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44贴子:110,878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老雕虫的博客】(2016-08-0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雕虫的博客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1
(2016-08-04 13:26:30)
1.李邕:黑发才子白首翁
 杜甫一辈子坎坷蹭蹬,可一生结交达人无数。这些身居高位的人物,有朝廷重臣,有封疆大吏,有皇亲国戚,有名闻四海的文化泰斗。杜甫对这些生命中出现的大人物,可谓一腔热血,肝胆相照。甚至在他们突遭不幸的时候,挺身而出,做出超出自己的能力,甚至不惜以身犯险举动,出手相救,令人五内俱热。但是,这些一个个出现在他命中的达人,除了个别人,大都对杜甫的沦落命运漠然置之甚至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杜甫生命中最大的尴尬。
当然,李邕是例外的个别人。他是一个为数不多的真心提携和奖掖过杜甫的人。
李邕这个人,是有唐一代颇有分量的文章泰斗,书法巨公,也是唐代自武则天至唐玄宗晚年近半个世纪当中很有声望的政治人物。但就其个性来看,从好处说,豪迈奔放,洒脱不羁,从不好处说,狂妄嚣张,飞扬跋扈。说难听些,就是官场上的“刺头”。就这样的性格,能活将近七十岁——不是李林甫害死他,估计还能再活几年——简直是个奇迹,也只有在唐代相对比较宽容的官场上,他才有这么强的生命力。
武则天年间,宋璟等人弹劾张昌宗等反状,武后不应,李邕立正在阶下大声嚷:“宋璟上奏的是社稷大事,陛下应当听从。”武后的脸色缓和了,同意了宋璟的奏请。散朝后,有人诘问诘责李邕说:“你职位卑微,一旦触怒天子,会有不测之祸。”李邕说:“不如是,名亦不传(不这样,我的名字也不会传播天下)。”
李邕这时只是刚刚上任的左拾遗。左拾遗这个官职,台面上是清望官,皇帝的亲近言官,但只有七、八品,是芝麻官。李邕以其卑微的官职,在朝堂上公然叫嚣,其目的不排除拿诘问者“开涮”——以“自污”的方式嘲笑朝堂上衮衮诸公惧祸缄口丑态,但同时至少从侧面显示了他的狂狷狂妄。
其后,他的仕途仍然起起落落,再后来,凭借着跟唐玄宗早年的交情,又被提拔任用,但宰相姚崇疾邕险躁,左迁括州司马,起为陈州刺史。
不久,玄宗到泰山封禅,李邕献辞赋,天子看了很高兴。因之甚自傲,自称该居宰相。但当朝宰相是张说,张说心想,你做宰相,我老张放哪里?我先把你收拾了。当然,这时玩笑。
但不早不晚,偏偏有人这时出来控告李邕贪赃枉法,这恐怕给张说提供了万分合理的机会:判死罪。后经旁人搭救,李邕保住了老命。
李邕后来随宫中权臣杨思勖讨岭南贼有功,调任澧州司马。开元二十三年(735),起用为括州刺史。但又因诬枉犯法,被判罪。天子晓得他的名字,诏令不判罪。后历任淄、滑二州刺史,汲郡、北海太守。
宰相李林甫一向忌恨李邕,因小罪,令人将李邕杖杀,时年七十。
李邕最后身败名裂,恐怕主要是性格原因。《新唐书·李邕传》载:卢藏用尝谓:“邕如干将、莫邪,难与争锋,但虞伤缺耳。”他锋芒太露,目无下尘,谁都不放眼里。但物极必反,太锋利也最受伤。
还有一点:品行上似乎有瑕疵,疯狂捞钱。《新唐书·李邕传》载:邕资豪放,不能治细行,所在贿谢,畋游自肆,终以败云。
这一点,《旧唐书》可做印证:“邕性豪侈,不拘细行,所在纵求财货,驰猎自 恣……奸赃事发。”“初,邕早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
《旧唐书》对他的悲惨结局和“捞钱”行径做了渲染和美化:“ 邕 素负美名,频被贬斥,皆以 邕 能文养士, 贾生 、 信陵 之流,执事忌胜,剥落在外。” 为什么要捞钱?因为要养士。为什么结局惨?掌权者嫉恨。
对《旧唐书》的结论,自有公论。但有一点,我不禁五内俱热。那就是,在古代的历史典籍中,凡是对文人、对文化有贡献的历史人物,不管这个人物身前身后多少是是非非,很多历史学家们总是对其给予满腔热情,渲染美化他们对文化的贡献,甚至假“文化”之名遮掩他们的所谓“污迹”。这大概和历史学家大多都是学者文人的身份有关。出于对文化的深厚感情和责任良知,历史学家们设法让自己相信:文化人,都是良人!
我觉得,《旧唐书》对李邕的美化,很大的成分在于:李邕对杜甫的奖掖和宣传。也可能因为这一点,才让后世的历史学家们眼耳为之一热。
杜甫困局长安时写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尝称“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颇以此为豪。
大约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卧病在夔州所写《壮游》一诗有: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从这两首诗以及史著所载我们大致可以推断:杜甫是个“神童”,幼年颇有名声。杜甫
和李邕在洛阳相识时不过十岁上下,是李邕主动提出会见杜甫的,而且亲自跑来见杜甫的。“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新唐书杜甫传》)
这里,又有两点很有意思。第一,杜甫七岁时吟咏的凤凰诗内容是什么?笔者遍查百度搜狗,一无所获。但不经意发现自己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凤凰诗》,这到底是真是假,只有天知道:
玉阶落银瓶,凤凰鸣昆仑,仙人恋人间,天上未尝闻。
第二,想想李邕会见杜甫时的排场,真是奇葩场景。《旧唐书》载:(李邕)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或将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
李邕几乎就是今天的大明星,就是成龙范冰冰,所到之处,众人围观,人仰马翻。估计在今天,就是高喊我爱你,求合影,求签名,狗仔队跟拍,大小报追逐。
可就这样的一个大名人,突然有一天,骑着高头大马,跟着仆从差役,带着汹涌的人潮,驾临杜甫寄居的姑姑家的院落,见过世面的姑姑可能不会慌神,经常出入岐王宅崔九堂的年幼的杜甫未必把持得住。
李邕这次造访,无异于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估计整个长安立马开始传扬杜甫的名字。
因为李邕名太高,影响太大!
