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粤语吧 关注:82贴子:9,049
  • 8回复贴,共1

上海经济强于粤港澳,为何上海话地位不如粤语?只有北京话能秒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 要 / 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粤语一跃成为中国最强势的地方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吴语依旧是众多方言里的普通一员。两种语言命运轨迹的迥异,是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结果,而“香港”是导致这一结果的最大武器。
普通话和粤语的争论由来已久,香港艺人陈小春近期的一番言论再次让这一话题成为了焦点。春节期间遇见的一位女孩说“粤语是没有文化的方言”,陈小春在微博上发文称“唐诗宋词就是用粤语写成的”,并直指普通话是杂糅了少数民族的胡语。
有些唐诗宋词用粤语发音更押韵是事实,但就此认定唐诗宋词是粤语写成得并没有依据。事实上,吴语、闽南话、客家话继承的古汉语基因并不比粤语少,和粤语一样,它们都比普通话更接近我们老祖宗说的汉语。当下经常出现“普粤之争”,为什么很少看到“普吴”或“普闽”的争论?
谁是古汉语正统?吴语不输粤语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书同文”,但没有进行“语同音”。从古至今,祖辈们留下的汉字我们还能认识,但语言的发音却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让现在的北方人穿越到清朝以前的朝代,几乎没有人能和当时的百姓交流,因为很难听得懂;而如果让一些南方人穿越回去,尤其是江南、福建和广东人,或许能勉强听得懂一点点。
这是因为吴语、闽南、客家、粤语等南方方言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语法和发音,普通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和传统汉语差别更大。为什么会有这一现象?
董卿在《诗词大会》上用上海话念唐诗,别有一番韵味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历朝历代的政治中心大多定在北方,长江以北也是战乱的主要集中地,尤其在南宋以后,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统治之下,语言上也不断地杂糅了少数民族的发音。正如陈小春在微博上所说,现代的普通话并不是纯正的中原雅音,是综合了满、蒙等少数民族语的“混交语言”。
南方自秦朝开始,不断接纳南下的北方人,其中两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就出现在唐宋时期:唐朝的安史之乱,大量的北方士子为躲避战乱南渡;北宋宋徽宗被金人俘虏后,他的儿子宋高宗带着宋朝臣民南下杭州,并建立了南宋。南方受战乱的直接影响较小,且远离政治中心,南迁的人说的北方语言和当地语言相结合,在内部经过稳定的发展,反倒使原来的古汉语成分得以很好地保留。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唐诗宋词用粤语或吴语念会比用普通话更押韵的原因。
粤语崛起最大功臣——香港
著名的古汉语专家郑张尚方教授考究认为,唐宋时期的官话更像是苏州话的声母+广州话的韵母。当然,这里的“像”并不是“等于”,而是“最接近”的意思。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之一,和上海话很类似。
粤语文化对内地的渗透是从一首首粤语影视主题曲开始的
细数过去几十年,粤语影视剧、粤语流行歌曲席卷全国,广东的电视台上各种粤语播报登堂入室,广州地铁除了普通话、英文,还有粤语报站。传统不比粤语差,经济不比广东弱,吴语方言的杰出代表上海话却没有这样的待遇。
粤语的强势地位并不是自古有之,最近几十年才得以崛起。明清以前自不必说,岭南依旧是偏远的蛮荒之地,粤语只在两广地区通用,对外辐射有限。清末至民国,广东虽然率先开埠,但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在上海,会说一口上海话远比满嘴粤语更时髦。直到20世纪60年代,粤语才在华文文化里崛起,香港是这一崛起过程中最关键的棋子。
粤语在香港占主导地位是在1967年以后,这一年香港发生了大规模的六七暴动,港英政府因此废除了国语教育,并开始大力推行粤语文化。在此之前,香港的语言使用非常丰富,广播电台除了英语、粤语外,还有很多国语、上海话和潮州话频道。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遍布珠三角地区的“鱼骨天线”
与粤语复兴同时进行的是香港影视文化的兴起。70年代末,珠三角地区的居民为了收看香港的电视自制鱼骨天线接收信号,1983年官方引进的第一部港剧《霍元甲》在内地大热,随后《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等接踵而来。从电视剧到电影再到歌曲,一场粤语文化膜拜就此而起。
粤语已成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
中国改革开放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香港的成就。更何况在粤港澳之外,粤语还有海外华人华侨这一庞大的使用群体。2013年的首届国际性粤语传播高峰论坛披露,全球有将近1.2亿的人以粤语为母语,除了6700万广东人和2000万广西人,其他粤语人口主要分布在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境外地区。
1.2亿的数字是否真实有待商榷,但除普通话外,粤语在海外最有影响力的汉语语言是不争的事实,它也是唯一在国外大学有独立研究机构的中国方言,哈佛大学还开设了粤语教学课程
当然,粤语的强势地位和语言本身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通行的粤语以广州话为标准音,不论是广州人还是香港人,或是移民海外几十年的华人,只要说的是粤语彼此都能听得懂。反观吴语,辐射范围很广,但并没有公认的标准语,比如靠得近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发音接近,但并不能做到无障碍交流,更别说其他有一定距离的吴语区域。
在普通话的不断推广进程中,广东地区出现了“保护粤语”运动
语言的强与弱也不是绝对的,这几年随着普通话不断推广,“保护粤语”的行动在两广地区时有发生。当内地和港澳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以香港为代表的粤语文化输出日渐减弱,相信这样的口号和争论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2-10 23:52回复
    前些年遍布珠三角地区的鱼骨天线,方便了当地人收看tvb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7-02-10 23:57
    收起回复
      好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20 20:47
      回复
        上海经济强于粤港澳???试问楼主来过粤港澳吗!!!还有不管上海话北京话,都是没有资格去和粤语比的,粤语是全球发达地区流通语言。粤港澳根本就不把内陆当人看,有一说一,不喜勿喷。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6-23 14: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