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霁云吧 关注:65贴子:383
  • 0回复贴,共1

文化清丰,忠勇南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化清丰,忠勇南公
南霁云为唐朝著名将领,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辅佐张巡屡建功劳。死于睢阳之战,其像悬于凌烟阁之中。现存史书关于南霁云的记载并不多见,主要史料存于韩愈《张中丞传后序》一文,及新、旧《唐书》张巡传中,《资治通鉴》也略有提到。除正史之外,本土作家王奇彬先生著有长篇小说《唐将南霁云》,以小说形式述其忠勇故事。因南霁云为张巡、许远之副将,故后代史家对南霁云的事迹关注有限。故笔者不揣浅陋,试将其忠勇事迹详加论述。
唐玄宗在位后期,朝纲败坏,社会危机重重。“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1],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 天宝十五年(756)一月,叛军攻陷洛阳,五月又陷潼关。唐玄宗仓惶西逃蜀中,叛军遂占领长安。在此之后,叛军主要战略方向是:“以重兵防守以范阳为中心的河北地区,以巩固其根本;以主力在长安与洛阳间同唐主力进行周旋,以保持对唐中央政府的强大压迫;另以一部兵力南下江淮和汉江地区,以切断唐中央政府重要的钱粮来源,掠夺其财富作为持久战争的资本。”[3]所以,唐军扼止叛军南下,保卫江淮粮财重地,成为平叛的关键所在。
南霁云,魏州顿丘人(今河南清丰),因排行第八,故人称“南八”。据《新唐书》载:“少微贱,为人操舟,禄山反,钜野尉张沼起兵讨贼,拔以为将。尚衡击汴州贼李延望,以为先锋。”[2](卷一百九十二·张巡传)南霁云出身贫寒,曾操舟为生,自小勤学苦练。张沼起兵讨安禄山,南霁云响应参军,因作战英勇很快被提拔为军中将领。叛军攻陷洛阳后沿运河南下,企图夺取江淮地区。张巡时为真源县令(今河南鹿邑),在真源“起兵讨贼,从者千余”。天宝十五年(756)一月,张巡与单父太尉贾贲汇合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开始了保卫江淮的战争。叛军围攻雍丘数月不下,便在雍丘城北筑杞州城企图断绝雍丘粮草。张巡认真分析当时情形之后,认为“雍丘小邑,储备不足,大寇临之,必难保守”,[4](卷一百八十七下·张巡传)果断率领人马弃雍州、经宁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与睢阳太守许远会合。当时将军尚衡正领兵与叛军作战,得知张巡撤守睢阳,便以南霁云为先锋出使睢阳与张巡商讨联合对付叛军事宜。南霁云达睢阳后,认为 “张公开心待人,真吾所事也”,决心为张巡谋事。
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帝位,为固守江淮地区重新部署战局,任命张巡为河南副节度使。睢阳扼南北交通要塞,若能攻下睢阳,便可直下江南敛取财富,切断唐军财源供给的大后方。 至德二载(757),安庆绪派部下尹子奇率军围攻睢阳。睢阳为大城,城高墙厚,城内居民有数万之众。经过张巡、许远的战略布署,更为坚固,叛军多次进攻未果。但叛军不断围攻睢阳城,被围既久,兵粮断绝,援军不至,其状惨烈,据《旧唐书》记载:“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虑将有变。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人,坐视危迫。’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4](卷一百八十七下·张巡传)张巡、南霁云坚守睢阳,与叛军周旋数月之久,精兵将马损失严重,又无从补给,且城中备粮既尽,睢阳城的形势越来越危急。“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2](卷一百九十二·张巡传)且当时情况即使弃城而逃,几百残兵弱将也无法逃出重围。倘使有人突出重围,向其他部队借兵求援,或可缓解睢阳危机。
“是时,许叔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淮”[5]《卷二百一十九》,为了守住睢阳“巡乃令南霁云将三十骑犯围而出,告急于临淮”。南霁云率领精骑三十突围出城,面对的是数万之众的叛军,他跨马直冲叛军,同时举起弓箭左右射击,终于冲出叛军包围。起初南霁云向许叔冀求援,许“不肯出师救”,只给数千端布匹。临淮是其最后的希望。南霁云历尽万难至临淮,御史大夫贺兰进明设宴款待南霁云,对于借兵之事无任何态度反而欲留南霁云,南霁云怒不可遏,断指明志。据韩愈《张中丞传后序》中记载: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 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6]”
