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帝国吧 关注:843贴子:10,250

【图书馆】神圣罗马帝国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文依据朝代,大致划分为
第一章:罗马和日耳曼人
第二章:萨克森罗马加冕
第三章:法兰克尼亚和教皇
第四章:霍亨斯陶芬的神俗斗争
第五章:空位时代和频繁的更换
第六章:哈布斯堡和滑落的皇权
第七章:拿破仑的最后通牒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23 21:43回复
    啦啦啦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1-23 22:12
    收起回复
      第一章,罗马和日耳曼人
      第一节:罗马的灭亡
      罗马帝国是欧洲第一大帝国,这一点没人能反对。不过大帝国的衰落总是不可避免,大帝国的衰落比小国家的灭亡更具看点。能成为罗马的继承者一定是一种荣耀。(至少奥托一世皇帝拿到罗马教皇的皇冠后,后世都想得到他)虽然说,早有人说过,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甚至不帝国。不过,这个历史成为还是保留了下来。
      那么,有必要第一步先弄清楚,本来和罗马人无血缘关系的日耳曼人,怎么把这个称号弄到手的。
      395年,罗马就已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在今米兰,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此后100年间,罗马城多次被外族攻占和血洗,西罗马帝国的实力和威严一落千丈。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末任罗马皇帝奥勒留发出退位诏,宣布西罗马帝国不复存在,帝国的所有行省和殖民地均可自行独立。东罗马帝国得以保留,即后来史称的“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帝国虽然于476年瓦解,其皇帝被西哥德人废黜。然而罗马人在巴黎地区的统治一直持续到486年,那一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法兰克人墨洛温王朝的国王克洛维彻底打败了西罗马人最后的残余,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到800年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达到鼎盛,征服国土范围到今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北意大利、波希米亚、奥地利西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角的领土。
      不过,法兰克人的习俗让帝国并没有持续太久,法兰克人认为,父亲的土地死后要分给孩子们。于是,法兰克帝国在凡尔登条约后,成为了三块


      IP属地:山西3楼2017-01-24 17:52
      回复
        法兰克如何三分,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具体分分合合的也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要讲东法兰克帝国的如何变迁成为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大帝在800年加冕罗马的国王。很多人认为此时就算神圣罗马的开始。不过呢,查理大帝后世虔诚者路易再度分割帝国,让我们无法把神罗和他联系在一起了。毕竟帝国疆域和继承人有变化。
        查理大帝打遍天下后,公元800年来到了罗马城下,799年,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只身一人逃出罗马向查理求救。教皇陛下希望有一位强有力的保护人,因为他已经被贵族撵出了罗马城,是否有生家性命之虞不知道,狼狈仓皇一定是有的。查理需要这位牧首的拥戴,以让自己神化,让基督徒真心拥戴自己。于是他率兵进入罗马,平定了叛乱,恢复了教皇的职位。作为回报,教皇为查理大帝预备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800年12月25日,查理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做礼拜的时候,突然被利奥三世戴上了罗马皇帝的皇冠,并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教皇宣布:“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这位伟大的、给世界带来和平的罗马人的皇帝,万寿无疆和永远胜利。”教堂内欢声雷动,欢呼查理成为古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从此,“法兰克王国”变成了“查理帝国”;“查理国王”变成了“查理曼”,“曼”就是大帝的意思。
