类似于今天的南方话和北方话。只不过现在是以长江为界划分的,也不知道夏朝以前是不是这样。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11 23: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