又过了十几年,公元745年,李邕任北海太守,他的重孙李之芳在齐州任太守,这年夏天,李邕也从北海(即青州)来到齐州。杜甫跟李白也到了齐州。李邕虽然年逾古稀,但依然陪着杜甫游历下亭、新亭。在亭里他们重叙洛阳别后的情形,任凭日影在亭前移动。他们还谈到当代的文学,李邕把几十年来的诗人屈指细数,一直数到崔融和苏味道。他对于每个人都给以一个评价,他称赞杨炯诗文的雄壮,而不满意李峤的华丽;张说本来是杜甫最钦佩的人,他死去很久了,但李邕仍然是尖刻地攻击他,因为他们二人有解不开的私怨。最后谈到杜审言,他说审言的《和李大夫嗣真诗》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一个是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翁,精神矍铄,笑声朗朗,天底下无人入得法眼;一个是骨骼竣奇,意气风发的才子,心怀高远,奋发踔厉,世界上没有取不到的功名。大唐文化史上光耀千古的两大巨人,偶然的一次相会,却承载了多少盛唐文化的风流。波光潋滟的大明湖,熟睡千年的大明湖,你是否还珍藏着那一页美丽的画图。
正可谓:二十年来两度逢,黑发才子白首翁。
血溅北海堪化碧,蓬漂西南诗耀星。
奸人当道自古是,命途多难亦常情。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时不同。
此文即将收尾之际,不才却想再插几句大煞风景的话。看看唐代诗人的生平经历,我们会发现,744年的初夏李白杜甫在洛阳相遇,然后,他们漫游梁宋,并遇到了高适。这三个诗人便在这里度过一个浪漫而放荡的秋天。他们有时在城里的酒楼畅谈痛饮;有时登上吹台,南望芒砀山上的浮云;有时在黄昏时走上单父的琴台,北望没有边际的寒芜,好像能一直望到渤海的海滨。 不久,高适南游楚地,杜甫和李白到了山东齐州(济南)。
  同在齐州,杜甫和李邕的宴会上并没有出现李白!李白很忙,我们都愿意这么想。
但我们还读过李白一首诗,叫《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有人考证:李邕在开元七年(719年)至九年(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
有人这样评《上李邕》: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别的暂且不说,但看诗题——《上李邕》,对一个年长的地方长官直呼其名,再看看李白写给其他官员的诗歌题目,对对方的称呼,如:县级官员赵炎少府,襄阳少府,瑕丘王少府等,其他官员如崔侍御,蔡舍人,王使君,赵太守等,都没有如此唐突鲁莽。
这说明什么?李邕不喜欢李白,李白也不对李邕感冒!
哎,大人物的情感,跟小人物完全相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7-01-30 17:37回复

    #春节表情包#


    IP属地:浙江2楼2017-01-30 17:37
    回复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2)
      (2016-08-05 21:38:56)
      2.房琯之一:神童和未来的宰相
      房琯跟杜甫的交往令人唏嘘,房琯是杜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
      房琯是杜甫一生中结识的达官贵人中地位最高的人物之一,也是杜甫一生中以“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在房琯遭遇危难的时候,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地去“力保”的人物。但杜甫不自量力,不识时务,人没保下来,又白白断送自己的个人前程,从此踏上了四海为家的飘零之途,跌入人生的谷底。
      房琯何许人也?
      看看史籍的记载,他的来头确实很大。安史之乱之前。历任监察御史,主客郎中,郡太守,拜左庶子,迁刑部侍郎。
      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一时间,沧海横流,四海奔溃。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姊妹,以及少数皇子、皇孙和亲近大臣,仓皇西逃。房琯联合宠臣张均张垍兄弟出城追赶玄宗,张均张垍兄弟皆以家眷滞留长安为由,返回城中,房琯独自踏上漫漫征途,7月,才追上玄宗,当日便被任命为文部(即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
      不久,马嵬事变起,瞅准玄宗分神的空儿,太子李亨从老头子眼皮底下溜走,一溜小跑到了灵武(今属宁夏),越过遥远的数千里距离,草草的给老爹一个“太上皇”的名分,诏告天下,老子是皇帝了!
      玄宗傻了眼,即便咬牙切齿,也无奈天高地远的儿子。干脆顺水推舟:龟儿子,你想干,老子就让贤!于是,派遣房琯出使灵武,传国宝玉册。当时的肃宗皇帝,刚刚即位,朝廷像个草台戏班子,别说声望,眉毛鼻子眼没挤在一起的朝臣都找不到几个。一见房琯到来,高兴啊!名动天下的大贤啊!立马倾意待之,并授以重任。
      这个时候,我们的主人公杜甫出现了,活生生地立在房琯面前。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他们两个人的初次相逢,在三十多年前,那时的相逢,比现在更有诗意,更见真情。
      那次相会,在洛阳的陆浑山下。那时的杜甫,寄居在洛阳的姑姑家,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但不是一般的孩子,是个神童。那时的房琯二十七八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我猜想,杜甫是从房琯背后走过来的。当时的房琯,正端坐在一块巨石下面,巨石上,应该有一把琴。
      前方,是一道幽壑,对岸,壁立千仞,薄雾如纱,若即若离,将那高山渲染得如同一座仙炉。谷底,应该有一条溪水,潺潺流淌,不舍昼夜。巨石四周,古松如盖,阴阴郁郁地罩着房琯。
      房琯的指尖轻轻划过琴弦,铮铮琮琮,像一串串珠子飞溅出去,就像几只水鸟,扇着薄如蝉翼的翅膀掠过水面,激起的朵朵水花。
      如果有可能,房琯弹奏的曲子应该是《幽兰》,因为,只有《幽兰》孤绝苍远的曲调,才能抒发他旷达豪迈之情。
      我们猜想,杜甫一定会喝彩:“世上竟有如此仙境,竟有如此高雅脱俗之人!”
      房琯应该停住了琴声,抬头打量了杜甫一眼,并无一语,又低头弹自己的琴。
      杜甫应该张口就说出了《幽兰》的曲名。
      房琯此时应该细细打量这个少年。
      于是,神童和未来的宰相相识了。
      上面的文字,虽然夸张,但并不离谱,因为史实有根据。
      《新唐书·房琯传》载:琯少好学,风度沈整,以荫补弘文生。与吕向偕隐陆浑山,十年不谐际人事。
      《旧唐书·杜甫传》载: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新唐书·杜甫传》载:与房琯为布衣交。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7-01-30 17:41
      收起回复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3)
        (2016-08-07 10:45:11)
        3.房琯之二:三根稻草
        他们第二次相逢是在三十多年后的凤翔。刚刚登基的肃宗皇帝李亨已经从灵武进驻凤翔。
        当然,今非昔比。杜甫这次来到来到之前,可谓艰险重重,九死一生。但等待他的,依然不是坦途。
        房琯到长安,荣耀加身,位极人臣。但等待着他的,也是波诡云谲,杀机重重的官场倾轧。
        文学史最喜好渲染“文人之间的伟大友谊”,像李白与杜甫,本来只是“呼唤人的和被呼唤的很少能互相应答(《徳伯家的苔丝》)”,可文学史大肆渲染成“伟大友谊”。杜甫和房琯的“布衣之交”,上一章节笔者也渲染了一番,但这次,落魄潦倒的杜甫初到长安,身为宰相的房琯究竟有没有为杜甫做过任何切实的工作,实在是无法渲染。因为,实在找不到任何史料。
        那么,杜甫怎么到长安的呢?
        杜甫的这段经历,任何文学史料都讲得很周全,此处便简而言之。杜甫困守长安十年,盼望着理想功名,就象一只看见老鼠钻进了洞里,却不知道它又从另一个洞口钻了出去,却苦苦地守候在洞口的老鹰一样。十年过去,原来的小杜变成了老杜,朝廷终于被感动,慷慨大方了一把,给了他一个正八品仓库管理员的职位。杜甫满含热泪,去乡下准备接来家眷。可他前脚走,后脚安禄山杀进来。熬了十年混来的“仓库管理员”职位,瞬间化为水月镜花。不仅如此,叛军仿佛瞄上了他似的,杜甫逃到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夹杂在逃难的人流中,我们敬爱的诗人扎扎实实地过了一把“难民”瘾。
        等时局稍稍安定,老杜想,不能做难民了。好歹,俺也是大唐的正八品官员,水深火热中的大唐,要靠俺老杜扶危救难啊!于是,他请妻子把那身八品青衫洗净熨平,整整齐齐地穿戴好,要去投奔刚刚在灵武登基的新皇唐肃宗。
        半道上,遇到了叛军。在收降唐朝官员这方面,安禄山做得着实不错。唐玄宗的宠臣张均张垍过来了,另一个大诗人王维过来了,杜甫的老朋友郑虔也过来了。
        问题是,叛军在杜甫的问题上遇到了难题:让不让他来,太有挑战性!
