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章秘史吧 关注:474贴子:15,460

【海蓝の碎碎念】你真的读懂ta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属于上班时间太无聊,决心好好整理故事人物,更详细地为大家讲一讲人物的故事而诞生。
First.请原谅我有整理的癖好,动不动就要整理故事的人物、年表,为此我的电脑里常常会为一个故事而储存五六个相关资料的文档,如大事年表、人设、故事梗概、边角资料等等。所以我这次也要好好整理人物啦,这次打算整理的风格较为和缓、欢乐,希望大家在被虐之后能找到一丢丢心理安慰~
Second.整理的人物基本涵盖《争天记》中出现过的主角、重要配角、有故事的酱油党等。以领人物下线顺序为整理顺序。
Third.保证不弃更。即使大家都很少逛贴吧了,也会坚持更下去。


IP属地:广西1楼2017-02-03 15:35回复
    期待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7-02-03 15:42
    收起回复
      期待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2-03 16:00
      收起回复
        ◆庶人 许容
        ①家世篇:许容的家世是不低的,除却是世家嫡女的身份外,许姐姐是先皇长子正妃,两位姨母分别是先皇李德妃和九嫔之末的李充媛。虽然许爸爸官位不高,可他的妻子是李德妃和李充媛的姐妹李氏,出自陇西李家,是五姓之一。能够娶得五姓女而归的许爸爸,或许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而许爸爸的女儿一个是有着赫赫战功的亲王正妃,一个是皇帝首选入宫的妃嫔里门第仅次于徽静的许美人。许容既是冀王一派势力的代表,也是初次采选没有选中的五姓家族的姻亲代表,于是太皇太后才会在第一次的拜见时,放着娘家的侄孙女不问,而问许容。我故事里当然也存在bug,没有哪个故事是不存在bug的!关于许妹子的bug就是许爸爸的官位太低了。
        ②性格篇:许容出生在名门当中,她骄横跋扈,浅薄无知,有一点小聪明,学不会容忍,没有容人之量。这些个性是基于她从出生起就得到=父母的宠爱和纵容决定的,她理所当然地认为出身就是决定命运的一切,那些比自己出身要差的人是绝无可能在任何方面赢过她(咦,怎么有一点昕儿的影子?)。她从小所获得的是世家高于一切的认知,是朝廷和后宫都是世家的天下,寒族要臣服在他们脚下。这样的认知使得她对如婉充满敌意,那种敌意是天生的,像两个世代敌视对立的家族。因此她仇视如婉,更仇视如婉背后的寒族。
        ③意义篇:许容是棋子,这在宫廷里其实算不得可悲。许容是两个人的棋子,偏偏她和所有棋子一样,并不知道自己是一枚棋子。许容是太皇太后用来对付如婉的棋子。许容张扬跋扈,骄横无知,经历了无数斗争的太皇太后必然知道她不会善终,选她入宫一是为了安抚没有被入选的五姓家族和有怨念的李太妃(毕竟许容和陇西李氏有姻亲关系);二是放任许容和如婉缠斗,假如能借许容之手除掉如婉,自然是最好不过,如果许容被如婉除掉,太皇太后也能抓住证据反将一军;三是表示对冀王的信任和笼络,冀王还是手握重兵的大将,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许容也是冀王的棋子。五大三粗的冀王不会那么多心计权术,也不善于宫廷斗争,但他需要一个在宫廷里接近阿湛、替他传递消息的人物。许容是这样的棋子,愉嫔也是。然而可惜的是,冀王彼时不在长安,无法随时和许容有联系,这一层作用也就不那么突显了。
        ④结论篇:许容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牺牲品,她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无人关心。


