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鱼的小花吧 关注:2贴子:122
  • 0回复贴,共1

1999年世乒赛决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人生赢家的分割线——
1999年进行的第45届世乒赛是世乒赛历史上首次将单项和团体分开进行,由于科索沃战争,原定当年在南斯拉夫进行的世乒赛被迫延期易地,将单打改在了荷兰的埃因霍温,团体改在了次年的吉隆坡。都说亚马逊雨林里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会引发美国的一场龙卷龙;当年潘金莲不小心掉下块木棍结果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当年这一历史大背景下的变动,使一些微小个体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并引发了所谓的连锁反应。

神马?听说姐改变了历史?
比如今天的主角之一刘国梁。多年后按受《乒乓世界》杂志采访时,他就说,往往在4月份举办的世乒赛他的状态都不好,如果比赛照常进行,冠军还不一定是谁的。结果比赛一延期,他的状态出来了。

人生赢家刘国梁。
再比如阎森。本来1999年已经铁定入选团体五虎的他,由于团体赛延至次年,结果被从团体名单中剔除了出去,因为刘国正冒了出来。而正是由于刘国正在团体赛上表现抢眼,最终挤掉马琳入选了悉尼奥运名单……

刘国正:哥,对不住哈。阎森:往事表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秦志戬:我乱入。
其实,1999年的故事远不止这些。在乒乓球领域还有:46岁的加拿大人沙拉拉成为了国际乒联第6任主席,开启了他的乱七八糟改革大时代;

38岁的蔡振华首次以中国队总教练身份率队出征;中国队9对混双参赛,结果惊人地包揽前八名,引发了此后对于参赛名额的限制;王楠在当年取代邓亚萍成为国际乒联女单排行榜第一名,使得这一榜单的榜首位置在8年后终于有了新主人,世界女乒新时代也自此到来;

当年上升势头明显的王励勤,本来是男单夺标热门,结果输给了法国的葫芦娃埃洛瓦(因其用葫芦形球拍而得名),被蔡振华认为“脑袋有问题”,早早排除在了次年奥运男单名单之外;

老蔡:你让我操碎心,磨破嘴,差点累坏这双腿(话说小V的东北属性貌似暴露了)。大力:两年之后我最美!
成就大满贯后,刘国梁莫名被卷入了兴奋剂事件,状态受到影响,自此再也没有回到巅峰。
1999年在小V的成长经历里也是刻骨铭心的。当年家里失火,小V下班回来望着从四楼窗户奔涌而出的火龙,一片茫然。而也是因为这场火灾,小V的正胶球板付之一炬,小V自此跟随潮流改打起了反胶。

——我是直拍巅峰的分割线——
话题扯回到这场比赛中。自从1985年江嘉良与陈龙灿的决赛后,世乒赛男单决赛已经14年没有在两名直拍运动员之间进行了。

记得当年冯哲曾在一次电视采访上说:“直拍反胶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其实直拍正胶的危机来得更早,面临的困境也更明显。要不是有刘国梁,这一打法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被职业赛场淘汰了。
再插播一段小八卦。刘国梁这批运动员的起步期,正值中国直板正胶辉煌之时,所以他们早年多是打正胶出身。但当他们步入成长期,正胶的辉煌已不在,所以在青年队时,他们那批运动员很多都根据自己的特点改成了反胶,像阎森、冯哲等。据说刘国梁也曾经偷偷把正胶撕掉,贴上了反胶,准备改打法。后来被教练喝止。因为教练觉得,刘国梁就是打正胶的天才,改打法浪费人才。感谢教练的坚持。
为何小V一直认为这场比赛是至今为止直拍对决的巅峰?虽然两名直拍运动员大赛决赛相遇的场面还有2004年雅典的柳承敏与王皓以及2008年北年的马琳与王皓,但相比1999年这场,后两场比赛紧张有余,激烈不足,技战术含量也远不如刘马大战。


两场决赛,王皓都留下了遗憾。
虽然1999年直拍横拉的技术还不成熟,刘国梁和马琳用得都不多,台内接发球拧拉技术也还没有发明,但两名直拍高手的台内斗短更讲究手感和控制,更有味道。另外,对于正手位短球,也还几乎没有运动员像现在的张继科、樊振东那样侧过身用反手起板,对这种球要么摆短,要么就是像刘国梁那样放胆去挑。力争全台用正手是当年最先进的技战术。所以我们能看到马琳的侧身暴冲和刘国梁硬着头皮的低球突击,相当爽脆。
小V当年写过一篇文章,对比刚出道的马琳和成名已久的金泽洙,叫《谁是单面弧圈王》,而在1999年,两人的直接对话,使得这一设问有了答案,那就是马琳淘汰了金泽洙。

不仅如此,马琳还淘汰了欧洲另两虎萨姆索诺夫和瓦尔德内尔,是当届比赛发挥最为抢眼的运动员。但面对刘国梁速度极快的盖打弧圈和高压推挡,马琳的发挥受到了极大限制,两人一直缠斗到决胜局20平以后才分出胜负。讲真,刘国梁能赢多少也还是有些运气的。
话说看惯了如今的11分制,再看当年的21分,觉得还是有些冗长。
在此后两年,新上任的沙拉拉开始了对于乒乓球的各种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乒乓球越来越有向网球靠拢的趋势。这场比赛能还原改革之前原汁原味的乒乓球,值得一看。1999年,也值得怀念。


IP属地:江西1楼2017-03-17 15: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