        为什么?继续管理仓库?年纪太大。上朝堂议事?官阶不到。我估计这些马背上长大的叛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才终于给杜甫找到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职位:喂马!
        757年,杜甫逃离长安,历尽艰险,终于在这年初夏赶到了新君所在地凤翔。5月,杜甫因宰相张镐荐举,被任命为左拾遗。
        杜甫面见肃宗是什么样子?“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述怀》),就是说,他衣衫褴褛,两袖露肘,赤脚无袜,麻鞋露趾。我猜想,杜甫走在凤翔街道上,看到骑马急驰的朝官和巡逻的官兵,直想抱着每一个人痛哭,但没有人顾得上理睬他这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儿。
        但此时,他的“布衣之交”房琯却仍然不见踪影。请注意:举荐杜甫的是另一个宰相张镐。
        那此刻,房琯在干什么呢?他有麻烦了。
        说起房琯的麻烦,不能不提另一外两个人:颜真卿和贺兰进明。这两个人,在文学作品中应该是一正一邪,在戏剧舞台上就是一红脸一白脸。就是这样两个阵营分明,人格差距判若云泥的人物,几乎同时出场,直接改变了房琯和杜甫的政治命运,想起来不免令人唏嘘。
        这两个人物跟杜甫的关系我们下面有专门章节进行讨论,此处,我们还说房琯。房琯正收拾自己打败仗后的烂摊子。
        唐肃宗搭起里草台班子,辛辛苦苦收拢了一支六万人的队伍。他急于收复长安,就把这支队伍交给房琯,让这个久负盛名的栋梁之才带去消灭叛军。跟叛军对垒的前夜,房琯他老人家端坐大帐,红烛高照,手捧兵书,悉心钻研。突然,兵书上一条战法映入眼帘,房琯大喜过望,高声传令:“传各军主将,本相要面授破敌之策!”
        第二日,两军对垒,战鼓鸣响,士卒呐喊。这时,唐军阵营突然扯开一个缺口,缺口处蹿出一队黄牛:只见每条牛角尖各绑一把明晃晃的尖刀,牛尾巴上帮着浸透了桐油的棉布。主将一声令下,士卒们迅即点燃牛尾的棉布,接着鼓声大作。
        那黄牛一烧一惊,魂飞魄散,奋蹄狂奔,盯着明晃晃,杀向叛军。这便是房宰相苦思一夜,从古兵书中找到的战法,它有一个吓人的名字:火牛阵!
        叛军将领猛然吓了一跳,待他看清火牛阵,嘿嘿嘿笑起来。心想:老小子,跟老子玩牲口?爷爷是跟牲口一块玩大的!
        他不慌不忙地传令:“所有战鼓,会集阵前。待我号令,擂鼓退牛!”
        火牛队冲过来,叛军猛然击鼓,鼓声震天。只见那一队火牛突遭惊吓,猛然返身,齐刷刷地冲向了唐朝的六万大军……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涛斜惨案!
        但唐肃宗竟然原谅了房琯。但压倒房管的第二根稻草很快到来!
        且说贺兰进明回到朝廷,皇帝指派他更高级职务,但到宰相房琯这里打了折扣。皇帝向贺兰询问原因,这个奸诈的小人说出了一段令房琯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的话。因为新旧唐书记载十分详细,而且大同小异,我们就把《旧唐书》相关文字的译文照抄下来:
        房琯以前在四川为先王撰令安置天下,于是以永王为江南节度,用颍王为剑南节度,用盛王为淮南节度,命令说:令长子在北巡视朔方,命各王分别驻守重镇,况且太子出去作为抚军,入朝作为监国,房琯却以卑职来统领天下,皇储反而居处边壤,这看来虽然是忠诚先王,对陛下却不是忠诚的。房琯这样的用意,是认为只要先皇诸子中有一人得天下,他都不会失去恩宠。又分别培植自己的私党刘秩、李揖、刘汇、邓景山、窦绍之流,让他们担任副职。由此推论,房琯怎么能对陛下谒尽忠诚呢?我正准备肃正衙府将房琯弹劾,不得不事先上奏皇上。
        皇上于是厌恶房琯。
        压垮房琯的第三根稻草接踵而至:房琯的门客琴师董庭兰招纳货贿,颜真卿上书弹劾,唐肃宗怒贬房琯。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7-01-30 17:43
        回复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4)

          4.房琯之三:相撞
          肃宗收拾房琯,显得格外心慈手软,甚至有些偏袒:仅仅罢去房琯宰相,贬为太子少师,担任散官。后来,房琯随唐肃宗返回长安,又加金紫光禄大夫,进封清河郡公。
          但房琯不思悔改,不顾惜圣上的美意,常称病不去上朝,却在家中招纳宾客,以致宾客盈门。同时,房琯的亲党在朝中大肆宣扬:“房琯文武全才,应受重用。”唐肃宗非常反感。758年(乾元元年)六月,唐肃宗历数房琯罪责,将他贬为邠州刺史。
          但杜甫不干了,他像打了鸡血,两眼喷火地咆哮了!他连夜给肃宗皇帝上奏章,大肆渲染房琯的高风亮节,风度气派,历数朝廷和皇帝的是是非非。其中既有“房琯有大臣度,真宰相器,圣朝不容”之语,甚至又有“不为尧舜,当为桀纣”这样诽谤肃宗的句子。
          至于杜甫为什么这么冲动,不惜冒犯天颜救房琯,学界各有独见。冯至先生《杜甫传》这样评:
          杜甫只看到房琯少年时享有盛名,晚年成为"醇儒",每每谈到国家的灾难,就义形于色,而没有看到房琯不切实际的工作态度,同时又觉得那些攻击房琯的人行径更为卑污,于是他就执行拾遗的职权,不顾生死,上疏援救房琯。
          又有人提出看似云遮雾罩的说法:
          肃宗罢免房琯宰相,张镐、杜甫疏救房琯,以及张镐、韦陟疏救杜甫一案,其背景实关系到玄肃二帝之间的皇权之争,以及肃宗朝士大夫清流与浊流之间的斗争。
          但笔者个人认为,评论杜甫“疏救房琯”,一定要弄清几个基本事实,这样才能了解杜甫真正的心态。
          第一, 是不是因为所谓的“布衣之交”的私情蒙住了杜甫的眼睛?答案是否定的。
          杜甫对房琯,也是“呼唤人的和被呼唤的很少能互相应答(《徳伯家的苔丝》)”,当年陆
          浑山拜见隐居的房琯,完全是处于对房琯的敬仰。杜甫投奔肃宗的时候,房琯已经深陷各种漩涡,对杜甫基本无暇顾及,更谈不上眷顾提携,史料上也查不到任何帮助杜甫的星星点点。新旧唐书所谓二人“布衣之交”的美言,不知道是为杜甫“疏救房琯”找注脚,还是还是为了渲染才子们的风流。我常常卑陋地认为:史学家们出于美好的善念撰写的“布衣之交”的佳话,不知道掩盖了多少令人窘迫的尴尬和苦涩。
          因此,杜甫疏救房琯,不是出于私情,只是出于対房琯才学和人品的认可,甚至对房琯风度气派的崇拜。
          杜甫《奉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窃见房琯,以宰相子,少自树立,晚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必位至公辅,康济元元。陛下果委以枢密,众望甚允。观琯之深念主忧,义形于色,况画一保泰,其素所蓄积者已。”
          这段话是对我们的结论的最好说明。
          第二,为什么上疏中还要攻击皇帝和朝廷?