        IP属地:广西4楼2017-02-03 16:23
        回复
          ◆静乐公主 梓叶
          ①出身篇:静乐是先皇的第八个女儿,微不足道的庶出之女,其生母韦氏出身名门(京兆韦家),终先皇一世仍然是一个四品婕妤。在先皇内宠颇多的情况下,前有万皇后、皇甫宸妃,后有郑淑妃、崔昭仪,韦婕妤是排不上号的妃嫔。生母无宠,作为庶出的公主自然也没有办法得到先皇的疼爱。
          ②性格篇:一个默默无闻的庶出公主,个性必然不会像南宫那般骄横,也不会像华蕴一样自信,更不会像盛乐一般毫无顾忌、无忧无虑。静乐是安静的、忧郁的女孩,但宫廷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她不会是傻白甜。因此在得知自己将和亲柔然的时候,静乐很快担心这位胸怀大志的皇帝会挥师北伐,令自己成为两国交战的第一个牺牲品。她不柔弱,身上继承了宇文家的骨血,尽管没有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炽热的追捧,但她是聪慧的。
          ③结论篇:静乐只是一个非常透明的小配角,是和亲公主的一个小小缩影。她的出现,是为了开启周国和柔然的联系,当然也为了下文安排荣安的去处而埋下一个小伏笔。


          IP属地:广西5楼2017-02-03 16:39
          回复
            Good job.海蓝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2-03 18:38
            收起回复
              再赞一个(✪ω✪)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2-04 09:50
              收起回复
                ◆显钦皇后 赵妁
                ①经历篇:《争天记》里设定的大周皇室联姻对象,主要以五姓家族和富平侯赵家为主。只有出自这六姓的女子才能登上皇后宝座。赵妁的先祖随皇朝起事,鞍前马后,血洒沙场,才使得皇室决定世代与赵家联姻。赵妁的家世显然是不差的。赵妁伴随孝宗从一介亲王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帝,自己也从东宫的一个五品良媛(王淑妃和皇甫贵妃彼时身为三品良娣)成为二品妃,经过精心谋划算计,加上母家的赫赫战功,赵妁如愿以偿生下皇子(??上班的我忘了高宗叫什么沛了)并成为一品德妃,可这也付出了代价——赵妁的直系兄弟子侄在战争中牺牲,赵家面临无嗣而终的局面,赵爸为了传承香火,从旁支抱养了徽静的父亲。从前的赵家是她的倚靠,可现在赵家以看得见的速度正在衰落,为了使自己成为赵家的支柱,赵妁伺机扳倒皇后崔潇潇。赵妁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直到她怀孕时发现皇后之母王氏在家中祝诅,赵妁利用王氏和王淑妃的姑侄关系,暗示给王淑妃,王淑妃出首告发王氏行巫蛊之事,孝宗认为王淑妃窥伺后家(否则不会这么清楚后家内宅之中发生的事情,即便皇后之母是淑妃姑母,但皇后之母也不会将这样干系重大的事情轻易告知与皇后为敌的淑妃),对王淑妃及其子愈加疏远。皇后崔潇潇因母亲巫蛊连坐遭废,按顺序应该是让皇甫贵妃和王淑妃执掌宫闱,但王淑妃因孝宗猜疑而被排出名单,赵妁跻身掌权之列,赵家地位暂时稳固。几年后,皇甫贵妃子楚王病逝,皇甫贵妃忧思过度而染病,不久离世。彼时宫廷既无皇后,一品妃位仅有赵妁,赵妁代掌后宫,赵家彻底成为显贵。因王淑妃之子放逐藩地、皇甫贵妃之子病逝,赵妁母子又得到归德将军万慎支持,孝宗一朝的储位之争彻底落下帷幕。孝宗染病,东宫监国,继续壮大自身实力。赵妁联合东宫毒杀孝宗,最终令孝宗即位为高宗,赵妁被尊为皇太后。
                因在东宫之争时以迎娶万慎之女为皇后作为代价和条件,赵妁嫡系侄女赵令贞仅为贵妃。赵妁深知如果东宫不在赵氏血脉手中,万家将取代赵家,因此支持赵贵妃夺取中宫。万皇后有宠,先生嫡女城阳公主,又生嫡子,嫡子出世不久辄立为东宫。万皇后和万家的盛势打压了赵家的气焰,赵妁和赵贵妃得知万皇后背地的狠毒行径,在高宗的暗地支持下毒杀东宫。万皇后因失子而遭受巨大打击,在生产之时又遭赵妁和赵贵妃联手加害,命丧黄泉。赵妁扶赵贵妃入主椒房,赵皇后有宠,高宗子嗣渐丰,但赵皇后迟迟无子,偏偏赵家女孩稀薄,赵妁决意为皇后寻觅养子。时郑黛君、崔兰璧有宠生子,因二人回护未能取得皇子养于赵皇后膝下。郑黛君得高宗宠爱,位至淑妃。尽管赵妁支持赵皇后,但高宗已有除赵之心,赵皇后最终虽保留皇后名号,未曾被废,却被逐去北宫。时南宫长公主与赵皇后交好,在赵妁的支持下欲借富平侯府和堂邑侯府势力,令赵皇后重返宫廷,未料郑淑妃提前获悉,逼死赵皇后。赵妁虽恨,但至高宗末期,皇嗣稀薄,唯有出身寒微的郑淑妃可掌控,赵妁遂诛杀郑淑妃兄长郑扬(武将),扶幼子湛入主东宫。赵妁本欲杀郑淑妃,因高宗求情而放其一命。阿湛即位,尊赵妁为太皇太后。
                咸宁一朝的经历不加赘述。
                ②性格篇:赵妁从妃妾之身一步步成为太后、太皇太后,甚至在阿湛初即位时临朝听政。她是聪颖的,刚强的,有判断力和敏锐力的,也是隐忍深沉的。梳理她的经历,她是狠心的女子,运筹帷幄,可以毫无顾忌地谋害皇妃、皇子甚至皇帝本人,根本不害怕所谓的因果报应。她的一生只为家族、子女,自己则排在第三位,这样的女子是可敬的,也是可怕的。也恰恰因此种种凌厉手腕,高宗耳濡目染,比起南宫更加肖似赵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胜于她。她是一个铁腕女主,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双重的身份决定了她在面临骨肉的请求时往往不能拒绝。但她或许没有想到,自己疼爱至极的儿子竟然会处心积虑要拔除她和南宫吧?
                ③意义篇:赵妁是一个棋手,在咸宁初期隐藏在幕后与阿湛对决。其实,如果要论人生经历、宫斗经验、朝政经验甚至势力,阿湛根本不是赵妁的对手。可最终赵妁算是败了吗?我想她失败了。如果她真的聪明,早就该看出阿湛一贯温和的外表隐藏的恨意,如果她真的聪明,就该在一开始拒绝南宫的种种痴心妄想,如果她真的聪明,就不会将含笑交给南宫,使得徽静处在危险的境地,如果她真的聪明,就该看破假如高宗还活着,那么打败她的人不会是阿湛,而是她视如生命的儿子。她失败了,败在年老所带来的迟钝,败在阿湛营造的虚幻荣宠之中,败在对骨血的一丝温情。她早该知道的,在宫廷里,谈感情、谈亲情是再可笑不过、再愚蠢不过的事情。皇位面前,权力之下,只有你死我活,没有携手与共。
                ④结论篇:赵妁输了,但她输得不可悲。她固然是铁腕太后,固然是刚直妃嫔,却也是一个温情的母亲。有了弱点,才更加真实。


