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吧 关注:111,003贴子:189,804

回复:汉字里的中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骨】
“骨”字的形成比较早啊,早在甲骨文的时期,就有了“骨”字。但是我老觉得最初这些被专家鉴定为“骨”字的象形文字更多地在指筮骨,因为文字专家也指出,在图形中的小花纹是“卜”字,那么无疑这块骨就应当是琵琶骨啦!
金文的“骨”和现在我们的书写的“骨”字比较接近了,“肉”上面的波纹,经考证,有可能是在指肋条。
到了篆文时期,“骨”字基本定形,有上面的“冎”和下面的“肉”组成。有提出“冎”是甲骨文骨的倒写,我持保留意见,因为“冎”多指的是,意为剔除掉皮肉的骨头。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7-06-21 13:13
回复
    学习了,很是不错!大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7-06-21 13:31
    回复
      【精】
      “精”字最早见于金文,由“米”和“青”字组成。《説文解字》曰:“精,择也”,意思就是经过挑选出的上等的稻米或粟米。
      “青”字的原义是矿井中挖出的如青草颜色的矿石,可以研细作颜料,尤其是做眼影。因此“靑”字通“倩”,有漂亮美丽的意思。
      因此“精”,就是漂亮的米,上好的谷物。进而,用于指代具有源生命力的东东。《决气》对精的定义为:“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7-06-23 23:11
      回复
        【气】
        “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简化字,应该说从甲骨文时期,就有这个字啦!
        “气”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很象“三”,但是中间的一横很短,这是在强调天地之间充斥着气体。而其后在金文和篆书里面的演化,更加形象地说明描述的是天地之间的云气。这充分表明华夏文明对云气的重视,所以说,云纹,是极具汉民族文化特点的一种装饰图纹。
        “气”的另一种写法在金文中,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繁体“氣”字。这个“氣”是由“气”和“米”组成的,代表了由食物或者与食物密切相关的气体,故而有“水谷气”一说。“气”在《决气》中的解释为:“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7-06-23 23:26
        回复
          【津】
          “津”的本字出现在甲骨文里,描绘的是一个人在舟上撑篙涉水的样子,所以“津”的原义是过河,《説文解字》曰:“津,渡也”。
          到了金文时期,“津”字发生了变化,虽然船还在,但是竹篙变成了水,而人则变成了鸟。这个“水鸟”组合,是古“淮”字的写法,意思是只有鸟才能飞跃的大水。
          在籀文时期,水鸟“津液”由上下结构转化为左中右的“舟淮”字。这个写法在篆书里进一步得到简化:左边的“舟”被省略,右面的“隹”则变换为“聿”——原本是撑篙换做握笔啦——这本是在外形上回复到接近甲骨文的图案,但实际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因而,我们在隶书中看到的“津”字,就是这样的“水聿”组合,但是这个字和大水和写字都没有太大关系,而是泛指口水,俗话说的“津津乐道”、“口舌生津”就是此意。
          所以,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对“津”的解释为:“指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在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水液。”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7-06-25 14:10
          收起回复
            【液】
            “液”字的出现是在篆书时期,说明这个字出现的比“津”要晚——我们现在所说的“津液”一词,在古代其实是说的两码事。
            自篆书开始,“液”的组字偏旁就没有变化,由左“水”右“夜”构成。“夜”字由“亦”演化而来,最初的含义是指人的腋这个部位哦。所以“液”字的原义竟然是腋下的汗水!
            “液”的字形是随着“夜”的变化而改变的,由是其字义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亦”的本义消失后,古人加月肉来表示“腋”,进而变月肉形为“夕”,于是就产生了夜晚的“夜”。而“液”的字义也由腋下的汗水转变为泛指的汗液,乃至体内的水液。
            所以《中医基础理论》解释“液”为:“指性质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水液。”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7-06-25 14:32
            收起回复
              【血】
              “血”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如果是你,会怎么去描述和构绘这一概念呢?
              “血”字的写法虽然也经过了一系列的稍稍变形,但是其基本的表达框架并没有变化,那就是“皿”上加一点。“皿”是盛放物品的高脚器物,中间加了一点之后,就变成了“血”字,可见这一点,就代表了实际意义上的“血”。那么,我们在甲骨文的“心”里面也会找到这一点血。
              血放在器物里面,是用于祭祀或者歃盟等比较神圣的仪式的,由此,想必远古时期,血就是上古人类比较重视的。在《中医基础理论》里解释血为:“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主要具有濡养和化神两方面功能。 ”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7-06-25 23:18
              收起回复
                【脑】
                “脑”字最早见于篆文,由上“川”下“囟”组成。由于“囟”是指脑颅骨的前顶部的样子,所以有人说这是头上长头发的样子。
                可是,我觉得倒是没有这么简单。古代的先贤呢,其思辨能力真是不可揣测的。这个“川”字,其实是代表了一种水的概念,古人认为脑子和水液是有密切关系的。何以见得呢?《解精微论》里有说过:“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无论我们现在看科学不科学,总之在古代的思路里,人脑必定是和水液密切相关的。
                所以,有的篆文里还在“脑”的旁边加了一个“人”字,以强调指代人脑。
                后来,可能是统一造字的需要,人体脏腑结构的名称多加“肉”字,因此换“人”为“肉”,就成为我们现在写的“脑”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7-06-29 22:30
                回复
                  【髓】
                  “髓”字最早见于金文,这是令人惊奇的事情,况且,这个字在篆书里也很少露面的。无法否认,金文的“髓”指代的就是骨髓的髓,因为这个字的左偏旁就是一个“骨”字,而其右偏旁“隓”则着实令人有些费解。“隓”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败城曰隓”,意为毁坏的城墙,所以,要把“(骨隓)”理解成“骨髓”,还真是需要一点想象力才行滴。
                  在“(骨隓)”之后,“隓”写成“隳”或“堕”,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隓”和“隨”、“遀”在外形上发生了“混淆”,“(骨隓)”就写成了“膸”,进而在之后的之后,又写作“髓”字。也就是隶书的“髓”字,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写法,再之后就没有发生过变化。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7-07-04 22:00
                  回复
                    【胞】
                    “胞”的本字是“包”,“包”字可见于甲骨文,意思在明显不过了,包膜里面过这一个人。因此,“包”的意思最初就是女性怀胎时包裹着胎儿的包膜,现称胎膜。
                    在金文里“包”字中的“人”换成了孩子的“子”,意思就更加明确了。
                    篆书的“包”一度复杂起来,表明了当时对怀胎时胎膜的细节认识,这时期,“包”有专指胎膜或胎衣的表示。因此“包”的意思逐渐从名词转变为动词。
                    当“包”的意思发生转变后,另加“肉”造“胞”来替代原来胎膜包衣的意思。由此,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写的“胞”字,但这时的“胞”已经是指代的子宫,故而古代称子宫为胞宫,进而又称为女子胞。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7-07-04 23:32
                    回复
                      不错,学习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7-07-05 1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