          攻击皇帝好理解。为什么?皇帝下的诏令。攻击朝臣颇耐人寻味。当时,在房琯事件中
          出现的朝廷重臣,基本有这几人:时任谏议大夫、后接任房琯做宰相的张镐,他首先出面救房琯,杜甫肯定对他感恩戴德;上面提到的贺兰进明,这个人行径无耻,天下百姓未必知晓,但作为左拾遗,虽然品位低下,却接近中枢,杜甫一定会风闻。即便他诋毁房琯是密奏皇帝,但隔墙有耳,恐怕也会传扬开来;第三个是刑部尚书颜真卿。
          颜真卿跟杜甫的恩怨情仇,我们下面仍有单独章节讨论。此处只想强调一点:杜甫认为颜真卿是把房琯推向深渊的帮凶。杜甫《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有“小臣用权”、 “贬官厌路,谗口到骨”的句子,也是很好的注脚。
          也就是说,杜甫诋毁皇帝是假,责骂朝臣是真,肃宗只不过躺枪而已。
          肃宗怒了,肃宗令将杜甫发三司问罪,已经动了杀机。
          《通典》卷二十四《职官六·御史台》侍御史条:“其事有大者,则诏下尚书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同按之,亦谓此为三司推事。”我们敬爱的大诗人杜甫,获得了大唐历史上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人受“三司会审”的荣耀。
          御史大夫韦陟、大理寺卿崔光远、刑部尚书颜真卿颜真卿审讯杜甫。颜真卿从山东回朝,起初担任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后不兼职,看来是韦陟接任了御史大夫;据史料载,大理寺卿崔光远由颜真卿提携上来,有“颜氏门生”的说法。由此看来,真正的“三司会审”,无论是从声望地位,还是资历情感方面讲,韦陟、崔光远得看颜真卿的脸色。颜真卿掌握着杜甫的生死!
          一个是书法艺术的高峰,一个是诗歌艺术的高峰。此时,两座高峰跨越出身、地位、才艺等等的差别,撞到了一起,我们没看到鲜花美酒和地毯,也没有看到亲切交谈和握手,我们只听到两座山峰相撞的巨大轰鸣,这个声音响彻千年……
          在历史上,类似的相撞还很多,比如李白和高适,王安石和苏轼……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7-01-30 17:44
          回复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5)
            5.房琯之四:绝响
            这时候,张镐又走向了前台。他利用自己深厚的人脉,利用各种利害关系,不停地劝说颜真卿,不停地劝谏唐肃宗,最终将一场几乎将杜甫推向断头台的危机消弥于无形,保住了唐诗的另一座高峰。
            758年(乾元元年)5月,因房管案受牵连,被贬为华州司户参军。
            杜甫走了,从此远离帝国的政治中心,开始了四海为家的漂泊生涯。
            大唐的江山依旧,虽然此时仍然干戈不息,遍地狼烟;长安的宫阙依旧,虽然几经战火,满目疮痍。长安笼罩在如血的残阳之下,高大的城楼在大街上留下浓重的暗影,衬托着杜甫瘦削落寞的身影,直到他消失在遥远的尽头……仿佛一片落叶,随风而逝,不留下任何痕迹。
            杜甫人走了,但他的名字却镌刻在长安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处酒肆,甚至每一块砖头上。他去的越远,名字却越闪亮,照亮了大唐的历史,照亮了千百年来的时空……
            759年,杜甫回河南探视旧居。弃官,赴秦州,至同谷,辗转入蜀。
            是年春,回河南陆浑庄旧居。2月,回华州,写下了《三吏》《三别》等诗。初夏,到华州,见饥馑遍地,毅然辞官。
            我们一定要注意下面的两个时间:
            760年春,卜居西郭之浣花里。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成草堂.
            760年八月,房琯改汉州刺史。
            也就是说,杜甫历尽磨难,千辛万苦流落到成都的时候,房琯差不多三四个月之后就到达汉州任刺史。
            汉州距离成都仅仅百十华里。
            这个时期,杜甫生活异常艰辛,为修建草堂,更是左右求告,左支右绌,百般熬煎。
            杜甫在浣花溪畔选定的地址,虽然江水环绕,林木繁茂,但杂草丛生,荆莽遍地。杜甫领着杨氏和三个儿女在这里砍伐荆棘,开辟宅地。
            杜甫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表弟送来了几两银子。
            杜甫诗歌中提到的退职县令“崔明府”送来了一些树苗。
            但始终不见房琯的影子。
            他不知道杜甫的消息?
            杜甫不是大人物,那个时代甚至还说不上是名人,他离开长安,曾经跑到大西北,又如何从大西北辗转流落大西南,在那个资讯落后的年代,房琯很有可能不知道杜甫的下落。
            杜甫不知道他的消息?我无法做出猜想。
            一百里的距离,不是世上最长的距离。世上最长的距离,是我就在你眼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附带再说一句,759年,高适被任命为彭州刺史。
            我们只看到过高适写给杜甫的诗,没看到杜甫最需要的银子。
            一年之后,杜甫声明中的大贵人姗姗到来。
            他就是严武。乾元二年(761)十二月,被任为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
            严武究竟在杜甫的生命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以后再做讨论。我们只做一种推测:杜甫透过严武了解到了房琯的近况。
            但又过了一年多,杜甫才踏上拜访房琯的路程。
            这十分不符合杜甫的性格,也不符合杜甫对房琯的期许。在杜甫心中,房琯是神,是明灯,是旗帜,他对此人充满敬仰。他怎么可能会如此延宕?
            唯一的解释是:因为严武。
            在汉州,房琯的幼子房乘因为目盲找不到媳妇,房琯花了一大笔钱,给房乘买了个媳妇,此事招致很多非议。作为四川的最高军政长官,严武不可能没有看法。是不是因为此事对房琯产生恶念,严武才会阻止杜甫接触房琯?笔者以前看到过类似的说法,但已经查不到处处了。
            直到763年(宝应二年),杜甫赶往汉州。但房琯接到朝廷诏书,要回长安任刑部尚书。杜甫扑了空。他继续追赶,一路赶到阆州。
            在阆州的一处道观,他追上了房琯。
            房琯正躺在灵柩里。
            他已经死了。
            房琯死后,有一个传说:开元年间,房琯任卢氏县令。遇见了一个僧人,僧人告诉他:“你死的时候,一定是因为吃鱼汤。死了以后,应该用梓木为棺材。然而不能死在你的家里,也不死在你的府衙里;还不死在寺院佛堂中,不死在亲友的家里。”以后房琯途径阆州,忽然卧病,阆州刺史作了鱼汤,邀请房管到郡斋赴宴,房琯也很愉快地去了。吃完回来,突然死了。州主下令在紫极宫作了棺材,棺材是用梓木作的。
            杜甫抚摸着房琯的棺材,是百感交集欲哭无泪,还是悲从中来嚎啕大哭?谁知道呢!
            杜甫《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有这么几句:天柱既折,安仰翊戴?地维则绝,安放夹载?
            杜甫认为,房琯的死是帝国王朝擎天之柱的倒塌,是世界末日的来临,他甚至觉得,离开了房琯,这个世界已经毫无留恋之处。
            房琯听不到杜甫的呐喊,也感受不到杜甫的绝望。一个让杜甫为之付出了满腔热情,并为之不惜抛颅洒血的人,静静地躺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留下一句话甚至一个字,也没能让杜甫见上最后一面,杜甫情何以堪?