《新唐书》卷192对此事亦有详细记载:“霁云左右射,皆披靡。既见进明,进明曰:‘睢阳存亡已决,兵出何益?’霁云曰:‘城或未下。如已亡,请以死谢大夫。’……欲留之。为大飨,乐作,霁云泣曰:‘昨出睢阳时,将士不粒食已弥月。今大夫兵不出,而广设声乐,义不忍独享,虽食,弗下咽。今主将之命不达,霁云请置一指以示信,归报中丞也。’ 因拔佩刀断指,一座大惊。”[2](卷一百九十二·张巡传)
南霁云断指明志以表忠唐之决心,这一举动表达了男儿之血性,满座人都为之震惊且感动至极。与贺兰不肯出兵以存实力相对比,南霁云更凸显了忠义之正气,成为千百年来传诵的忠义故事。
首先,南霁云英勇机智、临危不惧。睢阳城初被围,张巡寻找“万死一生者”,南霁云应声而来,冒死突出重围,“贼数万遮之,霁云直冲其众,左右驰射,贼众披靡,止亡两骑”。[5]《卷二百一十九》此等胆略、此等身手,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在与叛军多次交手中,南霁云屡立军功,张巡对他赞赏有加,南霁云更是对这位“开心待人”的张公忠心耿耿。南霁云断指捐躯不止是为李唐政权效忠,亦是为报答张巡的知遇之恩。
其次,南霁云为人尽忠尽义。南霁云是张巡最为信任的部将,在与尹子奇的拉锯战中,张巡“剡蒿为矢”,中箭的士兵以为城中矢尽,乃报尹子奇。张巡随即认出尹子奇,便“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子奇乃收兵退还。”[5]《卷二百一十九》南霁云与张巡配合默契,可称得上是其左膀右臂。当贺兰进明欲留南霁云时,他反而“拔佩刀断指”跨马离去。南霁云不忘张巡所托,不求一人之安全,“射矢著浮屠以铭志”,可谓是忠义两全。
南霁云向贺兰借兵不成,转赴其他地方求援,“至真源,李贲遗马百匹;次宁陵,得城使廉坦兵三千” ,[2](卷一百九十二·张巡传)显然,这些地方的官员亦不肯借出兵力驰援睢阳。尹子奇见无人来援救睢阳城,更加强力攻城。睢阳城危在旦夕,若弃城而逃,叛军攻下睢阳定大举南侵,则江淮不保。于是张巡、南霁云等人与睢阳共存亡,“生不报陛下,死为鬼以疠贼。”
至德二年(757)十月,叛军攻陷睢阳城,张巡、南霁云被俘。尹子奇轮番劝降二人,未果。在他们就义之时,张巡向南霁云喊道:“南八,男儿死,不可为不义屈!”霁云笑曰:“欲将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2](卷一百九十二·张巡传)南霁云宁死而不为不义屈,英勇就义壮烈殉国。张巡、南霁云等死守睢阳城,为唐军平定叛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南霁云死后三日,新任河南节度使的张镐遂领兵收复睢阳城。十日之后朝廷收复东京(洛阳)。平定安史之乱后,张镐便上书请求旌表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将军,却在朝堂之上产生争议。有人认为当时张巡等人死守睢阳以致城内发生“人相食”的惨剧,故他们是有过错的。更有些人力求朝廷旌表张巡、南霁云,认为他们死守睢阳立下汗马功劳。当时名士李翰认为固守“以待诸军之救;救援不至而食尽,食尽继而及人”,[5]《卷二百二十》出现这种惨烈状况本不是张、南所希望的。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他们死守睢阳为国家最终平叛安史之乱建立功勋,功可抵过。
最终,唐肃宗下诏旌表南霁云,赠“南霁云开府仪同三司,再赠扬州大都督,并宠其子孙”。唐德宗建中年间,破例追赠南霁云将军为一等功臣。[7](卷四十五)以南霁云生前之官职,追赠为一等功臣已是李唐皇室对他的莫大的认可。唐僖宗时寻求忠臣之后,曾遍寻南霁云之子孙后世。“大中时(唐宣宗年间),图巡、远、霁云像于凌烟阁”。[2](卷一百九十二·张巡传)凌烟阁乃唐朝陈列显赫功臣画像的荣耀之所,可见南霁云在睢阳之战时表现出的精忠气节,成为后代颂扬英雄激励生者的绝好素材。
经过安史之乱,大唐走向衰败。藩镇割据之势愈演愈烈,且李唐政权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在平定叛乱中英勇奋战的将士们在战后受到重重褒奖,本无可厚非,但南霁云、张巡等人却需在一番争论后才能得到正名,令人唏嘘不已。南霁云将军断指捐躯,伴随着人们对其忠义品格的颂扬,历史总会给予他公正的评论。《新唐书》、《旧唐书》将南霁云列入忠义传中,后世在供奉张巡、许远的“双庙”中,塑南霁云像坐享配食。武侠作家梁羽生曾在《大唐游侠记》中这样评价南霁云:“敢笑荆轲非好汉,好呼南八是男儿”。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4-25 18: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