        时隔十二年,当拜占庭皇帝米契尔一世(Michael I,811年-813年在位)的特使在收到亚琛条约的文件时,他也欢呼查理为皇帝;五百年来,拜占庭第一次承认另外一个皇帝。现在委实不知是拜占庭皇帝的无奈认可,还是真的欣喜。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2-01 08:34
        回复
          从此,法兰克帝国占据了罗马皇帝的名号。但是此时还不是神圣罗马帝国。
          时隔150年。扫平国内的萨克森王朝国王,奥托一世,带领着军队踏入意大利。教皇约翰(也可翻译为若望)十二世如同当年的教皇利奥三世,已经是困顿不堪。意大利诸王对罗马窥探不已。他向奥托一世求助,允诺奥托保证其地位,教皇加冕奥托为罗马皇帝。这顶罗马皇帝的金冠,再度被放到了天平上作为交易的物品。奥托一世需要教皇的加冕,借此可以弹压国内蠢蠢欲动的诸侯。于是他欣然前往。平定了意大利。
          这已经是第三次教皇和东法兰克国王交易了。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一个就是宫相丕平那封著名的书信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2-01 08:34
          回复
            第二节,教皇的请求和国王的庇护
            教皇怎么得到罗马的,这个问题要从罗马灭亡开始说起。在西罗马灭亡前,他已然算是精神领袖之一。罗马皇帝送给教宗一份礼物,即赠送了一座拉特兰宫。西罗马灭亡后,他在空隙中站住了脚跟。蛮族还不知道如何打理辉煌的罗马遗产,罗马皇帝和很多贵族又在蛮族的冲击下灰飞烟灭。于是,教宗逐渐成了罗马的管理者,管理者就是实际拥有者。但是他很羸弱,他在拜占庭和伦巴第的夹击下喘不过起来。通过外交、贿赂等手段,他让伦巴第人和拜占庭人开战,自己终于得以幸存。
            伦巴底国王路易特普兰德赠送了罗马城外的一些土地和村庄给罗马教宗(圣彼得的遗产)。后来丕平又给教皇写了封信,一系列交易后。矮子丕平又向教宗赠送了一些土地。包括拉文纳、贝内文托公国的一部分、托斯卡纳、伦巴底、里米尼、佩萨罗、法诺、西尼加利亚等城市,此次教宗可谓是大获丰收。但是教宗不能让自己地位因为受赠而低于法兰克国王。于是他们又伪造了“君士坦丁的献礼”。宣布整个西罗马都是教宗的,现在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各个君主,不过是他们授权的世俗管理者。
            这份文件可谓口味不小。不过法兰克帝国的分裂让他成为可能,分类出来的王国都在争相向教宗表达诚意,比如法国君主(西法兰克)喜欢称自己教廷捍卫者。
            奥托一世,回到我们前面说的。和教宗达成交易后,为教宗准备了一份礼物,就是奥拓特[权]。授予教宗对罗马周围地区的世俗管理权,和一些土地,使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教皇国。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2-01 08:34
            回复
              不过奥托一世帮扶了教宗约翰十二世,约翰十二世却觉得奥托一世过于强大,会威胁到自己。他私下联络拜占庭皇帝,这一点奥托一世绝对不可能容忍,于是他再度踏入意大利,废黜了教宗约翰十二世。废黜要有理由,于是主教们翻出他得老弟和丑闻(他本人确实很肮脏),包括很多情和谐人、乱和谐伦、杀和谐人还有阉和谐割红衣主教。这些指控不知真假。不过,等奥托一世开拔回阿尔卑斯山以北后,约翰十二世的所作所为,让我们相信,这些可能是真的。奥托一世立的新教宗,良八世(又做利奥八世)没能镇住罗马贵族,约翰十二世回到罗马,用剁手,挖眼等方法解决曾经废黜他得主教们。奥托一世又得翻过阿尔卑斯山来收拾他了。不过,他得一名情妇老公给奥托一世省了事。他得知自己夫人和约翰教宗有染后,愤怒得揍死了教宗。奥托一世另立约翰十三世为教宗,并且武力强迫罗马贵族承认。
              从萨克森王朝开始,教廷和国王就斗争不已。知道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国王被教廷折腾死,都还没有收手的迹象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2-01 08:35