            房琯死了,不管是真还是假,不管房琯是不是像《让子弹飞》里面的台词:“我喜欢被动”,但所谓“伟大友谊”毕竟终成绝响。
            这正是:
            三十年来一场梦,枉费点点含血情。
            长安路险有铁骨,陆浑山高寄雅兴。
            汉州咫尺犹万里,阆城棺近隔来生。
            不尽长江滚滚去,一山一水尽房公。
            附带再说几句:760至770这十年,是唐代诗歌黑色的十年,是令人窒息的十年。
            761年,王维死。
            762年,李白死。
            763年,房琯死。
            765年,高适死。严武死。
            770年,杜甫死于湘江,岑参死于成都。
            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短短的十年,接连消失在大唐的视野里,让人,忍不住想流泪。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7-01-30 17:46
            回复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7)

              7.颜真卿之二:皇帝的刀
              接下来我们再说第二个人:李光弼。
              李光弼跟颜真卿可谓生死之交。
              安史之乱爆发,河北诸郡在颜真卿兄弟的推动下,起兵抵抗叛军。朝廷下诏,命李光弼率军支援。当时正值六月盛暑,李光弼的士兵都从北方过来,还身着厚厚的棉装。李光弼号令严明,严禁士卒抢劫百姓。
              《旧唐书李光弼传》载:唐军攻克赵郡,兵将多掳掠,李光弼坐在谯门,收缴掳获的东西,全还给了居民,城中居民大喜。
              可是军需供给越来越困难,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坚守平原郡的颜真卿见状,急忙筹集五万匹布帛,赶制三万套军衣,准备送给李光弼。此事虽然因为李光弼撤军未能最终实现,但二人在艰难困苦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情友谊。
              后来,颜真卿投奔肃宗担任朝廷刑部尚书。当年在河北跟他一同起事的老部属,大多家破人亡,活着的人也流落各地。颜真卿为了寻找安葬逝者的尸骨,并安顿生者的生活,花光了几乎所有的俸禄,以至于弄得堂堂的尚书大人自己揭不开锅。于是,他找李光弼接粮食。
              颜真卿流传很广的书法名帖《乞米帖》,说的就是这回事。
              据说,李光弼接到《乞米帖》,爱惜颜真卿的书法,令人精心装裱,悬挂在客厅的正墙上。颜真卿知道了,派人去问:“相公是爱我呢还是损我呢?”
              李光弼大笑:“俺是在表彰你。大唐的尚书揭不开锅,不是朝廷的耻辱,是朝廷的荣耀,是百姓的福祉!”
              不知道李光弼会不会说出这番话,但事实却正如此。
              但颜真卿跟李光弼的伟大友谊,跟房琯杜甫有什么关系?有关系,而且不同一般。
              这还要从房琯说起。《新唐书·房琯传》这样评房琯:
              房琯有远大报负,喜欢谈论老子、佛教教义,喜欢宾客,善于空谈,但不能解决问题。当时国家多难,急着计划进攻,皇帝用对官吏的要求约束臣子,但房琯任宰相时,很想从容镇定地辅佐治理,加上对部下了解不够,招致失败,所以功业名声受损。
              房琯喜欢空谈,好养宾客,还喜欢文艺。他门下有个琴师,叫董庭兰。
              董庭兰的名字跟房琯连在一起的时候,是个丑陋无比,龌龊不堪的家伙,但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他很了不起。
              他是个大音乐家。高适《别董大》中的董大,便是斯人。“天下谁人不识君”,看出董庭兰的名头有多大了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开始寄居在房琯门下。于是,正史有记载:
              《旧唐书·房琯传》:听董庭兰弹琴,大招集琴客筵宴。朝官往往因庭兰以见琯,自是亦大招纳货贿,奸赃颇甚。
              《新唐书·房琯传》:琴工董廷兰出入琯所,琯昵之。廷兰藉琯势,数招赇谢,为有司劾治,琯诉于帝,帝因震怒,
              杜甫《奉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也有类似的说法:“琯性失于简,酷嗜鼓琴,董庭兰今之琴工,游琯门下有日,贫病之老,依倚为非,琯之爱惜人情,一至于玷污。”
              有人(肯定是搞音乐的人)为董庭兰辩解:《新唐书•房琯传》中甚至说董庭兰仗势“数招赂谢”,房琯为替他申辩,因而被“罢为太子少师”。这一说法很值得怀疑,有可能出自房琯政敌的恶意诽谤。他如果真的纳赂,是不会如此贫困的。
              关于董庭兰是否凭借房琯的权力招纳货贿,甚至嚣张到朝官面见房琯,需要通过他引荐,我个人宁可相信这是真的。在当今的社会中,这是多么屡见不鲜啊,这是多么令人似曾相识啊!
              辩解者的理由“他如果真的纳赂,是不会如此贫困”根本站不住脚,因为这句话颠倒次序来说,更充分有力:因为贫困,所以纳赂。
              因为贫困,是人类不懈努力的原动力。知识改变命运,贫困改变手段。
              董庭兰招纳货贿,触犯了颜真卿的底线,因为他是刑部尚书,主管大唐的法度。更令颜真卿不能容忍的是,有些野闻稗史说,董庭兰做生意,在长安购买质次价廉的物资,倒卖给正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而且这帮将士的主将是一个叫李光弼的人!
              热闹了吧?
              李光弼除了是大唐平叛的支柱之一,中兴名将,更关键的是,他跟颜真卿是铁哥们。老颜若是得知此事,岂不血脉喷张?但事实就是,老颜知道了此事,而且是李光弼传来的消息。
              肃宗听信贺兰进明的谗言,要搞房琯,颜真卿要搞董庭兰,但董庭兰被房琯罩住,颜真卿必须撕破房琯这个罩子!
              于是,皇帝成了颜真卿手中的长枪,颜真卿成了皇帝杀人的刀!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7-01-30 17:49
              收起回复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8)

                8.颜真卿之三:终成陌路
                上两节我们着重讨论房琯杜甫与颜真卿矛盾冲突中的他人因素。那么,房杜与颜真卿双方又没有直接冲突呢?