                IP属地:广西8楼2017-02-04 12:36
                收起回复
                  窝猜中了,孝宗是被干掉的。。。沛渣的嫡子居然也被干掉了,好可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2-04 14:54
                  收起回复
                    海蓝能分析一下,为啥郑淑妃不愿意把儿子给赵皇后抚养,成为皇后养子意味着离东宫更近了呀?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7-02-04 15:52
                    收起回复
                      赵皇后虽然被逐北宫,位份未废,郑淑妃和她兄长是靠什么把赵皇后逼死?难道是让赵皇后知道自己是高宗对付万皇后的棋子,并且高宗决意除去她,导致赵皇后绝望自裁?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7-02-04 16:21
                      收起回复
                        ◆元懿太子 宇文奕渝
                        ①性格篇:阿渝死去时仅仅三岁,《争天记》里对阿渝的着笔较少,似乎也没有叙述他是怎样性格的孩子。可我心里还是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他乖巧可爱,聪明顽皮,或许长大了之后会成为儒雅俊秀的翩翩皇子,或许能在朝政上襄助皇帝一臂之力,那是人人期许的皇帝长子应有的模样。可是,因为险恶的宫廷倾轧,人心的利欲驱使,他成为了南宫母女的绊脚石,无情地下手除掉。他永远停在三岁,那个长不大的年纪,看不出将来是什么模样的年纪,他成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想象,只能存在于一部分人的脑海里。
                        ②意义篇:阿湛的心狠手辣,或许会使人认为在阿渝被害一案中,他必然是主谋之一,纵容者之一,他利用阿渝的性命换取如婉的反击。其实原本的我也想这样设定的,阿湛无情,无情到所有人在他眼中不过是可堪利用的棋子。但后来我又反悔了,重塑还原了阿湛的生长历程后,我认为假如再这样设定就是不合情理了。他确实无情,但那是面对与自己没有关系甚至是非直系血亲的人(南宫除外)。阿渝作为他的长子,承载了他对皇长子这个模糊的名词的所有希望,加之他个人的亲身经历,绝不会让阿渝犯险并用他的命换取如婉的反击。但不得不承认,他必须对阿渝的死亡负上过失责任,是他太过自负,才招致了阿渝被人算计。阿渝对阿湛的意义,在某章之中(目前未更)我很明确地写了出来,在之前的章节中也曾借阿湛之口暗示「绝不做先皇那样的父亲」,好吧,我承认其实先皇远比阿湛更无情、更冷血。阿湛尚能对非同胞的冀王抱有宽恕之心,而先皇却能对亲生子嗣痛下杀手。阿渝的死亡,就像是一块永远不会好的伤疤,刻在阿湛的心里,谴责他和先皇那般狠心的父亲别无二致,因为阿湛确实想做一个好父亲,在原本就冰冷无情的皇室中,竭尽所能给自己的骨血一点温暖,可阿渝的死像是在嘲讽他——他不是。