              回复
                第三节 查理曼的意义和影响
                查理曼加冕罗马皇帝,无疑有一种地震般的效果。这一由利奥三世策划的惊喜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传统、两个争端和三个影响。一个传统就是东法兰克国王要带兵进入意大利,这一传统掀起了意大利人长达数百年的反抗和战争。出现了各种妥协、约定、敕令甚至是毁灭。两个争端是第一、教宗和皇帝对权力的争夺和角逐。教宗绝罚皇帝、皇帝流放教宗,教宗废立皇帝、皇帝更换教宗。这一争夺带来了数百年的动荡并演绎成各种各样的人间悲剧。第二、皇帝和教宗对北意大利的地区的争夺。这一点让皇权和教权在伦巴第互相削弱影响,为后来的文艺复兴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三个影响分别是,教宗不再依附于拜占庭皇帝,他不仅可以不对拜占庭皇帝遥尊,甚至可以挺直腰板叫板拜占庭皇帝,宣布罗马帝国的中心再度回到了罗马城,拜占庭这个希腊化的国家不是个东西。在拜占庭的太后篡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后(伊琳娜女皇,公元790年,篡夺自己儿子的皇位,挖去自己儿子君士坦丁六世的双眼),教宗公然对女皇处以绝罚。如果离开法兰克的保护,这一点是不可想象的,没有法兰克的日子里,教宗还在希冀着拜占庭的行省总督保护一下这位可怜的遗落在罗马故都的人。但是加冕查理曼也直接导致东西教会彻底分裂。拜占庭不能容忍罗马教宗居然这样出卖帝国的荣誉,居然胆敢找一个蛮族国王加冕皇帝。还敢宣称罗马回到了自己的故都。于是后来的东正教和天主教互相绝罚,老死不相往来一直持续到近代才被约翰保罗二世打破。第二点影响就是教皇国的出现,并且在后来实质上影响了或者梗阻了意大利的统一,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的历史发展,十字军东征甚至改变了地中海东岸的面貌,让现在环地中海地区的关系错综复杂,仇视和爱戴并存。第三点影响就是本书的重点,神圣罗马帝国诞生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2-01 08:35
                回复
                  第三章:萨克森罗马加冕
                  话说查理大帝死掉后,按照日耳曼的传统,国家被分给四个儿子。胖子查理使劲一切办法统一了这个国家。然后死掉后,又分裂了。这就是凡尔登条约。帝国三分,出了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法兰克外,就是中法兰克了。中法兰克地域奇特,简直就是狭长的,断断续续的走廊。这块土地注定没法治理。他后来也被迅速瓜分灭亡。成了勃艮第伦巴第等等大大小小地位不同的王国、公国、领地。
                  可以看到。中法兰克大致有意大利(南意大利在拜占庭手上),勃艮第、比利时荷兰、洛林和普罗旺斯。后世他被东西帝国完全瓜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2-01 08:36
                  回复
                    在东法兰克阿奴尔夫(850年—899)继承王位时,中法兰克正在分裂和动荡中。北方(汝拉山以北)的鲁道夫自立为王,南方的臣服于博索。博索也是自立为王,他是路易二世的女婿,就认为自己可以继承一部分土地。于是自立为王。这里讲述一下。虔诚者路易一世,生了个儿子路易二世,继承了东法兰克王位,他的儿子就是胖子查理,胖子查理被自己侄子阿奴尔夫篡位。路易二世还有个女儿埃尔明嘉德尔,此女的丈夫,就是888年自立的博索。
                    意大利则落入了两个人的手中,他们互相争夺,即来自弗利伦的贝伦加尔和来自斯波莱托的格威多两人。他们的争夺给意大利带来剧烈的动荡。贝伦加尔是伦巴第人(伦巴第,简单的说可以大致认为是北意大利)选举出来的皇帝,阿奴尔夫拒绝承认他,并武力赶走了他,但是阿奴尔夫一离开意大利,他立刻又被拥立回来,于是他们妥协了,贝伦加尔认阿奴尔夫做主人,阿奴尔夫保护他在意大利的地位。格威多作为竞争者在阿奴尔夫的调停下,和贝伦加尔分治,其子兰伯特迎娶贝伦加尔之女。
                    和平在中世纪过去得很快,在马扎儿人(后来的匈牙利)刀下贝伦加尔被俘虏,兰伯特被杀害。意大利的贵族们认为贝伦加尔无力保护意大利,于是找来了博索的儿子,勃艮第的路易。路易带兵打入意大利,想武力解决掉贝伦加尔的残余势力,可惜自己却在战争中被弄瞎双眼,狼狈而逃,并且得到绰号,瞎眼路易。