                反复翻阅新旧唐书中有关房琯和颜真卿的传记,我们会发现:由于家世背景和成长过程大相径庭,导致两个人做人做事和为官的风格天壤之别,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房琯出身名门,父亲做过宰相,也可以说,生下来就有辉煌的光环。成年之后,受到赏识,直接委派官职,这不能不说有父亲当年的同事朋友格外提携的因素。
                颜真卿虽然也是名门之后,自西晋至唐,以儒雅传家,可祖、父两代基本上都是中下级官僚,他要跻身仕途,只能靠自己个人奋斗。
                房琯年轻时有十年时间隐居在山林,隐居起来,要么是自视清高,遁世自洁;要么博取声名,走终南捷径。房琯避世的几年,正是唐玄宗开元盛世年间,政治相对清明,没有必要避世以“独善其身”,结合传记中“好谈老子、浮屠法”(新唐书)的记载,可以看出他不像是正统的儒生,似乎对道家、佛门更是情有独钟。
                而颜真卿自幼濡染儒家典籍,博通五经,走的是科举入仕的路子,其思想作风打上了“正儒”的烙印。
                再从二人登上权力顶峰的过程来看,房琯在玄宗出逃时紧跟玄宗的脚步,以追随皇帝展示自己的忠诚,因而受到玄宗信任;后来作为玄宗使者,向肃宗传国宝玉册,再受肃宗倚重,被授予宰相之职,那对肃宗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但这不是房琯的功劳,他起到的只是“跑腿”之劳。但是,你不能不佩服,他老人家眼光太准,他老人家机遇太好。
                而颜真卿呢?起初被杨国忠排斥到山东平原郡,直接放到安禄山的魔爪之下。安禄山造反,他挺身而出,以颜氏一门巨大的牺牲为代价(堂兄颜杲卿被安禄山凌迟,侄子颜季明同时遇害,见《祭侄季明文》。另一个侄子颜泉明落入叛军手中,几经磨难,捡回一条小命,侄孙女泉明之女流落番邦音讯皆无。自己当时唯一的儿子颜颇去做人质,下落不明),以小小的平原郡为据点,竟然拖着安禄山的后腿,让他放慢了进攻长安的步伐。最后,在李光弼、郭子仪纷纷撤军的情况下,以乌合之众与叛军几经血战,最后势孤援绝,放弃平原投奔肃宗。
                也可以说,大唐王朝欠了颜氏一门一笔血情。颜真卿以一介书生,置个人与家族安危于不顾,横起于大唐海川崩溃之际,虽不能力挽狂澜,但在血与火,生与死面前,奋不顾身的血战勇气,不能不令人敬仰感叹。
                也可以说,房管的宰相是“跑腿”跑出来的,颜真卿的刑部尚书是流血流泪拼出来的。
                国势倾危,你房琯怎么做宰相?天天带一帮子门客,喝酒听曲赏琴。不能为国分忧,不能为君分忧,不能为民分忧。作为大唐主官司法的最高长官,颜真卿能咽下这口气?
                颜真卿挥起了法律的大刀:
                先是中书舍人兼吏部侍郎崔漪带酒容入朝,被真卿弹劾,贬漪为右庶子。
                接着,谏议大夫李何忌在班不肃。李何忌是房琯门客,房琯入朝为他辩护,说他小酒喝高了,皇帝不理睬,贬何忌西平郡司马
                紧接着,宪司又奏弹董庭兰招纳货贿,管入朝自诉,上叱出之。
                颜真卿这疾风暴雨般的组合拳,把房琯彻底打趴了。
                杜甫跳出来了,要骂娘。唐代诗人好骂娘,善骂娘。但只在自己的诗歌里悄悄地骂。像杜甫这样对着皇帝骂,对着权臣骂,显而易见,找扁!
                关于杜甫“疏救房琯”事件的是是非非,骂杜甫的有,赞杜甫的有。
                旁人的理由暂且搁置,此处,本人只想说几点:
                第一,为朋友两肋插刀——不管房琯把不把他当朋友,他自己早已视房琯为朋友,有血性,够哥们!杜甫这样的朋友值得交。
                第二,定位不准。满朝文武,级别高的到处是,级别不高的但比杜甫高的到处也是。你一个左拾遗,八品,副县级,咋会显着你瞎嚷嚷。不看你为啥事,就看你咋呼的样子,估计七品以上的就心烦:我们的面子往哪搁。你只知道“左拾遗”是给皇帝查漏补缺的,你难道就不明白,皇帝需要幌子装点门面?你难道就不明白,皇帝从没有觉得自己会犯错误?官场上的“厚黑学”,老杜啊,参加补习班吧!
                皇帝把杜甫下到“三司会审”。 杜甫是被告,颜真卿是审判官。但怎么个“审”法,颜真卿问了什么,杜甫回答了什么,史料不见片言只语。
                个人推断:颜真卿威严地坐在公堂上,惊堂木一拍,大喝一声:“下跪者何人?”
                杜甫嘟囔道:“昨日我俩还同朝为官,难道你老颜翻脸不认人吗?”
                颜真卿又一拍惊堂木:“昨日你是官,今日阶下囚!所犯何罪,还不速速招来!”
                杜甫大哭:“我老杜身犯何法?你难道还敢砍我不成?”
                颜真卿:“你身为朝官,食国俸禄,心怀私情,侮骂圣上,身犯死罪,还敢狡辩!你以为老颜的法刀是吃素的吗?”
                杜甫再也无语……
                后来,在继任宰相张镐的援救之下,杜甫保住了性命,但从此失掉了朝廷。
                但无论如何,颜真卿成了他的梦魇。两个人在大唐的江山里,再也没有过相逢,更重要的,两人实实在在成了彼此想要竭力忘掉的人。他们形同陌路,心同陌路,甚至不如陌路……
                这正是:
                三尺如铁怎枉用?义气冲天岂私情?
                金墀晨谒忘尔汝,法寺捶楚无弟兄。
                长安一别成陌路,青史重逢耀双星。
                世事茫茫谁计料,不薄颜老爱杜生。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7-01-30 17:50
                回复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9)

                  9.严武之一:杀人壮举
                  严武是杜甫生命中的大贵人。
                  严武更是大唐的一部传奇。
                  他出身名门,“幼有成人之风”(《旧唐书》)。他父亲是大唐的宰相,颇有名声。《旧唐书》这句“幼有成人之风”,很耐人回味。他少年老成?他说话做事成熟老练?他心机重重,虑事周全?你自己猜想。
                  他勇武刚烈,童年成名。《新唐书》中道:“武字季鹰,幼豪爽。母裴不为挺之所答,独厚其妾英。武始八岁,怪而问其母,母语之故。武奋然以铁锥就英寝,碎其首。左右惊白挺之曰:郎戏杀英。武辞曰:安有大臣厚妾而薄妻者,儿故杀之,非戏也。父奇之,曰:真严挺之子!”
                  严武八岁时就悄悄抄起把大铁锤,趁这个父亲的小妾“英”正在睡觉,猛地一锤,将她打得脑浆迸裂,一命呜呼。家里的仆人想为他打掩护,等严挺之上朝回来时禀报说:“小公子玩闹时,不小心失手杀了英姨太。”小严武却昂然说:“哪有当大臣的厚待自己小老婆而亏待自己的正妻的,儿子我就是想杀她,不是闹着玩。”最后的结果是,他父亲严挺之却未加深责却夸他有胆略,说:“真像我严挺之的儿子!”