                        IP属地:广西14楼2017-02-04 16:22
                        收起回复
                          ◆废后 窦昭
                          ①家世篇:窦昭出生在一个足够荣耀的家庭,她的父系先祖是伴随周王室征战的功臣之一,甚至在王朝建立之初比富平侯赵家更为显赫。然而因接连几代子嗣稀薄,堂邑侯府女性成员更少,导致在咸宁一朝之前从未有过窦氏女子入宫,堂邑侯府逐渐有衰落景象。直到显亨(先皇)一朝,窦昭之父窦鸣出类拔萃,得尚皇帝胞妹南宫,堂邑侯府才再次走入众人视线,并因皇帝妹婿之尊被委以重任,重回巅峰。她的母亲是太后最疼爱的小女儿、皇帝最纵容的妹妹,因爱屋及乌,南宫所生子女亦深得赵太后宠爱。这样的家世,的确是可堪为皇后的。
                          ②性格篇:阿湛当初选择册立她为皇后是看中了她的软弱、易于掌控。窦昭是软弱的、心机不够深的、复杂的、纠结的、永远忠于家族的女人。阿湛对她的判断,不全对,也不全错。楚纤曾说「宫廷是一座熔炉,可以将人变成鬼,将鬼变成魔。」而这座熔炉也将窦昭从懦弱退缩的人变成了不择手段维护地位、家族的人。南宫曾说窦昭不像她的女儿,可窦昭曾存在的那种「想让所有看不起我、低估我的人看看,窦家的女儿并非那么无能」的心态和意志,谁能说这不是南宫的女儿呢?她心机不够深,不代表她没有心机。曾经受教宫廷的窦昭懂得一些生存之道,懂得身处高位要隔岸观火,懂得借刀杀人对自己更有利,她也懂得如何暗示、利用人心。在这些「技能」的支撑下,她一度坐稳凤位。可她也依然有懦弱的一面,不敢如章肃皇后赵令贞般忍受凄苦的北宫生活,自责于永兴的离世,永远地被禁锢在一方之地,这些身体、心理上的双重折磨让她痛苦不堪,她没有办法坚强地鼓励自己要活下去,也没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死亡就成了她逃离这个世界的唯一选择。
                          ③意义篇:窦昭是阿湛制衡的棋子,也是堂邑侯府夺权的棋子,这一个与家族兴衰荣辱与共的皇后,大约是最适合阿湛这个形象的帝王而诞生的皇后。


                          IP属地:广西15楼2017-02-04 16:58
                          回复
                            突然很想看先皇一朝……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2-04 23:52
                            收起回复
                              显亨一朝故事似乎更复杂,丝毫不逊于咸宁朝的争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2-05 1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