                    924年,贝伦加尔去世,勃艮第的罗退尔进入意大利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2-01 08:36
                    回复
                      罗退尔并不得长久,死后其寡妻阿黛尔海德(她是前面提到的汝拉山以北的国王鲁道夫的女儿)被意大利贵族贝伦加尔二世(这个人不是贝伦加尔一世的直系亲属,贝伦加尔一世只有女儿)的儿子囚禁。不过她逃了出来,她翻过阿尔卑斯山,找到奥托一世国王,以求得保护。
                      奥托一世(912~973)给予她得不仅仅是保护,他和她完婚了(奥托的前妻是英国阿尔弗莱德国王的女儿,不过死了。迎娶新王后恐怕有想染指意大利的意思),然后率军从阿迪杰河谷进入意大利。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2-01 08:37
                      回复
                        奥托一世进入的意大利是被一群小王公贵族搞得荒无人烟,又被一群不知廉耻的教宗玷污了使徒圣座的意大利。此时的罗马在一民叫阿尔伯里克的人手中,他就是那个囚禁阿黛尔海德的人。他那个时期还有名著名的**马洛基亚,她乃教宗塞尔吉乌斯三世的情妇,势力一手遮天,废黜教宗约翰十世,先后立自己三个儿子(约翰十一,十二,利奥七世)上位。
                        约翰十二世教宗也开始向进军的奥托一世求助,他也在罗马被折腾得不行。于是奥托带着他的王后,宛若郊游一般,扫平了脆弱的意大利。在教宗和寡妻的帮助下(教宗一定意义上代表罗马人民。迎娶寡妻后,可以从继承上理顺关系),奥托一世加冕意大利国王,罗马的国王。奥托表示尊重罗马城的自由,罗马人保证没有奥托一世的点头,就不再选举新的教皇。(不过事实证明。教宗约翰十二让奥托一世失望不已)上述内容就是著名的《奥托特权协定》的主要内容了,简单的说,就是皇帝保护教宗,教宗效忠于皇帝,教宗的人选由皇帝来决定。很快,奥托一世就行使了选择教宗的权利,因为,约翰十二世,没有效忠皇帝。他偷偷勾结拜占庭南意大利总督,妄图据北意大利为己有
                        教皇约翰十二做出了让奥托一世光火的事情,这位25岁的小青年勾结拜占庭,(当然拜占庭并不一定要搭理他。)他又遣使勾结马扎儿人进攻奥托一世,找到当年囚禁阿黛尔海德的阿尔伯里克,要拿下北意大利。奥托一世得到消息时,笑道:他(教宗)还是个孩子,一个好榜样能让他改正。随即挥师南下,当他到达罗马城时,城门紧闭,教宗逃亡到了坎帕格纳。奥托进入罗马城,召开宗教会议,罗马的主教们立刻跳起来揭约翰十二世的老底。奥托一世要做的就是记录下来,作为罪状。以后留着好用。
                        奥托另立了教宗利奥八世,不过这一切却不得罗马人人心。他们武装暴【动】了两次,终于在奥托离开罗马讨伐阿尔伯里克时迎回了约翰十二世。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2-01 08:39
                        回复
                          很快,约翰十二世残忍的处理了那些指控他的主教们。比如挖眼和斩手。不过约翰十二世绝对不可能长久,奥托闻讯马上回师罗马。不过在奥托赶回来之前,有人帮奥托解决了教宗。这就是教宗的一名情人的丈夫,得知自己头上不自然的绿起来后怒火中烧,打死了教宗。奥托来到罗马城,罗马城的人再度暴【动】。这次奥托准备血腥一点了。他流放了罗马所有的执行官,然后将带头闹事的十三名保民官一口气处决了十二个。罗马共和彻底摧毁。教宗死后罗马人选了本笃五世为教宗,不过奥托一世不认为此人合适,仅仅在位33天,就被送到汉堡当执政官去了。奥托找回利奥八世做教宗。其后又找来约翰十三世,罗马人不服气,推翻了约翰十三。不过奥托迅速进军,武力扶持这一教宗统治罗马。把罗马教宗彻底变成了自己的执政官。或者,高级一点的执政官。
                          扫平查理曼两处首都的奥托一世认为自己可以继承查理曼的功绩了。他继续讨伐各个散落在欧陆上的诸侯,汝拉山以北的鲁道夫、勃艮第、洛林、丹麦南部先后臣服。斯拉夫各个部落和马扎儿人也臣服于奥托一世。(这些发生在确立利奥八世和武力扶持约翰十三世之间)。一切扫平后,他准备和拜占庭打一仗,可惜没有成功。不过这一点不阻碍奥托一世整合了日耳曼诸多部落,并且让周围的国家和部落对其战战兢兢。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基本确定了。
                          也许我们讲了太多教宗和奥托一世的事情。忽略了这位皇帝在帝国其他方面的赫赫战功。不过请大家理解。我们主要讲神圣罗马的故事,在他成立前,其他的都是略讲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2-01 08:39