                  一个八岁的孩童,拎起大铁锤砸脑袋,这是什么节节奏?神童啊!神力儿童!神经儿童!这一锤子下去,严武肯定声名鹊起,像今天的网红一样,一夜之间红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甚至有些少女会编出些段子:嫁人就嫁严家郎……甚至有些夫人为了吓唬不听话的孩子,就会高声喊:再不听话,严武来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新唐书》里的这段记载,真是两个人生命中绝妙的伏笔。一个是严武,他日后威震四川,屡败吐蕃,成为大唐西南边陲的擎天之柱,童年的勇武是多好的铺垫。
                  另一个是杜甫,严武为什么会成为杜甫命中的大贵人?冥冥之中的注定。杜甫的血液里流淌着这样的基因。
                  《新唐书·杜审言传》记载:武后时,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被贬为吉州(江西吉安)司户参军,与同事不和,司马周季重受了司户郭若讷的蛊惑,诬陷审言,把审言关在牢狱里。杜审言的儿子也就是杜甫的叔叔杜并年十六岁,看见父亲遭受这样的冤屈,他饭菜都吃不下去,形容憔悴,却尽量压抑着内心的愤恨。一天,周季重在府中宴会,他乘人不备,用短刃猛刺季重,季重受了重伤,杜并当场被人打死。季重受伤不治,临死时,忏悔着说:"我不知道审言有这样的孝子,郭沫若讷把我害到这种地步!"审言因此得救,回到洛阳。洛阳的亲友听了这个故事,都深受感动,说杜并是孝童,苏颈给他作墓志,刘允济作祭文。后来杜甫也以他是孝童的侄子为荣。
                  锤人捅人都能弄出好名声,那个时代,真(以下四字删去)令人神往。
                  附带再说一件严武杀人的事。《太平广记》有一篇“严武盗妾”的故事:严武在京城居住,与一位武官为邻。这位武官有一位小妾艳丽异常,严武引诱小妾一同私奔。
                  武官到督察院报了案,督察院责成万年县县令捉拿严武,严武带着武官的小妾躲到了巩县的一条船上。严武为了销毁人证,逃脱罪责将小妾用琵琶弦丝勒死后沉入河中。没有了人证,严武逃过了此劫。
                  杀人,似乎是严武的嗜好。
                  因为有擅杀人的威名,又有宰相老爹余荫,严武二十岁便调补太原府参军事,后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奏充判官。
                  公元七五六年,安史之乱中玄宗入蜀,严武随肃宗西奔,参与了灵武起兵,随后陪驾到凤翔至长安,擢谏议大夫。
                  同年,房宰相以名臣之子素重之,力荐于上,累迁至给事中。
                  请注意,大力荐举他的人是房琯。有些史料上说,严武是房琯的门客之一,虽然不很确切,但房琯于严武的知遇之恩,毋庸置疑。房琯与杜甫有布衣之交,这恐怕也是流落成都时的杜甫受到严武格外照顾的原因之一。
                  这个时候,杜甫在朝廷任左拾遗。
                  758年,王维复官,杜甫、王维、岑参、贾至等人齐聚大明宫,奏响了几个大诗人在大明宫唱和的华丽篇章。
                  严武自然不会置身事外。
                  他不仅军功显赫,而且文采挺拔。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7-01-30 17:52
                  回复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10)

                    10.严武之二:从大明宫到房琯的“沙龙”
                    758年的春天不比往年来得早,但几个人的心里早已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
                    首先是我们敬爱的大诗人王维“摘帽归队”。 叛军攻陷长安,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御史中丞崔器强迫降官三百余人,脱掉鞋子摘掉帽子,跪在含元殿外三天三夜,命他们悔罪反思。我们的诗人王维虽然在这三百人当中遭受奇耻大辱,但他挺过来了,不仅得到宽宥,还被授予中书舍人之职。
                    父亲为玄宗即位起草制词,自己为肃宗即位起草制词,父子两代为皇帝父子服务的中书舍人贾至依然受到皇帝的信任。他虽然不是诗文大家,但文学素养深厚,存世的诗作气象不凡。
                    房琯虽然被罢了宰相,但还是太子少师,清河郡公。
                    任左拾遗的杜甫,虽然“疏救房琯”受冲击,但似乎渐渐忘却了心口的疼痛。
                    一直流落边塞的岑参回来了,杜甫荐为右补阙。
                    严武在做给事中(正五品上,为门下重职)。
                    过往的一页或许不堪回首,但朋友的相聚是疗伤的良药。
                    从凤翔到长安,这些出身不同经历不同的一时俊杰聚在了大明宫里。他们官职高低不同,但爱好相同,他们可以说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诗人!
                    诗人们聚在朝廷的中枢,他们意气风发,都渴望着为帝国的复兴贡献聪明才智,他们都渴望着,建功立业,彪炳史册。他们眼里放着光彩,他们身上充满激情。当代有一首歌应该是他们的写照: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但愿她永远不被改变。
                    虽然,其中有些人已经青春不再,王维,五十七岁,杜甫,四十六岁。但心里有青春,世界就是青春世界。(怎么写起来像是鼓励自己?)
                    他们眼里没有所谓尊卑关系,也永不着互相客套互相提防,只有诗人的豪情和浪漫。
                    于是,贾至先来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岑参有《奉和中书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杜甫也来《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王维也来《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他们尽情地渲染皇宫的庄严,铺叙朝官们的威仪,表达作为中枢官员的自豪和荣耀。
                    我们没见到严武的和诗,但严武未必不在现场。贾至王维岑参杜甫都是中书、门下省的官员,但严武任给事中,也是门下省的官员,恐怕严武一定亲眼目睹了大家的唱和,只是,处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没有出手,他不便出手。因为房琯的事,有人还在叽叽喳喳。
                    严武肯定手痒。他不乏文采,他的诗作连老杜——不管是真心还是奉承——都感叹不已。
                    杜甫在前一年写的《奉赠严八阁老》有“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之句,既写出了二人的亲密关系,也极力赞美严武的诗句。
                    他们的亲密关系似乎让人眼红。当大明宫里的一次次聚会唱和结束,公余,他们便聚集在房琯的“沙龙”里。
                    在这个“沙龙”里,正史上可以查考到的名字有严武,董庭兰等,后来房琯贬出朝廷,严武、杜甫同受牵连,由此判断,“沙龙”里有杜甫。不久,贾至遭贬,是否是参加了房琯的“沙龙”,不得而知。
                    这个“沙龙”有个主题:说释氏因果、老子虚无而已(旧唐书)。
                    这个谈佛论道的“沙龙”,像是文艺的,也像是哲学的。若论起“谈佛”,王维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应该是座上宾,但王维似乎不会来,他是真心向佛,心在尘外。而这个“沙龙”,王维可能觉得只是谈谈而已。
                    但这个“沙龙”如此不合时宜。
                    第一,大背景不对。安史之乱势头正猛,朝廷上下忙得不可开交。
                    第二,人员不对。房琯是一颗大树,但摇摇欲坠。大树下面没法乘凉,还会被砸破脑袋。
                    不久,朝廷的诏书下来了,言辞十分峻急,处罚相当残酷:“崇党近名,实为害政之本”,“虚浮简傲者进为同人,温让谨令者捐于异路”,“升其亲友,悉彰浮诞之迹”(《 旧唐书·房琯传》)。
                    斥责了房琯,也严遣“沙龙”里的嘉宾。
                    房琯贬了,严武贬了,杜甫也贬了。
                    贬者,扁也。而且还是痛扁!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7-01-30 17:53
                    回复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11)

                      11.严武之三:半生的依靠
                      严武离开了长安,开始了三次镇守四川的辉煌生涯。
                      有时候,历史真的很怪,人生也更怪,历史人物的聚聚合合,竟像冥冥中注定一样:在同一个地方一起开始,又在另外同一个地方一起结束。
                      几乎几年间,四川这个地方迎来了房琯,严武,然后,杜甫来了,高适也来了,又过了几年,岑参又来了。
                      严武到四川,第一次是遭贬,出任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使,不久调回京,任职时间很短。随后两次到四川,却只有一个使命:打仗。也就是说,朝廷需要他发挥童年就拥有的本领:杀人!