                          回复
                            第二节 奥托二世
                            奥托一世和迎娶的寡妻阿黛尔海德有个儿子,就是奥托二世(955~983)961年,年仅6岁就被加冕东法兰克国王。67年又加冕罗马皇帝,并且和拜占庭公主狄奥凡诺成婚。年仅12岁的他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儿皇帝,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帮父皇治理国家了。等到973奥托一世去势,他完全独立的治理这个国家。
                            这位皇帝虽然只活了不到三十岁。不过这不能抹杀其功绩,他再度臣服了波兰大公梅什科一世,这位大公本来臣服奥托一世,不过在奥托一世死后觉得奥托二世不过是个小皇帝,才18岁啊,虽然18岁在古代也不算小,不过此时的波兰大公足足比奥托二世大了20岁。不过年龄不是论证一个人能力的好工具。波兰大公虽然联合波西米亚进攻西里西亚和奥托二世开战,不过战败也很快,起兵当年(973)就又被迫臣服了(真不知道这是闹哪样)。
                            977年,西法兰克国王洛泰尔一世为了争夺洛林和奥托二世开战,可惜还是失败了。按照传统,奥托二世该区意大利看看了。981年,奥托进入意大利,这个只要北面东法兰克一有动荡或者更迭,就迫不及待要自立山头的地方,总是那么让我们的皇帝操心
                            981年奥托二世进入意大利,却被拜占庭-阿拉伯联军打败,983年,他确立约翰十四做教宗。同年逝世
                            第三节 奥托三世(980~1002)
                            比起奥托二世,奥托三世更是儿皇帝了。(奥托二世好歹还是18岁亲政)3岁丧父即位。国家由奥托一世和二世的遗孀打理,就是英国公主阿黛尔海德和拜占庭公主狄奥凡诺。
                            在母亲狄奥凡诺(也翻译为狄奥芳诺)影响下,这位皇帝早早学会了拉丁语,向往罗马文明。希望回复罗马的辉煌。不过,事与愿违,他在1001年罗马的大规模反叛下被迫撤出意大利,次年就撒手人寰,年仅22岁。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2-01 08:40
                            回复
                              不过这22年光景也很值得一书,995年,15岁的奥托三世开始亲政。他第一个计划就是要恢复罗马城的尊严,因为在罗马的教宗和贵族,太腐化了。他进入意大利,接受加冕。把叛乱者克雷森提乌处死。他恢复了元老院和执政官的制度,不过那个是安抚罗马百姓的方案。他实际上扩充了他在意大利的权利。他找来他得堂兄弟就任罗马教宗,师承额我略五世,也叫格里高利五世(奥托一世是此人的外祖父,其父是萨利安家族的卡林西亚公爵奥托一世,注意,是公爵奥托一世,不是皇帝奥托一世,是两个人)此人以前是宫廷牧师,就任罗马教宗当天,就给奥托三世加冕皇帝。西法兰克国王可不认为这个是正当的(估计我们也觉得有点过分)。西法兰克国王罗贝尔二世坚持自己可以任命主教,并且娶自己表妹为妻。被教宗绝罚而不得不离婚。997年,克雷森提乌二世为首反对派公开反对这种任人唯亲的方案,推举出了敌对教宗约翰十六世。很可惜,奥托三世果断平息了这件事情,抓回了逃亡的约翰十六世,处以酷刑(鼻子耳朵舌头被割下,眼睛弄瞎,手挑断,想想看真是群暴力的人)。推举这位教宗的人克莱申提乌斯兵败在圣天使堡自杀。
                              话说回来,额我略五世上台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革教廷,把那些腐化堕落的意大利僧侣弄了出去,把教廷从深渊中挽救了,不过,他得错误就是让教廷太强大。以至于后世额我略七世居然敢公然对抗欺辱神圣罗马皇帝。对于神圣罗马帝国而言,这绝对是错误。999年,额我略五世去世,皇帝又任命西尔维斯特二世为教宗。
                              奥托三世在阿凡丁山上营建新宫殿,然后设计了一套管理措施,任命一个贵人、一名市长、一群法官。找来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作为法制依据,同时搬来了拜占庭式的任命仪式。不过他没活太久就死了。当他摆平了意大利时,北方的诸侯却得空休息,放纵,开始威胁他得皇位,不过就在意大利叛乱,北方诸侯蠢蠢欲动的节骨眼上,皇帝驾崩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2-01 08:40
                              回复