                      第二次是761年十二月,被任为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并使。
                      此时,吐蕃屡屡犯边,西南边陲烽火燎原,唐室为了对付吐蕃,合剑南、东川、西川为一道,支度、营田、招讨、经略等统为一体,把拱卫西南边疆的大任交给了严武。
                      但长安城里的朝廷似乎更离不开他。762年四月,唐玄宗、唐肃宗父子相继去世。严武被召回京,命他充陵桥道使,监修玄宗、肃宗父子的陵墓。
                      新皇帝即位,首要任务是安葬祖父和父亲,修墓,是朝廷压倒一切的任务,这样重要的任务,新皇必须交给最能干、最信任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严武在朝廷眼里,已经不再是那个“沙龙”里空谈的嘉宾,已经成了朝廷的擎天之柱。
                      严武十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但需要严武的地方太多,严武分身乏术。
                      他前脚离开四川,四川就乱成了一锅粥。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勾结邛州兵占据西川,扼守剑阁,通往京城长安的道路阻塞。不久,吐蕃内犯,攻陷陇右,直通长安。蜀郡西北部的松州、维州、保州等地都被包围,后来终于陷落。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重提一个名字。虽然我们想“为名人避讳”,但他的名字实在不能回避,他几乎与我们本文涉及到的所有人都有太深太深的关系。
                      这个名字叫高适。
                      高适这个人,我们另有专门章节讨论,此处不再细论。
                      我们此处只想强调一点:高适其实是高人。他阻止过唐玄宗分封诸王,差一点消弭了大唐安史之乱时期的东南内乱;他平定了永王李璘的反叛,以一己之力安定东南半壁江山。代宗年间,他入朝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是唐代著名诗人中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 《旧唐书》本传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但高适有万分尴尬的时候。
                      严武离开成都,接任严武成都尹的正是高适。
                      但高适镇不住四川,想造反的反了,想犯边的犯了。高适很不情愿但很无奈地获得了后世学人送给他的另一个封号: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高适欲哭无泪:不是我不行,是严武太行。不是严武太行,是我杀人不行。
                      对呀,连平头老百姓都不愿拷打,他愿意杀人?严武是谁?八岁就抡铁锤了!
                      朝廷于是再命严武为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于764年初第三次入蜀。
                      严武抵御外患的本领比高适高明。764年七月,他率兵西征。九月破吐蕃七万余众,拿下了当狗城(四川理县西南),十月又拿下盐川城(甘肃漳县西北)。同时遣汉川刺史崔旰在西山追击吐蕃,拓地数百里,与郭子仪在秦陇一带主力战相配合,终于击退了吐蕃的大举入侵,保卫了西南边疆。
                      征战途中,严武写下了记述这次战争的《军城早秋》一诗:“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诗的前两名表面写景实则暗喻敌军已经进犯边关的形势。后两句表现出诗人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抒发了大获全胜的信念。杜甫称赞严诗说:“诗清立意新”。 而且还奉和了一首《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
                      杜甫姗姗来迟。其实,他早就在那里,在成都,在严武的眼皮底下。
                      但两个人自长安一别,个人命途的差距天壤之别:一个,四海飘零的孤客,一个,权势滔天、位极人臣的封疆大吏。
                      “只要我愿意,你都是我的朋友,不管你头戴王冠,还是沦落红尘。”许多年前,我读到过这个句子,虽然已经找不到出处,但我相信,它说的是严武和杜甫。
                      严武也许是因为忘不了杜甫,长安城救房琯,奋不顾身,杜甫这个朋友可交。
                      也许严武本人有一种侠义心肠:你是我的朋友,为朋友,应该两肋插刀。
                      我想起了两个汉字:“忘”和“忙”,这两个字连在一起真是博大精神的文化,他们共同揭示了古老中国人际关系的最隐秘的原则:我常常忘记你,其实是因为我心里没有你;我常常说我忙,其实还是因为心里没有你!“忘”和“忙”,都是心里没有啊!
                      严武真的很忙。那么大的地盘,那么多的对手,那么多的百姓,他要日理万机。但他一遍又一遍去看望杜甫,虽然有时带去的东西太平常:酒、肉、粮食和银子,没有鲜花和奖杯,但那实实在在是在救老杜的命啊!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想象严武看望杜甫时的情景,那是什么样的盛况!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杜甫《严公枉驾草堂兼携酒馔》)严武不仅带着酒馔,好像还带着锅碗瓢勺,就在江边的竹林里与杜甫纵饮起来。他的骑着骏马的扈从卫队一排排簇立在花丛旁边,像屏风一样将二人围在一起,恭谨严整,鸦雀无声。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杜甫《江村》)这句诗都说是杜甫凄酸的反语,但你难道读不出老杜对严武的生命依靠?
                      后来,严武多番相劝,并上表朝廷,为杜甫争取到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于是,世间才有“杜工部”这个响彻云霄的称呼。
                      但天不佑杜甫,天不佑严武。永泰元年(765),严武不幸突患疾病,死于成都。年仅39岁。
                      但严武死后平不平静:新旧唐书出现了“严武欲杀杜甫”的记载;
                      《太平广记》“严武盗妾”的故事惊人的结局出现了:那个被杀的女子三十年后寻仇来了。
                      我始终觉得:诋毁严武,是在侮辱杜甫。这开始动摇我对历史学家关于“文化名人”的态度的观点了(详见李邕章节)……
                      这正是:
                      大明宫里并肩行,房相坐上笑风生。
                      肝胆相照蜀江畔,诗酒相属府幕中。
                      他日万险眼底烟,今朝倥偬须同行。
                      千秋风流入青史,功过是非任人评。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7-01-30 17:55
                      回复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原创)(13)

                        13.高、李、杜之一:醉眠秋共被


                        高适、杜甫和李白,他们的名字,在唐代历史的很多关键时刻,关键的地方,总是如影随形地连在一起。他们好像就是为了彼此的存在而生存,他们共同奏响了盛唐诗歌的最高音,共同以自己的创作和经历,显示了盛唐时代昂扬进取踔厉奋发的精神。他们的命运都起起落落,又彼此互相纠缠在一起,分分聚聚,有过刻骨铭心的的思念,有过剑拔弩张的对峙,彼此的感情,剪不断,理还乱。他们每个人都是传奇,他们生而为对方的传奇!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7-01-30 18:24
                        回复
                          公元744年秋天。杜甫经过十几年漫游之后,潜隐洛阳,准备再战科场,博取功名。
                          据说,有一天,在洛阳的酒楼里,杜甫遇到了一个人,此人一袭白衫,足蹬皂靴,面似银盆,目如朗星,一派仙风道骨。一群洛阳城里的达官贵人簇拥在周围,每个人都殷勤的劝酒。但此人面沉如水,旁若无人。
                          年过而立的杜甫却还方刚,见此人如此倨傲,边跨步上前,提出要与此人斗酒!
                          那人竟然哈哈一笑,将案上一整坛酒推过来。杜甫毫不畏缩,擎起酒坛,仰面汩汩涛涛一饮而尽。那人遽然起身,抚掌而叹:“我李太白认输了!”
                          杜甫大吃一惊:“足下就是醉卧长安,与贺知章张旭诸公结为酒中八仙的李太白?”
                          李白颔首,问杜甫:“足下是……”
                          杜甫抱拳:“在下乃河南杜甫是也!因排行第二,同道中人都称在下杜二!”
                          李白凝眉良久,摇了摇头:“这个名字……在下还真没听说过……”
                          杜甫激动地攥住李白的胳臂:“太白兄,眼下没听说过不要紧,日后你便知道,杜甫的名字会紧随着你,像两颗星星并排而行!”
                          李白显而会错了意思:“杜二,你要追随在下?好!看你也是个率直爽快之人!在下就带上你!”


                          IP属地:上海15楼2017-01-30 18:26
                          回复
                            杜甫将错就错,一把扯住李白的衣袖,又走进了一处旗亭,唤小二将出陈年女儿红,又点了几个歌女,歌舞助兴。二人豪兴大发,推杯换盏如星转,吞江吐瀑似海溢。酒酣耳热之际,杜甫把持不住,不由得将自己报效天子的心事向李白尽情倾诉,李白吃吃一笑,眯着醉眼,拍了拍杜甫的肩膀:


                            IP属地:上海16楼2017-01-30 18:43
                            回复


                              IP属地:上海17楼2017-01-30 18: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